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科病人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彭红梅

关键词:外科术后疼痛, 评估, 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外科术后患者疼痛对人体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生理、心理反应;方法:通过调查研究70例患者术后疼痛反应的情况归纳总结其疼痛程度并进行相应护理;结果:56例患者反映疼痛不足,14例患者术后72小时疼痛不止;采用程序化的注射泵,通过静脉内、硬膜外腔或皮下注射止痛药物,来达到患者自我控制镇痛的目的,有效率可达91.77%.结论:不同患者选择合理有效的疼痛评估工具进行评估,可以提高准确性,减短疼痛治理过程,提高护理质量.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社区管理探讨

    目的:探讨适合我社区的糖尿病社区管理模式,以规范糖尿病的防治.方法:将我院辖区内社区医疗统计的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39例,进行糖尿病社区规范、综合管理,给予合理药物治疗,指导糖尿病饮食,坚持运动,健康教育,定期家庭保健、随访等健康指导.对照组39例,只做服药治疗,不与综合规范干预措施.观察记录时间为1年,比较两组患者在依从性、生活方式和糖尿病控制方面的变化.结果:干预组在依从性方面的改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人平均比对照组血糖多降低2.3mmol/L(P< 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和服药依从性,从而有效地控制糖尿病.

    作者:王艳梅;焦荷生;单建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房颤的病因及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病因分布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0年147例房颤住院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房颤常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病等.阵发性房颤主要采用药物复律;慢性房颤主要采用控制心室率和预防血栓栓塞.结论:冠心病、高血压病等是房颤的主要病因,详细了解病因及临床分型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齐福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防范血液安全隐患问题的建议

    目前,随着人们对血液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家对血液质量管理日趋严格,血站系统已普遍运用ISO9001、2000和GMP等管理体系,使输血质量管理标准化、过程化、文件化.但采供血流程仍存在薄弱环节,给血液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隐患,本文就此抓关键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力求将输血风险小化,从而进一步提高血液质量和保证输血安全.

    作者:靳文秀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37例影像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影像诊断分析在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37例患者使用磁共振检查和X线摄影的方法进行诊断分析.结果:37例患者中普通导管上皮增生患者共18例,乳腺导管原位癌13例,乳腺增生4例,2例未能明确诊断.结论:影像分析对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锡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骨外科手术护理中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目的:大多数的骨外科患者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必然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护士必须掌握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法,了解病人术前、术后的病情及其心理状态,给手术患者提供更温馨、更全面的护理.方法:所有患者或家属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照自愿原则和随机性原则,将68例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手术部位、文化程度、职业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例数、差错率、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不仅有利于提高护士的专业护理素质,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而且赢得患者对医院医疗水平的信任和赞扬,减少了医疗护理纠纷,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疗护理环境.

    作者:栾钊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肺结核毁损全肺切除术后ICU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ICU护理肺结核损毁全肺切除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全肺切除术的肺结核毁损患者78例,术后均进行ICU的监护复苏,患者经病例诊断确诊为肺结核的全肺毁损.结果:患者行左侧肺全切除术的共45例,右侧肺全切除术的患者共23例,所有病例均顺利康复,转入普通病房进行治疗.讨论:ICU护理是肺结核损毁全肺切除术后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手术成功具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吴圆圆;吴莹;马赛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试谈如何护理骨伤患者

    我国骨伤发病率逐年上升,骨伤医院护理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从营造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入手,注重护理质量管理,让医院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体现医院的人文关怀,使“真情服务在骨医”的服务理念温暖每一位就诊患者.

    作者:巴淑湫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分析

    目的:讨论两种剖宫产手术方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分析.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的手段来对140例产妇所采用的传统纵切剖宫与改良横切剖宫产的剖宫手术方式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改良横切剖宫产的手术方式,无论是在初次剖宫后的恢复状况,还是二次剖宫盆腔粘连状况,都很明显的比传统纵切剖宫产术情况更为良好,但是改良横切剖宫产术和传统纵切剖宫产术两者在产后感染率方面无较大差异.结论:改良横切剖宫产具有术后粘连少、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以及缝合简单等一系列的优点.

    作者:陈伟明;陈伟文;谢佩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羟乙基淀粉类血浆代用品的探讨

    本文通过参阅国内外相关报道,对羟乙基淀粉的理化性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相关方面进行了综述,为其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8例轻型甲型H1N1流感学生居家护理的体会

    回顾分析8例轻型甲型H1N1流感学生居家护理方法.护理重点:严密监测体温变化,指导家庭成员隔离消毒方法,加强营养,预防继发性并发症,做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8例轻型甲型H1N1流感学生安全度过传染期,痊愈返校,无一例密切接触者感染.

    作者:张霞;张素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骨科手术术后病人的饮食护理

    骨科病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对疾病、治疗、功能锻炼、饮食等方面不了解.住院期间长时间卧床,饮食搭配不合理或饮食不当,在手术后极易发生腹胀与便秘、术后伤口愈合不好、长期卧床体重增加、缺钙等方面对疾病的康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作者:陈英娥;罗文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癫痫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后20例患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脑血管病是癫痫持续状态常见的病因,在有癫痫史的患者中停药或换药是常见的诱因.尽早诊断,及时治疗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坚持服药,减少各种不良诱因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癫痫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很大的精神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给社会也带来了很多麻烦.癫痫患者的康复,护理显得极为重要.

    作者:金扬帆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剖腹产的护理

    剖腹产手术对产妇身体会有一些损伤,所以产妇应懂得一些自我保健常识,以利早日康复.1.早期下床活动,是帮助子宫收缩、促进伤口愈合、防止肠粘连的主要环节.手术时腹腔打开,使一部分空气进入腹腔,而术后往往活动小,使肠蠕动减弱,容易发生肠胀气和粘连.所以产妇不要静卧,术后麻醉消失恢复知觉后,要进行肌体活动.24小时后忍痛下床走走,能增加肠蠕动,早排气,防止肠粘连及血栓形成.经过活动,血循环加快,促使子宫收缩,利于伤口早日愈合.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心理干预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患者康复早期、中期、后期给予不同的心理支持、放松技术、心理疏导等心理干预方法,比较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康复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比较,心理干预组症状明显改善,焦虑、恐惧、抑郁症状减轻、记忆力减退表现有所恢复、ADL评定等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P<0.05).结论: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增强患者生活信心,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兰芸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护理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手术后血管危象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术后心理护理,严密观察再植指皮肤颜色、饱满度、皮肤温度,给予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病房内严格禁烟,合理用药,及时发现血管危象并及时处理等措施.结果:40例断指再植,共61指,成活57指,成活率93.4%.结论:做好预防工作和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危象有助于再植指的成活.

    作者:辛凤萍;徐海波;杨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ICU护理中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应用探究

    目的:探讨分析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于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在护理中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评价两组的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护士服务能力.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在护士服务能力、护理满意度以及基础护理质量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ICU护理中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可以提高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莹;马赛克;吴圆圆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固原市自备供水系统卫生学调查

    为掌握我市自备供水的卫生状况,我中心于2007~2010年对本市50家自备供水单位进行了水源卫生学调查和水质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内容与方法调查内容分自备供水的水源类型、水源卫生状况即水源污染防护情况及水源消毒等内容.水质监测是现场采水样后按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进行水质全分析;评价按GB5749-85《生活饮用水标准》.

    作者:李雅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组,综合组在常规化疗中加服中药扶正增效.常规组只采用西药化疗.结果:两组临床受益率综合组明显高于常规组,远期疗效综合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单纯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规化疗加用中药,可以提高患者受益率,延长其中位生存时间,将活血化瘀中药与扶正培本中药合用,是中药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较好方法.

    作者:韩承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论护士的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

    随着知识经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护理工作作为一项与人们生命安全和健康安全息息相关的行业,因而承担着更高的社会要求.现代护理学不仅要求护士具备必要的专业技术和判断能力,同时要具有与自身工作相应的心理素质.护士由于其特殊的行业特性、工作环境、强度较大的工作、以及不公平的社会评价等多方面的原因,容易在日常工作中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影响了护理水平的发挥,制约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因此,认真分析护士压力的原因,进而探讨其应对措施,不仅有利于于护士身心健康,同时间接对维护患者权益,体现医院职能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石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小儿反复感冒的中医外治疗法探讨

    小儿正气不足,机体抵抗力低下,外邪易于乘虚侵入而感冒.运用中医外治方法玉屏风加味汤剂足浴和小儿推拿,对反复感冒的小儿进行积极预防,是提高小儿免疫功能,防治反复感冒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