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护理

孟红丽

关键词: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近年来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对策,观察护理结果.结果:病例98例,男56例,女42例,年龄65-82岁.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是减轻患者痛苦、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用药对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静脉用药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220例符合本次研究的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行静脉用药,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用药1至2天,观察组就有73例症状开始缓解,而对照组仅51例出现缓解,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开始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平均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脉用药在症状缓解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终疗效和消化道不良反应方面不具有优势,且治疗花费较高.

    作者:朱伟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不规则抗体筛选

    目的:确保临床输血安全,防止因不规则抗体而引起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对本院自2011年2-6月份对需要进行输血治疗和术前备血的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选试验.结果: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者12例,检出率0.5%.结论:不规则抗体筛选可有效防止因不规则抗体而引起的输血反应,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尖措;李满桂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析住院精神病人自杀原因防范

    自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个医学问题.现在,对于自杀的研究已成为一门新兴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医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门学科.住院精神病人的自杀行为,严重危及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因自杀而引发的医疗事故纠纷也逐年上升.因此,病人的自杀行为给医患双方都带来了恶劣的后果,其防范也就十分的重要.

    作者:黄嵘;周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探讨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目的:指出基层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根据自身工作体会及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与总结.结果发现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改进,结论基层医院应提高药房人员的素质,完善相应药房制度、规范化管理及提高药房信息化水平.

    作者:陆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实施血液透析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血液透析,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透析过程中,22例患者发生低血压,26例发生高血压,8例患者发生失衡.2例患者导管口局部轻度感染,经对症处理后,患者病情好转.结论:良好的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病情观察,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血液透析质量,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井玉梅;王强;吕亚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葡萄糖毒性

    不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当空腹血糖>7.8-11.1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0-14.0mol/1,即可判断存在葡萄糖毒性.现代医学认为葡萄糖毒性会加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的损伤,同时加重胰岛素抵抗.中医认为葡萄糖毒性为“火毒”.

    作者:谢顺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社区管理模式的儿童保健服务模式探讨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早期教育.儿童保健管理就是以社区为范围,以儿童健康、教育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散居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以需求为服务一导向的综合性连续服务.研究儿童时期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和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不仅对他们的生长发育关系重大,而且对今后的成长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王志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脑梗塞危险因素分析

    急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中以脑梗塞发病率高,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80%以上.脑梗塞是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和软化[1].在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很高,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的常见病,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使脑梗塞危险因素得以广泛研究.

    作者:利扎·居马;木胡牙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护士心理健康及其内在影响因素

    心理健康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要有效率、有满足之感、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且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作者:马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议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的治疗

    肝硬化失代偿期顽固件腹水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机制较复杂,影响患者预后,正确有效的腹水治疗很重要,本文对目前治疗现状作一概述.

    作者:翟迪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与护理

    目的:内镜下配合术者鼻胆管引流术及护理.方法:对109例患者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总结不良反应,护理配合要求.结果:1例不耐受手术,心率加快停止操作.3例引流管脱出胆道,置管失败.结论:充分术前准备,严密术中观察与配合,具有针对性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蒋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子宫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子宫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280例药物流产的妇女,设为观察组,120例人工流产的妇女,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在流产后子宫内膜厚度、宫颈管粘连及宫腔粘连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流产2周后和流产一个月月经完全干净一周后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流产一个月后发生宫颈管粘连1例;对照组在流产一个月后发生宫腔粘连9例,宫颈管粘连1例,均表现为无月经来潮,下腹不规则隐痛,B超显示有宫腔积血,盆底可见少量积液,两组宫颈管粘连及宫腔粘连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子宫的影响比较,药物流产明显比人工流产的子宫内膜厚度恢复快,发生宫颈管粘连及宫腔粘连的情况相对较少,相对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方向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护理

    目的:总结近年来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对策,观察护理结果.结果:病例98例,男56例,女42例,年龄65-82岁.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是减轻患者痛苦、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作者:孟红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内科护理中分层管理应用初探

    目的:初步探讨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评价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内科2009年1月-2009年7月298名住院患者患者,2009年1月-2009年4月采用常规护理管理,2009年4月-2009年7月采用分层护理管理,根据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估量表调查评价分层管理前后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分层管理之前相比,实施分层护理管理后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护理中分层管理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显著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化宜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采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联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喉罩麻醉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方法::随机抽取在2008年8月至2011年七月这三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患者病例112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56例.A组患者采用异丙酚进行麻醉;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采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进行联合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药物用量、恢复时间、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观察结果表明,B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与A组患者进行比较明显理想得多,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该组的麻醉药物用量和出现并发症的人数均少于A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其患者意识恢复速度明显快于A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联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喉罩麻醉的效果令人满意,具有恢复快,副作用小等特点,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作者:邱天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剖宫产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4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产科2001年1月至2010年10月58例剖宫产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抗感染、支持治疗,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剖宫产腹部切口液化与肥胖、贫血、术后咳嗽、糖尿病、妊高征水肿、缝合技术、羊水粪染、术中出血、手术时间长、术前未使用抗生素密切相关.针对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以减少剖宫产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的愈合.

    作者:王新菊;崔吉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我院2008年-2010年抗精神病的利用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0年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情况以用药金额、限定日剂量等的数据形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精神病药使用金额2010年比2008年增长76.01%,2009年2010年的增长率分别为34.18%、31.17%;其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2009年、2010年的增长率分别为37.72%、34.09%;典型抗精神病2009年2010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83%、-4.91%.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成为我院治疗精神病的主要药物.

    作者:张清盛;李淑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胃复安致锥体外系反应1例

    胃复安为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其中枢作用为止吐,周围作用为增加胃排空和减少十二指肠胃返流.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胃肠道疾病止吐剂.但其副作用为锥体外系反应和运动障碍,发生率为11500,.本文就临床上肌注胃复安而致锥体外系反应的1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林奕媛;蔡夏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健康教育及预防护理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成为备受关注的健康问题,老年性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身材缩短,驼背骨折的改变.其中,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的骨质疏松症不仅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生命,而且对国家医疗保障体系构成严峻挑战.因此,加强对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对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高文;李建云;李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急性阑尾炎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患者的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的患者均符合阑尾炎诊断,无一例发生误诊.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患者腹痛症状多不典型或不剧烈,转移性腹痛病史不明显;起病有时急,病势发展快,阑尾穿孔率高,在诊治老年急性阑尾炎时要做到早诊断、尽早进行手术.

    作者:韦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