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浅析

张宏丽;吕洪生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摘要:中药注射剂型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有着快速、高效的特点,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应引起医护人员的共同关注.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冬季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小窍门

    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是有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病毒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包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

    作者:马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异丙酚静脉麻醉行粘连松解治疗中重度肩周炎65例临床疗效观察

    肩周炎是由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粘连引起的以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临床常用推拿、针灸、理疗、痛点注射配合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口服,轻者一般治疗效果都很好,但对于中、重症肩周炎肩关节粘连的患者,上述方法往往无效我科2008年12月-2011年5月对65例患者采用静脉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手法松解治疗中、重症肩周炎,效果满意,优良率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皖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格列美尿联合胰岛素对肥胖2型糖尿病体重及胰岛素剂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格列美脲、二甲双胍及胰岛素对肥胖2型糖尿病治疗48周体重及胰岛素剂量的变化.方法:将68例应用二甲双胍加胰岛素血糖控制不良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原方案组(胰岛素组)和加用格列美脲组(格列美脲组).胰岛素组根据血糖情况继续加用胰岛素剂量至血糖达标或出现低血糖事件;格列美脲组在原方案基础上加用格列美脲,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和格列美脲的剂量.比较治疗48周前后两组体重、腰臀比、胰岛素日剂量、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的变化,以及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格列美脲组体重、腰臀比无明显变化,胰岛素组体重和腰臀比有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日剂量格列美脲组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胰岛素组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比较HbA1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两组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格列美脲组P<0.01,胰岛素组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胰岛素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在良好控制血糖的同时,可明显抑制体重增加,减少胰岛素用量.

    作者:崔吉勇;王新菊;王晓丽;高成森;赵海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析农村避孕药具管理发放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稳步推行,农村已成为计划生育的重点,近几年避孕药具也在农村地区开始进行推广,但在药具管理发放时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地讨论,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相关建议.

    作者:黄素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如何减少献血反应发生

    浅谈如何大程度地减少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反应,满足临床用血的同时保障献血者的人生健康安全.

    作者:陈秀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550例ICU患者痰液的细菌培养及耐药分析

    目的:了解ICU的患者痰液中主要致病菌分布及药敏监测变化趋势,为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控制ICU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croscanas-4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ICU550例住院ICU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菌株鉴定和耐药分析.结果:共分离出38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290株,占74.6%,革兰氏阳性球菌99株,占25.4%.结论:本院ICU患者痰波的主要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药敏多重耐药,临床应重视ICU病房消毒制度,用药时应参考细菌的耐药性动态监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素.

    作者:李燕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辛伐他丁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再发临床观察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脑梗死及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病残率高、再发率高等特点.据统计,如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有35%-75%的初发患者将在2-5年内再发,70%以上的脑梗死患者有1次或1次以上再发1.如果再发,病情将进一步恶发,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再发尤为重要.笔者对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过比较辛伐他丁联合拜阿司匹林和单用拜阿司匹林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作用,评估联合应用他丁类和拜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高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37例影像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影像诊断分析在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37例患者使用磁共振检查和X线摄影的方法进行诊断分析.结果:37例患者中普通导管上皮增生患者共18例,乳腺导管原位癌13例,乳腺增生4例,2例未能明确诊断.结论:影像分析对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锡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脉络宁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脉络宁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300例心脑血管病高危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脉络宁治疗组各150例,跟踪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脑血管终点事件总计发生15例,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心脑血管终点事件总计发生57例,发生率为37.9%.两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2例,便溏1例,调整用药后好转.结论:间断应用脉络宁注射液可有效地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及再发.

    作者:韩松;张鹏;张晓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外科病人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目的:研究外科术后患者疼痛对人体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生理、心理反应;方法:通过调查研究70例患者术后疼痛反应的情况归纳总结其疼痛程度并进行相应护理;结果:56例患者反映疼痛不足,14例患者术后72小时疼痛不止;采用程序化的注射泵,通过静脉内、硬膜外腔或皮下注射止痛药物,来达到患者自我控制镇痛的目的,有效率可达91.77%.结论:不同患者选择合理有效的疼痛评估工具进行评估,可以提高准确性,减短疼痛治理过程,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彭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子宫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子宫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280例药物流产的妇女,设为观察组,120例人工流产的妇女,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在流产后子宫内膜厚度、宫颈管粘连及宫腔粘连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流产2周后和流产一个月月经完全干净一周后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流产一个月后发生宫颈管粘连1例;对照组在流产一个月后发生宫腔粘连9例,宫颈管粘连1例,均表现为无月经来潮,下腹不规则隐痛,B超显示有宫腔积血,盆底可见少量积液,两组宫颈管粘连及宫腔粘连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子宫的影响比较,药物流产明显比人工流产的子宫内膜厚度恢复快,发生宫颈管粘连及宫腔粘连的情况相对较少,相对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方向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从三焦气化谈姜附通痹合剂的临床应用

    本文提出“三焦气化失常-代谢病”相关说,认为三焦气化是人体的正常生命运转过程,而三焦气化失常是众多代谢性疾病的关键病机,基于对“三焦气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主张从调理三焦气化角度,运用侯氏疗法“通”的方法,进一步明确阐述侯氏“调脾固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达到“益气调血,扶本培元”目的.应用侯氏制剂姜附通痹合剂,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观察和研究.这些观察及研究充分证实了“三焦气化失常-代谢病”相关说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侯氏疗法是太原市类风湿病医院院长侯丽萍博士在传承的基础上,创立的一套以“调脾固肾”“通调三焦”为诊断治疗痹证指导思想的学术思想体系、诊疗体系、康复体系.系统综合运用中医“通”的方法使机体达到自调节、自平衡、自恢复、自免疫的动态平衡(阴阳平衡)的目的.

    作者:刘明华;王英旭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预防

    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在热寒交替时以“发热”为主诉前来就诊的患者更多.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1].秋季气候多变,同时经过夏季,人体消耗较大,免疫力下降,病邪乘虚而入,其中为常见的是呼吸道疾病.秋气内应肺,秋季气候干燥,易伤及肺阴.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在《温热论》中首先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指外感温热病邪的途径是由口鼻而人.肺为华盖,居上焦而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肺主气属卫,不耐寒热燥湿诸邪之侵,易受外邪侵袭,故有“娇脏”之称.盖伤寒之邪流连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速,卫属阳,敷布于体表,与肺相通,温邪袭表,肺卫失宣,而出现发热、头痛、恶风寒、汗出、口渴、或咳嗽,脉浮数等症状,临床常见发热之外伴流涕、咳嗽等外感症状.气温突变,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诱因,其主要病原体是病毒,主要通过患者喷嚏和含有病毒的飞沫经空气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2].

    作者:邵阳;宋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读经典,做临床”体会

    “读经典,做临床”是中医成才的基本道路.是提高中医医务人员专业素质,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途径.纵观中医发展历史,凡中医之大家,无一不娴熟经典,并通过临床实践而有新的建树和发明,或续先贤之绪余,创立新说;或发皇古义,融会新知,推动临床中医学的发展.中医经典是中医理论之源渊,是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检验的经验结晶.尽管近年新说纷纭,但尚没有成熟的理论能够完全取而代之,这些经典原著中所揭示的认识人体生命现象的基本方法,包含着深邃的科学道理,是我们认识、开拓医学新领域的有力武器.我们常说“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而中医经典是宝库中的精髓.所谓“经者,径也”,是学习、研究、发展中医学术之必由门径,毫无疑问,中医学术自《内经》、《伤寒论》等以来,代有发展.这些发展可以认为是《内经》、《伤寒论》等经典中所提出的基本理论在医疗实践中“长期起作用”的结果.我们虽不能说这些古代经典原著都是“字字珠玑”,但其在今天的学术价值仍不可低估.

    作者:陆庆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米索前列醇的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对100例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的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人在用药后均表现为宫缩增强,出血减少.结论:米索前列醇对治疗宫缩乏力性出血疗效良好.

    作者:苏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如何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本文结合作者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际,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荣辱观形成的原因,并对当前大学生荣辱观的现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荣辱观的具体方法.

    作者:郭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护理

    目的:总结近年来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对策,观察护理结果.结果:病例98例,男56例,女42例,年龄65-82岁.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是减轻患者痛苦、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作者:孟红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关于脊柱外科手术后并发谵妄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由于脊柱退变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老年患者较多,对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必要的.

    作者:张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也谈班级德育教育工作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德育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证.本文对在班级德育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高淼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基因工程“年轻乐HGH”的缔造者

    上海宇骏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楼秀余有一个神奇的头脑,他的村子里人都说是小时候一次意外爆炸造成的.1966年6月出生在义乌市北苑农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时期他天真活泼,与当时的农村儿童没什么样区别.八岁那年的一天,放学回家路上刚进村口时,一位未上学的儿童迎上前来送给他一样珍贵的礼物,一个“子弹壳”,而实际上是一个铜雷管,当时农业学大寨,可能是哪一位爆破手丢下来的.他好奇地接受了这个礼物,并活蹦乱跳地回家了.刚一进门,闻到一股煎中药的气味,打量了四周,看见墙角边上煎药炉的火苗正旺.于是他就联想到村子里曾有人把废铜放入火炉中会熔化并浇铸成各种铜器皿,想着想着,就把那个“铜子弹壳”丢进了烧得正旺的火炉中,想试试看会不会熔化,他刚把那个“铜子弹壳”丢了进去不久突然轰隆一声巨响,雷管爆炸了,将他的前额炸出了两个深深的孔,血流不止,并晕倒在血泊中,当时正好是晚餐时分,听到这一声巨响几乎全村的人都赶到了现场,将他从一片烟雾中抬出来送往义乌市人民医院抢救.等他苏醒过来时,哆哆嗦嗦地说了一套大家都难以听懂的话语,也许是过分害怕,等他出院回家后的很长时间内,他失去了一个农村儿童应有的天真活泼,而变得沉默寡言,经常独处,但他对自然界的一些细微变化却十分敏感.

    作者:金玉华;亚宁;霖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