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研究

曾维忠

关键词:老年人, 合理用药, 研究标准
摘要: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逐步衰退,合理用药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老年人的疾病,按照患病发展机会和用药频率,准确的分析对老年患者机体各个器官的变化水平,对可能产生功能减退或衰老的慢性疾病进行合理的分析.患者各个器官受药物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下降的现象,容易造成身体内部药物出现毒素,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现象和问题.需要根据老年人实际的用药情况和使用标准原则,准确的分析实际相关注意事项,按照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明确实际改善老年人整体安全有效的标准水平,不断提升老年人有效控制用药的研究标准过程.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鼾症治疗方法调查研究

    患者熟睡后鼾声响度增大超过60dB以上,妨碍正常呼吸时的气体交换,称鼾症,鼾症不仅影响人体的正常呼吸,严重时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本文对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药治疗以及远红外热旋磁治疗鼾症的方法进行介绍,分析不同程度的鼾症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作者:田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5年7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秋季腹泻患儿中抽取82例作研究对象,并遵从随机抽签法分组,干预组(n=41)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对照组(n=41)则单纯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以及红臀发生率.结果: ①研究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是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1%(P<0.05);②研究组患儿红臀发生率是4.88%,低于对照组的21.95%(P<0.05).结论: 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患儿红臀发生率较低,可借鉴.

    作者:涂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室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手术室有效护理方法的意义,提出相关有效的手术室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中接收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100例,将这10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护理组,两组中各5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术后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而护理组则针对患者的情况采用特殊的护理方法.结合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身体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看出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护理组中的患者恢复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患者在术后所承受的痛苦也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本文中数据存在的差异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结合患者的情况采用特殊的护理方式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术后的疼痛感,另外患者恢复的情况也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改善手术室护理方式可以改善术后的痛苦,对患者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亚芝;王志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预防对策

    目的:分析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探讨相关预防对策方法.方法:选取所在医院门诊2016年2月-2016年12月78例健康体检者,对其临床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每例患者血液检验标本均被分为2份,其中1份正常送检,作为对照组.另外1分人为进行溶血处理,使其变为溶血标本,作为观察组.对2份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TP、K+、LDH、AST、TBIL、CK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GLU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证实,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现象后,可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带来显著不良影响,要从采血流程、静脉穿刺、标本混匀方法等多个方面,对血液标本开展质量控制,从而减少溶血现象,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陈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阐述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81例小儿急性腹痛患儿作为样本,通过问诊、血液常规检查、B超等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视患儿病情,采用手术或给药方法治疗.观察81例患儿腹痛部位及治疗有效情况.结果:81例患儿中,92.95%疼痛部位为脐周阵发性疼痛、2.47%为右下腹痛、3.7%为左下腹痛、1.23%为全腹痛,确诊后治疗,治疗有效率98.77%.结论:小儿内科急性腹痛患儿腹痛部位以脐周阵发性疼痛为主,常伴随发烧、呕吐等症状,疾病可能由寄生虫、粪便堵塞所引起,对症治疗后,有效率较高.

    作者:谭秀琼;罗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及预防性治疗评价分析

    结核病是一种全球十分流行的传染性疾病,其主要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侵入患者体内而导致患者发病.结核病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生理上的痛苦,还给了患者心理上的压力.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的患者人数在我国逐年增多,因此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的预防性治疗便变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病的结核病患者多达100万例,而目前已经确认发病的肺结核病患者就已经超过750万例.但由于我国结核病的治疗手段在不断提高,我国近几年的结核病发病率也在不断降低.我国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的预防性治疗方案多种多样,其中较为常规的治疗方法为疗程九个月的异烟肼治疗.我国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的患病人数极为巨大,并且我国患者的耐药性问题也在逐渐扩大,因此,在我国大力开展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的预防性治疗是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的.

    作者:秦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8例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73%,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疼痛指数为2.29±1.93,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疼痛指数为6.12±1.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疼痛指数为1.12±1.23,对照组患者的疼痛指数为2.12±1.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效果确切,可以作为首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欧亚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宫腔粘连患者的病历资料,对照组应用雌孕激素周期治疗,治疗组应用中药补肾化瘀方联合雌孕激素进行周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1,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宫腔粘连患者治疗后宫腔镜下IUA评分和治疗前比较,IUA评分均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宫腔粘连患者治疗前IUA评分和对照组治疗前IUA评分比较,P>0.05,两组间治疗后的IUA评分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宫腔粘连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新生儿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根据对新生儿监护病房的检测和护理等临床资料,对是否发生医院感染进行了临床分组,观察两组胎儿的年龄,出生体重,胎龄,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肠外营养和机械通气的情况,并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新生儿病房监护中医院感染因素分析.从而做到及时规避新生儿监护病房高感染因素,降低新生儿感染率,这对预防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晓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运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切除手术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从第一次排气时间、自由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护理质量调查评估、患者的满意度对比后,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不安的心理, 能够为患者手术之后的恢复情况进行保障.

    作者:刘清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实行贝那普利与坎地沙坦联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分为参照组(n=28)与实验组(n=28),参照组患者采取贝那普利,实验组采取贝那普利与坎地沙坦联合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液指标、不良反应以及总有效率等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DBP、SBP、PP、不良反应、总有效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将贝那普利与坎地沙坦联合疗法应用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疗效确切,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提升总有效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潘妍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研究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方法:选取我院手术患者共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首先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然后采取防范措施,终落实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安全有效情况与不良反应状况.结果:实验组安全问题的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现的不良反应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每个环节的管理,特别是不安全隐患意识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从而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王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进行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应用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16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护理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进行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探讨.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率、糖尿病知识掌握率、血糖变化、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并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疾病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福仙;张琼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江苏某中烟企业职工体检中高血压现状及干预措施

    高血压病是一个多因素影响的疾病,同时高血压的出现也会成为企业中某些工种的职业禁忌证.高压病员工的生活方式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可与药物治疗起到协同的效果.同时能够改善高血压员工焦虑、抑郁、失眠等多种心理障碍及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以江苏某中烟企业职工2016年体检中高血压病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干预措施.

    作者:许小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胆汁淤积患者应用不同剂量思美泰治疗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究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胆汁淤积患者应用不同剂量思美泰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2月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胆汁淤积患者128例随机分组.小剂量组采取低剂量思美泰治疗;大剂量组采取高剂量思美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胆汁淤积治疗效果;治疗前后TBA水平、ALT水平、AST水平;瘙痒症状消失时间、黄疸消失时间.结果:大剂量组患者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胆汁淤积治疗效果比小剂量组高,P<0.05;在治疗前两组TBA水平、ALT水平、AST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大剂量组治疗前后TBA水平、ALT水平、AST水平比小剂量组好,P<0.05;大剂量组瘙痒症状消失时间、黄疸消失时间比小剂量组低,P<0.05.结论: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胆汁淤积患者应用大剂量思美泰治疗的效果优于小剂量,可更好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向春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联合在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联合肺心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2组,均给与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低分子肝与口服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对肺心病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宿怡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脑血管意外的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无死亡,对照组有1例患者伴有认知功能障碍,1例患者伴有偏瘫.观察组患者有1例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所有患者治疗后,均得以出院.1年随访结果表明,对照组有3例患者脑血管意外再次复发,研究组有1例患者脑血管意外再次复发,再次复发率分别为5%和1.7%,后者显著高于前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率,并有利于避免患者疾病的再次发生.

    作者:龚福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职护生计算机态度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在保健领域应用计算机的态度现状. 方法 采用问卷及访谈法,对三年制大专和五年制大专生共338 人进行调查.结果:大部分高职护生在保健领域应用计算机态度良好,不同学制高职护生对计算机的态度得分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积极倡导高职护生在保健领域中应用计算机的积极态度,从而提高护生信息素养,缩小护生与临床需求之间的差距.

    作者:赵妍妍;郄昆才;郑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70例纳入本次研究中;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开展分组工作,即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5例,分别给予常规干预、综合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NIHSS评分、GCS评分显示为12.25±2.74(分)、4.36±1.26(分)较参照组的19.47±3.02(分)、3.14±0.45(分)较优,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实施综合干预,能减轻患者的昏迷程度,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莫迪司在MR扫描肝脏结节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莫迪司在MR扫描肝脏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平扫及注射莫迪司造影剂后MR扫描在不同时期的形态、信号特征.结果:72例患者共84个病灶,其中82例个位于肝实质内,直径为(2.95±0.45)cm,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平扫时T2WI呈高信号75个,等信号9个;T1WI呈高信号3个,等信号10个,低信号71个;动脉期增强扫描时,信号不均匀25个,均匀59个;门脉期与静脉期增强扫描时,呈高信号75个,等信号9个;肝胆期增强扫描时晕环状56个,均匀25个,不均匀3个.结论:莫迪司在MR扫描肝脏结节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准确反映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的病理特点.

    作者:彭盛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