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氨溴索治疗社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

孙听来

关键词:社区,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发作期, 盐酸氨溴索
摘要:目的: 对盐酸氨溴索在社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共6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的差异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均静滴青霉素、氨茶碱注射液,观察组则在上述基础上加盐酸氨溴索静滴.结果: 患者入组时在PaO2、PaCO2的水平上均相当(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PaCO2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对照组20.0%(χ2=3.9757,P=0.0462).结论: 盐酸氨溴索能够对社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动脉氧分压等指标均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安全性更高.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5年7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秋季腹泻患儿中抽取82例作研究对象,并遵从随机抽签法分组,干预组(n=41)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对照组(n=41)则单纯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以及红臀发生率.结果: ①研究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是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1%(P<0.05);②研究组患儿红臀发生率是4.88%,低于对照组的21.95%(P<0.05).结论: 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患儿红臀发生率较低,可借鉴.

    作者:涂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的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患有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20例患者,观察其临床特点,并给出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凝血功能障碍以及黄疸,其中出现消化道症状的有20例,主要症状是恶心、上腹部疼痛、呕吐、乏力等,皮肤黄染的患者19例,产后出血的患者17例,伴有低血糖的患者15例,重度子痫前期的13例,双下肢水肿的患者11例,感染的患者5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患者7例,急性胰腺炎的患者3例,肝性脑病3例,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的12例.血液净化治疗后,痊愈患者有13例(65%),好转患者有4例(20%),无效患者有3例(15%).结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并发症多,预后差,需要引起医生的重视,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观察,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魏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辨证施护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低血糖、呼吸道感染、酮症酸中毒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3个月后肢体外展、曲度、内收、后伸展角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作者:丁四萍;马倩;李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基层疾控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策略分析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层疾控中心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措施.首先对2014年~2016年30起疾控中心所处理的突发性卫生事件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事件出现的根源、因素等内容,并探究防范及应对各类卫生事件的具体对策.通过疾控中心处理的突发性卫生事件的调查研究得知,突发性卫生事件共波及92位患者,有3名患者死亡,其中22起为学校内部事件,占70.3%;8起为社会性事件,占26.6%.所有事件中较多的有麻疹流行、手足口病传染、水痘感染等,且事件类别出现的时间各不相同,其中3、5、8、10等月份出现较多.因此,疾控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管控建设,将干扰公共环境的风险性因素全部消除,将公共突发性卫生事件的防控责任落实到位.

    作者:雷毛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应用耳穴埋籽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耳穴埋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安眠药物治疗,观察组用耳穴埋籽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及护理干预后的PSQI评分为(10.35±2.51)分,明显比对照组的(14.26±2.54)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耳穴埋籽治疗失眠患者效果好,且操作简便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使患者睡眠质量有效提高.

    作者:苏蕾;葛东方;郭正香;祁晔;吴新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益心舒胶囊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究益心舒胶囊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对治疗中老年冠心病是否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否在多个方面改善患者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中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性治疗,利用硝酸酯类等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益心舒胶囊.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接受药物前后的变化,患者冠心病情况是否有所好转,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多项指标进行测量,分析益心舒胶囊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试验组中的患者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明显比对照组中更为稳定,多项指标都有了明显好转.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差异,试验组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结论:益心舒胶囊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有着明显的临床效果,对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也有着明显的作用.

    作者:李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重症颅脑外伤的抢救和护理研究进展

    颅脑外伤是指由于交通事故、坠落、跌倒及其他自然灾害、爆炸、火器伤、各种锐器和钝器引起的头部直接或间接损伤[1].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急,进展迅速,并发症多,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因此,迅速准确判断病情,积极急救和护理,对稳定病情,赢得手术时间,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国内外重症颅脑外伤的抢救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农桂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心脏复杂缺损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检查诊断心脏复杂缺损(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三种缺损并存)的准确性.方法:对我院CDE检查的24例心脏三种缺损并存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CDE对VSD检出率100%(24/24)、ASD次之79.17%(19/24)、PDA低54.17%(13/24).其中21例行右心导管检查确诊,3例经手术证实.结论:漏诊原因除技术问题外,CDE对心脏三种缺损并存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杨燕淑;李云安;段峰;康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接受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4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10月间收治.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患者97.5%明显较高(对照组为87.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接受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效果分析发现,其相比较常规的针刺治疗而言,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同时无不良反应情况,因此临床使用相对安全,故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邱兆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新加坡护理专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借鉴

    采用文献法与访谈法比较与分析中新两国专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为我国护理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郭奕嫱;段莉;封桂英;李青;王艳娜;雷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目的:观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同时合并真菌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同时合并真菌性肺炎患者15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病人使用氢氯噻嗪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病人则用氟康唑片,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87%,而对照组仅为71.7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氟康唑片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同时合并真菌性肺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张晓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MRI对肝门型胆管癌的诊断价值及优势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扩散加权成像(DWI)和三维容积式插入法屏气检查(3D-VIBE)序列相结合在肝门型胆管癌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党进军;唐晓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本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系统,对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进行诊断检查,具有针对性的进行下肢深静脉的检查与诊断,确保患者诊断结果.结果: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13例患者为左下肢血栓形成,6例患者为右下肢血栓形成,3例患者为双下肢血栓形成,通过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结合患者病史22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均被诊断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伤的检测方法,对确定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证据,很好地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杨其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为今后指导该疾病有效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采取随机选择法,选择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这一时间段中所收治50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之后对其术后视力情况、眼压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发现,①术后一段时间患者复查视力达0.5-1.0为35例(70%),0.3-0.5为11例(22%),低于0.3为4例(8%);②患者术后并发症中,前房出血2例(4%)、角膜水肿4例(8%)、虹膜眼睫状态体炎5例(10%)以及一过性高眼压7例(14%),并且患者在进一步治疗后并发症均得到有效处理.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可知,针对白内障临床治疗中,相比与传统方法,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不仅能够较为有效地提升患者视力,同时并且其还具有并发症率较低、切口小以及预后效果较为理想等优点,因而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吴显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DCA循环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提升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在医院感染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进行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妇科住院部患者1600例,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0例.观察组患者针对医院感染工作采取PDCA循环管理,对照组患者则按常规管理模式运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分别为2、4、1例;对照组患者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分别为30、10、5例.观察组医院感染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DCA循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新型管理模式,能够高度结合临床医院感染情况,对临床医院感染进行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的管理,从而有效的减少医院感染率,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作者:陈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12年至2016年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及对策

    目的:总结近五年来临床输血的基本情况,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至2016年间临床输血情况,针对临床用血情况、输血总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总结目前临床输血现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临床用血量随着手术台次增长呈现上升趋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也随之增多,与其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患者体质、血液质量、输血次数等.结论:输血治疗手段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只有找出导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原因,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其发生率,保证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周文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男性不育中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的必要性

    目的: 观察男性不育中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的必要性.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对其进行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精液的常规分析以及精子形态学的分析.对照组进行手术前的各项检查,研究组接受手术后的各项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无论是精子密度、精子成活率、以及A级精子活力的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且精子畸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不育中进行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成活率以及A级精子活力的百分率、精子畸形率,可以作为首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陈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阑尾炎的可行性及超声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对阑尾炎患者实施超声诊断表现出的可行性,并且对超声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8月~2016年09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51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对所有阑尾炎患者临床展开超声诊断,之后对超声检查结果实施分析,针对阑尾炎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针对终分析结果同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终对导致临床出现漏诊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针对阑尾炎患者完成超声诊断后,针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终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患者49例,终漏诊患者2例.临床通过手术病理证实,终属于急性阑尾炎患者51例,临床诊断准确率达到了96.08%.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选择超声检查的方法进行诊断,针对患者的疾病表现可以进行有效明确,针对急性阑尾炎可以做到准确诊断,终确保患者可以获得及时治疗,将患者的身心痛苦感显著降低,发挥显著的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钟志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3-羟基苯甲醛抑制兔自体移植静脉桥内膜增生的研究

    目的:研究3-羟基苯甲醛(3-HBA)对兔搭桥后静脉桥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兔计算机随机均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颈外静脉移植到颈总动脉实验模型,实验组动物予以耳缘静脉注射3-HBA 100mg/(kg﹒d),对照组动物予以同剂量生理盐水.于术后的2周、4周采集各组移植血管,计算移植血管桥内膜厚度,Western Blot检测AKT蛋白活化情况.人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不同浓度3-HBA作用于平滑肌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结果:2周时,实验组静脉桥内膜厚度较之对照组稍有减小(76.57±6.76μm vs 87.32±6.89μm),p=0.1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周时实验组较对照组内膜厚度明显变薄(45.39±9.41μm vs 134.07±18.80μm),P<0.05.p-AKT在实验组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均受到抑制,P<0.05.结论: 3-HBA能抑制实验用新西兰兔自体移植静脉桥内膜增生,可能与其抑制AKT的磷酸化从而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有关.

    作者:王永坤;罗磊;李世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骨外科临床患者安全问题分析

    目的:对骨外科临床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1月我院骨外科临床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跟踪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60例患者中出现了9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结论:骨外科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较多,需要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并积极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治疗管理措施,有效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改善医患管理,提升医疗水平.

    作者:蔡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