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刺激仪(肌间沟)神经阻滞的应用

乔永贵;李娜

关键词:神经刺激仪, 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在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应用的效果.方法:择期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下上肢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组(Ⅰ组)和神经刺激仪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组(Ⅱ组).分别于术前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2.0mg/kg,0.17%左布比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30ml肌间沟注入.记录注药后15分钟(T0)30分钟(T1)时完全感觉阻滞的比较.结果:T0 、T1时Ⅱ组注药后上肢感觉的阻滞程度优于Ⅰ组.结论:神经刺激仪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在上肢骨折术中的阻滞程度优于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究急性心衰患者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急性心衰患者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4例急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参附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82%;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衰患者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赵小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究分析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方法:从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84例纳入此研究领域中,均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透,其中30例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作为甲组,另外54例为非糖尿病肾病作为乙组,分析两组内瘘失功的相关因素.结果:甲组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16例(53.33%),乙组内瘘失功29例(53.70%),甲组透析时间、内瘘使用时间短于乙组(P<0.05);甲组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乙组(P<0.05);随着内瘘时间的延长,各血管内膜厚度不断增加,甲组内膜厚度值高于乙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时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较短,C-反应蛋白、血小板水平、血管内膜均是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

    作者:董刚;韩淑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冠心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事件分析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冠心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本次研究抽选的70例冠心病患者抽取时间为我院2015年4月-2016年9月期间,对其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进行治疗,探究近期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患者经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92.86%的患者治疗成功,85.71%的患者病变治疗成功,95.71%的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成功,术后2例患者产生消化道出血,1例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通过针对性处理后病情显著好转.结论:冠心病患者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可提升临床疗效,将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作者:高洪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护理配合及体会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护理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进行治疗,在手术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配合,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并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1.82±15.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8.3±10.6)ml,术后1d、术后半年VAS评分分别为(2.4±0.5)分和(1.6±0.2)分,均优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中,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配合,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巧玲;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ICC置管后敷贴部位发生接触性皮炎1例的护理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具有安全、方便、易于掌握、保存时间长(可达1年)等优点,不仅可以减少肿瘤患者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风险,还可以防止化疗药物的渗漏及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等.它不仅可以输注各种药物、液体,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还可以输注血液制品或进行血样采集.它是肿瘤患者静脉输液的理想通路,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PICC置管留置时间长,置管后敷贴部位易发生接触性皮炎,尤其是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身体免疫力出现下降,再加上一些自然条件和消毒剂的刺激,PICC置管周皮肤极易出现接触性皮炎,若处理不当易导致非计划性拔管,严重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据文献报道应用3M 敷贴固定致接触性皮炎发生率为5.39%~19.00%[2].

    作者:张仁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严重胸部外伤合并气血气胸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胸部外伤合并气血气胸患者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严重胸部外伤合并气血气胸患者根据情况进行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或开胸手术,观察治愈和死亡情况.结果:60例患者中,4例(6.7%)死亡,56例(93.3%)抢救成功.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尽早实施合适的外科手术方法,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云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研究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逐步衰退,合理用药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老年人的疾病,按照患病发展机会和用药频率,准确的分析对老年患者机体各个器官的变化水平,对可能产生功能减退或衰老的慢性疾病进行合理的分析.患者各个器官受药物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下降的现象,容易造成身体内部药物出现毒素,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现象和问题.需要根据老年人实际的用药情况和使用标准原则,准确的分析实际相关注意事项,按照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明确实际改善老年人整体安全有效的标准水平,不断提升老年人有效控制用药的研究标准过程.

    作者:曾维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2例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及脊柱肿瘤的术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3年202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疾病的患者术后严密病情观察、体位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观察以及术后的康复锻炼、出院指导、电话随访,为治疗提供保障.结果:202例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仅3例发生发热的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3.5天.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及脊柱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可迅速减轻疼痛并改善功能,而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缪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分析与防护

    目的:对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供应室工作的16名护理人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职业暴露相关危险因素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结果: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供应室护理职业暴露危害中,护理人员被利器刺伤为16名(100%),血液污染为6名(37.5%),噪音干扰9名(56.25%),化学消毒剂腐蚀7名(43.75%),紫外线6名(37.5%).结论:加强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以保护护理人员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作者:白玉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观测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与感染的影响

    目的:对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与感染的影响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其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中钙、磷含量以及IgG、IgM水平进行观察与对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感染率与皮肤瘙痒情况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钙、IgG、IgM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一定程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升高幅度比对照组患者大;两组患者治疗后磷水平均有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较大;两组患者治疗后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方式治疗尿毒症可有效改善患者钙磷紊乱与皮肤瘙痒症状,对患者免疫功能有所提升并可将感染风险控制在正常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盘县2012-2013年麻疹流行情况

    目的:分析盘县2012-2013年麻疹流行情况,探讨发病原因与防治对策.方法:以盘县麻疹监测系统数据为研究依据,对盘县2012-2013年麻疹发病情况、时间与地区分布情况、人群众分布情况以及发病与疫苗接种关系、流行病学展开分析讨论.结果:本次麻疹疫情波及盘县19个乡镇,发病呈散在分布,无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病例主要集中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发病小年龄4月龄,大年龄34岁,其中8月龄至1岁15例,占51.7%;未接种麻疹类疫苗儿童是患病主要人群.结论:本次流行未出现二代病例和造成本地区的暴发,得益于近年来全县麻疹疫苗高免疫水平,目前盘县还应进一步加强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充分发挥医疗门诊前哨监测作用,实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有效控制疫情.

    作者:代明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究并研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名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一些应急护理干预措施.然后对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详细记录.结果:观察组好转率为97.5%,明显超过了对照组的85%.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取应急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好转率,增加治愈效果.

    作者:李秀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输血前后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目的:对患者输血前后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用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所收治的40例输血患者输血前与输血后24h的血清标本,用于检测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患者输血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生化指标变化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输血后,其血液生化指标会发生明显变化,临床应全面掌握输血指征,同时做到科学、合理、规范用血,可大限度地减少输血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临床输血治疗水平.

    作者:王永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微创钻颅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应证和时机

    目的:分析微创钻颅穿刺抽吸引流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应证和时机.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3月-2016 年5月我院收治的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微创钻颅穿刺抽吸引流术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46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43例患者治疗成功,治疗成功率为93.5%,整体治疗成功率比较高.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钻颅穿刺抽吸引流术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对患者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万祥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例分析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方法、对妊娠结局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48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成立观察组,同时选择156例同期住院分娩正常妊娠孕妇成立对照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婴预后、分娩方式影响开展探讨.结果:通过解痉、镇静、降压、利尿、合理扩容、适时终止妊娠,观察组2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均康复;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早产儿、剖宫产、低出生体重、产后出血、围生儿死亡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会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针对该疾病应当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进而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预后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杨林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基层医疗机构检验质量控制如何建立

    医疗机构检验检验科是为了保证基层医疗机构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存在而建立的操作系统.在基层医疗机构检验的过程中,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导致结果的偏差,要提高医疗机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做好检验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基层医疗机构检验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作者:任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应用耳穴埋籽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耳穴埋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安眠药物治疗,观察组用耳穴埋籽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及护理干预后的PSQI评分为(10.35±2.51)分,明显比对照组的(14.26±2.54)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耳穴埋籽治疗失眠患者效果好,且操作简便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使患者睡眠质量有效提高.

    作者:苏蕾;葛东方;郭正香;祁晔;吴新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液灌流联合消化道清洗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继发脏器功能损伤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联合消化道清洗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继发脏器功能损伤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度接治的6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临床研究案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3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血液灌流和消化道清洗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肾脏等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肝脏、肾脏等功能各项指标不存在显著性组间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血清肌酐蛋白 I、血肌酐、胱抑素C、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肺水肿和中间综合征患者分别为1例,并发症发病率为6.6%,明显低于对照组33.3%的并发症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临床常规治疗,血液灌流联合消化道清洗能够有效降低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继发脏器功能损伤,同时降低临床不良并发症发病率,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立明;荣广成;谢卓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固位纤维牙周夹板配合派丽奥治疗重度牙周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固位纤维牙周夹板配合派丽奥治疗重度牙周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3例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实施尼龙丝结扎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实施固体纤维牙周夹板配合派丽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牙周变化、牙齿松动度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3、6个月牙周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位纤维牙周夹板配合派丽奥治疗重度牙周病的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重症颅脑外伤的抢救和护理研究进展

    颅脑外伤是指由于交通事故、坠落、跌倒及其他自然灾害、爆炸、火器伤、各种锐器和钝器引起的头部直接或间接损伤[1].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急,进展迅速,并发症多,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因此,迅速准确判断病情,积极急救和护理,对稳定病情,赢得手术时间,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国内外重症颅脑外伤的抢救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农桂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