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梅;王敏;张婷婷;周志芳;蒋洪敏
目的 探讨医院重症监护病例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用药. 方法 收集2010年5月-2011年4月间岳阳市中医院ICU患者临床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梅里埃ATB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所收集的标本进行细菌鉴定,用头孢西丁纸片法检测MRSA,然后用K-B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判断标准进行药敏结果判断. 结果 所分离出的MRSA对利福平、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依次为:79.3%、74.4%、62.2%、39.0%、34.1%、0%、0%. 结论 MRSA感染和耐药性在本院ICU不容忽视,应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开展持续有效的药敏监测.
作者:刘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风疹和麻疹的抗体水平. 方法 新生入校体检时,随机采集大学新生的血清标本171份,用ELISA法检测麻疹、风疹IgG抗体. 结果 麻疹抗体阳性率为72.51%( 124/171),风疹抗体阳性率为57.31%(98/171),城市和农村大学新生的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学新生对风疹的免疫力较低,对麻疹的免疫力也未达到保护水平,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接种麻风二联或麻风腮三联疫苗.
作者:邓玲萍;李建华;聂时位;肖健秋;彭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冷水滩区首例人间布鲁氏菌病例的调查分析,为防控工作提供建议和依据. 方法 对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全自动血培养MINI VITAL系统对病例进行血培养,采用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对血标本培养菌株进行鉴定. 结果 患者发病前有屠宰、喂养山羊和出售羊肉,并曾划伤手指等流行病学史;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发热、关节痛、乏力和针刺样头痛等;血培养菌株鉴定结果: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A因子血清阳性、M因子血清阴性. 结论 该病例为冷水滩区报告的首例人间布鲁氏菌确诊病例,本例病例的传染源为来自布病流行区的染病羊只;冷水滩区目前为布病非流行区,但存在疫情传入和转变为流行区的危险,必须加强卫生与畜牧部门的协作,加强临床医师布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和防控体系,严防疫情的传入与传播.
作者:唐小雨;唐莉萍;吕美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肾移植术后隔离病房中的应用体会. 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 2010年8月的80例肾移植手术后患者,按时间段分为两组:2009年12月- 2010年2月的患者为常规护理组,2010年3月后患者为优质护理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知晓医务人员、疾病基本知识知晓、药物知识和功能锻炼知晓、情绪稳定等指标. 结果 两组在患者对护士满意度、知晓医务人员、疾病基本知识知晓、药物知识和功能锻炼知晓、情绪稳定等方面,优质护理组均优于常规护理组.优质护理组护士对患者各方面的知晓情况、观察病情的及时性及对患者心理变化的了解并采取及时的沟通均优于常规护理组. 结论 对肾移植术后隔离病房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促进了护理专业水平的提高和护患和谐,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信任感以及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了护士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作者:雷芬;叶桂荣;游丽娟;姚琳;李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长沙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08 -2011年上半年4 093例尿培养实验室检测资料,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2008 - 2011年间不同阶段比较,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及主要真菌的构成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革兰阳性球菌中屎肠球菌构成比上升趋势明显;药物敏感性比较,仅大肠埃希菌对二、三、四代头孢,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夫西地酸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长沙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除大肠埃希菌对部分二、三、四代头孢敏感性降低较为显著外,其他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总体保持稳定.
作者:李露池;颜仕鹏;潘慧琼;沈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肝损害的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305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病程、发热时间、热峰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差异. 结果 305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共有195例(63.93%)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3~6岁组、男性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68.25%,77.77%)高于其他年龄组及女性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而发生肝功能损害患儿的病程(7.4±2.5)d、发热时间(8.2±3.6)d及热峰(38.48±1.72)℃明显高于未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患儿(4.4±1.3)d、(5.7±3.1)d、(37.49±1.92)℃.并且病情越重,其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功能损害与患儿年龄、性别、病程、发热时间、热峰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有关,对肝功能损害高危患儿应加强其监护及早期护肝治疗.
作者:谭丽梅;苏嬿莉;叶家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株洲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 方法 收集株洲市2008年1月1日-2011年8月31日AEFI监测系统报告的个案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株洲市共报告AEFI 168例,<3岁病例占78.57%(132/168);男女性别比为1.13∶1;主要集中在3-8月份和11 - 12月份;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疫苗接种后发生的AEFI占68.45%;168例AEFI中95.24%为不良反应,其中以一般反应为主,占91.25%;AEFI疫苗分布中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常见,占32.74%;82.74% AEFI反应发生在疫苗接种后<1d,临床损害以发热和红肿/硬结为主,各占47.62%、32.14%,异常反应中以过敏性皮疹为主,占42.86%(6/14);168例AEFI中有165例治愈或好转(98.21%),2例死亡(1.19%);全市9个县区均有AEFI数据报告,48 h及时报告率为89.88%,48 h及时调查率为97.5%. 结论 株洲市AEFI监测系统总体运转情况正常,监测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任重;李晓明;于立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公平精确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衡量方法是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重要基础.利用正态分布原理将定性的评价指标转化成量化的标准分数从而进行统计和衡量,能够有效改善定性评价指标模糊和随机的弱点.文章通过介绍标准分数的概念和在指标评价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为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在结果处理部分的工作提供参考思路.
作者:闻德亮;孙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模式的不断改变,传统的预防医学培养出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特别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人才现状令人堪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国计民生,而且与国家安全稳定息息相关.本文旨在描述我国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现状、人才需求状况,分析和综合我国高校现有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并构想与探索我国应急性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
作者:杨土保;孔繁晶;魏捷;秦家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的浓度在系统性红斑性狼疮中的变化规律及Cys C在反映狼疮肾炎患者肾脏损害方面较尿素(Urea)、肌酐(Cr)、β2-微球蛋白的优越性. 方法 收集本院2010年6- 12月份SLE患者110例,分别测定其血清CysC、Urea、Cr、β2-微球蛋白浓度及24 h尿蛋白并以24 h尿蛋白为依据将其分为尿蛋白正常的单纯SLE组及尿蛋白异常的蛋白尿组,蛋白尿异常组再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并作ROC图比较各个指标的诊断效能. 结果 轻度、中度、重度蛋白尿组血清Cys C和β2-微球蛋白水平与单纯SL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Urea、Cr水平与单纯SL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图下的AUC显示CysC的诊断效能优于Urea、Cr,和β2-微球蛋白相当. 结论 血清CysC较Urea、Cr在反映狼疮肾炎患者的肾损害及进程方面更敏感,是反映狼疮肾炎病情尤其是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
作者:刘新平;谭功军;蔡小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对106例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的患者根据空腹或即刻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进行分组,分成血糖正常组(A组,38例)、应激性高血糖组(B组,33例)和糖尿病组(C组,35例),并对三组患者的血脂指标、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冠脉积分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应激性高血糖组(B组)和糖尿病组(C组)与血糖正常组(A组)相比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冠脉积分显著增高(P<0.05),C反应蛋白也显著增高(P<0.01),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激性高血糖可加重冠脉病变程度,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下降.
作者:邢丽娜;王志荣;刘宗军;金惠根;丘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部队某部新兵连一起结核病聚集的流行因素,控制结核的进一步蔓延. 方法 对该部所有新兵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X线检查、结核菌素试验、X线检查异常者进行痰结核菌检查,查找结核菌,确诊结核病人,追踪传染源. 结果 2008年2月- 2009年2月1年内,640名新兵中共确诊活动性结核34例,罹患率5.31%.时间分布呈现两个小高峰,在春秋季.PPD检测人数扩大到新兵密切接触者,共833例,阳性共598例,结核感染率71.79%;强阳性48例,强阳性率5.76%.大大高于对照的未发病部队(P<0.01). 结论 首发病例的误诊和未隔离是本次暴发的源头.应加强上下级卫生防疫部门的沟通,采取综合性的结核病防治措施,预防结核病的聚集流行.
作者:赵文娟;张翠英;李桥;张敬娟;董恩军;高玉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流行特点及临床特征. 方法 在荆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10月1日-2011年9月30日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22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结果 226例患者中年龄集中在6~14岁(83.19%),以小学高年级学生居多;自从疫情出现后每月都有散发,但以1月的冬季、5月和6月份的春末夏初居多;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女比例为1.43∶1;城镇发病率占87.17%高于农村12.83%;临床上以腮腺肿痛、发热、头痛、食欲不佳、乏力等为主要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12.39%.病程9~14 d. 结论 加强腮腺炎的监测和传染源管理有利于疫情的及时控制.
作者:赵文莉;刘华平;姚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一氧化氮(NO)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EH)及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 方法 入选EH患者100例,为初次尚未服药治疗或服药后但血压控制不满意者,分为1、2、3级,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LVMI> 125 g/m2(男)或> 120 g/m2(女),为LVH.分为LVH(46例)组和无LVH(54例)组.另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GF-1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水平.100例EH患者降压治疗3月后再次测定血压与血清IGF-1水平. 结果 EH患者血清IGF 1水平(358.6±52.6)ng/ml高于正常对照组(142.5±41.3)ng/ml,血清NO水平(41.5±23.7)μmol/L低于对照组(82.1±20.8)μmol/L.EH组血压1~3级间血清IGF -1的水平(分别为257.6±45.3、329.4±32.8、412.3±41.5 ng/ml)随着EH级数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级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的水平(分别为63.4±15.2、48.5±19.8、32.5±21.6μmol/L)随着EH级数的增加而降低且不同级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H伴LVH者血清IGF-1水平(387.4±35.8)ng/ml高于无LVH者(296.6±40.2)ng/ml,血清NO水平(34.3±18.2)μmol/L低于无LVH者(57.9±22.2) μmol/L.EH组经药物治疗3月后血压达标者的血清IGF-1水平(259.2±42.6)ng/ml低于血压未达标者(324.6±37.2) ng/ml,血清NO水平(75.6±12.9) μmol/L高于血压未达标者(46.2±15.3)μmol/L. 结论 EH患者IGF-1升高,NO降低,可能参与高血压LVH的调节.其水平可以较好地反映LVH的程度.
作者:左奇玉;匡希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的载脂蛋白AI、B的临床检测意义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 对65例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其中19例并发肝性脑病)以及65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液样本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血清载脂蛋白AI、B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并发肝性脑病的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I、B水平及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19例并发肝性脑病病情好转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I上升明显(P<0.01),病情恶化血清载脂蛋白AI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后血清载脂蛋白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血清载脂蛋白AI、B进行动态检测可以帮助预测肝硬化并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结合临床判断提高治疗的针对性,使疗效进一步提升.
作者:张明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测量白血病患者照料者的护理负担,以了解照料者的照顾负担及心理健康状况,探讨照料者护理负担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 方法 以Zarit护理负担量表为测量工具,采用横断面调查方便抽样的方法,面对面结构化访谈收集调查问卷,对白血病患者家属的主要照料者的护理负担进行测量. 结果 照料者护理负担得分为(33.2±17.6).照料者的慢性病对护理负担有显著性影响,经济影响是护理负担的危险因素,而睡眠时间,自尊和心理一致感是护理负担的保护性因素. 结论 白血病患者照料者护理负担的改善措施应当围绕改善照料者自身的健康状况以及增强照料者应对能力等措施来缓解护理负担的发生.
作者:杨小湜;郝一鸣;杨莹;朱珂;刘卓刚;王烈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九江吸毒人员的吸毒行为及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的感染状况. 方法 对吸毒人员进行个人访谈,并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HIV抗体、HCV抗体、梅毒抗体. 结果 2010年共监测吸毒人员1 885人,检测1 882人,HIV抗体阳性者6例,阳性率0.32%;丙肝阳性271人,阳性率14.40%;梅毒阳性33人,阳性率1.75%. 结论 吸毒人员HIV感染率仍属低流行状态,HCV、梅毒的感染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为防止HIV/HCV、梅毒的蔓延,切实加强吸毒人员艾滋病、肝炎、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作者:唐义莲;黄文军;何峰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对慢性铅中毒患儿的临床诊断意义. 方法 根据临床诊断将375例儿童分为3组,其中正常对照组152例,高铅血症组131例,慢性铅中毒组92例.对比分析上述3组儿童的红细胞参数. 结果 3组儿童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均数不全相等;正常对照组的RBC、Hb、Hct显著高于高铅血症组(P<0.05),高铅血症组的RBC、Hb、Hct显著高于慢性铅中毒组(P<0.05);正常对照组与高铅血症组的MCV、MCH、MCH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铅中毒组的MCV、MCH、MCHC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与高铅血症组(P<0.05).结论慢性铅中毒可以导致患儿的红细胞参数包括RBC、Hb、Hct、MCV、MCH、MCHC等不同程度降低,MCV、MCH、MCHC的测定有助于鉴别诊断高铅血症与慢性铅中毒.
作者:龚志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2010年北京市海淀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海淀区2010年手足口病病例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10年,海淀区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 280例,发病率为230.63/10万;高发地区为流动人口较聚集的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发病高峰为5-7月份;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本地人口病例中托幼儿童较多,占发病人数的49.27%,外来人群病例中以散居儿童为主,占发病人数的62.11%;病原学监测以EV71为主,占47.92%;大部分手足口病例均会在发病当天或发病第2d及时就诊,本地人群发病的就诊及时性要好于外地人群. 结论 2010年北京市海淀区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地区性、季节性及人群差异,预防控制策略应考虑手足口病的高危人群和季节性发病高峰.
作者:王江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郁南县城区居民的主要腹泻病原菌,为建立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体系提供必要的监测数据.方法 采集监测点腹泻门诊腹泻患者粪便(或肛拭)标本,分离沙门菌、志贺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O157∶H7和副溶血性弧菌. 结果 121份标本共分离病原菌15株(12.40%),沙门菌检出率高(46.67%);女性患者病原菌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1);患者年龄集中在21 ~40岁(P<0.01);检出的7株沙门菌分属4个血清群,以德尔卑沙门菌为主(57.14%). 结论 郁南县城区居民主要腹泻病原菌为沙门菌,患者主要为中青年.
作者:杨郁泉;谭海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