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辨证施护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丁四萍;马倩;李敏

关键词:中医辨证施护, 老年股骨颈骨折, 糖尿病, 肢体功能恢复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低血糖、呼吸道感染、酮症酸中毒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3个月后肢体外展、曲度、内收、后伸展角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在骨伤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索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在骨伤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以我院骨科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间接治的80例骨伤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本文统计结果分析发现,观察组痊愈率达到55%,无效率则为2.5%,总有效率高达97.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0.0%的痊愈率12.5%的无效率以及87.5%的总有效率,且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关节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屈伸困难以及关节僵硬等症状明显改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能够有效提高骨伤疾病的林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病情和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和应用性.

    作者:董志凯;庞月枝;王明明;韩金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创伤性脑外积液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创伤性脑外积液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的26例创伤性脑外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因以及诊疗过程进行记录,从而得出临床资料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结果:创伤性脑外积液的治愈情况较好,占九成以上,患者在术后的三到四周内积液基本消失,并且脑组织复位后患者的满意程度较高.结论:对于患有创伤性脑外积液的患者,首先应对其进行正确的诊断,停止脱水剂的使用,加强血管的扩张程度,从而改善患者的脑部微循环.手术对于创伤性脑外积液患者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手术过后脑外积液患者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作者:马敏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46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 2月期间本院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4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行常规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围术期综合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5%)显著低于对照组(26.09%),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积极采取综合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有利于提升围术期护理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高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少数民族地区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用药教育的研究

    目的:总结少数民族地区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用药教育的途径.方法:通过查阅我院相关病例和结合我州少数民族地区临床药师的工作体会,找出少数民族地区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用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结果:少数民族地区临床药师可通过药学查房、咨询患者的用药信息、参与处理临床药学不良事件等途径,进行综合评估,可以更好的,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有针对性为对患者提供用药教育服务.结论:少数民族地区临床药师药要具备中西药知识,才能更好的参与患者用药教育.

    作者:丁明荣;傅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左乙拉西坦在难治性癫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在难治性癫痫病的临床治疗中左乙拉西坦的疗效,为当前的癫痫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难治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随访后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85.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1%,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1.54±0.83次/月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0.71次/月,QOLCE评分71.69±3.35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43±3.27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难治性癫痫治疗中给予患者左乙拉西坦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与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门诊分诊中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评估及分析

    目的:探究门诊分诊中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8例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各科室就诊的患者做研究,随机分2组/4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护理,相比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满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分值是(95.47±3.48)分,分数较高,且满意情况的各项指标分值均较对照组高,相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价值非常显著.

    作者:金颖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92例抑郁症的个体心理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个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96例依据其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对比组,对比组患者予以一种抗抑郁药系统治疗,并接受常规心理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每周进行个体心理治疗,于治疗前后,使用HAMD与WHOQOL-BREF对两组患者加以评定,比较两种方法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WHOQOL-BREF评分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治疗后,研究组HAMD评分要明显低于对比组且WHO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个体心理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杨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本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系统,对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进行诊断检查,具有针对性的进行下肢深静脉的检查与诊断,确保患者诊断结果.结果: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13例患者为左下肢血栓形成,6例患者为右下肢血栓形成,3例患者为双下肢血栓形成,通过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结合患者病史22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均被诊断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伤的检测方法,对确定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证据,很好地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杨其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头孢哌酮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采取头孢哌酮联合喜炎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间对某医院收治的3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单一组(n=15)和联合组(n=15),给予单一组患儿采取头孢哌酮治疗,给予联合组患儿采取头孢哌酮联合喜炎平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儿咳嗽、发热、肺部固定性中细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单一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联合组患儿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一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采取头孢哌酮联合喜炎平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王莉芳;李雯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分析胎儿心脏病采用超声系统中心脏三节段诊断法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接收的90例高危胎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高危胎儿采用超声系统中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实施诊断,回顾分析胎儿心脏病的检出率以及与诊断标准确诊结果.结果:90例高危胎儿采用超声系统心脏三节段诊断后有48例胎儿为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为53.3%,所有患者经病理证实确诊,诊断结果符合病理诊断.结论:在胎儿心脏诊断中采用超声系统心脏三节段诊断法,能够较为准确的检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夫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谷氨酰胺对创伤性应激性胃肠道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就谷氨酰胺对于创伤性应激性胃肠道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0例创伤性应激性为肠道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谷氨酰胺的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用药10d,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经过10d的治疗之后.对照患者的显效率为46.0%,总有效率为82.0%;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96.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运用谷氨酰胺能够进一步提升创伤性应激性为肠道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小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

    目的: 观察分析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2015年1月-12月与2016年1月-12月两个时间段作为研究阶段,并将第一段时间设为对照组,第二段则设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管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于干预后的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于干预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显著比观察组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建议推广.

    作者:杨美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

    目的:通过对消化内科护理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的结果来制定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方法:通过近年消化内科工作总结列出内科护理存在的一些危险,对危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原因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结果:为防止内科护理方面再出现此类问题,提高服务的安全性.结论:工作人员要具有风险意识,完善护理过程中的技术和技巧,有足够的能力对风险进行排除和解决,避免消化内科护理事故的再次发生.

    作者:苏秀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患有下肢骨折无深静脉血栓的患者45例作为研究的对照组,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整理分析,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感染、相关疾病史包括糖尿病、高血脂等资料,对两组患者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两组骨折患者以上因素的不同,探讨其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与年龄方面相差不明显,经过统计学处理,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有15例患者出现感染,38例患者患有高血脂,8例患者有糖尿病病史,对照组术后感染7例,患者高血脂21例,糖尿病病史4例,两组相比较,感染例数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高血脂患者例数相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糖尿病患者相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静脉血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早产儿护理研究

    目的:对早产儿采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6月期间新生儿监护室80例早产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产后1个月母亲焦虑评分及家属掌握护理知识评分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出院1个月后门诊再诊率及再住院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产儿及家属身心健康方面应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的家庭护理非常有利,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琴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一例西妥昔单抗致Ⅱ级甲沟炎病人的护理体会

    西妥昔单抗(爱必妥)属于嵌合型tsGl单克隆抗体,分子靶点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两者特异性结合后,从而阻断受体胞内区域的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癌细胞的凋亡,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产生[1].西妥昔单抗的主要不良反应约80%以上是皮肤反应,主要表现为痤疮样皮疹或较少出现的例如瘙痒、皮肤干燥、脱屑、多毛症或者指甲异常(如甲沟炎).据文献报道,使用西妥昔单抗患者指甲异常发生率为10%-29%,发生机制目前尚不不明确,通常认为对滤泡间细胞表皮生长信号传到通路的干扰是关键原因[2].主要表现为指甲疼痛、压痛.长可持续至停药后3个月.输入药物引起的甲沟炎临床上典型比较少见,尤其是Ⅲ级甲沟炎护理经验匮乏,临床工作中如果护理不当,会给患者带来生活及身心的痛苦.我科护理人员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经过敷药、换药等处理后疼痛症状缓解,预防和减轻了患者的不良反应.我们对该临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供临床医护人员借鉴.

    作者:张丽娟;张春花;田经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8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不孕不育患者,并且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4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输卵管通液治疗的方式,实验组对患者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的方式,经过一段治疗时间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 经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数据分析,能够看出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上存在的差异,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的治疗方法相比,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的方式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广意义和价值.

    作者:王锡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耳鼻喉科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相关研究

    目的:研究耳鼻喉科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实际治疗方案.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对其实际可以有效改善的治疗分析.结果:100例患者均感染多药耐药菌,患者的住院时间、年龄、病菌侵入时间、抗菌药物合成情况与多药耐药菌的感染发生有直接关系,P<0.05.培养菌株100株,主要为大肠杆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比例的31株、43株、7株、19株.结论:耳鼻喉科患者的多药耐药菌感染情况往往受各种不规范性的因素而影响,需要对患者实际的感染发生率水平进行分析,确定实际药物的有效监护水平,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隔离治疗方式,尽可能的完善患者的多药耐药感染治疗效果.

    作者:杨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价值

    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普外科护理措施;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护理有效率进行比较分析,对患者疼痛等级进行划分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56.67%,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3级疼痛比例为3.33%,对照组患者3级疼痛比例33.33%为,观察组患者3级疼痛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对此,必须对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疼痛感,增强其治疗信心,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彭利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应用耳穴埋籽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耳穴埋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安眠药物治疗,观察组用耳穴埋籽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及护理干预后的PSQI评分为(10.35±2.51)分,明显比对照组的(14.26±2.54)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耳穴埋籽治疗失眠患者效果好,且操作简便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使患者睡眠质量有效提高.

    作者:苏蕾;葛东方;郭正香;祁晔;吴新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