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措施进行探讨

张杰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 合理用药, 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11月240例不合理用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参与研究,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血压平均值为(146.2±11.6)mmHg/(65.3±10.6)mmHg,平均脉压为(81.4±10.5)mmHg;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中对药物的错误认知占13.75%,盲目用药占17.08%,随意停药或用药占28.75%,随意增减剂量占40.42%.结论:为了保证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合理用药,医生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用药方案的制订,加强对患者用药的指导,提升患者依从性.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来我院就医的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12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6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60例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研究对比两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60例患者的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60例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满意度.

    作者:韦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氨氯地平5mg,每天给药1次,在氨氯地平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天给药1次.两组患者应用药物治疗4个月,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者的血压指标,包括舒张压和收缩压,并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根据患者血压下降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可起到良好的降压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素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微波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体会

    目的:对微波治疗急性囊肿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26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进行研究,对其应用微波治疗,进而对微波治疗疗效进行统计.结果:26例患者中14例微波治疗1次治愈,4例微波治疗2次治愈,6例微波治疗一次后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后治愈,2例微波治疗一次后手术切除囊肿.结论:在耳廓急性囊肿患者中应用微波治疗能够收获显著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金丹辉;张红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先天性缺牙采用口腔修复治疗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象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88例,并给予所有患者口腔修复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4.3%,且治疗后患者的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评分均比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先天性缺牙采用口腔修复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何得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ICC置管后敷贴部位发生接触性皮炎1例的护理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具有安全、方便、易于掌握、保存时间长(可达1年)等优点,不仅可以减少肿瘤患者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风险,还可以防止化疗药物的渗漏及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等.它不仅可以输注各种药物、液体,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还可以输注血液制品或进行血样采集.它是肿瘤患者静脉输液的理想通路,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PICC置管留置时间长,置管后敷贴部位易发生接触性皮炎,尤其是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身体免疫力出现下降,再加上一些自然条件和消毒剂的刺激,PICC置管周皮肤极易出现接触性皮炎,若处理不当易导致非计划性拔管,严重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据文献报道应用3M 敷贴固定致接触性皮炎发生率为5.39%~19.00%[2].

    作者:张仁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

    目的:通过对消化内科护理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的结果来制定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方法:通过近年消化内科工作总结列出内科护理存在的一些危险,对危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原因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结果:为防止内科护理方面再出现此类问题,提高服务的安全性.结论:工作人员要具有风险意识,完善护理过程中的技术和技巧,有足够的能力对风险进行排除和解决,避免消化内科护理事故的再次发生.

    作者:苏秀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76例在我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祛痰镇咳、解痉平喘、控制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药物盐酸溴已新治疗,观察组38例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5.8%和92.1%,组间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9%和13.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呼吸道症状可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景英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112例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总结舒适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从而分析舒适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推广价值.方法:从我院骨科门诊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12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为样本,参考随机平均分配的方法,将患者112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人.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骨科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传统常规骨科护理方法的同时采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中的护理效果和恢复情况,分析舒适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优越性.结果:观察组56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5±4天,56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满意率为97%,对照组56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24±5天,56例患者中4例出现并发症,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满意率为66%.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果上存在明显差异,经t检验,P<0.05,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同传统护理方法相比具有较明显的优越性,临床效果更优,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秀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方式与护理干预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编号的方式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n=26).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组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髋关节功能均有所改善,但是干预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9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意外拔管原因与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意外拔管发生的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9例意外拔管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29例意外拔管者的发生原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29例意外拔管患者中鼻胃管占86.2%,导尿管占6.89%.中心静脉置管和外周静脉置管(PICC)占6.89%,其中意识模糊、中夜班拔管,及在N1N2级护士单独值班时发生较多.结论:加强重要管道和高峰时段的管理,规范管道护理,着重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加强护患沟通能力, 均能及时预防意外拔管的发生.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对就诊于我院儿科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新生儿肺炎患儿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共182株革兰阴性杆菌菌株,其中大肠埃希菌93株(50.54%),肺炎克雷伯杆菌48株(26.09%),铜绿假单胞菌21株(11.41%).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耐药率分别为0%和11.84%,肺炎克雷伯杆菌对莫西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均为0%.结论:在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新生儿肺炎中,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常见,其对β内酰胺类抗菌素普遍耐药,应及时进行病原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针对性用药.

    作者:纪洪猛;郝小燕;唐倩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应用在小儿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评估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在小儿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本院2014年05月-2016年07月接收的67例心力衰竭患儿,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依据分组:试验组34例,给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参照组33例,给予常规治疗,比对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有效率97.06%(33/34),参照组有效率78.79%(26/33),(P<0.05);两组湿啰音消失时长、心衰纠正时长等对照,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小儿心力衰竭给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救治,可在改善患儿治疗有效率的基础上,缩减患儿的啰音消失时长、心衰纠正时长.

    作者:李艳;马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儿童牛奶过敏膳食回避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针对儿童牛奶过敏,探讨膳食回避联合孟鲁斯特纳长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8例牛奶蛋白过敏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膳食回避及对症治疗,观察组:膳食回避联合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联合患儿学校进行治疗与随访监测.以5d为一个治疗疗程,以治疗后1月为检测时间点,以皮肤点刺实验对治疗效果进行量化评定.结果:治疗后1月,观察组患儿牛奶蛋白皮肤激发试验,阳性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且+++、++++级相对应的患儿例数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较对照组66.67%存在显著差异(P<0.001),膳食回避联合孟鲁司特针对患儿牛奶过敏治疗效果稳定.结论:膳食回避联合孟鲁斯特纳药物治疗可有效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所发生的过敏反应.

    作者:边志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情况.方法:随机抽取4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A组,给予中医护理,另抽取44例作为B组,给予常规护理,随访6个月,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统计复发例数.结果:A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复发率均低于B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护理后,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愈后复发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燕;王珏利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的血脂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析冠心病患者的血脂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研究对象:在本院就诊检查的冠心病患者46例为甲组,以及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46例为乙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血脂、血清胆红素、以及尿酸等生化检测,回顾性分析其指标变化.结果:其中甲组患者的HDL、TC以及血清胆红素含量明显与乙组相比低(P<0.05).此外,其TG、LDL以及尿酸等方面均明显较乙组高(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应用生化检查对其血脂、血清胆红素以及尿酸的进行检测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明显的反映其指标的变化,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志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谷氨酰胺对创伤性应激性胃肠道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就谷氨酰胺对于创伤性应激性胃肠道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0例创伤性应激性为肠道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谷氨酰胺的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用药10d,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经过10d的治疗之后.对照患者的显效率为46.0%,总有效率为82.0%;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96.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运用谷氨酰胺能够进一步提升创伤性应激性为肠道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小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输血前后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目的:对患者输血前后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用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所收治的40例输血患者输血前与输血后24h的血清标本,用于检测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患者输血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生化指标变化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输血后,其血液生化指标会发生明显变化,临床应全面掌握输血指征,同时做到科学、合理、规范用血,可大限度地减少输血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临床输血治疗水平.

    作者:王永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保留膀胱颈的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8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保留膀胱颈与非保留膀胱颈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对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本文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8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非保留膀胱颈和保留膀胱颈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组,每组均为41例.通过对于两组的手术出血量、术后冲洗时间以及术后尿流率等方面进行对比,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前列腺治疗以及高血压史方面的P值大于0.05,无明显差距,不含有统计学的意义.通过保留膀胱镜的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的综合效果明显优于不保留膀胱颈.结论:保留膀胱颈经尿道电切术与非保留膀胱颈都是对于前列腺增生的治疗的较为有效的手段,但前者的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小,并且并发症小,进一步提僧了手术的安全性,在今后临床中可以加强对其的应用.

    作者:齐炳辉;孙福祥;王洪福;陈晓腾;曹亮;尹凯;乔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姑息护理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姑息护理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1.1~2016.12.1期间的60例临终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基础护理,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姑息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 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6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姑息护理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可考虑合理推广.

    作者:何欣;林玉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目的: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实施个性化延续护理,分析患者心理、行为和自护能力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比例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心理状态、行为和自护能力产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2.35%,两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是现代医院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临床护理的延续和巩固,对改善患者心理健康、规范患者健康行为和增强患者自护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锋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