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萱;李艳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1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对所选患者冠脉主干以及重要的分支部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检测,记录所得的检测结果.结果:经过检测发现,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主要的是对患者伤害小.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鉴定,能够对患者产生良好的显影效果,对冠心病的诊断效果也较高.
作者:孙素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于我院就诊的96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7.92%,对照组79.1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泌尿外科临床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陆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胆汁淤积患者应用不同剂量思美泰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2月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胆汁淤积患者128例随机分组.小剂量组采取低剂量思美泰治疗;大剂量组采取高剂量思美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胆汁淤积治疗效果;治疗前后TBA水平、ALT水平、AST水平;瘙痒症状消失时间、黄疸消失时间.结果:大剂量组患者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胆汁淤积治疗效果比小剂量组高,P<0.05;在治疗前两组TBA水平、ALT水平、AST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大剂量组治疗前后TBA水平、ALT水平、AST水平比小剂量组好,P<0.05;大剂量组瘙痒症状消失时间、黄疸消失时间比小剂量组低,P<0.05.结论: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胆汁淤积患者应用大剂量思美泰治疗的效果优于小剂量,可更好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向春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耳鼻喉科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实际治疗方案.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对其实际可以有效改善的治疗分析.结果:100例患者均感染多药耐药菌,患者的住院时间、年龄、病菌侵入时间、抗菌药物合成情况与多药耐药菌的感染发生有直接关系,P<0.05.培养菌株100株,主要为大肠杆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比例的31株、43株、7株、19株.结论:耳鼻喉科患者的多药耐药菌感染情况往往受各种不规范性的因素而影响,需要对患者实际的感染发生率水平进行分析,确定实际药物的有效监护水平,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隔离治疗方式,尽可能的完善患者的多药耐药感染治疗效果.
作者:杨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片用于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肿瘤科收录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及表现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卡培他滨片进行治疗,于6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差异性(P<0.05).结果:进展期胃癌症状表现复杂,以腹痛、食欲减退和消瘦、恶心呕吐、呕血和黑便、腹泻、咽下困难等为主要表现,对患者个体症状形成诸多不利影响.采用卡培他滨片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明显,治疗前,腹痛60例、食欲减退和消瘦55例、恶心呕吐48例、呕血33例、黑便22例、腹泻42例等;治疗后,腹痛5例、食欲减退和消瘦3例、恶心呕吐2例、呕血3例、黑便5例、腹泻2例;综合对比前后,进展期胃癌患者症状变化明显(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选用卡培他滨片具有显著疗效,对患者各种病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彭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膳食纤维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作为本次研究时段,选择这一时间段内向本院收治的106例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的饮食控制方法,而观察组则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高膳食纤维进行控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HbAlc、TG、FBG、2hPBG、LDL-C、LDL-C、TC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必须要对其进行饮食控制,而采取高膳食纤维的控制方法具有显著的效果,可将患者各项指标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以保证母体和胎儿的安全,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聂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乳果糖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9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疗法配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的排便次数明显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腹胀、腹痛、排便困难、排便疼痛等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对照组为6.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乳酸菌胶囊配合乳果糖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光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细节管理在肝胆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进行肝胆外科管道留置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结果:在100例进行肝胆外科管道留置的患者中,检查发现存在护理隐患的患者有36例,但均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处理,护理效果明显.发生不良护理事件3例,实习生误将胆道引流管视为腹腔引流管,医生及时采取措施,将情况抑制.有2例,肝癌手术的患者,将自身的胃部管道拔出,经医生检查后,未出现不良后果,3例静脉留置管道的患者管道滑落现象,但未出现出血现象,进而改为外周静脉输入液体.结论:细节管理在肝胆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以作为首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王华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对胸腰段骨折患者行经皮置钉复位内固定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段骨折患者100例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观察组则采用皮置钉复位内固定微创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例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胸腰段骨折患者行微创脊柱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能够有效减少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康复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骆靖陵;张宗山;谭绍林;郭向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耳穴埋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安眠药物治疗,观察组用耳穴埋籽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及护理干预后的PSQI评分为(10.35±2.51)分,明显比对照组的(14.26±2.54)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耳穴埋籽治疗失眠患者效果好,且操作简便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使患者睡眠质量有效提高.
作者:苏蕾;葛东方;郭正香;祁晔;吴新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作用.方法: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8例产后出血患者均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8例患者手术时间(59.8±11.2)min;术中出血量(1209.7±126.4)ml;术后1h内出血量(289.8±86.3)ml.经治疗后,44例治疗有效,有效率91.7%.术后,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18.8%.结论:产后出血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时,能够较为快速的出血,减少出血量,促进患者痊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万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创伤患者96例,并且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实验组对患者采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的方式,经过一段治疗时间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 经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数据分析,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2.5%,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上存在的差异,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膝关节骨创伤患者的治疗,使用关节镜微创技术相对于传统治疗方法来看,该方法对身体的创伤小,手术后的恢复速度快,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王世安;杨锦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COPD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285例COPD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42例纳入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另143例纳入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用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肺功能改善率及治疗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COPD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王恒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微创钻颅穿刺抽吸引流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应证和时机.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3月-2016 年5月我院收治的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微创钻颅穿刺抽吸引流术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46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43例患者治疗成功,治疗成功率为93.5%,整体治疗成功率比较高.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钻颅穿刺抽吸引流术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对患者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万祥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社区随访与门诊评估相结合用于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20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管理模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社区随访与门诊评估,对比两种管理模式的临床作用.结果:两组患者管理后的FPG、P2hP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管理前,且观察组的下降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的按医嘱用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人数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随访与门诊评估相结合用于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升其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亦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益心舒胶囊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对治疗中老年冠心病是否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否在多个方面改善患者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中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性治疗,利用硝酸酯类等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益心舒胶囊.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接受药物前后的变化,患者冠心病情况是否有所好转,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多项指标进行测量,分析益心舒胶囊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试验组中的患者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明显比对照组中更为稳定,多项指标都有了明显好转.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差异,试验组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结论:益心舒胶囊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有着明显的临床效果,对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也有着明显的作用.
作者:李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在先兆流产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8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正常孕检的48例 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进行血清孕酮、HCG检测,记录检测结果,分析比较两组孕妇不同孕周的血清孕酮、HCG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第4和12孕周时检测的血清孕酮、HCG水平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要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孕酮、HCG检测在先兆流产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极高,能够准确的判定患者体内情况,为早期先兆流产产生的原因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临床治疗的引导,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产生.
作者:谷爱伟;杨狮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乌梅汤加减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中医肛肠科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经临床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70例,A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治疗,B组采用乌梅汤加减法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及6月后的复发率.结果:连续治疗2月后A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2.9%,B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P<0.05);治疗结束6月后A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8.6%,B组的复发率为5.7%(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乌梅汤加减法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推广使用.
作者:李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幽门螺杆菌(Hp)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在本单位2015年6月-2016年6月门诊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12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124例,同时期未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558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实施13C尿素呼气试验(13C urea breath test,13C-UBT)检测Hp,分析两组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情况.结果:2.1 两组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结果比较: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Hp感染阳性率为31.45%明显低于对照组4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7,P<0.05).在研究组中,Hp阳性与Hp阴性患者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0 P>0.05),但是Hp阳性患者平均年龄(66.82+10.01岁)高于Hp阴性患者(58.76+11.2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5,P<0.05)结论:阿司匹林可能对幽门螺杆菌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作者:赵红艳;马秀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一期关节镜辅助下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复合体重建治疗急性膝关节前后脱位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选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10例膝关节前后脱位患者,10例患者均证实为前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复合体完全断裂,内侧副韧带Ⅰ-Ⅱ°损伤,一期行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后外侧复合体,6例男性,4例女性,年龄18-52岁,平均31岁,均为单膝损伤,其中左膝7例,右膝3例,于伤后5h-7d入院.未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有2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评估患者术后并发症、膝关节活动范围和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0例患者行走时未出现不稳情况,膝内外翻 应力试验及后抽屉试验均为阴性,胫骨前后移动均<10 mm;关节活动范围术前(78.5 ± 12.5) °,术后(120.0 ± 10.2) °.结论:一期关节镜辅助下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复合体重建是治疗急性膝关节前后脱位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许三恩;陈应东;孔令通;张炳志;杨从芳;沙昀希;赵道洪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