学术投稿

肝外胆管癌不同术式生存分析

王鹤令;周勇;郭仁宣;张见黎;周宝森

关键词:胆管癌, Cox模型, 生存分析, 预后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肝外胆管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多因素Cox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手术方式和术后生存期的关系为密切,其次是病理类型、术后并发症,建立了肝外胆管癌术后生存危险状态函数.探查术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1.48%,0.06%,0.003%;外引流术分别为30%,16.12%,0.31%,切除术分别为69.23%,28.10%,17.04%.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肝外胆管癌患者的佳方案.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抗肿瘤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蛇毒神经生长因子(NGF)对人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台盼蓝拒染法和集落形成作为观察指标,以NGF5,10,15,20μg/ml处理4种人肿瘤细胞(人白血病细胞株K 562、人胰癌细胞株JF305,人肺癌细胞株AGZY-83a和人胃癌细胞株MG-803),选用不同作用时间,分别观察NGF对上述细胞的影响.阿霉素(Adr)为阳性对照药.结果:NGF对4种人肿瘤细胞均有细胞毒性作用,K 562和JF 305比后两者显示出更好的量效关系(P均<0.05).NGF处理24,48和96 h后K 562和JF 305细胞的生长均受到抑制(P<0.05,P<0.01).并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处理JF305细胞24,48和96 h,NGF的半抑制浓度(IC50),时间-效应关系亦明显;NGF对K 56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以48 h为显著.NGF还可显著抑制JF 305细胞的集落形成,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P<0.01),其IC50为12.86μg/ml.结论:NGF对4种人肿瘤细胞均具有细胞毒性和生长抑制作用,对K 562、JF 305作用更显著.

    作者:孙晋民;张蕾;姜丽;郑华川;王维琴;辛彦;郝文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压氧对aGVHD小鼠皮肤、肺、肠组织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浸润和黏附分子表达的作用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骨髓移植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直线加速器排空C57BL/6小鼠骨髓后,注入BALB/C小鼠骨髓与脾淋巴细胞的混合液,复制aGVHD模型.应用免疫荧光电镜检测经高压氧、环孢素A(CsA)、氨甲喋呤(MTX)处理后,小鼠皮肤、肺、肠组织T淋巴细胞(CD3+、CD4+、CD8+细胞)及表达黏附分子CD11a、CD18的细胞浸润情况.结果:高压氧组小鼠11d的生存率(9/10)高于异基因骨髓移植组(8/19);高压氧组小鼠T细胞及其亚群的数量降低,黏附分子CD11a、CD18的表达降低.结论:高压氧可能通过降低T细胞及其亚群的数量并降低黏附分子CD11a、CD18的表达,而发挥其明显的抗aGVHD作用.

    作者:王娟;孙鲁宁;于艳秋;段忠辉;张海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喉癌患者未被癌组织侵蚀的喉内肌组织学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未被癌组织侵蚀的喉内肌肌纤维形态结构的变化,为科研工作选择对比材料提供依据.方法:3例正常成人和5例喉癌患者病变对侧或与之不同分区的甲杓肌、环杓侧肌及环杓后肌(肉眼及镜下均未见癌组织侵蚀,喉返神经亦未受侵蚀)制成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肌纤维的形态;应用显微图像分析仪测量肌纤维的横截面积、大宽度和数量.结果:与正常成人相比,喉癌患者各喉内肌肌纤维形态变化较大;肌纤维横截面积、大宽度显著增加(P<0.01),增加的幅度以环杓后肌为大;肌纤维数量两组无差异.结论:肌纤维横截面积和大宽度是反映肌肉功能状态的较为可靠的指标.在进行科学实验时,不能用喉癌患者未被癌组织侵蚀的喉内肌代替正常成人的喉内肌做为正常对照组.

    作者:李君;杨式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根管倒充填材料微渗漏的实验研究

    采用核素扩散法比较玻璃离子体黏固粉(GIC)与银汞合金用作根管倒充填材料微渗漏的大小,GIC可以考虑替代银汞合金,用于根管倒充填.

    作者:薛明;艾红军;詹福良;张继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条件及生物学特性并加以鉴定.方法:取Wistar大鼠骨髓,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BMSC),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传代后观察其生长特性,用免疫组化方法加以鉴定.结果:原代培养20d后可分离得到BMSC,在5代以前生长形态相对稳定,典型的BMSC可分为两个类型.结论:BMSC具有贴壁生长特性,较易对其进行分离扩增,增殖速度快,可用于多种疾病的细胞治疗.

    作者:何志义;原丽英;陈晏;赵晶;邹巧治;高卓;欧阳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三维CT重建对髋臼骨折的诊治意义

    总结行三维CT检查的15例髋臼骨折的临床资料,阐明三维CT对复杂髋臼骨折的重要临床意义.行三维CT检查的髋臼骨折无论其诊断的准确性,还是手术治疗的合理性与文献报道相比都有显著改善.三维CT对复杂髋臼骨折能明确骨折移位、粉碎程度,对骨折的评估、分类、确定治疗方案及指导手术入路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晓龙;王俊科;范广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中VEGF和IL-6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病毒性脑炎(V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白细胞介素(IL-6)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42例VE患儿血清VEGF和IL-6水平,30例同年龄组非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做对照.结果:IL-6水平在VE的急性期与恢复期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而且急性期IL-6水平也明显高于恢复期.有频繁抽搐、昏迷及脑干症状的重度患儿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患儿;VE的急性期和恢复期VEGF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但3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6可能参与VE的发病,高水平的血清IL-6对VE的诊断、临床严重性的评估有参考价值;VEGF水平增加,在病脑发病中的作用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孙桂莲;李萍;姜红堃;胡宛如;张秋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CD44和nm23的联合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CD44和nm2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联合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6例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D44和nm23的表达,分析其与术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CD44高表达率和nm23低表达率分别为47.7%(41/86)和54.7%(47/86).CD44高表达且nm23低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较差密切相关(P<0.05).结论:CD44与nm23联合检测对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有一定意义.

    作者:刘博;王莹;曲家骐;张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东北地区成人骨面型Wylie分析X线头影正常测量值的研究

    目的:按不同骨面型建立东北地区成人Wylie分析正常值,为建立数据库做准备.方法:选择东北地区正常(牙合)成人100例做为样本,摄头颅侧位X线片,在X线片上定点测量,将样本分为水平趋向生长型、平均型、垂直趋向生长型,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建立不同骨面型Wylie分析的头影测量正常值.结果:获得了不同骨面型Wylie分析的头影测量正常值.结论:按照不同的骨面型建立成人正常值标准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侯志明;刘文艳;李娜;邓燕;李爱群;肖文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血和胸水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评价血和胸水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含量比血清高,肺结核患者血清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含量增高.

    作者:阎雪;王昆;赵玉霞;李振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儿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实验室监测及其意义

    目的:分析患儿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差异以及不同的麻醉方式对应激程度的影响,探讨降低应激程度的麻醉方式.方法: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患儿20例,其中实验组10例,采用0.3%罗哌卡因单次骶管阻滞复合全麻,对照组10例,行单纯全麻;ASAⅢ级患儿10例均行单纯全麻.所有患者均于麻醉前、切皮后5 min、切皮后60 min、术毕、术后24 h抽取静脉血检测ACTH,COR,IL-6,CRP.结果:ASAⅢ级患儿血浆ACTH、COR、IL-6于术毕、术后24 h明显高于ASA Ⅰ~Ⅱ级患儿,CRP术后24 h明显高于ASA Ⅰ~Ⅱ级患儿(P<0.01);ASA Ⅰ~Ⅱ级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浆ACTH、COR、IL-6、CRP差别不显著.结论:同时检测围术期血浆ACTH、COR、IL-6、CRP含量的变化,有利于观察患儿在围术期的应激反应程度,0.3%罗哌卡因单次骶管阻滞复合全麻不能减轻小儿围术期的应激反应.

    作者:吴丽娜;郭淑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内毒素诱导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血清TNF-α测定

    目的:建立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观察病理改变.方法:大鼠经股静脉注射内毒素(LPS),观察动物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变化及存活率.同时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评定模型.结果:大鼠MAP于注射LPS后迅速下降,升至正常后逐渐缓慢下降直至死亡;心率短暂上升后逐渐下降;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血TNF-α在LPS注射90min升至高,以后逐渐下降.结论:应用LPS建立的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MAP、心率变化与临床感染性休克相似,是一个理想的模型.

    作者:王雪莲;赵悦;马力;刘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血尿微球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尿微球蛋白(MG)及尿微量白蛋白(ALB)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早期肾损伤的评价意义.方法:采用放免分析法检测血尿α1-MG,β2-MG及尿ALB水平.结果:PSS患者血β2-MG、尿α1-MG,β2-MG及尿ALB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尤其肾受累患者尿α1-MG、尿ALB升高显著.结论:尿α1-MG、尿ALB是诊断PSS早期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的有效指标.

    作者:张榕;郭韵;王晓非;蒋莉;肖卫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上皮性卵巢癌中CD44v6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CD44v6基因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38例上皮性卵巢癌、15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3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以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D44v6mRNA的表达及其与各种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CD44v6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以及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P均<0.05).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CD44v6mRNA的相对含量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但是其表达率与上述参数均无关.结论:CD44v6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淑兰;王莉;林蓓;陈博宇;孟丽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TNP-470对肺癌细胞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法探讨O-(氯乙酰-氨甲酰基)烟曲霉素(TNP-470)对肺癌细胞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胚胎肝激酶1(Flk-1)、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的表达.结果:TNP-470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肺癌细胞条件培养液或细胞粉碎液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PCNA,Flk-1,FGFR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TNP-470能够相对特异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可能与通过降低内皮细胞表面Flk-1,FGFR的表达,进而减弱酪氨酸激酶受体介导的细胞增殖途径有关.

    作者:吴晓娟;杨向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沈阳地区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分析

    应用ELISA检测方法对3 291例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做病原学分型,对其中确诊为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HE)的338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沈阳地区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中HE占10.27%.HE全年可散发,但春季为高发季节,占总病例36.69%.30~59岁年龄组为高发人群,占70.41%,其次为≥70岁年龄组,占12.43%.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比例为2.81:1.老年HE患者发病有上升趋势.

    作者:马力;赵桂珍;石理兰;宋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膀胱癌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与肿瘤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方法:应用S-P法对64例膀胱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的第Ⅷ因子抗原和ki-67抗原进行染色,计数肿瘤的微血管教及ki-67标记指数(LI);应用TUNEL法检测膀胱癌细胞凋亡状态.结果:MVD在不同病理分期和细胞学分级上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增高(P<0.05).MVD与凋亡指数(AI)呈负相关(P<0.001),与ki-67LI无关(P<0.05).结论:膀胱癌肿瘤血管生成与膀胱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血管生成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促进肿瘤的恶性进展.

    作者:刘贤奎;孔垂泽;王平;孙志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人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成釉细胞瘤(AB)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例正常口腔黏膜,11例牙源性角化囊肿(OKC),61例AB中bFGF的定位表达.结果:bFGF在AB中的表达明显高于OKC及正常口腔黏膜(P<0.05),在AB原发、复发、恶变的不同病变中,bFGF的表达强度逐渐增加(P<0.05).结论:AB侵袭性生物学行为与bFGF的高表达密切相关,bFGF可能为AB血管生成的主要因子之一.

    作者:李欣梅;钟鸣;王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Xp21邻近基因缺失综合征1例及其基因缺失分析

    目的:探讨Xp21邻近基因缺失综合征基因缺失范围.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1例Xp21邻近基因缺失综合征患者进行基因缺失分析.结果:该患者Xp21区域的缺失范围包括从DMD基因的部分3'端序列到AHC基因的几乎全部序列,其中位于DMD和AHC之间的GKD基因和微卫星DNA标记DXS992未发现缺失,缺失的5'端断裂点位于DMD基因外显子61和外显子62之间,3'端断裂点位于AHC基因的远端.结论:尽管常规染色体检查正常,对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患者,应进一步考虑是否患有Xp21邻近基因缺失综合征,分子遗传学分析有助于确定基因缺失的范围.

    作者:姜俊;麻宏伟;王志超;陈丽英;松尾雅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颅脑术后脑脊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对579例颅脑术后患者脑脊液细菌生长分布试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术前清创,术中引流,术后治疗及个体免疫力低是感染细菌的重要因素,滥用抗生素可使耐药菌株明显增加.

    作者:姜绯;岳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