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用药对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影响分析

朱伟娜

关键词:静脉用药, 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静脉用药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220例符合本次研究的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行静脉用药,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用药1至2天,观察组就有73例症状开始缓解,而对照组仅51例出现缓解,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开始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平均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脉用药在症状缓解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终疗效和消化道不良反应方面不具有优势,且治疗花费较高.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对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病机探讨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gce,IR):指正常浓度的胰岛素的生理效应低于正常,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抑制肝释放葡萄糖的能力及促进周围组织(主要在骨骼肌)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下降,为了调节血糖在正常水平,机体代偿性分泌过多胰岛素,即高胰岛素血症,从而导致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终导致各种代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胰岛素抵抗是多种疾病如2型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的共同发病基础.关于胰岛索抵抗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据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精髓.

    作者:王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基因工程前景诱人

    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世界上第一个基因工程药品——重组人胰岛素问世以来,基因制药研发速度非常快,近20年来,全球有近60种药品进入市场.我国基因工程制药实施产业化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重组药物a-lb型干扰素,1989年在深圳科技园实施产业化,国内基因药物产业化大发展的序幕也由此拉开.

    作者:楼秀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读经典,做临床”体会

    “读经典,做临床”是中医成才的基本道路.是提高中医医务人员专业素质,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途径.纵观中医发展历史,凡中医之大家,无一不娴熟经典,并通过临床实践而有新的建树和发明,或续先贤之绪余,创立新说;或发皇古义,融会新知,推动临床中医学的发展.中医经典是中医理论之源渊,是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检验的经验结晶.尽管近年新说纷纭,但尚没有成熟的理论能够完全取而代之,这些经典原著中所揭示的认识人体生命现象的基本方法,包含着深邃的科学道理,是我们认识、开拓医学新领域的有力武器.我们常说“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而中医经典是宝库中的精髓.所谓“经者,径也”,是学习、研究、发展中医学术之必由门径,毫无疑问,中医学术自《内经》、《伤寒论》等以来,代有发展.这些发展可以认为是《内经》、《伤寒论》等经典中所提出的基本理论在医疗实践中“长期起作用”的结果.我们虽不能说这些古代经典原著都是“字字珠玑”,但其在今天的学术价值仍不可低估.

    作者:陆庆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ESWL术治疗输尿管结石729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6年6月-2011年6月经ESWL治疗的729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29例经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和逆行造影(RP)等检查确诊的输尿管结石,全部予以ESWL治疗,辅以排石药物口服治疗.结果本组729例行ESWL术治疗,1次性碎石治愈717例,2次性碎石治愈2例,10例碎石失败,改为开放手术或榆尿管镜取石等方法.结论: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经济、微创、方便可靠可作为治疗输尿管的首选方法.

    作者:任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关于新入院精神病人的护理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不断增加,患精神疾病的人越来越多.新入院精神病人拒绝接受自己有病的说法,不肯就医存在恐惧害怕的心理,极易发生拒绝服药、拒食、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外走、不知料理个人卫生、睡眠障碍等护理问题.对新入院精神病人实施心理护理、药物护理等护理措施,提高病人住院的依从性、进而治愈其病症就尤为重要.

    作者:刘小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40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尿培养显示糖尿病尿路感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经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尿路感染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结论:积极控制血糖、选择敏感抗生素是治疗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关键.

    作者:刘华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药剂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当前医院药学工作模式已经发生转变,医院药师将直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这一转变,标志着传统的“以医生为中心”的医院药学模式到“以病人为中心”医疗形式的转变,因此医院药师不能只是从事传统的制剂配方、血药浓度监测等工作,更要逐渐开始走向直接面对病人,指导,监督,保障合理用药的道路.

    作者:杨小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数字化摄影(DR)在静脉肾盂造影中应用价值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有腰痛、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肿瘤、肾囊肿、不明原因单侧或双侧肾积水等有泌尿系统症状的患者100例行静脉肾盂造影,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3~76岁,平均年龄41.4岁.

    作者:王云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新生儿动脉采血不同部位的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经股动脉与经桡动脉不同部位采血的效果观察与对比,探索更加实用、安全、快捷的动脉采血方法.方法:将本院收治的202例患儿随机均为两组,一组经股动脉采血,另一组经挠动脉采血,对比两组一针穿刺的成功率以及穿刺采血用时.结果:经桡动脉组一针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经股动脉组,且其穿刺采血用时显著低于经股动脉组,P<0.01.结论:经桡动脉采血法用时更短,更加快捷、实用、安全,因此可替代经股动脉采血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霞;蒋燕红;张伟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议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的治疗

    肝硬化失代偿期顽固件腹水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机制较复杂,影响患者预后,正确有效的腹水治疗很重要,本文对目前治疗现状作一概述.

    作者:翟迪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四逆散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胃炎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四逆散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10例,好转12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66.67%.结论: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四逆散加减治疗,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俸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多媒体教学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是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学科.该门课程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临床检验实际基本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整个临床检验基础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受到一定实验条件限制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得以应用,而如何将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检验基础的实验教学中,探讨如下:

    作者:程杨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免疫斑点法检测不孕者抗卵巢抗体的临床应用

    抗卵巢抗体(antiovaeian antividies,AoAb)引起不妥症是近年来引入关注的问题,抗卵巢抗体是一种靶抗原在卵巢颗粒细胞、卵母细胞、黄体细胞和间质细胞内的自身抗体.AoAb的检测方法有免疫荧光抗体法、放免法和ELISA法.我们在人卵巢抗体的基础上,建立免疫斑点法(IDA)检测不孕和流产患者血清中AoAb.

    作者:仲海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健康教育及预防护理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成为备受关注的健康问题,老年性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身材缩短,驼背骨折的改变.其中,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的骨质疏松症不仅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生命,而且对国家医疗保障体系构成严峻挑战.因此,加强对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对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高文;李建云;李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168例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hemorrage UGH)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和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是消化内科的急症.而老年人的器官老化,其合并症及并发症较多.死亡率高[1],故有其自身特殊性.本文就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通过胃镜诊断的168例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老年组)的病例资料,与同期非老年304例患者(非老年组)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国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探析新形势下实现医院统计工作的创新

    随着我国医院改革的深入,在现代医院的管理中,充分发挥医疗统计的作用,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传统的统计模式,机构设置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新形势下医院统计工作必须树立全新的意识,适应医院深化改革的需要,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就新形势下医院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医院的统计工作,从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作者:管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霍香正气滴丸临床观察及运用

    在我国传统中医治疗夏季消化消化道疾病的方药中,为大家所熟悉的莫过于霍香正气.霍香正气滴丸是夏天的良药,因为夏天蚊虫内滋生,湿腐之气加重、细菌病毒肆虏,人体极易受到外邪侵袭,各种呼吸道疾病及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上升,霍香正气滴丸其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扶正祛邪方面的功效已经过近千年的验证,其功效更是为人熟知.目前,市场上有多种不同剂型,本文作者结合临床经验探讨了不同霍香正气滴丸临床疗效,患者在使用时应注意仔细辨别.

    作者:周斯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疗效观察

    目的:对采用康复护理对患有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84例由于患有脑梗死而出现机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2例.A组患者的在康复治疗时采用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方法对其进行护理;B组患者在康复期采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后我们发现,A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B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采用康复护理对患有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可以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尽快的恢复.

    作者:左裕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目的:对新生儿NT(血小板减少症)其病因与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我科收治的100例NT患儿临床资料,通过对不同胎龄的NT患儿发病率进行对比,以分析其病因;再将NT患儿随机分为A组50例(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与B组50例(非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并收集整理两组患儿其发病的时间与严重程度以及血小板的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5例为足月儿,85例为早产儿,其中早产儿的发病率与足月儿相较,明显增高(85.0)%,15.0%,p<0.01).A组患儿较B组发病的时间早(P<0.01),并且程度重,而且血小板恢复的正常时间与住院时间的均较长.结论:随着目前免疫性NT患儿比例逐渐增多,临床发病的时间早,并且程度重,再加上恢复较慢,则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发生,而临床的工作中,则需注意对新生儿进行早期的免疫学检查,早期诊疗多能取得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如发现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则需注重对患儿母亲其异常的免疫因素进行追查.

    作者:刘常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42例体会

    目的:观察在常规补液抗病毒,思密达保护肠粘膜的基础上加用中草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4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添加中草药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冯秀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