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红
目的: 对盐酸氨溴索在社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共6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的差异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均静滴青霉素、氨茶碱注射液,观察组则在上述基础上加盐酸氨溴索静滴.结果: 患者入组时在PaO2、PaCO2的水平上均相当(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PaCO2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对照组20.0%(χ2=3.9757,P=0.0462).结论: 盐酸氨溴索能够对社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动脉氧分压等指标均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安全性更高.
作者:孙听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肝素抗凝治疗的风险评估.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断指再植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给予两组患者术后连续使用肝素治疗,对照组患者连续使用10天时间,观察组患者连续使用2天时间,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手指成活率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血管危象6例,占比10%,对照组患者发生血管危象5例,占比8.3%,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差异极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57例,占比95%,对照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56例,占比93.3%,两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差异极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2d,两组患者的APTT变化情况差异不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两组患者APTT稍高于术前,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观察组患者APTT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患者APTT则明显升高,两组之间差异较大,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肝素抗凝治疗患者,血管危象和再植成功率与连续使用肝素时间没有多大区别,使用时间越长,APTT反而会延长,临床上应予以关注.
作者:谢钦赐;潘文疆;易俊方;黄高峰;王金应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梧州市龙圩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治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2016年梧州市龙圩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4~2016年梧州市龙圩区共报告手足口病3360例,年均发病率为92.77/10万,其中重症病例27例,占8.04‰,死亡2例,占0.60‰.该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为每年的5~7月,共发病1949例,占58.01%,各乡镇均有发病.3360例病例中男性2049例,占60.98%;女性1311例,占39.02%.男女性别比为1.56∶1.发病病例年龄2月龄~64岁,其中以0~5岁儿童为主,共3229例,占96.10%.实验室确诊161例,占病例总数的4.79%.其中EV71型92例,占57.14%;Cox A16型39例,占24.22%;其他肠道病毒30例,占18.63%.结论:梧州市龙圩区2014~2016年手足口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应重视病原学监测,并对重点人群加强防控.
作者:陈汉朝;刘锦钧;潘露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对就诊于我院儿科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新生儿肺炎患儿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共182株革兰阴性杆菌菌株,其中大肠埃希菌93株(50.54%),肺炎克雷伯杆菌48株(26.09%),铜绿假单胞菌21株(11.41%).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耐药率分别为0%和11.84%,肺炎克雷伯杆菌对莫西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均为0%.结论:在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新生儿肺炎中,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常见,其对β内酰胺类抗菌素普遍耐药,应及时进行病原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针对性用药.
作者:纪洪猛;郝小燕;唐倩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利用蒙脱石散对新生儿内科性呕吐进行治疗,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患儿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儿轻者给予合理喂养,呕吐严重者给予碳酸氢钠液1%或生理盐水进行洗胃,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0例口服1次蒙脱石散后呕吐即停止,7例口服蒙脱石散2~4次呕吐即停止;对照组4例呕吐2d内症状缓解,29例均在3~4d内症状消失,2例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共有1例出现便秘现象,停药之后症状自行缓解.结论: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内科性呕吐可以获得很好的疗效,达到抗酸、抑菌及止血等作用,避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生.
作者:杜慧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消化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病房收治的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常规给予消化内科治疗和基础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再给予优质人性化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抑郁度、焦虑度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消化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魏晓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作用.方法: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8例产后出血患者均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8例患者手术时间(59.8±11.2)min;术中出血量(1209.7±126.4)ml;术后1h内出血量(289.8±86.3)ml.经治疗后,44例治疗有效,有效率91.7%.术后,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18.8%.结论:产后出血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时,能够较为快速的出血,减少出血量,促进患者痊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万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固位纤维牙周夹板配合派丽奥治疗重度牙周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3例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实施尼龙丝结扎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实施固体纤维牙周夹板配合派丽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牙周变化、牙齿松动度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3、6个月牙周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位纤维牙周夹板配合派丽奥治疗重度牙周病的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保持早产儿呼吸道通畅中乳胶手套改良式水枕应用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60例早产儿,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早产儿不使用枕头,观察组早产儿使用乳胶手套改良式水枕,进行了两组早产儿呼吸道畅通情况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血样饱和度高于对照组早产儿,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早产儿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早产儿,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早产儿中应用乳胶手套改良式水枕能够保证呼吸道畅通,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学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早期人工流产,对于软化宫颈、减少宫颈损伤及降低手术风险的临床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实施早期人工流产的妇女600例,全部采用术前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200ug-400ug,观察其含药时间,孕周,孕囊大小对宫颈松弛度的影响.结果:含药时间,孕周,孕囊大小对宫颈松弛度均有显著影响.
作者:王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2月我社区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41)和实验组(n=41),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应用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值得借鉴和全面推广.
作者:卢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本地区幼儿园儿童体格发育的情况.方法:采取整体抽样法抽取本地区600名幼儿园儿童,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男童与女童饮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在年龄段5~,男童体重测量值相比女童明显较重,在年龄段6~7,男童体重测量值相比女童较轻,P<0.05;比较男童与女童身高测量值的年龄段5~与年龄段6~7均差异显著,P<0.05;男童与女童体格发育情况绝大多数处于正常水平,P>0.05.结论: 所有幼儿园儿童的肥胖率总体偏高,可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计划,普及营养知识.
作者:钱云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在当前社会环境变化发展的情况下,社会人口学特征也不断发展变化,人群的行为因素变化也伴随着病原微生物的进化,这使得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仍旧威胁着社会稳定和人们的身体健康.笔者结合疾病预防控制的工作实际,联系到我国当前传染病控制的现状,通过本文详细分析当前传染病的流行现状,并着重提出对应的预防控制策略.
作者:陈树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在超声监测之下对盆腔脓肿予以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于我院进行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所收治的盆腔脓肿患者共58例探讨对象的选取,参照组、实验组进行随机分配.参照组予以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予以超声监测之下的介入治疗(穿刺抽脓+抗生素的注入),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予以2种治疗之后,实验组临床指标和参照组对比,明显更优.采取经统计学进行分析,组间的差异比较显著,且P<0.05,将分析意义形成.结论:对盆腔脓肿的临床患者在超声监测之下,实施介入治疗的方案,疗效比较明显且比较可靠、安全.
作者:彭启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中频电刺激结合康复教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具体方法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对于两组患者,均采用香丹注射液10ml穴位注射以及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措施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中频治疗结合康复教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可以采用中频电刺激法进行治疗,并对患者加强康复教育,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夏贵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8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再发率为12.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29%(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治疗时间、治疗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可促进患者心功能得到更显著改善,降低心律失常再发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邓莉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碍问题的产生原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以及观察组30例.制作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对于对照组患者以及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以及优质护理措施,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很多因素都会对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造成影响,其中,介入手术结局、疼痛、生命危险、经济负担是为重要的三点因素,分别占88.3%、83.3%以及73.3%.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在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以及日间功能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成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因素有很多种,对此,需要对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加强沟通交流,缓解患者进场情绪,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并加强睡眠指导,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朱艳;袁为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慢性胃炎患者通过加味补中益气汤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入院的慢性胃炎患者5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25人.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为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为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针对临床治疗有效率,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通过加味补中益气汤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的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aCO2、SaO2、PaO2等血气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汤振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社区随访与门诊评估相结合用于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20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管理模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社区随访与门诊评估,对比两种管理模式的临床作用.结果:两组患者管理后的FPG、P2hP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管理前,且观察组的下降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的按医嘱用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人数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随访与门诊评估相结合用于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升其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亦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