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4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院前急救

李外兴;汤娟丽;郑孟雄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 院前急救
摘要:目的:让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院前得到成功救治及安全转运.方法:2009年9月到2010年5月共对44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院前紧急救活,待病情相对稳定后再转运.结果:44例患者中显效12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达77.27%.无效9例,恶化1例.无效率22.72%.结论: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院外就进行及时正确的院前急救措施,对降低死亡率、改善顸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雪莲注射液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雪莲注射液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对照组应用当归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应用当归注射液联合雪莲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三周的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显效率为36.67%,总有效率为80.00%,一年后随访4例,观察组患者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显效率为63.33%,总有效率为93.33%,一年后随访复发1例,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雪莲注射液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丽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探讨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目的:指出基层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根据自身工作体会及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与总结.结果发现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改进,结论基层医院应提高药房人员的素质,完善相应药房制度、规范化管理及提高药房信息化水平.

    作者:陆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全麻苏醒期清醒拔管

    目的:观察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全麻患者能否在清醒无痛情况下拔管.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的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对照组(C组),术毕停止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S组,术毕前30分钟静注舒芬太尼0.05ug/kg,C组静注生理盐水10ml.观察记录患者苏醒期有无呛咳、躁动,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毕、拔管即刻、拔管后5、10min、BP、HR,拔管后5、10min疼痛评分采用语言评价量表(VRS).结果:S组患者呛咳、躁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5),睁眼时间较C组明显延长(P<0.05),S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P和HR均低于C组(P<0.01),S组拔后5minVRS评分均低于D组(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全麻苏醒期可使患者在无痛清醒下安全拔管.

    作者:汪桂萍;姚勇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浅论

    当代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是每个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未来中坚力量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现状,提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作者:岳若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31例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符合CSP诊断标准的31例患者行经阴道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针对术前和术后的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31例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术后未发生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加强对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手术的成功.

    作者:李赛;任紫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析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的因素

    食品检验中抽样、检验方法、实验室环境、仪器设备、检验人员的技术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到检验效果的准确性,因此在不同时间、地点、人员的配合下,往往会造成检验效果的不同,从而影响检验准确性.

    作者:夏蕊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HGF及VEGF血清水平检测的临床相关研究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 acute leukemia,AL)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的水平,探讨血清HGF和VEGF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方面的关系.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SIA)动态检测并分析患者不同时期血清HGF和VEGF水平检测.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1).ANLL组血清H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工L组血清H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ANLL患者CR组治疗前后血清H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R组治疗前后血清H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AL患者血清HGF及VEGF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2).血清HGF及VEGF水平可作为监测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指标.(3).血清VEGF水平可作为急性白血病的预后判断指标,血清HGF水平对白血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孙海波;刘世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分析

    目的:讨论两种剖宫产手术方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分析.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的手段来对140例产妇所采用的传统纵切剖宫与改良横切剖宫产的剖宫手术方式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改良横切剖宫产的手术方式,无论是在初次剖宫后的恢复状况,还是二次剖宫盆腔粘连状况,都很明显的比传统纵切剖宫产术情况更为良好,但是改良横切剖宫产术和传统纵切剖宫产术两者在产后感染率方面无较大差异.结论:改良横切剖宫产具有术后粘连少、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以及缝合简单等一系列的优点.

    作者:陈伟明;陈伟文;谢佩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剖腹产的护理

    剖腹产手术对产妇身体会有一些损伤,所以产妇应懂得一些自我保健常识,以利早日康复.1.早期下床活动,是帮助子宫收缩、促进伤口愈合、防止肠粘连的主要环节.手术时腹腔打开,使一部分空气进入腹腔,而术后往往活动小,使肠蠕动减弱,容易发生肠胀气和粘连.所以产妇不要静卧,术后麻醉消失恢复知觉后,要进行肌体活动.24小时后忍痛下床走走,能增加肠蠕动,早排气,防止肠粘连及血栓形成.经过活动,血循环加快,促使子宫收缩,利于伤口早日愈合.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高原地区对部分实验室参数的影响

    高原地区由于组织缺氧,加之高原地区人们的生活饮食(多以肉类及高脂乳类饮食为主)习惯,机体的血液学、生化等参数有一定的改变,尤其区域性的膳食结构的差异对许多实验室检查参数都有一定的影响,下面就谈谈,部分实验室项目参数的变化特点,以供参考:

    作者:兰玲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目的:对新生儿NT(血小板减少症)其病因与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我科收治的100例NT患儿临床资料,通过对不同胎龄的NT患儿发病率进行对比,以分析其病因;再将NT患儿随机分为A组50例(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与B组50例(非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并收集整理两组患儿其发病的时间与严重程度以及血小板的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5例为足月儿,85例为早产儿,其中早产儿的发病率与足月儿相较,明显增高(85.0)%,15.0%,p<0.01).A组患儿较B组发病的时间早(P<0.01),并且程度重,而且血小板恢复的正常时间与住院时间的均较长.结论:随着目前免疫性NT患儿比例逐渐增多,临床发病的时间早,并且程度重,再加上恢复较慢,则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发生,而临床的工作中,则需注意对新生儿进行早期的免疫学检查,早期诊疗多能取得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如发现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则需注重对患儿母亲其异常的免疫因素进行追查.

    作者:刘常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颈三针结合分型配穴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本病又称颈椎综合症.因外伤、劳损等各种原因致颈椎椎间盘、关节、颈部肌肉和韧带的退行性改变,引起颈椎内外力学平衡失调,使颈部生理曲度改变和侧弯,椎体和小关节错位,刺激或压迫颈部血管、神经、脊髓而产生颈肩臂痛、上肢麻木、颈部活动受限或恶心眩晕呕吐、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等一系列症状.临床多分为颈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和脊髓型五型.研究病例排除脊髓型.本病散见于中医“痹症”、“痿证’”、“头痛”、“眩晕”等病中,多因劳伤筋骨、气血虚弱、痰瘀交阻所致.

    作者:刘如林;张金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孕产妇保健中的作用

    目的:提高孕产妇保健水平,实现优生优育.方法:对参加健康教育和未参加健康教育的孕产妇妊娠情况和分娩结局进行分析.结论:健康教育是提高孕产妇保健的有效途径.

    作者:藏永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切除术30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了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共收治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子宫切除术60例,采用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切除术组30例,采用传统腹式纵切口子宫切除术30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结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两组比较(P<0.01).观察组术后病率、腹胀率、疼痛程度、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改良腹式横切口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沈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在医疗美容机构增设医疗美容咨询师岗位的必要性

    随着美容行业的不断发展,美容服务的不断细致完善,一些新的美容服务岗位陆续设立,其中,被越来越多的顾客所依赖、越来越多的美容机构所重视的医疗美容咨询师岗位日益成为美容行业的就业新宠.据调查,医疗美容咨询师在医疗美容机构中的作用和收入有直逼美容医师之势.

    作者:张红;刘颖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急诊危重患者酸碱平衡紊乱的研究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6例急诊危重患者进行血气分析与电解质测定,分析各种疾病出现酸碱平衡紊乱的不同类型,根据患者后的治疗情况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并分析两组间的血气分析结果.结果:96例患者中出现酸碱平衡紊乱者89例(92.71%),其中存在一种酸碱平衡紊乱者58例( 65.17%),双重酸碱平衡紊乱者30例(33.71%),三重酸碱平衡紊乱者1例(1.12%).生存组血气分析结果为pH( 7.36±0.08)、PO2( 74±8.3mmHg)、PCO2( 42±6.9mmHg),死亡组血气分析结果为pH(7.21±0.42)、PO2(48±5.7mmHg)、PCO2( 65±10.4mmHg),两组间各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S).结论:及时发现与正确处理酸碱平衡紊乱,对提高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康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无锡市社区居民高血压病的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无锡市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为防治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无锡市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共调查无锡市社区居民2087名,高血压总患病率为64.6%,其中男性为68.8%,女性为62.0%,男女性别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10.258,P<0.01),且随着年龄增长有升高的趋势(趋势性x2=166.80,P<0.01);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年龄、高空腹血糖、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和高BMI等.结论:无锡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作者:章玉梅;顾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手术室实习护士带教体会

    手术室是为病人进行手术和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对于实习护士来说,它充满了神秘、好奇、恐惧等各种心理状态.同时手术室护理工作独立性强,无菌要求严格,动作要求利落,使得一些护生怕动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制定严密的实习计划,实行专人带教.

    作者:王小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护理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被认为是继医学传统的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之外的一种容生物反馈与功能性电刺激于一体的新的治疗方法.通过对偏瘫的肢体进行低频电刺激产生即时效应来代替或矫正已经丧失的肢体功能.近年来生物反馈技术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的治疗.我科于2010年将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用于脑卒中后偏瘫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罗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的护理

    玻璃体切割术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精细而复杂的高水准眼显微外科手术,其目的是使注入的气体或硅油从玻璃体腔向眼球壁推压,利用气体和液体上浮的原理,直接垫压于裂孔,阻断裂孔处的液流,达到视网膜复位[1].此手术具有难度大、眼内操作时间长、组织损伤重等特点[2].它是眼科治疗史上的一次大革命,使过去许多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眼病患者带来了复明的机会.此手术现广泛用于治疗不可吸收的玻璃体积血、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增殖性糖尿病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眼内异物及眼内炎等.由于手术操作复杂、术后反应重、并发症多、再加上眼内填充物的特点,术后体位控制是影响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3].而术后如何保证患者卧位的依从性也成为眼科护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现就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填充术的术后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江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