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2年郧县家禽屠宰点从业人员及外环境禽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崔小波;方正斌;王定芳;刘佩佩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 环境, 高危人群, 监测
摘要:目的 了解郧县家禽屠宰点从业人员禽流感H5N1感染及外环境禽流感病毒H5、H9亚型污染状况.方法 1月份采集家禽屠宰点从业人员16人血清标本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检测H5N1抗体;1-12月每月各采集5份外环境鸡笼、鸡粪、污水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检测禽流感病毒FluA、AH5、AH9、AN1核酸.结果 16份家禽屠宰点从业人员血清H5N1抗体均为阴性;家禽屠宰点60份外环境标本中,阳性检出(率)分别为FluA 30份(50.00%)、AH9 19份(31.67%)、AH51份(1.67%)、AN1 1份(1.67%);30份FluA阳性标本中,仅AH9阳性18份,构成比为60.00%;AH9、AH5全为阴性11份,构成比为36.67%;AH9、AH5同时阳性1份,构成比为3.33%;FluA、AH9、AH5、AN1在11月同一份污水标本中检出.结论 郧县家禽屠宰点外环境存在禽流感病毒AH9、AH5等多种亚型污染,且存在H5N1的污染,但没有从业人员感染H5N1的证据.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4-2012年广州市黄埔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黄埔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改进消毒工作的薄弱环节,提高消毒质量,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方法 采用现场抽检方法,对托幼机构的室内空气、玩具、物体表面、幼儿和教师手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测.结果 2004-2012年间共采集上述样品3 134份,合格率为81.88%.大、中、小型托幼机构的样品合格率分别为83.22%、80.21%、74.07%,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气、玩具、物体表面、幼儿和教师手的样品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格率分别为96.79%、90.53%、77.54%、67.80%.省级、市级、区级、未评级托幼机构消毒监测样品总合格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格率分别为95.03%、88.60%、87.87%、77.76%.结论 重点要加强小型托幼机构和未评级托幼机构的消毒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特别是要提高物体表面和手消毒合格率.

    作者:吴根容;林宗伟;方杭燕;黄海;梁志轩;陈建成;王伟炎;罗雪影;李少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不同年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高危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年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年龄分为A组(青年组)34例、B组(中年组)68例和C组(老年组)83例,将三组人员的肥胖率、不良生活习惯、并发基础疾病情况及高血压危害知晓率、治疗遵从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A组患者的肥胖率及不良生活习惯率高于B组及C组,C组并发基础疾病率高于A组及B组,A组高血压危害知晓较佳率及治疗遵从较佳率则均低于B组及C组,而B组则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高危因素主要为肥胖、不良生活习惯及疾病知晓差、治疗遵从差情况,而老年患者则以并发基础疾病为主要危险因素.中年患者的上述方面则均普遍存在.

    作者:刘伦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连续11年耐药谱动态观察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引发的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为寻求更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 141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资料,用WHONET5.4分析其标本分布和耐药率变迁.结果 11年共分离1 141株CRAB菌株,总检出率为69.40%,其中2009、2010和2011年检出率均在80%以上,标本来源以痰标本第一位,分离率为71.69%;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率高,为56.0%,其次是神经外科病房,为13.41%.CRAB菌株呈现高度耐药性,与非CR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率十一年多在80%以上,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为27.7%,但已由2004年4.1%升到2011年的39.7%,其次是米诺环素和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53.1%和54.3%,也分别由2009年32.9%和2002年的20.0%上升到2011年的58.5%和65.3%.结论 应继续加强CRAB监测,要重点关注ICU病房及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

    作者:李文青;吴伟元;卢月梅;吴劲松;程锦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小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影响,为寻求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表,CBCL),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两所小学480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影响因素探索.结果 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1%.母亲学历、家庭类型、经济收入、6岁前家庭环境变迁次数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有显著影响.亲密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得分越高,矛盾性得分越低的家庭,男女生行为问题越少.知识性得分越高,女生行为问题越少.矛盾性是男生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OR=1.371),亲密性是女生行为问题发生的保护因素(OR=0.668),控制性是女生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OR=1.344).结论 家庭环境因素对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作者:杨喆;段重阳;刘晓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不同档次场所暗娼人群艾滋病/性病感染状况和高危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不同场所中暗娼艾滋病病毒/性病感染(HIV/STI)的感染状况,为制定针对暗娼的综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西某县各城区、乡镇、村屯各类场所的暗娼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人口学和高危行为信息,并采集静脉血检测HIV、梅毒,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26名暗娼中,中高档场所占60.7%(198/326),低档场所占39.3%(128/326).两组相比,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高危行为、艾滋病认知和艾滋病感染率等方面,中高档和低档暗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档暗娼年龄较大,农民占的比例更高,文化程度较低,对艾滋病的认知较差,已婚占的比例更多;低档暗娼服务的客人为中老年为主,安全套使用率低,服务收费低廉,首次从事性交易年龄较大,低档暗娼近一个月平均每天服务客人的数量更多,而她们获得的艾滋病服务较少;低档暗娼HIV阳性感染率为3.9%,明显高于中高档暗娼,梅毒感染率为12.5%,与中高档暗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档暗娼比中高档暗娼存在更高的艾滋病高危行为,传播艾滋病的几率更大,应作为监测和干预的重点人群.

    作者:李秀苾;张振开;文小青;莫晓玲;杨春元;欧俊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广西低档暗娼人群安全套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了解和分析广西低档暗娼安全套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广西低档暗娼人群专项调查工作方案》要求进行问卷、采血、检测.所有资料经Epidata3.1进行双录入,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的7 936名研究对象中,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能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占47.2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固定场所(OR=1.735,95%CI:1.501~2.006)、无吸毒行为(OR=2.303,95%CI:1.107~4.789)、接受同伴教育(OR=1.482,95%CI:1.333~1.647)、近1年做过HIV检测(OR=1.339,95%CI:1.211~1.481)是安全套使用的促进因素;而文化程度低(OR=0.826,95%CI:0.748~0.913)、知晓艾滋病知识低(OR=0.476,95%CI:0.422~0.538)、风险意识低(OR=0.886,95%CI:0.792~0.990)、每次商业性行为收费低于50元(OR=0.605,95%CI:0.541~0.677)是安全套使用的阻碍因素.结论 广西低档暗娼坚持使用安全套率低、影响因素多且复杂,需对这类人群加强分类指导与针对性干预,促进安全套使用,减少经低档暗娼人群造成的艾滋病传播与蔓延.

    作者:周月姣;谭广杰;崔岩;沈智勇;张小娟;唐振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宝鸡市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研究

    目的 了解宝鸡市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总体水平,确定麻疹防控重点人群,为制定针对性麻疹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麻疹疫苗免疫策略不同阶段进行人群分组,对8个年龄组1 313人开展麻疹免疫史及患病史调查,并采集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定量检测.结果 全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78.90%,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562.15 mIU/ml,达到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48.06%,以8月龄~6岁人群免疫水平高,1~7月龄低.8月龄~14岁儿童调查免疫率为97.80%,有1剂次、2剂次和3剂次免疫史人群免疫水平均高于无免疫史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和麻疹发病率基本上呈反比.结论 将小于8月龄作为麻疹防控的重点人群,可以考虑对育龄期人群进行麻疹疫苗预防性接种.接种液体疫苗和冻干疫苗的部分人群麻疹免疫力有所下降,可在生源较多的大、中专学校中开展入学新生麻疹疫苗接种.

    作者:张晓宇;巨洲峰;寇光平;杜红忠;李钟;崔秀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某管片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某管片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以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进行职业卫生现况调查分析.结果 化学毒物定点采样中有4个电焊岗位的锰及其化合物测定值不符合限值;粉尘定点采样中有4个电焊岗位的电焊烟尘测定值不符合限值;22个噪声测定点中有12个测点超标,超标率为54.55%;职业体检中发现6例噪声作业者高频听阈提高.结论 粉尘、噪声是该厂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该建设项目对职业病危害的控制措施基本可行和有效.

    作者:廖日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技术研究

    灾后人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身反应,其中相当比例的人会出现心理应激障碍,针对这些问题应进行适当的心理危机干预.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以创伤后危机干预为思路,以缓解应激反应障碍相关症状、预防应激反应障碍发生为主要目标,采取心理急救、严重事件应激晤谈、认知-行为疗法、眼动技术等方法进行干预.

    作者:潘光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郴州市2010-2012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流感流行趋势和病原学特征,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郴州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2010-2012年流感样病例的基本信息,并采集鼻、咽拭子,以狗肾传代细胞(MDCK)进行分离培养,采用血凝(HA)及血凝抑制(HI)方法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及分型鉴定.结果 2010-2012年共监测流感样病例18 265例,流感样病例主要集中于0~14岁组,占71.7%,男女性别比为1.54:1,采集咽拭子样本3 859份,经病毒分离和分型鉴定的流感病毒242株,总分离率6.3%,其3年的分离率分别为4.8%、7.4%、7.8%,分离到了BV、BY、H3、新甲H1N1四种亚型,但3年均以BV亚型为主.发现2株BY型毒株与疫苗株相比,存在7个突变位点.流感暴发疫情病毒分离率42.6%,BV亚型3年分别占88.2%、61.9%、87.5%.结论 郴州市流感的防控重点是B型流感病毒的流行,重点人群是0~14岁儿童,特别是中小学生;加强病毒变异监测,及时掌握变异动态.

    作者:李成华;谢群;谭徽;刘爱平;陈伟华;朱韩武;刘卫;阳慧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长沙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分析

    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患儿病毒病原感染流行情况,为临床诊断ARI患儿提供病毒病原学依据.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6月,取2 209例住院ARI患儿的鼻咽深部分泌物用直接荧光免疫快速检测和鉴定七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主要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IVA和IVB)、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IV-1、2、3).结果 2 209例标本中病毒总检出例数为1 497例(67.8%),其中RSV检出率高53.96%(1 192/2 209),没有检测出副流感Ⅱ型病毒.流感病毒A在男女性别中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49,P<0.05),女性高于男性,其它ARI病原体在男女性别中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在各年龄组中婴儿组和幼儿组检出率高于其它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65、17.77,P<0.05),其它ARI病原体在各年龄组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I病原体中副流感Ⅰ型、Ⅲ型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不同季节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它ARI病原体在4个季节的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的检出率与年龄、性别、季节有关系,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Ⅲ型病毒和腺病毒是长沙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

    作者:李梨平;赖源;易思思;孙开胜;朱纯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武鸣县地中海贫血高风险夫妇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武鸣县育龄夫妇中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高风险夫妇的发生率及各种地贫高风险夫妇基因型分布情况,为当地地贫出生缺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650对(1 300人)武鸣县已婚待育夫妇全部做血细胞分析,对一方或双方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低于79 fL的夫妇做血红蛋白(Hb)电泳.筛出所有β地贫高风险夫妇及小部分α地贫高风险夫妇.在筛出的高风险夫妇之外的所有已做电泳的夫妇中选择携带α地贫基因可能性小的一方先做α地贫基因检测,再将检出的α地贫基因携带者的配偶做α地贫基因检测.诊断出所有α地贫高风险夫妇.结果 650对待育夫妇中检出地贫高风险夫妇25对(α地贫高风险夫妇21对,β地贫高风险夫妇4对),发生率为3.85%,1 300人(650对夫妇)中,检出β地贫99人,HbH病8人,HbCS19人.结论 武鸣县地贫高风险夫妇发生率高,加大地贫出生缺陷干预力度会带来极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作者:周艳洁;朱茂灵;吴得生;何桂琼;梁萧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学习障碍儿童医教结合干预模式探讨

    目的 探讨学习障碍儿童的医教结合的干预模式,为其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89名学习障碍儿童采用团体心理咨询,感觉统合训练,学习策略训练及必要的药物治疗.结果 通过为期4个月的有效干预,学习障碍儿童的PRS量表分增加、期中与期末成绩上升,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医教结合综合干预模式能明显改善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习状况.

    作者:胡尔林;张湘斌;谢伟;李金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试管法血浆凝固酶试验影响因素的探讨

    目的 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试管法血浆凝固酶试验的影响因素.方法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方法操作,比较菌悬液的浓度、菌悬液介质、健康人血浆含抗凝剂种类以及血浆稀释度对试管法血浆凝固酶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 当菌液的浓度分别为2、3、4 MCF和>4 MCF时,含不同抗凝剂的人血浆凝块形成时间不一,只有当菌液的浓度>4 MCF时,且该菌悬液与稀释度不超过1:4的血浆混合时,这些血浆都凝固的短时间为3.5 h;用生理盐水或去离子水配制的菌悬液与含同种抗凝剂血浆的凝固效果无差异.结论 在金葡菌血浆凝固酶试验过程中,菌悬液浓度宜>4MCF;菌悬液介质可选择无菌去离子水或生理盐水;当血浆稀释度≤1:4时,可在3.5h内观察结果;选择含肝素钠、枸橼酸钠和氟化钠抗凝剂的健康人血浆均可用于血浆凝固酶试验.

    作者:杨烨建;雷建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宜昌市出国务工人员疟疾相关KAP调查

    目的 调查宜昌市出国务工人员疟防知识、态度、行为(KAP)的基本情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586名劳务输出人员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一般情况、疟防常识知晓、疟防态度及行为习惯等资料.结果 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不同工种人群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352、95.207、60.618,P<0.01),知晓率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随年龄的升高而降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商人知晓率高于其他体力劳动工人;高年龄组主动就医意识强于低年龄组(x2 =52.249,P<0.01);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商人预防性服药率显著高于其他体力劳动工人(x2=321.966,P<0.01).结论 针对文化程度的差异采取浅显易懂的方式宣传疟疾防治知识,提高出国务工人员疟防知识知晓率,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并加强对高疟区回归人员的监测,有效控制输入性疟疾的发生.

    作者:蒋静;程波;刘继恒;张皓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性.方法 采取多导睡眠仪对本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之间50例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观察组)和同期50例老年男性健康对象(对照组)进行体重指数、臀围、颈围、腰围、血压和血脂检测.结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体重指数、臀围、颈围、腰围、收缩血压和TG等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重度组的体重指数、臀围、颈围、腰围和HDL-C均明显高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腰围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结论 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能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芝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路径重组对急性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重组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起到的作用.方法 将本院内科2011年9月-2012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传统健康教育路径组(对照组)及健康教育路径重组组(观察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77,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完全及部分改变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3,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嘱服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8,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重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显著,临床可使用.

    作者:傅爱琼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278例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永州市2012年1-12月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辖区内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定点收治的278例手足口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HFMD患儿发病1周内的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RT PCR法对患者进行总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的特异性核酸检测.回顾性分析患儿性别、年龄、病例来源的分布情况.结果 278例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阳性182份,检出率65.47% (182/278),其中EV71、CoxA16、EV71和CoxA16混合感染、非EV71和CoxA16的其他肠道病毒核酸分别为151、1、1、29份,占肠道病毒感染阳性的82.97% (151/182)、0.55%(1/182)、0.55%(1/182)、15.93%(29/182),非肠道病毒(NEV) 96例占34.53% (96/278).患儿以3岁以下儿童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以散居儿童居多.结论 2012年1-12月永州市HFMD流行的病原体优势株可能为EV71,实时荧光RT-PCR可用于手足口病的快速诊断,对3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进行病原学检测,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防止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关键.

    作者:唐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2009-2012年深圳市龙岗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并探讨其重症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2012年深圳市龙岗区重症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同时收集82例重症和106例普通手足口病的个案调查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深圳市龙岗区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率为0.70/10万,发病高峰为5-7月,散居儿童的重症比例(101/31 394)显著高于其他人群(7/9 391)(x2=16.723,P=0.000);重症病例发病主要集中在1岁(中位数),与普通病例(中位数2.7岁)相比,重症发病年龄显著偏低(t=3.127,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后,血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高(OR=1.598,P=0.003)、发热持续时间长(OR=6.186,P=0.035)是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龙岗区重症病例以1岁儿童发病为主,散居儿童居多,夏季高发,白细胞计数上升、发热持续时间长为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在医疗机构中开展相关的早期监测对防止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爱平;刘凤仁;李刚;王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某烤瓷牙制作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某烤瓷牙制作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和控制效果.方法 对该烤瓷牙制作项目生产车间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合相应的职业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进行评价,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检查.结果 该项目总体布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卫生辅助用室等均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存在或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粉尘、金属毒物,其中粉尘、毒物空气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噪声合格率89.7%;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职业卫生相关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可行、有效.

    作者:莫民帅;钟才高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