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果糖与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床效果

王光荣

关键词:慢性功能性便秘, 复合乳酸菌素片, 乳果糖, 症状
摘要:目的:探讨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乳果糖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9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疗法配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的排便次数明显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腹胀、腹痛、排便困难、排便疼痛等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对照组为6.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乳酸菌胶囊配合乳果糖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阿司匹林对幽门螺杆菌生长抑制的研究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幽门螺杆菌(Hp)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在本单位2015年6月-2016年6月门诊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12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124例,同时期未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558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实施13C尿素呼气试验(13C urea breath test,13C-UBT)检测Hp,分析两组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情况.结果:2.1 两组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结果比较: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Hp感染阳性率为31.45%明显低于对照组4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7,P<0.05).在研究组中,Hp阳性与Hp阴性患者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0 P>0.05),但是Hp阳性患者平均年龄(66.82+10.01岁)高于Hp阴性患者(58.76+11.2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5,P<0.05)结论:阿司匹林可能对幽门螺杆菌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作者:赵红艳;马秀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脑血管意外的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无死亡,对照组有1例患者伴有认知功能障碍,1例患者伴有偏瘫.观察组患者有1例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所有患者治疗后,均得以出院.1年随访结果表明,对照组有3例患者脑血管意外再次复发,研究组有1例患者脑血管意外再次复发,再次复发率分别为5%和1.7%,后者显著高于前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率,并有利于避免患者疾病的再次发生.

    作者:龚福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的临床应用效果,结合多个方面分析中医结合疗法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接收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且处于加重期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试验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的治疗效果,结合患者的各项指标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展情况分析治疗的临床价值.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都有了一定的好转,试验组重患者的病情有了更为明显的控制,同时实验组中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有着更为显著的疗效.结论: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会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于肺病的控制以及治疗有着更明显的效果和作用.

    作者:米向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甲状腺功能5项指标的临床研究

    笔者本文为了探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甲状腺功能的应用价值及其推广的前景.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对游离三碘甲状腺元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及(Anti-TG)5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每个指标的批间精密度为FT3:0.15,FT4:0.57、Anti-TG:3.09、Anti-TPO:2.47、TSH:0.11,各指标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FT3:0.10,FT4:0.39、Anti-TG:1.52、Anti-TPO:0.03、TSH:0.03.结论:在甲状腺功能5项指标检测中采用联合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测定.这种测定方法能够大大的提高甲状腺系统疾病的检出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本文便探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甲状腺功能5项指标的临床研究,发现其临床价值.

    作者:郭绪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

    目的: 观察分析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2015年1月-12月与2016年1月-12月两个时间段作为研究阶段,并将第一段时间设为对照组,第二段则设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管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于干预后的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于干预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显著比观察组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建议推广.

    作者:杨美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保留膀胱颈的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8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保留膀胱颈与非保留膀胱颈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对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本文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8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非保留膀胱颈和保留膀胱颈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组,每组均为41例.通过对于两组的手术出血量、术后冲洗时间以及术后尿流率等方面进行对比,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前列腺治疗以及高血压史方面的P值大于0.05,无明显差距,不含有统计学的意义.通过保留膀胱镜的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的综合效果明显优于不保留膀胱颈.结论:保留膀胱颈经尿道电切术与非保留膀胱颈都是对于前列腺增生的治疗的较为有效的手段,但前者的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小,并且并发症小,进一步提僧了手术的安全性,在今后临床中可以加强对其的应用.

    作者:齐炳辉;孙福祥;王洪福;陈晓腾;曹亮;尹凯;乔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前后的MRI表现

    目的: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在高强度聚集超声消融前后MRI的特征.方法:对 55例子宫肌瘤患者在术前1周和术后6个月行MRI平扫和检查,比较肌瘤信号强弱、肌瘤体积.结果:治疗前子宫肌瘤平均体积大于治疗后6个月瘤体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U治疗后T1WI上肌瘤信号80 个为等信号, 48个呈低信号;T2WI上肌瘤56个为低信号,72 个为稍极低信号.结论:MRI有助于评价子宫肌瘤超声聚集消融前后的体积和血供改变.

    作者:邓治强;李箐;朱亮旭;黄金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

    目的:研究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急救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急救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中,采取综合性的急救护理措施,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王秋霞;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宫腔粘连患者的病历资料,对照组应用雌孕激素周期治疗,治疗组应用中药补肾化瘀方联合雌孕激素进行周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1,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宫腔粘连患者治疗后宫腔镜下IUA评分和治疗前比较,IUA评分均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宫腔粘连患者治疗前IUA评分和对照组治疗前IUA评分比较,P>0.05,两组间治疗后的IUA评分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宫腔粘连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我院(中心)药学工作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思考

    目的:探讨我院(中心)临床药师开展工作的方法.方法:对临床药师培养、参与临床工作方法、工作环境及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举措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可通过参加查房、参与临床会诊、进行处方分析等参与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学工作中医院的重视程度、制度的缺失等;以促进临床药师的进修培训、规范化管理,从而促进临床药学健康发展.

    作者:蒋光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椎间盘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Meta分析

    目的:对腰椎间盘镜手术(micro 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传统开放椎间盘切除术(opening discectomy,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PubMed、Embase、Coe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面收集有关腰椎间盘镜与传统开放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与安全性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用改良Jadad量表评分,纳入符合研究质量的文章.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1198例患者,其中椎间盘镜组599例,传统开放手术组59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MED短于OD(P<0.05)、术中出血量MED少于OD(P<0.05)、切口长度MED小于OD(P<0.05)、术后住院时间MED短于OD(P<0.05).结论:腰椎闯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但术后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两者无明显差别.

    作者:翁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偏头痛患者应用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偏头痛患者应用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把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60例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西医治疗的方法;治疗组=30例,给予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方法),并对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在治疗总体有效率方面,治疗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讨论: 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方法在偏头痛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使得患者信赖,值得推广.

    作者:胡惠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莫迪司在MR扫描肝脏结节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莫迪司在MR扫描肝脏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平扫及注射莫迪司造影剂后MR扫描在不同时期的形态、信号特征.结果:72例患者共84个病灶,其中82例个位于肝实质内,直径为(2.95±0.45)cm,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平扫时T2WI呈高信号75个,等信号9个;T1WI呈高信号3个,等信号10个,低信号71个;动脉期增强扫描时,信号不均匀25个,均匀59个;门脉期与静脉期增强扫描时,呈高信号75个,等信号9个;肝胆期增强扫描时晕环状56个,均匀25个,不均匀3个.结论:莫迪司在MR扫描肝脏结节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准确反映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的病理特点.

    作者:彭盛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谈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其产后出血情况及其成因,分析其针对性护理效果.结果:本组124例产妇,产后2h内平均出血量(245.6±34.6)ml,产后24h内平均出血量(104.3±24.5)ml,未见产后大出血;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包括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及妊娠并发症等.经护理干预后,均痊愈出院,护理满意度(96.7±2.4)分.结论:产后出血常见产后24h内,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实践中根据产妇实际情况,为其提供了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满足了其护理需求,利于其早日出院.

    作者:汤维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路径在甲状腺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甲状腺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可以明显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和对疾病的认知度,降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闵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降低人工髋关节CT扫描金属伪影的探析

    目的:探讨IMAR(Iterative Metal Artifact Reduction, IMAR)算法对降低人工髋关节病人术区金属伪影的作用.方法:26例髋关节植入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用西门子双源CT(Siemens, SOMATOM Perspective)进行成像,CT重建的管电压分别采用80kVp和130kVp.分别在人工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骨骼内选取4个感兴趣区(ROI),在每个ROI内测定出相应的平均CT值,并在同一扫描层面上远离人工髋关节的肌肉和骨骼内分别选取4个ROI作为对照,在两种管电压情况下比较IMAR和常规FBP(filtered back projections, FBP)两种算法的CT值.结果:IMAR算法与FBP算法对周围及远端肌肉和骨骼的CT值在两种管电压下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MAR均显示更低的CT值.结论:采用IMAR算法较传统的FBP算法相比能够明显降低人工髋关节植入后造成的金属伪影,并且采用IMAR算法结合高管电压较低管电压降低金属伪影效果更好.

    作者:夏睿;吕发金;李咏梅;欧阳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4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评分升高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显著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和服药依从性,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李洪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施行护理干预的价值评估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施行护理干预的价值评估.方法:选取2013年1月11日至2015年1月10日期间收治入院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抽取资料完整1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盲选法平均分为两组,则实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方式.研究所得相关数据统一收集整理,并做数据统计表进行分析探讨.结果:①两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②两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实验组的临床效果>参照组的临床效果;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施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方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数字化导板在口腔种植临床应用中的精确度评价

    目的:观察数字化导板在口腔种植临床应用中的精确度.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8例口腔种植患者作为样本,以44例为一组,将其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采用数字化导板作为辅助手段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种植位置与术前设计的偏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种植后深度偏差(0.49±0.12)mm、角度偏差(4.20±0.23)mm、顶部偏差(1.10±0.14)mm、根尖部偏差(1.41±0.05)°,并发症发生几率2.27%,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将数字化导板用于口腔种植过程中,缩小种植位置与术前设计的偏差,提高种植精确度,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使患者牙列美观性可更好的恢复.

    作者:周明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乳胶手套改良式水枕在保持早产儿呼吸道通畅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保持早产儿呼吸道通畅中乳胶手套改良式水枕应用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60例早产儿,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早产儿不使用枕头,观察组早产儿使用乳胶手套改良式水枕,进行了两组早产儿呼吸道畅通情况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血样饱和度高于对照组早产儿,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早产儿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早产儿,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早产儿中应用乳胶手套改良式水枕能够保证呼吸道畅通,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学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