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科病人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彭红梅

关键词:外科术后疼痛, 评估, 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外科术后患者疼痛对人体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生理、心理反应;方法:通过调查研究70例患者术后疼痛反应的情况归纳总结其疼痛程度并进行相应护理;结果:56例患者反映疼痛不足,14例患者术后72小时疼痛不止;采用程序化的注射泵,通过静脉内、硬膜外腔或皮下注射止痛药物,来达到患者自我控制镇痛的目的,有效率可达91.77%.结论:不同患者选择合理有效的疼痛评估工具进行评估,可以提高准确性,减短疼痛治理过程,提高护理质量.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肠内营养应用于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外科2008年7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4例结直肠癌择期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术前给予服用瑞能肠内营养液,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的术前给予流质食物.分别与肠道准备前与手术前抽取两组患者的血液检查,比较两组的淋巴细胞总数以及蛋白的较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两次抽取的血液检查中的淋巴细胞总数以及蛋白量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肠道准备后的淋巴细胞总数以及蛋白量明显低于肠道准备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肠道准备后的淋巴细胞总数以及蛋白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给予结直肠癌患者采取术前肠内营养液支持治疗,能够有助肠道清洁的彻底,同时能够减少由于肠道准备给患者带来的较差免疫功能以及营养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桑文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脑血管意外急救及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急救及急救成功后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106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及在急救成功后根据疾病不同时期特征采取不同的康复护理措施.结果:在经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及30-60d的康复护理后,60例患者治愈出院,36例症状得到改善,7例无变化,3例死亡,有效率高达90.57%.结论: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急救及急救成功后精心的康复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龚燕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目的:为了探讨有效控制和大化降低手术室意外事件及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障手术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的方法.方法:通过制定和落实规章制度,建立质控、感控小组,注重护理人员的培训及加强手术室药品、仪器设备的管理.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了手术室意外事件及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升了临床科室对手术室的满意度.结论:通过制定和落实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及手术室药品、仪器设备的管理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唐玉兰;李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针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

    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愈发明显,会计信息失真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经济建设.为了建设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我们必须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追究,从而规范会计核算.

    作者:郭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四逆散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胃炎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四逆散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10例,好转12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66.67%.结论: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四逆散加减治疗,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俸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全科医学在基层医疗单位的重要性

    全科医学是基层医疗、初级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所依据的主要的理论和方法学基础,本文以社区基层单位为例阐述全科医学在基层医疗单位的重要性.

    作者:费伟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法的操作和体会

    静脉留置针由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容易被护理人员和病人接受,有利于临床用药和抢救.由于儿科患儿的特殊性,如血管细,穿刺不配合,给留置针穿刺增加了一定难度,采用小儿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法穿刺成功率显著提高.

    作者:熊金月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育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及内容.方法:通过单人指导和集体教育两种形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重点进行基础知识、饮食、心理、运动、药物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提高了患者医疗保健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疾病复发频率,促进了患者康复,同时也增加了护士责任心,密切了护患关系.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正确的健康教育,是一项很重要的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徐兰桂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思连康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四连康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0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抗病毒、蒙脱石散剂保护肠粘膜以及纠酸、补液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四连康口服.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9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连康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满意.

    作者:俞慧君;蔡妙国;陈秀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新婚及待孕夫妇优生教育干预效果研究分析

    目的:探讨新婚及待孕夫妇优生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7月在我院进行婚检的夫妇100例,年龄在21-43岁,平均年龄28.2岁.文化程度: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23%,大专学历34%,中专(高中)22%,初中以下21%.职业:干部15%,工人52%,个体户21%,农民10%,家务2%.对其进行优生教育干预,在干预前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宣传教育和婚检咨询进行优生教育干预,在干预后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干预结果.结果:本组100例夫妇中,生殖系统疾病13例(43.33%),传染性疾病5例(16.67%),遗传性疾病2例(6.67%),内科及其它10( 33.33%).干预教育后对100例夫妇进行问卷调查,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有了很大提高.结论:加强优生教育,预防出生缺陷,促进优生优育.

    作者:苏桂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目的:对新生儿NT(血小板减少症)其病因与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我科收治的100例NT患儿临床资料,通过对不同胎龄的NT患儿发病率进行对比,以分析其病因;再将NT患儿随机分为A组50例(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与B组50例(非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并收集整理两组患儿其发病的时间与严重程度以及血小板的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5例为足月儿,85例为早产儿,其中早产儿的发病率与足月儿相较,明显增高(85.0)%,15.0%,p<0.01).A组患儿较B组发病的时间早(P<0.01),并且程度重,而且血小板恢复的正常时间与住院时间的均较长.结论:随着目前免疫性NT患儿比例逐渐增多,临床发病的时间早,并且程度重,再加上恢复较慢,则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发生,而临床的工作中,则需注意对新生儿进行早期的免疫学检查,早期诊疗多能取得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如发现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则需注重对患儿母亲其异常的免疫因素进行追查.

    作者:刘常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按照随即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护理问题进行分析,调查患者的舒适度以及对护士的满意度,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93.3%,患者满意度73.3%;对照组患者舒适度66.6,%,患者满意度53.3%;观察组患者有效率73.3%;对照组患者有效率46.6%,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开颅动脉瘤患者夹闭术围手术期针对护理问题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郝玉娟;陈颖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脑梗塞危险因素分析

    急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中以脑梗塞发病率高,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80%以上.脑梗塞是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和软化[1].在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很高,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的常见病,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使脑梗塞危险因素得以广泛研究.

    作者:利扎·居马;木胡牙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常见的出血病因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和胃癌,这些病因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80~90%.因此对患者及时而有效地救治同护理人员的密切观察、熟练而准确的操作以及精心的护理是分不开的.现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 1年1月年共收治52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食用蜂皇浆致过敏性休克的护理

    2010年5月本院收治1例因食用蜂皇浆致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其发病突然,临床表现与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有相似之处,经过医护人员积极抢救和护理,患者痊愈,住院3d后出院.现将患者情况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邵丹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乳栓菌阴道胶囊配伍制霉菌素阴道栓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将78例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用乳栓菌阴道胶囊配伍制霉菌素阴道栓治疗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单用制霉菌素阴道栓治疗,比较两组两组病人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93.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2.174%,对照组复发率为9.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复发率显著高于研究组.结论:乳栓菌阴道胶囊配伍制霉菌素阴道栓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效果肯定,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孙晓玲;庞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门诊哮喘患儿86例,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43例采用孟鲁司特钠+常规治疗,对照组43例患儿仅采用常规治疗,所有患儿均随访3-1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3例患儿临床控制14例,显效9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达93.02%;对照组临床控制8例,显效8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81.4%;二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病例.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缩短治疗时间,有效预防复发,是治疗小儿哮喘的理想药物,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慢性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归宿,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1]目前,高血压病、冠心病已成为引起CHF的主要病因.患者常常病情恶化迅速,预后极差,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治疗的重点在于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防止和延缓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降低病死率.[1]我们选择88例老年CHF患者给予黄芪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角度探讨效果以观察疗效.

    作者:郑燕琴;喻善兵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强化调脂治疗脑梗死血脂高危患者分析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57例脑梗死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9例,对照组78例,两组除按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外,停用一切降脂药物.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10mg/d,晚饭后服药.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 110mg/d,晚饭后服药.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及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血脂指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1年显示治疗组患者脑血管事件再发30次,对照组再发50次.结论 辛伐他汀降脂疗效可靠、副作用轻微,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一、二级预防药物.

    作者:何世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围手术期的护理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是异位妊娠流产或破裂大量出血造成机体有效循环急剧下降而引起全身组织血流灌注量不足,使多器官功能受损甚至衰竭,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进行及时诊断,正确治疗,合理有效地进行抢救及护理,才能使患者转危为安.

    作者:梁丽明;陈杰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