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
目的:探究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不孕不育患者,并且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4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输卵管通液治疗的方式,实验组对患者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的方式,经过一段治疗时间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 经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数据分析,能够看出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上存在的差异,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的治疗方法相比,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的方式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广意义和价值.
作者:王锡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男性不育中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的必要性.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对其进行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精液的常规分析以及精子形态学的分析.对照组进行手术前的各项检查,研究组接受手术后的各项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无论是精子密度、精子成活率、以及A级精子活力的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且精子畸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不育中进行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成活率以及A级精子活力的百分率、精子畸形率,可以作为首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陈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分析宫腔镜在不孕不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本院收治的180例不孕不育患者,采用宫腔镜技术对患者进行相关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并评价其诊断效果.结果:经宫腔镜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诊断检查后找出相关原因并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采用宫腔镜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办法治疗能够取得较高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殷正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象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88例,并给予所有患者口腔修复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4.3%,且治疗后患者的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评分均比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先天性缺牙采用口腔修复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何得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的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aCO2、SaO2、PaO2等血气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汤振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本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系统,对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进行诊断检查,具有针对性的进行下肢深静脉的检查与诊断,确保患者诊断结果.结果: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13例患者为左下肢血栓形成,6例患者为右下肢血栓形成,3例患者为双下肢血栓形成,通过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结合患者病史22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均被诊断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伤的检测方法,对确定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证据,很好地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杨其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微创钻颅穿刺抽吸引流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应证和时机.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3月-2016 年5月我院收治的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微创钻颅穿刺抽吸引流术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46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43例患者治疗成功,治疗成功率为93.5%,整体治疗成功率比较高.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钻颅穿刺抽吸引流术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对患者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万祥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评定中医活血化瘀法在治疗子宫肌瘤时的效果并对其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于2011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门诊部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70例,采用抽签法分为每组各为35例的观察组及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活血化瘀法治疗,给予对照组活血散结汤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5.7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的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乔利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本文通过总结心肌致密化不全的护理体会,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从而早期进行干预措施,达到缓解疾病改善预后的目的.方法:回顾分析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NVM的对症护理和支持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吴静;黄金定;杨慧敏;李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个性化疼痛护理对缓解急诊肾结石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2例急诊肾结石患者来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均有2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疼痛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疼痛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96.15%)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疼痛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73.08%),两个小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疼痛护理对缓解急诊肾结石患者疼痛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敏;王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梧州市龙圩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治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2016年梧州市龙圩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4~2016年梧州市龙圩区共报告手足口病3360例,年均发病率为92.77/10万,其中重症病例27例,占8.04‰,死亡2例,占0.60‰.该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为每年的5~7月,共发病1949例,占58.01%,各乡镇均有发病.3360例病例中男性2049例,占60.98%;女性1311例,占39.02%.男女性别比为1.56∶1.发病病例年龄2月龄~64岁,其中以0~5岁儿童为主,共3229例,占96.10%.实验室确诊161例,占病例总数的4.79%.其中EV71型92例,占57.14%;Cox A16型39例,占24.22%;其他肠道病毒30例,占18.63%.结论:梧州市龙圩区2014~2016年手足口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应重视病原学监测,并对重点人群加强防控.
作者:陈汉朝;刘锦钧;潘露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妇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方法:将本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于本院实施剖宫产并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10例产妇作为分析组对象,将同期于本院行剖宫产未发生切口感染的10例产妇作为参照组对象,针对产妇的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参照组与分析组产妇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含量以及基础性疾病患者数量存在着显著差异,组间数据资料比较具有明显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分析组患者胎膜早破、手术时间也显著高于参照组产妇,各项数据资料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资料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切口感染的原因主要包含肥胖、血红蛋白减少、基础性疾病、胎膜早破以及手术时间延长等,需要提升临床干预重视程度,积极预防与控制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产妇产后的快速恢复.
作者:曾祥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于我院就诊的96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7.92%,对照组79.1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泌尿外科临床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陆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以及应对施.方法:本文对我科2016年1月~12月420例(456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出现并发症的47眼进行分类、分析其发生原因及提出相关防治方法.结果:出现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10眼(2.19%),晶状体碎核入玻璃体腔2眼(0.44%),术后角膜内皮水肿28眼(6.14%),短暂性高眼压15眼(3.29%),对症处理后均明显改善.结论:晶状体后囊膜破裂、角膜水肿和短暂性高眼压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主要并发症,我们在临床上对于超乳手术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作者:郜小莉;徐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普外科护理措施;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护理有效率进行比较分析,对患者疼痛等级进行划分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56.67%,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3级疼痛比例为3.33%,对照组患者3级疼痛比例33.33%为,观察组患者3级疼痛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对此,必须对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疼痛感,增强其治疗信心,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彭利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护理计划在阑尾炎患者围术期中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治疗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采取基础护理的参照组以及采取护理计划干预的实验组,每组41例.对比两组阑尾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遵医行为以及满意度.结果:各项指标对比,采取护理计划干预的实验组均优于采取一般护理干预的参照组,经计算P<0.05.结论:阑尾炎患者围术期行护理计划干预,在改善术后情况、提高遵医行为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建议实施推广.
作者:刘玉环;张佳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组社区随访管理对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门诊收治完成社区管理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管理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社区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社区随访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在干预后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的总控制率为90.0%,对照组为53.3%.观察组血糖总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糖尿病患者采取随访管理能够良好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病情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淑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4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10月间收治.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患者97.5%明显较高(对照组为87.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接受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效果分析发现,其相比较常规的针刺治疗而言,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同时无不良反应情况,因此临床使用相对安全,故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邱兆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针对芒市2003年至2015年肺结核防治工作开展评价.方法:统计分析2003年至2015年肺结核病资料和经费报表数据.结果:2003年至2015年共登记治疗187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1067例为新涂阳肺结核患者,2003年至2010年新涂阳肺结核任务完成率为103.71%,2011年至2015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任务完成率为116.88%.总体有1707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估算死亡患者减少443例,8663名健康人避免遭受感染,减少产生新患者867例;2003年至2015年共有171.85万元社会成本投入到结核病控制项目中,挽回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11029.5个,共挽回8917.27万元社会经济价值.结论:结核病控制项目实现了控制传染源、降低死亡和发病、降低社会劳动力损失的目标.
作者:张自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在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应用的效果.方法:择期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下上肢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组(Ⅰ组)和神经刺激仪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组(Ⅱ组).分别于术前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2.0mg/kg,0.17%左布比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30ml肌间沟注入.记录注药后15分钟(T0)30分钟(T1)时完全感觉阻滞的比较.结果:T0 、T1时Ⅱ组注药后上肢感觉的阻滞程度优于Ⅰ组.结论:神经刺激仪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在上肢骨折术中的阻滞程度优于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
作者:乔永贵;李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