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梅
目的:探讨适合我社区的糖尿病社区管理模式,以规范糖尿病的防治.方法:将我院辖区内社区医疗统计的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39例,进行糖尿病社区规范、综合管理,给予合理药物治疗,指导糖尿病饮食,坚持运动,健康教育,定期家庭保健、随访等健康指导.对照组39例,只做服药治疗,不与综合规范干预措施.观察记录时间为1年,比较两组患者在依从性、生活方式和糖尿病控制方面的变化.结果:干预组在依从性方面的改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人平均比对照组血糖多降低2.3mmol/L(P< 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和服药依从性,从而有效地控制糖尿病.
作者:王艳梅;焦荷生;单建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介绍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方法,探讨其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0年至2011年间140例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0例患者中女性居多,占62.9%,临床诊断为甲状腺腺瘤82例,占58.6%,在手术过程中行甲状腺肿瘤切除59例(42.1%).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为40min~120min,平均53.3min,术中和术后无出血、神经或甲状腺旁腺损伤、咳嗽等并发症,患者恢复情况良好,2~4天即可出院.结论: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其创伤小,操作灵活,在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孙清泉;张传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本文阐述了关于人类生命科学中的《梦学》基础理论,以通俗的语言描述了梦的产生机理.梦是大脑记忆细胞对人类社会生活轨迹时空信息的量化存储,也是大脑在睡眠期由不同生活信息进行优先级别无序传递的回放过程,同时也包括脑部控制神经接受人体感官传导低强度信息的参与组合.简单来说,大脑会将两部分信息进行组合生成虚拟时空镜像回放,这就是人类的梦幻成因.
作者:于如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是我国儿童计划免疫中的一个难题.流动儿童因为其自身的特点给流行病的预防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阻碍.本文从建册、收费、宣传、以及疫苗生产四个方面来改善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管理,希望通过这些方法能够有效管理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
作者:王洪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患儿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护理质量,促进疾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由于脊柱退变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老年患者较多,对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必要的.
作者:张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脑梗死及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病残率高、再发率高等特点.据统计,如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有35%-75%的初发患者将在2-5年内再发,70%以上的脑梗死患者有1次或1次以上再发1.如果再发,病情将进一步恶发,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再发尤为重要.笔者对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过比较辛伐他丁联合拜阿司匹林和单用拜阿司匹林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作用,评估联合应用他丁类和拜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高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乳栓菌阴道胶囊配伍制霉菌素阴道栓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将78例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用乳栓菌阴道胶囊配伍制霉菌素阴道栓治疗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单用制霉菌素阴道栓治疗,比较两组两组病人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93.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2.174%,对照组复发率为9.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复发率显著高于研究组.结论:乳栓菌阴道胶囊配伍制霉菌素阴道栓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效果肯定,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孙晓玲;庞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自发性腹膜炎( SBP)是肝硬化严重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我们用整肠生辅助治疗肝硬化并发SBP,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83例肝硬化并发SBP病例均为2002年8月~2009年8月来我院住院的患者,SBP诊断标准为:①发热;②腹痛、腹部压痛及反跳痛;③腹水迅速增加,用利尿剂无效;④腹水白细胞等于或大于500×106/L;⑤白细胞少于250×106/L时,多形核白细胞(PMN)比值等于或超过0.50,或PMN绝对计数大于或等于250×106/L.其中④、⑤两条必须具备一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30-70)岁,平均45.6岁.对照组41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4例,年龄(29~69)岁,平均48.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体征、腹水常规培养、血常规、肝功能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廖燕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米索前列醇在临床上早已广泛应用于早孕流产、吸宫以及钳刮术前扩张宫口、中期妊娠引产等方面,近年来,在晚期妊娠计划分娩中,米索前列醇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者:赵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分析了VSC参数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对分析免疫细胞功能、细胞因子、细胞表面受体及细胞表面标志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表明VSC参数在肝硬化患者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姚侠;何木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产科2001年1月至2010年10月58例剖宫产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抗感染、支持治疗,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剖宫产腹部切口液化与肥胖、贫血、术后咳嗽、糖尿病、妊高征水肿、缝合技术、羊水粪染、术中出血、手术时间长、术前未使用抗生素密切相关.针对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以减少剖宫产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的愈合.
作者:王新菊;崔吉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6年6月-2011年6月经ESWL治疗的729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29例经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和逆行造影(RP)等检查确诊的输尿管结石,全部予以ESWL治疗,辅以排石药物口服治疗.结果本组729例行ESWL术治疗,1次性碎石治愈717例,2次性碎石治愈2例,10例碎石失败,改为开放手术或榆尿管镜取石等方法.结论: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经济、微创、方便可靠可作为治疗输尿管的首选方法.
作者:任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0年2月相关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患者在常规综合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膀胱功能训练和心理护理.结果: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91%,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2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常规综合护理、膀胱功能训练及心理护理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雪芹;冯菊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人群为服务对象,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服务.既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终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的目的.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长期患病可引起多源多器官损害,已成为全世界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公众健康,不仅给社会医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严重影响着DM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糖尿病大国.我院对2010~2011年的老年DM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严亚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1 外科病房护理安全影响因素1.1护士方面的因素1.1.1护士责任心不强部分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主动性,对有疑问医嘱也机械地执行.未按级别护理要求观察病程,呼叫铃响才前往,病情变化不及时发现,导致抢救不及时,使患者失去佳的抢救时机.对患者没有认真识别、对手术部位不进行标识,导致接错手术患者或手术部位错误.
作者:林雄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高原地区由于组织缺氧,加之高原地区人们的生活饮食(多以肉类及高脂乳类饮食为主)习惯,机体的血液学、生化等参数有一定的改变,尤其区域性的膳食结构的差异对许多实验室检查参数都有一定的影响,下面就谈谈,部分实验室项目参数的变化特点,以供参考:
作者:兰玲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精神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将136例骨痰例根据患者病情和具体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和关怀组各68例,常规组进行一般护理,关怀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和日常生活护理.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关怀组的医患关系良好,而且患者疾病恢复状况良好.结论:将人文关怀精神贯穿在骨科护理中,能使患者更加配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艳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让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院前得到成功救治及安全转运.方法:2009年9月到2010年5月共对44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院前紧急救活,待病情相对稳定后再转运.结果:44例患者中显效12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达77.27%.无效9例,恶化1例.无效率22.72%.结论: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院外就进行及时正确的院前急救措施,对降低死亡率、改善顸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外兴;汤娟丽;郑孟雄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10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使用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采取西药卡马西平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20例,无效4例,不良反应1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不良反应6例,总有效率为81.1%,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传统的西药治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作者:谭荣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