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非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传染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150例传染病患者.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对患者进行优质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是96%明显优于对照组81.33%,两组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传染病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患者抑郁和焦虑的状态,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曹晓丽;李玉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尿液中的有效成分用三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探讨.讨论:选取2016年10-2016年12月我服务中心检验科采集的500例尿液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对500例尿液标本采用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尿流式细胞仪法与尿液沉渣镜检法三种检测方法检测,对比三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红细胞检测阳性127例,白细胞检测阳性164例.尿流式细胞仪法检验结果:红细胞检测阳性146例,白细胞检测阳性202例.镜检法检测结果:红细胞检测阳性171例,白细胞检测阳性241例,管型检出率为1.20%.讨论:通过对比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尿流式细胞仪法与尿液沉渣镜检法对尿液中有效成分检测结果,尿液沉渣镜检法对有效成分检测阳性率较高.
作者:杜凯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脂肪液化指脂肪细胞受损破裂、坏死、液化的变化过程[1],切口脂肪液化增加了切口感染,严重者导致切口裂开,延长了愈合时间,增加痛苦和经济负担.现对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影响因素及创面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梅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针对儿童牛奶过敏,探讨膳食回避联合孟鲁斯特纳长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8例牛奶蛋白过敏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膳食回避及对症治疗,观察组:膳食回避联合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联合患儿学校进行治疗与随访监测.以5d为一个治疗疗程,以治疗后1月为检测时间点,以皮肤点刺实验对治疗效果进行量化评定.结果:治疗后1月,观察组患儿牛奶蛋白皮肤激发试验,阳性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且+++、++++级相对应的患儿例数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较对照组66.67%存在显著差异(P<0.001),膳食回避联合孟鲁司特针对患儿牛奶过敏治疗效果稳定.结论:膳食回避联合孟鲁斯特纳药物治疗可有效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所发生的过敏反应.
作者:边志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牙根纵裂的致病原因、诊断方法及临床表现.方法:对我院牙科32例(共36牙)未行牙髓治疗的牙根纵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年龄、性别、牙根分布、牙位、X线片及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40岁以上的中年人是牙根纵裂的好发人群,患牙牙位分布情况:12例活髓牙中有4例患牙牙位为上颌第一磨牙颊侧,有3例为下颌第二磨牙近中根,有5例为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20例无髓牙中有15例患牙牙位为上下前磨牙,有3例为上尖牙,有2例为下颌第一磨牙;牙周情况:29例患者患牙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牙周袋,行X线检查可见牙槽骨发生垂直吸收影像.结论: 导致牙根纵裂的主要原因为创伤性合力以及解剖因素;牙根纵裂的临床表现因人各异,各种各样,进行X线检查是必要的诊断方法.
作者:薛烈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实施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以及糖耐受实验项目检查对于诊断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55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样本,领取同期来我院实施健康体检者在55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实施生化检验指标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相较于健康者而言,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以及糖耐受指标均偏高,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疑似糖尿病者实施生化检验,有着相当重要的临床意义,其有着出具结果迅速,过程简单,价格低廉等优势,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公允化依据,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程蕊;韩宏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早产儿采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6月期间新生儿监护室80例早产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产后1个月母亲焦虑评分及家属掌握护理知识评分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出院1个月后门诊再诊率及再住院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产儿及家属身心健康方面应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的家庭护理非常有利,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琴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比例高于出血性脑卒中.及时的临床康复治疗干预能有效降低脑卒中致残率[1].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肩痛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在临床康复治疗中采用不当的治疗手段,不但不能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反而会进一步加重肩关节损伤,延长上肢功能康复干预治疗时间[2].本研究通过针灸配合中医护理干预缺血性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在骨伤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以我院骨科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间接治的80例骨伤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本文统计结果分析发现,观察组痊愈率达到55%,无效率则为2.5%,总有效率高达97.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0.0%的痊愈率12.5%的无效率以及87.5%的总有效率,且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关节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屈伸困难以及关节僵硬等症状明显改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能够有效提高骨伤疾病的林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病情和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和应用性.
作者:董志凯;庞月枝;王明明;韩金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康复理疗的应用与临床优势.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4例,依据患者治疗方差异性均分两组,每组患者比例各37例.予以常规治疗的患者设为参照组,予以康复理疗治疗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后对两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和NIHSS评分改善情况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统计学意义呈现.结论:脑卒中偏瘫予以康复理疗效果显著,功能障碍可以得以明显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口腔修复过程中的临床常见问题及其治疗的方法.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6年10月间收集我院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的病例和临床资料,分析老年人口腔修复过程中临床常见的一些问题和相关的治疗方法.结果:在100例老年患者中,有26例患者出现了颌面重度磨损,有12例患者出现了牙齿松动的情况,出现了牙周病有10例,牙齿缺失的有35 例,出现龋齿的有15 例,出现牙髓病的有10 例,有 18例患者患有3种或三种以上的口腔问题.有65 例老年患者进行了义齿修复,17% 进行了全口腔义齿修复,进行了下半口义齿修复和上半口义齿修复的患者分别占 8%和22%.有23% 的患者进行了固定义齿修复.结论: 老年患者易出现口腔相关的疾病,通过活动义齿的治疗方法对老年患者的口腔修复进行治疗.
作者:梁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针对屈指肌腱腱鞘炎,讨论实施腱鞘内注射与小刀针治疗的临床护理,为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屈指肌腱腱鞘炎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13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应用腱鞘内注射与小刀针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9%,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明显.结论:选择应用腱鞘内注射与小刀针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时,可获得良好疗效.在护理工作上,通过贯彻执行优质护理,可降低患者的病痛,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巩固疗效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积极意义较大.建议在日后的临床护理中,将优质护理推广应用.
作者:黄先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保留膀胱颈与非保留膀胱颈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对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本文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8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非保留膀胱颈和保留膀胱颈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组,每组均为41例.通过对于两组的手术出血量、术后冲洗时间以及术后尿流率等方面进行对比,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前列腺治疗以及高血压史方面的P值大于0.05,无明显差距,不含有统计学的意义.通过保留膀胱镜的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的综合效果明显优于不保留膀胱颈.结论:保留膀胱颈经尿道电切术与非保留膀胱颈都是对于前列腺增生的治疗的较为有效的手段,但前者的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小,并且并发症小,进一步提僧了手术的安全性,在今后临床中可以加强对其的应用.
作者:齐炳辉;孙福祥;王洪福;陈晓腾;曹亮;尹凯;乔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结肠恶性肿瘤继发肠套叠的CT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于CT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早我院接受CT检查和诊断的40例结肠恶性肿瘤继发肠套叠患者,对所选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并将所选取的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分.对于观察组患者进行CT诊断,对于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大肠造影,两组患者经过诊断检查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经过诊断检查之后,可以发现,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来说,其肠套叠的测量长度较为准确,与手术的结果相近,两组结果的数据具有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结论:在临床上采用CT诊断的方式,能够提高诊断正确度以及患者的满意度,保证所检测出的肠套叠接近于手术结果,从而保证的患者的治疗质量,在临产的应用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郑小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的临床应用效果,结合多个方面分析中医结合疗法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接收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且处于加重期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试验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的治疗效果,结合患者的各项指标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展情况分析治疗的临床价值.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都有了一定的好转,试验组重患者的病情有了更为明显的控制,同时实验组中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有着更为显著的疗效.结论: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会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于肺病的控制以及治疗有着更明显的效果和作用.
作者:米向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八正散加味联合阴茎负压吸引器治疗湿热下注型慢性前列腺炎合并ED(勃起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黑龙江省中医医院男科门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ED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八正散加味口服联合阴茎负压吸引器治疗,而对照组单纯给予中药八正散加味口服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通过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表(IIEF-5)评价阴茎勃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IIEF-5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正散加味联合阴茎负压吸引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ED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姬生超;李世大;孙一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患者采用关节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盘状半月板的住院患者共195例205膝,分为≤16岁儿童组和≥25岁成人组,均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关节镜下观察不同年龄段盘状半月板损伤类型;术前术后分别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评价,评价关节镜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的临床疗效.结果: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手术疗效良好.术中观察儿童组盘状半月板损伤类型以水平裂为主,成人组损伤类型多种多样,鲜有无损伤者;术后3个月随访,儿童组患者术后疗效好于成年组患者,Lysholm评分分别为90.99±4.23、82.41±9.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关节镜是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有效手段;盘状半月板患者如有症状应早期行关节镜手术治疗.
作者:翁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盘县2012-2013年麻疹流行情况,探讨发病原因与防治对策.方法:以盘县麻疹监测系统数据为研究依据,对盘县2012-2013年麻疹发病情况、时间与地区分布情况、人群众分布情况以及发病与疫苗接种关系、流行病学展开分析讨论.结果:本次麻疹疫情波及盘县19个乡镇,发病呈散在分布,无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病例主要集中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发病小年龄4月龄,大年龄34岁,其中8月龄至1岁15例,占51.7%;未接种麻疹类疫苗儿童是患病主要人群.结论:本次流行未出现二代病例和造成本地区的暴发,得益于近年来全县麻疹疫苗高免疫水平,目前盘县还应进一步加强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充分发挥医疗门诊前哨监测作用,实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有效控制疫情.
作者:代明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肝素抗凝治疗的风险评估.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断指再植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给予两组患者术后连续使用肝素治疗,对照组患者连续使用10天时间,观察组患者连续使用2天时间,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手指成活率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血管危象6例,占比10%,对照组患者发生血管危象5例,占比8.3%,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差异极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57例,占比95%,对照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56例,占比93.3%,两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差异极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2d,两组患者的APTT变化情况差异不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两组患者APTT稍高于术前,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观察组患者APTT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患者APTT则明显升高,两组之间差异较大,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肝素抗凝治疗患者,血管危象和再植成功率与连续使用肝素时间没有多大区别,使用时间越长,APTT反而会延长,临床上应予以关注.
作者:谢钦赐;潘文疆;易俊方;黄高峰;王金应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2月我社区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41)和实验组(n=41),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应用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值得借鉴和全面推广.
作者:卢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