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雄英
低血糖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血糖浓度过低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一般以成人血浆血糖浓度<2.8mmol/L为诊断标准.常见的低血糖症分为:空腹(禁食性)低血糖症;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症;药物(诱导性)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及高级神经功能失常为主要症状[1].2009年1月~ 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21例低血糖症误诊病例.现将误诊原因总结分析.
作者:曹燕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气管内插管术是指将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病人气管内[4]气管插管术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的清除气管内的分泌物或异物,便于进行有效的人工通气或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和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因此,做好气管插管前的准备工作,病情评估,及有效的护理配合可有效减少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发生与术者的密切配合,严密观察病情是ICU患者紧急插管减少风险的关键因素.
作者:陈梨花;魏菊萍;白玉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浅谈如何大程度地减少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反应,满足临床用血的同时保障献血者的人生健康安全.
作者:陈秀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补脾益肺汤”治疗顽固性干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例干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行解痉、止咳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补脾益肺汤”.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观察组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补脾益肺汤”治疗顽固性干咳疗效明显,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顺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抗卵巢抗体(antiovaeian antividies,AoAb)引起不妥症是近年来引入关注的问题,抗卵巢抗体是一种靶抗原在卵巢颗粒细胞、卵母细胞、黄体细胞和间质细胞内的自身抗体.AoAb的检测方法有免疫荧光抗体法、放免法和ELISA法.我们在人卵巢抗体的基础上,建立免疫斑点法(IDA)检测不孕和流产患者血清中AoAb.
作者:仲海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当代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是每个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未来中坚力量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现状,提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作者:岳若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格列美脲、二甲双胍及胰岛素对肥胖2型糖尿病治疗48周体重及胰岛素剂量的变化.方法:将68例应用二甲双胍加胰岛素血糖控制不良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原方案组(胰岛素组)和加用格列美脲组(格列美脲组).胰岛素组根据血糖情况继续加用胰岛素剂量至血糖达标或出现低血糖事件;格列美脲组在原方案基础上加用格列美脲,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和格列美脲的剂量.比较治疗48周前后两组体重、腰臀比、胰岛素日剂量、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的变化,以及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格列美脲组体重、腰臀比无明显变化,胰岛素组体重和腰臀比有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日剂量格列美脲组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胰岛素组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比较HbA1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两组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格列美脲组P<0.01,胰岛素组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胰岛素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在良好控制血糖的同时,可明显抑制体重增加,减少胰岛素用量.
作者:崔吉勇;王新菊;王晓丽;高成森;赵海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部分是教育活动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客观需要,在硬件和软件上同时不断变革、创新和完善的过程.本文针对教育的现状、对思维方式的作用、如何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在面对现代化变革的同时起到引导现代教育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苏卓;原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我院是三级甲等医院,2011年12月30日整体搬迁至新建地.新建大楼及医疗设施在全省属一流水平.服务模式也随之改变,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服务、一站式服务.
作者:胡梅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卡介苗是一种经过人工培养的无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液制成的减毒活疫苗,是我国计划免疫规定接种的“四苗”之一.接种卡介苗后可使人体产生对抗结核菌的特异免疫力,从而减少结核病的发生.特别是危及儿童生命的严重类型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病等具相当明显的作用.
作者:李建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四逆散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胃炎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四逆散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10例,好转12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66.67%.结论: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四逆散加减治疗,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俸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婚及待孕夫妇优生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7月在我院进行婚检的夫妇100例,年龄在21-43岁,平均年龄28.2岁.文化程度: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23%,大专学历34%,中专(高中)22%,初中以下21%.职业:干部15%,工人52%,个体户21%,农民10%,家务2%.对其进行优生教育干预,在干预前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宣传教育和婚检咨询进行优生教育干预,在干预后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干预结果.结果:本组100例夫妇中,生殖系统疾病13例(43.33%),传染性疾病5例(16.67%),遗传性疾病2例(6.67%),内科及其它10( 33.33%).干预教育后对100例夫妇进行问卷调查,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有了很大提高.结论:加强优生教育,预防出生缺陷,促进优生优育.
作者:苏桂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近几年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所下降,小儿农药中毒发生率低,因病史隐匿,常容易误诊,现将我院2004年一2010年7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小1.5岁,大11岁.其中轻度3例,中度3例,重度1例,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吸收中毒,误诊短者1天,长者3天.7例均治愈,误诊为肺炎心衰1例,误诊为肺炎2例,急性胃肠炎4例.7例均有不同程度面色苍白、多汗、流涎水、皮肤湿润.
作者:凡建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讨论超声检查在子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宫角妊娠超声检查资料.结果:13例确诊为宫外孕,误诊6例,其中2例误诊为宫内早孕合并输卵管妊娠,诊断符合率68.4%.结论:宫角妊娠与异位妊娠和其它疾病相混淆,应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以减少漏诊及误诊的发生,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作者:孙秀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药注射剂型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有着快速、高效的特点,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应引起医护人员的共同关注.
作者:张宏丽;吕洪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患儿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护理质量,促进疾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脑梗死及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病残率高、再发率高等特点.据统计,如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有35%-75%的初发患者将在2-5年内再发,70%以上的脑梗死患者有1次或1次以上再发1.如果再发,病情将进一步恶发,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再发尤为重要.笔者对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过比较辛伐他丁联合拜阿司匹林和单用拜阿司匹林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作用,评估联合应用他丁类和拜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高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有效的肾替代治疗方法,进行血液透析首先要建立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是专门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而建立的永久性通路,手术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2007年5月~2010年6月共为48例患者行上肢动静脉内瘘手术,在医生与护士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后取良好的效果.
作者:罗雯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在常规补液抗病毒,思密达保护肠粘膜的基础上加用中草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4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添加中草药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冯秀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57例脑梗死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9例,对照组78例,两组除按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外,停用一切降脂药物.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10mg/d,晚饭后服药.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 110mg/d,晚饭后服药.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及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血脂指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1年显示治疗组患者脑血管事件再发30次,对照组再发50次.结论 辛伐他汀降脂疗效可靠、副作用轻微,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一、二级预防药物.
作者:何世界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