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丹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低血糖、呼吸道感染、酮症酸中毒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3个月后肢体外展、曲度、内收、后伸展角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作者:丁四萍;马倩;李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微信群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延续护理当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通过随机分组平行对照我院收集的158例患者为两组,对照组79例,实验组79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口头传达、电话回访和门诊维护,实验组扫描二维码添加延护专用微信群,通过微信来传达相关健康知识,患者也及时反馈,专业护士及时回答.通过3个月的延续护理后,PICC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以及对PICC专业知识的掌握测评来比较分析.结果:经过3个月的实验,实验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专业知识掌握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微信群来辅助延续护理工作相比起传统的延护方式来说,并发症得到显著减少,患者的诊疗满意度明显提高.并且患者对PICC延续护理的专业相关知识也掌握更多,这都说明让微信这一通讯技术为医疗服务能起到比较积极的辅助效果.
作者:唐雪春;冯静英;顾丽英;朱红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个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96例依据其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对比组,对比组患者予以一种抗抑郁药系统治疗,并接受常规心理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每周进行个体心理治疗,于治疗前后,使用HAMD与WHOQOL-BREF对两组患者加以评定,比较两种方法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WHOQOL-BREF评分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治疗后,研究组HAMD评分要明显低于对比组且WHO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个体心理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杨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同时合并真菌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同时合并真菌性肺炎患者15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病人使用氢氯噻嗪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病人则用氟康唑片,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87%,而对照组仅为71.7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氟康唑片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同时合并真菌性肺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张晓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索手术患者的心理变化及生理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性化护理方案并实施.方法:选取2015.8-2016.4手术患者274例,分为普通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各137例,比较术后访视患者的满意度及恢复情况.结果:通过人性化护理的手术患者满意度和恢复情况高于普通护理.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不但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而且有效地降低了手术患者及家属紧张的心理,终使手术顺利的完成,患者的身体得到康复.
作者:安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1.1~2016.12.1期间的6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基础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试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视力正常率和眼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96.67%)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更高,可考虑合理推广.
作者:周宗莉;李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在高强度聚集超声消融前后MRI的特征.方法:对 55例子宫肌瘤患者在术前1周和术后6个月行MRI平扫和检查,比较肌瘤信号强弱、肌瘤体积.结果:治疗前子宫肌瘤平均体积大于治疗后6个月瘤体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U治疗后T1WI上肌瘤信号80 个为等信号, 48个呈低信号;T2WI上肌瘤56个为低信号,72 个为稍极低信号.结论:MRI有助于评价子宫肌瘤超声聚集消融前后的体积和血供改变.
作者:邓治强;李箐;朱亮旭;黄金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验证图像引导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人工重复摆位的影响和作用.方法: 利用我院引进带有图像引导的第三代超级伽玛刀(本产品适合头、体部肿瘤的精确放射治疗),对现已行图像引导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不同治疗部位七例病人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和统计.图像引导曝光参数KV:100-140 mA:100-200 mS:100-200根据病人胖瘦情况适当调整X射线曝光参数,记下第一次拍片误差与多次拍片误差数值,多连续拍片发送五次数据到上位机控制系统移动治疗床.统计结果综合摆位误差X2+Y2+Z2≤1,七例患者综合摆位误差均符合要求.结论:图像引导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不仅可以计算出体表定位人工重复摆位误差的大小,而且还可以纠正该摆位误差.
作者:谭峰;高金玲;曹斌;张富伟;周显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通过护理信息对产妇家庭支持系统的干预,对预防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分析产妇产产后抑郁的原因,旨在为降低和治疗产妇产后抑郁症提供新的方向.方法:对2013年3月年至2014年2月我妇产科生产的240名产妇作为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产妇120例,行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产妇1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产妇的家庭支持系统进行护理信息干预信息.依据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2组患者与入院时、出院时以及产后42天分别进行量表测评.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得分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在出院时和产后42天 EPDS 得分分别是(17.3±3.6)分、(12.4±1.8)分,而研究组得分分别是13.4±3.2)分、(9.8±2.6)分,,2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家庭支持系统的护理信息干预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使产妇顺利度过产褥期,提高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易红;赵云云;付孝娟;杨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观察补肾化痰法治疗肾虚痰湿型无排卵性不孕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方法:将96例无排卵性不孕患者参考随机平均分配的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人,其中观察组使用补肾化痰的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西药克罗米芬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间患者在治疗前后时体温的变化情况、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容受性等数据,同时对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排卵率、妊娠率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此来研究补肾化痰中药在治疗肾虚痰湿型无排卵性不孕疾病中的临床效果.结果:补肾化痰法治疗肾虚痰湿型无排卵性不孕中总疗效率高达74.2%,排卵率为57.5%,妊娠率为54.8%.子宫内膜厚度和卵泡发育情况良好,前后数据差异比对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研究观察,补肾化痰法治疗肾虚痰湿型无排卵性不孕中具有调节卵泡发育和促进子宫内膜容受性增长的效果.同对照组克罗米芬相比,排卵率虽然低,但是妊娠率和总疗效率较高,在治疗肾虚痰湿型无排卵性不孕症中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曾倩;王玉娜;张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为了适应当今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促进医疗卫生体系的健康快速发展,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的客观需求,提升卫生检验能力,我校立足于现阶段卫生医疗体系发展的实际,新开办了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卫生检疫与检验、临床医学检验、环境与食品监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卫生监督和卫生服务提供专业检验人才.
作者:魏巍;杨光;苗小艳;孙文平;赵新宇;赵春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剖宫产为临床产科重要术式,在处理部分异难妊娠方面价值显著.但与阴道分娩不同,其对机体造成的应激性创伤较大,有较高近期和远期并发症风险,产妇身心均背负着沉重负担,故对临床护理有更高要求,在术后加强心理、伤口、体位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对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对剖宫产的产后护理体会进行探讨,以提高剖宫产术后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田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就谷氨酰胺对于创伤性应激性胃肠道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0例创伤性应激性为肠道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谷氨酰胺的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用药10d,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经过10d的治疗之后.对照患者的显效率为46.0%,总有效率为82.0%;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96.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运用谷氨酰胺能够进一步提升创伤性应激性为肠道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小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3-羟基苯甲醛(3-HBA)对兔搭桥后静脉桥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兔计算机随机均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颈外静脉移植到颈总动脉实验模型,实验组动物予以耳缘静脉注射3-HBA 100mg/(kg﹒d),对照组动物予以同剂量生理盐水.于术后的2周、4周采集各组移植血管,计算移植血管桥内膜厚度,Western Blot检测AKT蛋白活化情况.人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不同浓度3-HBA作用于平滑肌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结果:2周时,实验组静脉桥内膜厚度较之对照组稍有减小(76.57±6.76μm vs 87.32±6.89μm),p=0.1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周时实验组较对照组内膜厚度明显变薄(45.39±9.41μm vs 134.07±18.80μm),P<0.05.p-AKT在实验组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均受到抑制,P<0.05.结论: 3-HBA能抑制实验用新西兰兔自体移植静脉桥内膜增生,可能与其抑制AKT的磷酸化从而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有关.
作者:王永坤;罗磊;李世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笔者本文为了探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甲状腺功能的应用价值及其推广的前景.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对游离三碘甲状腺元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及(Anti-TG)5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每个指标的批间精密度为FT3:0.15,FT4:0.57、Anti-TG:3.09、Anti-TPO:2.47、TSH:0.11,各指标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FT3:0.10,FT4:0.39、Anti-TG:1.52、Anti-TPO:0.03、TSH:0.03.结论:在甲状腺功能5项指标检测中采用联合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测定.这种测定方法能够大大的提高甲状腺系统疾病的检出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本文便探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甲状腺功能5项指标的临床研究,发现其临床价值.
作者:郭绪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应用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6月小儿脑瘫82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进行治疗.甲组用综合康复治疗和神经生长因子,乙组用综合康复治疗.分析两组小儿康复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乙组小儿脑瘫总改善率高于甲组(95.1%比80.5%,P<0.05).治疗后两组脑瘫患儿的PDI、GMFM均得到改善,其中乙组改善效果比甲组明显(P<0.05).结论:小儿脑瘫使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运动功能,提高脑瘫改善效果,促进患儿康复,可进行推广.
作者:马萱;李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温针灸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58例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治疗要求分为刺激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扶他林为主,刺激组给予口服扶他林+温针灸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对照组和刺激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刺激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2%>62.1%,对照组和刺激组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进行对比,治疗后刺激组的各项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采用温针灸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此外该治疗方式简单可行,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磊;李程;胡铁汉;陈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急性心衰患者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4例急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参附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82%;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衰患者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赵小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结核病是一种全球十分流行的传染性疾病,其主要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侵入患者体内而导致患者发病.结核病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生理上的痛苦,还给了患者心理上的压力.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的患者人数在我国逐年增多,因此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的预防性治疗便变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病的结核病患者多达100万例,而目前已经确认发病的肺结核病患者就已经超过750万例.但由于我国结核病的治疗手段在不断提高,我国近几年的结核病发病率也在不断降低.我国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的预防性治疗方案多种多样,其中较为常规的治疗方法为疗程九个月的异烟肼治疗.我国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的患病人数极为巨大,并且我国患者的耐药性问题也在逐渐扩大,因此,在我国大力开展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的预防性治疗是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的.
作者:秦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llizarov技术治疗感染性胫骨不连的效果与价值.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所收治的60例感染性胫骨不连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n=30).研究组采用llizarov技术治疗,参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术中截除病骨后骨缺损平均长度.结果:参照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为80%,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93.33%(P<0.05).同时参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术中截除病骨后骨缺损长度对比差异较大,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lizarov技术治疗感染性胫骨不连的效果显著,术中截除病骨后骨缺损长度相对较低,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比较理想,临床治疗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袁明祥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