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家属陪同咨询在艾滋病首次抗病毒治疗患者的应用研究

邹丽红

关键词:艾滋病, 抗病毒, 家属陪同, 依从性, 病毒载量
摘要:目的 探讨家属陪同咨询对艾滋病(AIDS)首次抗病毒治疗患者的影响. 方法 将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AIDS患者150例(完成128例,脱落2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2例(完成80例,脱落12例)有家属陪同咨询作为家属陪同组,58例(完成48例,脱落10例)无家属陪同咨询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系统艾滋病教育管理,家属陪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家属进行系统教育干预,并利用微信、QQ、电话、门诊随访1年.统计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变化,治疗1年后发放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社会支持情况,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估生活质量,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量表评估应对方式,了解治疗依从性,并统计1年死亡率. 结果 在治疗1年后两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病毒载量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家属陪同组改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家属陪同组治疗依从率为91.25%高于对照组的75.0% (P<0.05);家属陪同组SSRS评分[(30.13±5.17)vs.(28.06±5.41)]、WHOQOL-BREF评分[(78.61±13.64)vs.(70.59±12.87)]、积极应对评分[(20.02±3.01)vs.(16.58±3.24)]均高于对照组,消极、屈服应对评分[(14.98±2.83)、(11.64±2.03)]低于对照组[(16.24±3.04),(13.76±2.18)](P<0.05);家属陪同组1年死亡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10.47% (P<0.05). 结论 家属陪同咨询可提高AIDS首次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提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病毒载量,提高生活质量.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某科研院所2014年中年高知人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病率及体质指数的影响分析

    目的 了解某科研院所中年高知人群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患病率,探讨不同体质指数间的中年高知人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患病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931名在职的中年高知人群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5-8月集中进行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同醇和甘油三酯的检测.计算体质指数、超重率、肥胖率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患病率.根据体质指数将人群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及肥胖组,对各组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患病率及联合患病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中年高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为33.62%和10.53%,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患病率依次为17.72%、8.27%、27.28%.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患病率和联合患病率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高血压=66.13、x2高血糖=31.62、x2高血脂=83.75、x2联合患病率=52.35,均P<0.05).各组比较,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患病率(24.92%、38.78%)、高血糖患病率(9.58%、22.45%)、高血脂患病率(42.17%、45.92%)、联合患病率(14.37%、28.57%)均高于正常体重组(患病率依次为9.70%、4.95%、15.25%、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014年该科研院所中年高知人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病率较高,超重或肥胖的中年高知人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患病率及联合患病率都高于体重正常者.

    作者:韩巍;刘咏昕;贾丽蓉;胡建镇;常迎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湖南省某福利院麻疹暴发疫情调查及传播链分析

    目的 探讨湖南省某福利院麻疹暴发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暴发疫情的传播特点. 方法 以一起发生在湖南省某福利院麻疹暴发为研究现场,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用统一的调查表,通过现场调查的方法对福利院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用传播链示意图分析传播关系. 结果 此次暴发疫情中麻疹确诊病例13例,均为福利院收养儿童,儿童罹患率为11.40%,首发病例发病前13 d曾到医院就诊.该福利院儿童麻疹类疫苗1剂次接种率42.45%(45/106),麻疹类疫苗2剂次接种率15.22%(14/92).麻疹暴发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与麻疹病例接触时间的增加,患麻疹的风险逐渐增加(OR=4.881,95%CI:1.871 ~ 12.735). 结论 全部麻疹病例在发病前均与前代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生活中的密切接触、医源性感染是本起暴发疫情的主要传播因素.提高麻疹类疫苗接种率、加强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是控制麻疹暴发疫情的关键.

    作者:罗美玲;胡世雄;刘富强;余明东;毛玉芳;刘修正;周美兰;张淑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OSAHS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决策功能障碍与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的关系

    目的 分析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决策功能障碍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HIF-1)的相关性,为OSAHS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早期识别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13年3月-2014年10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328例OSAHS并发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爱荷华赌博任务(IGT)评测分为无和决策障碍组,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饮酒、文化程度、梗死部位、OSAHS程度、是否合并慢性疾病以及HIF-1等决策障碍的潜在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运用x2检验和Pearson法分析决策功能障碍与血清HIF-1的相关性. 结果 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梗死部位在基底节(OR=2.227,95%CI:1.507~3.291,P=0.000)、OSAHS程度高(OR=1.676,95%CI:1.194~2.353,P=0.003)、合并慢性疾病(OR=1.656,95%CI:1.120~2.449,P=0.011)、高水平HIF-1(OR=1.701,95%CI:1.147~2.764,P=0.032)是OSAHS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决策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高HIF-1水平额叶梗死、轻度OSAHS、合并有慢性疾病的OSAHS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决策功能障碍发生风险,显著高于非高HIF-1水平额叶梗死、轻度OSAHS、合并有慢性疾病的患者(RR=1.412、1.350、1.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IF-1水平与IGT各阶段及总分评分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 结论 梗死部位、OSAHS程度、慢性疾病以及高HIF-1水平是老年OSAHS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决策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HIF-1水平与决策障碍程度有关.

    作者:樊蕴辉;李立群;郭霞;张馨;王红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重庆市九龙坡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市九龙坡区居民高血压病患病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九龙坡区4个街镇12个居委会(村)的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1 200人进行问卷调查及身体检测.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高血压患病率,x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影响因素. 结果 九龙坡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24.58%、年龄标化患病率23.0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OR=2.03,95%CI:1.80~2.30,P=0.000)、高血压家族史(OR=2.26,95%CI:1.53~3.34,P=0.00)、盐摄入过多(OR=1.73,95%CI:1.18~2.52,P=0.00)、血脂异常(OR=51.36,95%CI:28.07~94.79,P=0.00)、超重肥胖(OR=2.23,95%CI:1.53~3.23,P=0.00)、代谢综合征(OR=2.88,95%CI:1.77~4.67,P=0.00)是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重庆市九龙坡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等危险因素普遍存在,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作者:秦军;谭学筠;丁贤彬;汤成;梁艳;王丽;廖怀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三门县中小学生角结膜干燥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三门县中小学生角结膜干燥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 方法 以随机抽样法在三门县人民医院门诊体检的10 354名在校学生中抽取1 040名学生纳入本次研究范围,对入组学生采取眼表疾病指数量表进行角结膜干燥症筛查,通过分析筛查结果分析与角结膜干燥症发生具有相关性的因素. 结果 共发放1 04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为1 025份,全部1 025名学生中干眼症发生率为31.12%(319例);其中轻度54.55%,中度43.89%,重度1.57%.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发现:高年级(OR=1.962)、毕业班(OR=1.684)、视频终端使用时间长(OR=1.706)、佩戴隐形或美瞳(OR=1.861)、滴眼液使用频率高(OR=1.735)、角结膜炎病史(OR=1.828)、近视(OR=1.459)为干眼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中小学生中的角结膜干燥症应引起广泛重视,针对上述影响因素积极预防,及时发现、正确治疗,避免或减轻干眼症对中小学生眼部健康的损伤.

    作者:林咸米;薜伟权;王丽;吴振澄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营养改善:现状与展望

    留守儿童是近些年在中国新出现的社会群体,其数量急剧增加.离开父母的照顾,留守儿童往往易于遭受由贫穷的生活环境和看护人低的教育水平所引起的营养不足.营养改善对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与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营养改善的主要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今后实施相关干预和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苑通;林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浙江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浙江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和分析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浙江省绍兴市任意五个社区中登记在册管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50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包括社会支持量表、生活质量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 结果 调查符合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350例,获得320例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1.4%.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总分为(90.85±52.65)分,自我效能总分为(18.96±6.28)分,社会支持评定总分为(28.56±7.24)分.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主观支持维度得分、住院次数、自我效能总分、服药状况、生活事件等5个变量进入模型(R2=36.2%,P<0.05).其中自我效能总分和住院次数是生活质量量表各分量表得分的共同影响因素(P<0.05). 结论 影响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主观支持、生活事件、用药情况、自我效能和住院次数.社区中从事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可采取针对性措施,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和预后得到改善.

    作者:吴景竹;吴明;田利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2014学年浦东新区中小学因病缺课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 及时动态掌握中小学生因病缺课原因,对重点疾病、伤害进行预警预测. 方法 利用《上海市学校因病缺课缺勤网络直报系统》,分析浦东新区2014学年中小学因病缺课基本情况、病因分布及传染病和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结果 冬季是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的高峰时段,“发热及发热合并其他症状”与“呼吸道症状和疾病”是主要病种,两者分别占了39.51%和38.93%.传染病方面占前五位的分别是水痘990例(36.69%)、流行性感冒692例(25.65%)、手足口病506例(18.75%)、猩红热323例(11.97%)、流行性腮腺炎133例(4.93%).伤害原因中“跌倒/坠落”占84.43%,远高于其他原因. 结论 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健康教育活动,预防冬季传染病的发生,普及安全意识,减少意外伤害.

    作者:周珂;丁以标;柏品清;王淮娟;杨硕;高青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徐州市高校留级生艾森克人格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留级生与非留级生的艾森克人格特点是否存在差异,并进一步研究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留级生心理教育与心理指导活动提供依据. 方法 在徐州市高校中随机选取106名留级生和221名非留级生,对这32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基本信息调查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调查,所得数据运用EPI3.1进行录入,测试结果由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结果 EPQ测试中发现留级生与非留级生的艾森克人格在P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分高者更易留级.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来自单亲家庭、生活费是否够用等17个因素在EPQ各因子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留级生EPQ各因子得分与是否独女、父母管教、学习负担、社交压力等因素相关. 结论 徐州市高校留级生的艾森克人格特点存在明显的特殊性,其心理健康状况受自身因素、学校及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总体看来,留级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应当引起社会各界足够的重视.

    作者:张亚茹;王熙慧;高修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湖北某学院全科医学专业学生公共卫生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对本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满意度及存在问题,分析公共卫生能力培养效果,为教学改革提供有效信息.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5年6月对湖北医药学院三个年级258名全科医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对管理者、理论与实践任课教师进行关键人物访谈,抽取10名本专业学生进行专题小组讨论;运用SPSS软件,选用x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级组间构成比;采用框架分析法,运用MAXqda软件描述并解释关键问题.结果 回收问卷256份,回收率99.2%,其中男生133名(52.0%),女生123名(48.0%).对理论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全科医学专业教育不满意的学生分别占19.8%(51名)与32.1%(82名);不了解全科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学生为27.0%(69名),2010级学生了解情况高于2012级学生(x2=11.432,P=0.003).对本专业开设相关公共卫生课程认同度不高,不同年级学生对开设《社区卫生服务管理》(x2=7.639,P=0.022)和《全科医学概论》(x2=7.506,P=0.023)的认知不同,反映内容存在重叠现象,对个别课程开设时间存在异议.对完成实践学习的86名2010级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调查,结果显示47.7%(41名)的学生对本专业实践教学方案不满意,46.5%(40名)的学生觉得应只在三甲医院实习,64.1%(55名)的学生对社区实习表示肯定,但实习效果不理想,仅51.2%(44名)的学生比较熟悉双向转诊制度,实践教学主要存在实习管理制度不完善、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师经验不够丰富等问题. 结论 尽早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强化学生对全科医学专业的认知;整合优化课程体系,调整重叠教学内容,合理设置课程开设时间;完善实习管理制度、推广学习质量评定体系.

    作者:刘颖;李国华;郭怀兰;王静;刘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广西某市2015年HIV/AIDS死亡病例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广西某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的死亡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低病死率. 方法 对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广西某市2015年报告的HIV/AIDS病人死亡报告个案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15年广西某市共报告死亡病例586例,其中,HX、BYX、LAX居于前3位,占55.97%;男性占83.96%,女性占16.04%;50岁及以上年龄段占69.97%;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0.96%;农民占71.16%;异性传播占83.28%;病死率为5.29%;死因属于与艾滋病疾病相关症状死亡占18.60%,其他疾病死亡占72.53%,意外伤害占8.53%,无法判断死因占0.34%;62.63%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89.93%做了CD4检测,接受CD4检测病例中,60.72%的病例CD4<200个/μl;48.64%在确证后1年内死亡,存活>2年的仅占36.5%. 结论 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农村初中以下文化50岁以上男性病例,晚发现、较晚接受抗病毒治疗甚至不接受抗病毒治疗是HIV/AIDS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监测检测和治疗体系,提高覆盖面和可及性,争取HIV/AIDS病人,特别是死亡病例数居于前3位县的中老年病人,早发现和及时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农丽萍;农全兴;姚敏;李斯斯;孙恒;徐红;邓小芳;覃威翱;林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家属陪同咨询在艾滋病首次抗病毒治疗患者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家属陪同咨询对艾滋病(AIDS)首次抗病毒治疗患者的影响. 方法 将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AIDS患者150例(完成128例,脱落2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2例(完成80例,脱落12例)有家属陪同咨询作为家属陪同组,58例(完成48例,脱落10例)无家属陪同咨询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系统艾滋病教育管理,家属陪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家属进行系统教育干预,并利用微信、QQ、电话、门诊随访1年.统计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变化,治疗1年后发放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社会支持情况,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估生活质量,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量表评估应对方式,了解治疗依从性,并统计1年死亡率. 结果 在治疗1年后两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病毒载量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家属陪同组改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家属陪同组治疗依从率为91.25%高于对照组的75.0% (P<0.05);家属陪同组SSRS评分[(30.13±5.17)vs.(28.06±5.41)]、WHOQOL-BREF评分[(78.61±13.64)vs.(70.59±12.87)]、积极应对评分[(20.02±3.01)vs.(16.58±3.24)]均高于对照组,消极、屈服应对评分[(14.98±2.83)、(11.64±2.03)]低于对照组[(16.24±3.04),(13.76±2.18)](P<0.05);家属陪同组1年死亡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10.47% (P<0.05). 结论 家属陪同咨询可提高AIDS首次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提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病毒载量,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邹丽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流感病毒暴发疫情病原学检测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对疑似流感病毒患者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诊断,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流行性感冒检测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采用WHO标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2010年10月本地区采集的8份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 8份咽拭子标本中有6份呈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75%. 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操作相对简单,耗时短,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基层疾控中心流感疫情可靠的快速诊断方法.

    作者:薛京昌;卞琛;徐晓怡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新型虫媒病毒—南定病毒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和流行,其中虫媒病毒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正逐步增加.全球首株南定病毒是从越南一名脑炎患者脑脊液中分离得到的新型病毒,并在致倦库蚊等多种库蚊中也发现了该病毒,因分离该病毒的地点位于越南的南定(Nam Dinh)省,2011年日本科学家Nga将其命名为南定病毒.作者于2013年在国内首次从致倦库蚊中发现和分离了南定病毒.本文就新型虫媒病毒—南定病毒的特征和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作者:王德全;刘渠;梁克峰;周健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2013-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聚集性发热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2013-2015年聚集性发热疫情流行特征,为制订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5年聚集性发热疫情流行病学资料,利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2013-2015年浦东新区共报告60起聚集性发热疫情,累计发病1 585人;报告时间集中在每年12月,共报告29起(48.33%);报告地点主要在中小学校,共报告47起(78.33%);检测出的病毒主要为B型和甲型H3N2流感病毒,占事件总数的48.33%.结论 浦东新区聚集性发热疫情主要由甲、乙型流感病毒引起,集中发生在冬季,中小学校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所在.

    作者:陈诹;王远萍;徐红梅;叶楚楚;朱渭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2015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索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分析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社区高血压疾病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2015年10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黄浦区抽取1 296名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用药依从性评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采用SPSS软件分析不同人口特征的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社会支持得分及二者的关系,探讨影响社会支持得分的因素. 结果 1 121名有效调查对象中用药依从性好450人(40.1%),部分依从566人(50.5%),不依从105人(9.4%);调查对象社会支持总分为(36.33±7.54),客观支持得分(8.23±2.70),主观支持得分(20.80±4.70),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7.30±2.06),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工作状态、家庭平均月收入、居住状况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客观支持得分高于女性(P<0.05),但对支持的利用度低于女性(P<0.05),随年龄增加,调查对象社会支持总分及3个维度呈现递减趋势(P<0.001).调查对象社会支持总分(r=-0.174)、客观支持(r=-0.205)、主观支持(r=-0.102)、对支持的利用度(r=-0.136)均与高血压用药依从性呈显著负相关(P<0.001);年龄和婚姻状况是调查对象社会支持总分(β=-2.156,P<0.001;β=-2.165,P<0.001)、客观支持(β=-0.557,P<0.001;β=-0.757,P<0.001)、主观支持(β=-1.292,P<0.001;β=-1.216,P<0.001)、对支持的利用度(β=-0.307,P<0.001;β=-0.193,P<0.05)的影响因素.年龄和婚姻状况是调查对象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的影响因素. 结论 2015年上海市黄浦区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较低,用药依从性与社会支持存在负相关关系,年龄和婚姻状况是调查对象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的影响因素.

    作者:潘匀;赵加奎;林军;陆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1-2015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法定传染病发病特征和流行趋势,为总结传染病防治经验和及时调整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浦东新区2011-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1-2015年浦东新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8种102 669例,年均发病率383.34/10万,死亡96例,年均死亡率0.36/10万,病死率0.09%.其中,甲类1种1例,乙类19种34 774例,甲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129.97/10万,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丙类8种67 895例,年均发病率253.37/10万,以手足口病为主.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甲乙类传染病为梅毒、肺结核、淋病、猩红热和急性病毒性肝炎,丙类传染病为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风疹.传染病发病以春夏季为主,4-7月为发病高峰;男女性别比为1.64∶1;年龄分布集中在0~6岁和20~40岁;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学生、工人、家政家务及待业和离退休人员为主. 结论 浦东新区2011-2015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高低波动趋势,应结合发病高峰和重点人群,针对梅毒、肺结核、手足口病等高发传染病,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对策,严防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作者:王静;叶楚楚;王远萍;朱渭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滑坡事故后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体系的快速建立及应用

    目的 总结光明新区滑坡事故后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经验,为今后相关的事故或灾害救援工作提供有益借鉴.方法 应用风险评估方法,列举各类风险事件,针对性地构建滑坡事故后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体系,包括应急管理、症状监测、食品安全保障、饮用水监测、职业卫生监测、病媒生物监测、心理干预、现场消毒和健康教育等. 结果 2015年12月20日-2016年2月5日,救援现场及各安置点灾后无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累计报告症状监测病例79例,其中救援人员48例,安置点群众31例,主要以腹泻(41.8%)和发热(31.6%)为主;累计采集水质样品363份、空气样品335份、土壤样品92份,检测外照射γ射线辐射水平150个点,结果均未见异常;累计环境消杀面积9 531 840 m2,开展26次鼠密度、7次蝇密度和2次蚊密度监测,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累计发现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患者187人;累计派发防病宣传折页20 320张. 结论 滑坡事故后快速建立的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体系,能有效防止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为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卫生保障.

    作者:逯建华;何建凡;谢建滨;许舒乐;张雅德;冼慧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疫苗接种偶合川崎病1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对某例接种疫苗后偶合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断确认,为类似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岳阳市华容县报告的某例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和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偶合川崎病感染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综合分析患儿发病、诊疗、接种史、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由县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会诊. 结果 接种疫苗合格有效,接种人员具有资质,接种程序规范,各级临床诊断及实验室检测表明患儿发热、皮疹等多种临床症状由偶合川崎病引起,疫苗接种与发生川崎病的关联性极小. 结论 患儿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和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与川崎病的发生无因果关系,判断为疫苗接种的偶合感染.

    作者:王华;孙贤兵;张志华;熊诗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2011-2015年广东省汕头市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及DOTS策略评价

    目的 分析广东省汕头市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并通过结核病传染参数对非住院肺结核患者实行全面监督化学治疗(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DOTS)策略的实施进行评价. 方法 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2011-2015年数据对广东省汕头市结核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计算获得汕头市结核病传染参数并对该地区DOTS策略的实施进行评价. 结果 2011-2015年汕头市肺结核登记率为63.59/10万,涂阳肺结核登记率为38.48/10万,二者均逐年降低;每年汕头男性肺结核、涂阳肺结核患者人数约占总数的3/4左右,五年内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多集中于青年及老年,冬季报告人数高于其他三个季度,肺结核患者主要分布在潮阳区(30%)和金平区(26%),涂阳肺结核患者主要分布在潮南区(28%)和澄海区(28%).职业分布主要为农民(50%左右).2011-2015年汕头市结核病患者的地区分布主要为潮阳区(30%)和金平区(25%),涂阳患者主要分布在潮南区(28%)和澄海区(27%).DOTS策略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近五年传染参数平均值为3.8,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DOTS策略在广东省汕头市有力实施,结核病在该地区受到有效控制.

    作者:陈蕊明;彭东东;纪丽微;郑伟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