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分析

刘大树;吕利萍

关键词:抗生素, 滥用, 危害
摘要: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目的:对新生儿NT(血小板减少症)其病因与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我科收治的100例NT患儿临床资料,通过对不同胎龄的NT患儿发病率进行对比,以分析其病因;再将NT患儿随机分为A组50例(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与B组50例(非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并收集整理两组患儿其发病的时间与严重程度以及血小板的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5例为足月儿,85例为早产儿,其中早产儿的发病率与足月儿相较,明显增高(85.0)%,15.0%,p<0.01).A组患儿较B组发病的时间早(P<0.01),并且程度重,而且血小板恢复的正常时间与住院时间的均较长.结论:随着目前免疫性NT患儿比例逐渐增多,临床发病的时间早,并且程度重,再加上恢复较慢,则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发生,而临床的工作中,则需注意对新生儿进行早期的免疫学检查,早期诊疗多能取得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如发现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则需注重对患儿母亲其异常的免疫因素进行追查.

    作者:刘常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ICU患者气管插管护理

    气管内插管术是指将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病人气管内[4]气管插管术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的清除气管内的分泌物或异物,便于进行有效的人工通气或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和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因此,做好气管插管前的准备工作,病情评估,及有效的护理配合可有效减少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发生与术者的密切配合,严密观察病情是ICU患者紧急插管减少风险的关键因素.

    作者:陈梨花;魏菊萍;白玉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门诊处置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随着近年来医院对门诊工作的加强,处置室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由于工作节奏快、体力消耗大,加之没有规律,每天要接触大量血液、脓液等感染因素,还有可能遭受各种暴力伤害,因此,加强门诊处置室护士的职业防护尤为重要.

    作者:胡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化学免疫分析仪在HCG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了解化学免疫分析仪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血清绒毛膜性腺激素(HCG)的临床应用及其优越性,方法采用化学免疫方法和放射免疫的方法进行精密度、线性的比较,并对100例病人血清标本的HCG的含量进行测定,应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种方法都有较好的重复性,但化学免疫分析法明显优与放射免疫分析法;化学免疫法明显高于放射免疫法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r=0.998,P<0.05);化学免疫法检测HCG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明显优于放射免疫法,比放射免疫法更能满足与临床.

    作者:杨兴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在内科护理教学中溶入护理情感的效果研究

    目的:实施专业情感教育,培养护生良好职业态度.方法:通过入学指导,采用情景演练、角色扮演、病例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结果:实验组总成绩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教学中贯穿情感教育,能促使护生护理情感发生积极变化,形成浓厚的专业兴趣和良好职业态度.

    作者:谭晓虹;杜心涛;陈少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如何减少献血反应发生

    浅谈如何大程度地减少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反应,满足临床用血的同时保障献血者的人生健康安全.

    作者:陈秀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的护理

    玻璃体切割术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精细而复杂的高水准眼显微外科手术,其目的是使注入的气体或硅油从玻璃体腔向眼球壁推压,利用气体和液体上浮的原理,直接垫压于裂孔,阻断裂孔处的液流,达到视网膜复位[1].此手术具有难度大、眼内操作时间长、组织损伤重等特点[2].它是眼科治疗史上的一次大革命,使过去许多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眼病患者带来了复明的机会.此手术现广泛用于治疗不可吸收的玻璃体积血、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增殖性糖尿病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眼内异物及眼内炎等.由于手术操作复杂、术后反应重、并发症多、再加上眼内填充物的特点,术后体位控制是影响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3].而术后如何保证患者卧位的依从性也成为眼科护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现就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填充术的术后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江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门诊输液区小儿头皮针穿刺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输液区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132患儿,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改善了护理1次穿刺成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和增进护患关系.结论:掌握良好的头皮针穿刺方法,有效提高1次穿刺成功率,对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和增进护患关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齐晓贵;李海燕;徐海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关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

    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人群为服务对象,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服务.既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终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的目的.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长期患病可引起多源多器官损害,已成为全世界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公众健康,不仅给社会医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严重影响着DM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糖尿病大国.我院对2010~2011年的老年DM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严亚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拳弹压法治疗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损伤是指各种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以及风寒湿邪侵袭等原因造成人体的皮肤、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滑膜囊、椎间盘、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的病理损害,称为软组织损伤.临床表现主要有:疼痛,肿胀,压痛、结节条索感、功能障碍.软组织病变包括肌肉、肌腱和筋膜等,常发生于颈、肩、腰及膝部等.软组织损伤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作者:景明;郭佳;岳全;薛素芬;雷翔;杨晓燕;段练;孙云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吸烟对健康人群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探讨吸烟对健康人群肺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吸烟者的患者30例和健康非吸烟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吸烟者组)和对照组(非吸烟者组)各30例,经检测包括,部分肺通气功能:FVC、FEVI、FEVl/FCV:全部小气道功能:PEF、MEF75%、MEF50%、MEF25%、MMEF检测.观察两组的肺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吸烟者组)和对照组(非吸烟者组)肺功能相比,部分肺通气功能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而全部小气道功能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对健康人群肺功能的影响较大,导致肺功能下降,初期主要表现为小气道功能受损,肺功能的损害程度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而加重.

    作者:於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40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尿培养显示糖尿病尿路感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经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尿路感染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结论:积极控制血糖、选择敏感抗生素是治疗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关键.

    作者:刘华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宫外孕87例诊断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外孕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87例宫外孕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药物保守治疗46例,41例成功,余4例转为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共45例,以开腹手术为主.结论:宫外孕的症状变化多样,临床医师应对宫外孕引起足够重视,科学全面地分析病情,早期诊断宫外孕,根据患者病情,对生育要求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作者:苏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疗效观察

    目的:对采用康复护理对患有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84例由于患有脑梗死而出现机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2例.A组患者的在康复治疗时采用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方法对其进行护理;B组患者在康复期采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后我们发现,A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B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采用康复护理对患有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可以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尽快的恢复.

    作者:左裕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关于脊柱外科手术后并发谵妄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由于脊柱退变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老年患者较多,对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必要的.

    作者:张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社区管理模式的儿童保健服务模式探讨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早期教育.儿童保健管理就是以社区为范围,以儿童健康、教育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散居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以需求为服务一导向的综合性连续服务.研究儿童时期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和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不仅对他们的生长发育关系重大,而且对今后的成长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王志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手术后ICU中发生睡眠障碍的护理

    在ICU接受治疗的术后ICU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1],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因素,又有外界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相当用心,针对术后ICU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做出针对性的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以下是笔者就如何护理手术后ICU中发生睡眠障碍的患者提出的看法.

    作者:方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9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58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其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方法.结果:经检查发现58例患者均由明确的诱发弥漫性血管凝血的因素,其中胎盘早剥32例,重症妊娠高血压疾病14例,前置胎盘1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分娩过程中发生大出血并且血液不凝.本文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并将内、外源性促凝物质的来源切断,然后再应用补血制品以及肝素进行治疗,终58例患者存活率38例,15例切除子宫,5例患者死亡,11例围生儿死亡.结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致病因素有很多,应先治疗原发病,然后再积极、合理的应用肝素,可有效提高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治愈率.

    作者:蒋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我国年龄>60岁、西方>65岁)常伴有多代谢异常,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常需要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现有的临床证据表明,他汀类调脂治疗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死亡和相关事件,有效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冠心病高危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可安全的用于老年人群.但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在选择他汀类降脂药物时,还需权衡风险和获益后决定选择与否.

    作者:刘建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关于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探讨

    子宫肌瘤是现代临床常见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之一,是一种发生率在25%左右的良性肿瘤.近年来子宫肌瘤临床统计与调查中发现,这一疾病的发生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正在向着年轻化方向发展.手术治疗是子宫肌瘤治疗的主要方式,也是临床子宫肌瘤治疗的关键.本文就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进行了简要论述.

    作者:谭炳云;徐凤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