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娟;黄丽文;胡燕香
目的 掌握沈阳口岸出境人员痰结核杆菌的检出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口岸肺结核防控策略提供基线数据支持. 方法 收集沈阳口岸2009-2013年出境人员体检中肺结核监测数据,分析检出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和在不同职业类别出境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结果 沈阳口岸2009-2013年间共有58 734人次准备出境人员在沈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体格检查,其中痰结核杆菌检测结果确证阳性者共69人,其中65.2%为20~40岁的青年,肺结核患者主要以出国劳务人员和出国留学人员为主. 结论 口岸传染性肺结核的监测是控制肺结核国际间传播的重要环节,密切关注口岸出境人员中各职业人群的肺结核检出情况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张明;侯彤岩;裴程程;黄德生;关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分娩后产妇抑郁症影响因素,并探讨和总结产后抑郁的护理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2年6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产后抑郁的情况. 结果 问卷调查352例,发生产后抑郁的有28例,发生率为7.96%.家庭人均收入低于5 000元、有精神疾病家族史、产后有并发症的产妇其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明显高于家庭人均收入大于5 000元、无精神疾病家族史、产后无并发症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产妇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产妇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籍所在地无明显相关性,与产妇家庭人均收入、精神疾病家族史、产后有无并发症密切相关,因此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尤其是产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武科;王红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研究慢阻肺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液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 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慢阻肺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8例患者的痰液病原菌检出情况进行分析,并分析其中不同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情况. 结果 68例患者的痰液中共检出70株病原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44.29%,肺炎克雷伯菌占14.2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2.96%.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杆菌以及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均对亚胺培南、氨苄西林及头孢呋辛的耐药率高于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慢阻肺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液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其耐药情况均较为明显,因此对其进行针对性干预的必要性较高.
作者:阙志文;胡守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张家界市永定区狂犬病暴露现状,评估狂犬病风险,探讨狂犬病防控对策. 方法 对永定区2005-2012年发生的一犬伤2人及以上事件和28个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防控风险. 结果 永定区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监测到1起和9起一犬伤2人及以上事件,共伤及46人,造成2人狂犬病死亡,在2起事件中采集到伤人犬脑组织标本,狂犬病毒抗原检测均阳性.28个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在2005-2012年年均报告狂犬病暴露4 200人次,年均监测暴露率900/10万,其中90%为犬所伤,监测暴露人群中全程接种疫苗率均较高,Ⅲ级暴露者使用抗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者年均16.7%;伤人犬中有免疫史的占25.31%;年平均犬密度4.89只/100人. 结论 永定区发生狂犬病风险较高.应积极建立多部门联合的长效综合防控机制,落实犬只免疫与管理,提供价廉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提高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率.
作者:田际雄;王雪严;侯启年;李跃;王铸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对农村非规范治疗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和行为的干预效果. 方法 采用类实验的设计,干预组患者(n=101)在现行分组管理的基础上实施社区干预,对照组(n=105)只采用现行的分组管理,项目实施1年后,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知识和行为改变情况. 结果 干预一年后,干预组5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高于基线和对照组(P<0.05);干预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基线和对照组(P<0.05);干预组7项健康行为率除戒烟外均高于基线和对照组(P<0.05),干预组收缩压血压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社区健康教育对农村非规范治疗高血压患者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和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效果显著,是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干预的一种有效策略.
作者:周杰;高霞;李轶群;陈磊;谢春花;朱惠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对实验动物垫料进行微生物指标监测,为管理机构制定垫料的卫生标准提供依据,为垫料生产企业在加工、灭菌、包装、运输、储存等环节及动物使用单位对动物实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来自不同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单位的垫料,参照GB4789-2010、2012检测方法进行菌落总数、霉菌及大肠杆菌计数、沙门菌的检测. 结果 49份未灭菌的垫料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菌、霉菌及大肠杆菌污染,未检出沙门菌;不同材质的垫料在不同条件下灭菌,在121℃30 min的条件下具有佳灭菌效果,各项微生物指标均合格;已灭菌的21份垫料有19份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菌及霉菌污染,未检出沙门菌及大肠杆菌;松软的混合型刨花垫料在灭菌后7d检测到细菌;采用敞开编织袋储存5d即检测到细菌污染;垫料使用1d后的菌量可达104 CFU/g,细菌及霉菌含菌量按天数逐步递增,但未检出沙门菌.结论 垫料使用前必须消毒灭菌,采用合理的方式储存,及时更换可改善饲养环境,可减少微生物污染,保障实验动物的质量及实验结果的可靠.
作者:刘建琪;张红;张林青;胡旃;贾华云;王岚;湛志飞;刘建高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大学生抑郁状况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与发中微量元素的关系. 方法 选取278名18~26岁维吾尔族大学生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量表调查其抑郁状况,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其发中钙、镁、铜、锌的含量. 结果 维吾尔族女大学生抑郁症状标准分显著高于男生(P<0.01),医学专业学生抑郁症状标准分显著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P<0.01).维吾尔族女大学生头发中钙、锌、镁元素含量显著低于男生(P<0.01),发铜含量显著高于男性(P<0.01).抑郁组发钙、锌、镁元素含量显著低于非抑郁组(P<0.01).发中四种微量元素与抑郁症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r钙=-0.49,r镁=-0.38,r锌=-0.31(P均<0.05),r铜=0.007(P>0.05). 结论 维吾尔族大学生抑郁水平与发中钙、镁、锌含量呈负相关,与发铜含量之间无线性关系.
作者:刘睿;杜润家;代湘云;王志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尘肺团块状阴影患者经皮肺穿活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方法 对48例尘肺合并团块影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分析其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共有25例出现并发症(52.1%),其中气胸15例(31.3%),出血6例(12.5%),液气胸4例(8.3%),经治疗后上述并发症好转,无咳血、皮下气肿、空气栓塞等其他并发症出现. 结论 尘肺团块状病灶皮肺穿活检的主要并发症仍为气胸和出血,与病灶深度、大小、年龄、工龄、穿刺次数、肺部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作者:戴伟荣;胡建安;肖雄斌;李颖;张晓华;唐美岸;严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提高对婴幼儿与年长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31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影像资料与年龄之间的关系. 结果 婴幼儿(0~3岁)以咳嗽及喘息为著,肺部罗音多见,发热不明显,胸部影像学以小叶性肺炎多见,并发症少,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者较多;而年长儿(>3岁)以发热及刺激性咳嗽为著,肺部体征不明显,易出现大叶性肺炎改变,易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并发症多,合并EB病毒感染者较多. 结论 婴幼儿与年长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有显著差异,根据其特点对诊治有所帮助.
作者:王静;辛丽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麻风发病流行特点,找出规律,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终达到消除麻风病危害的目的.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对1993-2012年期间,湖南麻风流行强度、分布、疾病分型、发现方式、畸残、延迟期等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湖南省麻风病处于低流行状态,但分布极不均衡;1993-2002年与2003-2012年相比较,复发病例占全部病例的比例有所上升;年均发病下降;延迟期有所延长;畸残率增高. 结论 要重点抓好麻风相对高发地区(湘西州、怀化市、张家界市)的麻风防治工作;要加强基层麻风防治人员防治能力的培训,加强发现病人的力度,降低延迟期,降低畸残率.
作者:黄铭华;旷燕飞;魏中和;陈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职业性紧张普遍存在于我国各类型企业工作场所中提影响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人类工效学干预措施对降低企业员工职业性紧张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应用人类工效学改善企业员工职业性紧张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讨.
作者:杨建平;吴礼康;朱志良;吴志强;田亚锋;饶展宏;徐新云;庄志雄;袁建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淮安市病毒性肝炎诊断报告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病毒性肝炎监测数据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2013年12月份采用问卷对淮安市30家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生和预防保健医生进行调查. 结果 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病例数多于一级医疗机构;戊肝实验室检测条件在两个层次的医疗机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P<0.01);未分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在一级医疗机构回答的正确率为38.89%,二级和三级为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P<0.05);预防保健医生回答未分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的正确率为7.14%,临床医生为51.92%(x2 =34.21,P=0.01);二级和三级与一级医疗机构的培训材料是否依据卫生行业标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P<0.05). 结论 各医疗机构应加强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的培训,规范报告程序,提高病毒性肝炎诊断报告质量.
作者:苏琦;高强;李卓;范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验证便携式甲醛测定仪在不同甲醛浓度、不同温度或不同湿度下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在三种状态下,在同一地点同步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和便携式甲醛测定仪进行甲醛含量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和甲醛分析仪法检测结果受待测甲醛浓度、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可以相互替代.相对湿度在30% ~70%之间时,测定值与酚试剂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湿度<30%或>70%,相对误差>5%.而且湿度大于7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便携式甲醛测定仪操作简便、可现场直接读取甲醛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检测数据与国标法具有一定可比性,测定结果较为准确,可用于现场监测,但在用该检测结果进行室内环境甲醛污染状况评价时应综合考虑环境湿度对测定结果带来的影响,正确选择检测方法,以使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卢翠英;周权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地氟病区人群氟性骨损伤致病风险评价指标,通过风险评价,预测病情分布,分析致病因素,为氟危害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饮水氟、日摄氟量、累计总摄氟量和尿氟与氟性骨损伤发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剂量-反应关系评价,得出特定接触剂量下引起地氟病区人群氟性骨损伤的各危险因素的基准剂量(BMD)、95%的可信限下限值(BMDL)及其参考剂量(RfD). 结果 氟性骨损伤的发生率随饮水氟、日摄氟量、累计总摄氟量、尿氟的增加而升高,线性趋势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饮水氟、日摄氟量和尿氟的BMD分别为1.43 mg/L、4.47 mg/(人·d)、1.90 mg/L; BMDL为1.19 mg/L、2.94 mg/(人·d)、1.77 mg/L;RfD为0.60 mg/L、2.94mg/(人·d)、1.77 mg/L. 结论 改水后地氟病区氟接触人群氟性骨损伤致病风险仍与水氟含量、日摄氟总量、累计总摄氟量以及尿氟含量密切相关,建议进一步加强改水降氟措施,并结合机体排氟、改变生活方式、改善营养结构等方法进行预防,降低氟性骨损伤致病风险.
作者:肖健秋;杨建洪;黄建军;闵发胜;刘克俭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体外检测不同浓度头孢菌素对大肠埃希菌耐药菌株生长繁殖的影响,分析抗生素作用后耐药菌繁殖的规律,指导临床用药. 方法 分别用不同浓度头孢呋辛、头孢噻肟作用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在不同时间分别进行活菌计数,绘制细菌的生长曲线. 结果 高浓度头孢菌素对大肠埃希菌培养早期(头孢呋辛在18~24 h内,头孢噻肟在36 h内)仍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后期细菌的繁殖速度均明显增快,低浓度头孢呋辛作用组比无药物组细菌的繁殖速度更快. 结论 耐药菌株在药物作用过程中有一个选择和适应阶段;低浓度头孢菌素反而可促进耐药菌株的生长,应加强耐药菌的检测,并根据药敏试验足量全程用药,避免耐药菌的繁殖和扩散.
作者:桂芳;邹珍;汤朗媚;石玉慧;林章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其早期识别和救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Stata10软件,对我国2000-2013年国内公开报道的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进行Meta分析. 结果 纳入到本研究的文献共12篇,累计调查2 330人,其中病例组785人,对照组1 545人.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小于3岁、精神差、颈抵抗、神经反射异常、有手足抖动抽搐症状、感染病毒为EV71、发热大于39℃、外周血WBC> 12×109/L和有呕吐症状,合并后的OR值和95% CI分别为3.07(2.23~4.23)、65.88(30.46~142.48)、55.02(19.70~153.67)、34.78(11.91~101.51)、20.33(12.23~33.80)、8.75(6.19~12.36)、4.40(3.26~5.93)、3.21(1.27~8.11)和3.19(1.39~7.34).颈抵抗、有手足抖动抽搐症状、有呕吐症状和外周血WBC>12×109/L等4个危险因素存在发表偏倚,其余5个危险因素无发表偏倚.经敏感性分析,有手足抖动抽搐症状、有呕吐症状和外周血WBC> 12×109/L等3个危险因素的合并OR值结果不稳定,其余各危险因素合并OR值结果基本稳定. 结论 患儿精神差、神经反射异常、感染病毒为EV71、发热大于39℃和年龄小于3岁等是重症手足口病的可靠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应加强对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的综合识别,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重症病例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秦伟;袁慧;杨涛;潘晓芳;孙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导致手术室感染发生的临床不安全因素,从而针对这些因素探究临床有效护理管理应对措施. 方法 本文总结了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近三年(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手术室患者33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手术类型、有无参观、是否放置引流管、是否接台手术进行分组,比较感染发生率情况;同时按照是否感染进行分组,并比较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卧床时间. 结果 急诊手术组患者、有见习人员组患者、接台手术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均显著的升高,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平均年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卧床时间等三项指标上,感染组患者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均<0.05). 结论 导致手术室感染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手术性质、是否有人参观、是否接台手术,同时患者年龄较大,手术时间较长、卧床时间较长均会增加手术室感染的发生几率,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从多方面有针对性强化手术护理管理,确保手术感染率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钟向萍;岑彩虹;李蝶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流感嗜血杆菌成人呼吸道感染病例临床感染特点及耐药性. 方法 收集新邵县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32例流感嗜血杆菌成人呼吸道临床感染病例.从痰标中分离菌株,采用V因子、X因子、V+X因子卫星试验及嗜血杆菌生化鉴定卡进行菌株鉴定;头孢硝基酚纸片法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用嗜血杆菌药敏试验卡和K-B法同时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32例流感嗜血杆菌成人呼吸道感染病例以呼吸内科(11株,34.4%)患者所占比例高、内分泌科患者次之(8例,25.0%);60岁以上感染者26例(81.2%);男27例(84.4%),女5例(15.6%).96.9%的患有1种或1种以上基础疾病.基础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脑梗塞、慢性肾炎和糖尿病等较多.32株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17株(53.1%),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2.5%、65.6%、40.6%);对氨曲南、亚胺培南尚未发现耐药株. 结论 32例流感嗜血杆菌成人呼吸道感染以60岁以上老年人感染为主、男性高于女性,被感染者多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基础疾病,且在冬春季节感染所占病例多;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呈现出严重耐药性,且提示一种低产酶的流感嗜血杆菌在抗生素的压力之下被选择出来;亚胺培南氨曲南可做为产酶菌株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隆丰厚;艾文卫;唐孝志;龚小省;李武莲;陈烨;袁璐;刘友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在线标准加入-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食盐中痕量镉的方法. 方法 样品加入1%硝酸,以1%磷酸二氢铵+1%抗坏血酸做基体改进剂,应用标准加入法,测量值在相同基质情况下获得. 结果 镉含量在0~2.5 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0.9996,检出限为0.06 μg/L,质量检出浓度为0.003 mg/kg,在0.025、0.050、0.10 mg/kg添加不同水平回收率为92.0%~10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 结论 本法灵敏、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达到分析方法的要求,适用于食盐中镉的测定.
作者:宋新兵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描述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过程,了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 方法 采用对核心数据库文献研究与对比方法,描述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过程,了解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提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建议. 结果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效,制定了一系列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的文件、办法和实施意见.建立和修改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全国31个省市已经覆盖了基本药物制度,通过应用基本药物和零差率销售,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居民医疗负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药物目录遴选制度不统一,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不能充分保障,基本药物可及性不高,补偿不到位,财政支持力度不大等问题. 结论 我国已基本在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居民用药和降低了用药成本.但在药品的生产、目录遴选、配送和销售等方面存在问题和困难.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当科学地遴选基本药物目录、合理地布局基药的生产与供应渠道、科学测算,完善补偿机制和进一步加大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教育力度,以完善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提高运行效果.
作者:杨皓斌;王乐三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