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氧供需及凝血指标的变化规律观察

何建国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氧供需, 凝血指标, 变化规律
摘要: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氧供需及凝血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10年5月- 2012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进行体检的37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将两组人员的脑氧代谢指标及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颈内静脉氧含量(Cjv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均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内动静脉氧含量差(Da-jvO2)及凝血指标均大于对照组,且发作频率较高者波动幅度也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氧供需及凝血指标存在明显的异常,可为疾病的诊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患者胃癌组织Tie2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人胃癌组织中Tie2mRNA和Tie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以42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和37例癌旁组织和3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为研究对象,用RT - PCR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Tie2mRNA、Tie2蛋白和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ie2 mRNA和Tie2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e2蛋白随癌肿瘤分化程度降低和淋巴结转移明显增高(P<0.05),但与性别和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Tie2蛋白阳性表达的MVD显著高于Tie2蛋白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ie2在人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肿瘤分化程度与淋巴转移有关,并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密切.

    作者:曾亚;王赛;何佳;王新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确证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2344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确证实验结果的分析,探讨筛查试验结果与确证试验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筛查和复检:ELISA和快速检测;确证:免疫印迹(WB)法.结果 筛查阳性与确证阳性总体符合率较高(86.22%),且逐年有所提高;无偿献血人群符合率较低(33.33%),不确定结果多为非特异性反应.结论 确定HIV感染必须进行WB确证试验以便排除假阳性反应,无偿献血人群筛查假阳性较高,应慎重诊断.

    作者:罗小成;邓荣婧;陈倩;周凌;颜淑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011年湖南省肿瘤标志物项目检测室间质量评价

    目的 讨论影响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TM)项目检测室间质量评价(EQA)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1年TM项目检测的EQA回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TM项目EQA参评实验室合格率为74.3%;各项目检测试剂分组数据和方法学分组数据平均CV值均值大部分高于NACB的新指南建议值(批间CV<10%).经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方法分组各项目统计结果合格率及CV值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试剂分组的CV值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省TM EQA参评实验室过少,EQA样本的靶值代表性待提高;实验室选择的检测系统不一致是TM项目EQA的检测结果的及格率和PT得分不理想的原因;分组测定EQA结果以电化学发光组准确度好,试剂分组以进口试剂EQA结果精密度较好.

    作者:杨丽华;吕岳峰;彭萍;张裕;曹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湖南省252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省艾滋病患者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分析治疗依从性及治疗后产生耐药的情况.方法 对衡阳市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时间超过6个月,且年龄为18岁以上在治的艾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抗凝全血,检测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对病毒载量>1000拷贝/ml的标本做HIV耐药基因型检测分析.结果 共调查252名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6个月以后,71.83%的患者坚持服药,无漏服;91.27%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治疗前增加,80.95%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增加了50个/μl以上;病毒载量完全抑制的比例为71.03%;13名患者发生耐药,耐药发生率为5.16%,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发生率分别为3.97%和5.16%,对NRTIs和NNRTIs两类药物均发生耐药的比例为3.97%.结论 湖南省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总体疗效显著,少数患者出现耐药值得关注.

    作者:覃碧云;贺健梅;邹潇白;魏秀青;张园园;陈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011年永州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目的 了解湖南省永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 依据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11年度工作手册,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志贺菌、大肠埃希菌O157、阪崎肠杆菌的检测.结果 检测熟肉制品、蛋制品、速冻熟制米面制品、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糕点及饼干、凉拌菜、鲜榨果蔬汁、米粉(盒饭、米线、凉皮)、婴幼儿食品共198份样品中检出致病菌20株,总检出率为10.10%;9类食品中致病菌阳性率高的是速冻熟制米面制品,检出率为27.27%;熟肉制品、米粉、糕点、凉拌菜、鲜榨果蔬汁、婴幼儿食品的检出率依次为18.18%、18.18%、9.09%、9.09%、4.55%、4.55%.结论 永州市食品已不同程度受到多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速冻熟制米面制品、熟肉制品、米粉为主要受污染食品,食品监督执法部门应重点监测这几类食品,减少和避免永州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陈蓉;唐旭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对评估小细胞肺癌预后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对评价小细胞肺癌(SCLC)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5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7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前采用免疫速率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应用x2检验分析血清CRP与其他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72例患者血清CRP水平正常,85例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x2分析显示,血清CRP水平与病变范围、体重下降显著相关(P<0.05);血清CRP正常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显著长于血清CRP升高组患者(22.5月vs 11.2月;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CRP(风险度=1.8;P=0.014)、病变范围(风险度=3.7:P<0.001)、行为状态评分(风险度=2.2;P<0.001)是SCL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血清CRP水平增高是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

    作者:许菊梅;杨建国;曹健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阑尾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多项白介素、CRP、ICAM-1、TNF-α水平研究

    目的 探讨阑尾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多项白介素、CRP、ICAM-1、TNF-α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2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82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将两组人员的免疫球蛋白、血清IL-6、IL-8、IL-10及CRP、ICAM-1、TNF-α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IgM( 1.88±0.17)g/L、IgG(12.75±1.29)g/L、IL-6(126.42±15.43)pg/ml、IL-8(131.68±27.84)ng/ml、IL-10(59.97±4.52)pg/ml及CRP(11.08±1.29)mg/L、ICAM-1(440.57±24.65)ng/ml、TNF-α(154.37±25.6)ng/m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gA(5.62±1.01)g/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阑尾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多项白介素、CRP、ICAM-1、TNF-α水平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可为其治疗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方宏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405株儿童革兰阴性杆菌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 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选用抗菌素.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住院部儿童呼吸道感染送检分离的氧化酶阴性的革兰阴性杆菌及其药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5株17种革兰阴性杆菌中,5种主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是:肺炎克雷伯菌176株(43.46%),大肠埃希菌169株(41.73%),产气肠杆菌15株(3.7%),产酸克雷伯菌10株(2.47%),阴沟肠杆菌9株(2.22%).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extended spectrum beta - lactamases)检出率分别达54.55%和73.96%,ESBLs检出率在肠杆菌科小同菌种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7>x20 005.2,P<0.005).药敏结果显示:所选的20种抗菌药物中,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耐药性较高的有青霉素类,第一、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结论 儿童革兰阴性杆菌呼吸道感染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且细菌耐药性严重,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严波;李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基层医院各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提高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性.方法 对临床科室发放受依从性现状调查表,分析调查表并与实际抽查现状相结合.结果 调查表统计结果和实际抽查结果反映了基层医院手卫生依从性现状与标准要求还有差距.结论 基层医院手卫生依从性需要加强.

    作者:涂巧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不同生态环境中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的调查

    目的 了解采自罗湖区不同生态环境中福寿螺、褐云玛瑙螺及市售中华圆田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的情况,为广州管圆线虫病防治及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市场购买50个中华圆田螺,在水池、小溪各采集50个福寿螺,在灌木丛、草莓地和住宅小区各采集45只褐云玛瑙螺.将每只螺制成组织匀浆,用显微镜检查广州管圆线虫三期幼虫,比较不同种类及区域螺类感染率的差异.结果 本地福寿螺、褐云玛瑙螺与外地产的中华圆田螺平均感染率分别是30.0%、15.6%和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5,P<0.05).本地水池与小溪的福寿螺感染率分别是56.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2,P<0.001).灌木丛、草莓地和住宅小区褐云玛瑙螺感染率分别是31.1%、11.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P<0.05).重量在27.8 g以下或以上的褐云玛瑙螺的感染率分别为11.76%和19.40%,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P>0.05).重量为10.75 g以下和以上感染率分别为24.00%和36.00%,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P>0.05).结论 深圳市罗湖区福寿螺感染率高于褐云玛瑙螺,水池中福寿螺的感染率高于溪流,螺的感染率与其重量未见相关,市售中华圆田螺也有广州管圆线虫感染.

    作者:霍雪霞;陈戊申;古伟志;杨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博爱奉献精神在输血学教育中效果的探讨

    目的 通过自始至终对在校检验医学生博爱奉献精神的教育,以及老师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环境熏陶、感染影响等作用下,使学生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同时,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一批乐于奉献、大爱无私的新型输血学人才.方法 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建立民族自豪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树立榜样等来提升学生的博爱奉献.通过期末各种测试来评价效果.结果 通过对07、08、09三届学生的培养,无偿献血人数达49.1%,沟通协调能力等四项考试成绩大幅提升.与开学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几年时间连续不断的不懈努力,学生对输血学科已有浓厚的兴趣,每次到课率几乎100%,且学生自愿无偿献血人数已明显增加,将博爱奉献精神渗透进医学教学的全过程中,着重积极正面教育对培养高素质的输血学人才很有意义.

    作者:欧阳旋;汤旭东;黎一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颈动脉硬化患者HCMV感染与血清Lp(a)、ApoA1、ApoB、ApoB/ApoA1浓度的关系

    目的 通过研究颈动脉硬化患者人类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状态与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及ApoB/ApoA1比值的关系,探讨HCMV致动脉硬化的机制.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白细胞中HCMV DNA拷贝数,并利用ELISA技术检测血清中HCMV IgM,同时利用生化分析技术检测Lp(a)、ApoA1、ApoB含量并计算ApoB/ApoA1比值.结果 在颈动脉硬化阳性组中,HCMV阳性率为54.7% (35/64),对照组HCMV阳性率为25.0% (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硬化阳性组中的Lp(a)、ApoB及ApoB/ApoA1比值均显著高于颈动脉硬化阴性组(0.46±0.31 vs 0.30±0.24,0.77±0.22 vs 0.66±0.18,0.62±0.21 vs 0.51±0.17,P均<0.05),颈动脉硬化阳性组中的ApA1明显低于颈动脉硬化阴性组(1.35±0.42 vs 1.58±0.41,P<0.05).在颈动脉硬化阴性组中,HCMV阳性者及HCMV阴性者其ApoA1及Apo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6±0.44 vs 1.66±0.34,0.67±0.21 vs 0.64±0.10,P均>0.05).在颈动脉硬化阳性组中,HCMV阳性者血清APoA1含量明显低于HCMV阴性者(1.27±0.33 vs 1.46±0.34,P<0.05),而ApoB在HCMV阳性者及阴性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8±0.19 vs 0.76±0.15,P>0.05);不论颈动脉硬化阳性组还是对照组,HCMV阳性者的Lp(a)及ApoB/ApoA1比值均显著高于HCMV阴性者(0.59±0.20 vs 0.29±0.17,0.67±0.21 vs0.56±0.17,0.54±0.36 vs 0.23±0.12,0.58±0.16vs0.40±0.14,P均<0.05).结论 HCMV感染可能通过改变宿主脂类代谢引起或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病过程.

    作者:陈华;程洁;刘伟;李涛;王明达;李娟;徐玉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祁阳县2008-2010年居民传染病死亡分析

    目的 分析祁阳县2008-2010年居民传染病死亡原因.方法 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年龄和职业分布等统计指标,对2008- 2010年祁阳县居民传染病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祁阳县居民传染病死亡数为349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8.08%,平均死亡率为11.26/10万,传染病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传染病主要死因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艾滋病.前五位死因占总死亡数的95.99%;60岁以上居民传染病死亡率高达53.661/10万,职业以农民居第一位,死亡率为0.11‰.结论 居民传染病死亡率降低,新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仍十分艰巨.

    作者:桂芙蓉;陈文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血小板聚集率检测对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患者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研究血小板聚集率检测水平与行经皮冠脉介入(percutanc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用比浊法和阻抗法检测119例行PCI术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超过7d的患者的血浆或全血的血小板聚集率,促凝剂分别为终浓度为5μmol/L的ADP或终浓度为2 mg/L的胶原.1年后随访,用SPSS13.0对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组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例发生心肌缺血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组患者以ADP为促凝剂比浊法测定的血小板聚集率平均值(0.63±0.12),与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平均值(0.48±0.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以胶原为促凝剂阻抗法检测的血小板聚集率平均值(分别为8.3±3.8和5.2±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以ADP为促凝剂阻抗法测定的血小板聚集率平均值,及以胶原为促凝剂比浊法检测的血小板聚集率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ADP为促凝剂比浊法,及以胶原为促凝剂阻抗法检测的血小板聚集率,与行PCI术常规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药的患者是否易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陈晓燕;梁建文;胡雪松;张新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结构方程模型在未成年劳务工压力知觉、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未成年劳务工压力知觉、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256名未成年劳务工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压力知觉量表(CP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自编一般情况问卷的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 SCL-90量表结果显示,除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因子外,未成年劳务工躯体化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P<0.05),总分及其它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压力知觉对心理健康状况的直接效应为0.47;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状况的间接效应为-0.25;社会支持对压力知觉的直接效应为-0.53.拟合模型的x2/df=1.532,均方根残差(RMSEA)=0.044,拟合优度指数(GFI)=0.967,修正的拟合优度指数(AGFI)=0.915、比较拟合指数(CFI)=0.984、标准拟合指数(NFI) =0.955.结论 结构方程模型可用于未成年劳务工心理健康的研究,加大未成年外来工的社会支持力度对降低其压力水平、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德坚;郑磊;贺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咸阳市居民丙烯酰胺膳食暴露水平调查

    目的 通过对咸阳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估计咸阳市居民丙烯酰胺膳食暴露水平.方法 根据预调查结果,选定28种咸阳市居民经常食用的油炸、烘烤食品作为被调查食品,用国标方法测定被调查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并依据检测结果计算咸阳市居民丙烯酰胺的膳食暴露水平.结果 咸阳市居民丙烯酰胺的平均摄入量为26.68μg/d,平均暴露水平为0.46μg/kg bw·d.不同性别及不同地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人群丙烯酰胺暴露贡献较高的食品分别为<10和10~岁组为薯片、饼干、烤馍片和烤饼;20~、30~和40~岁组为薯片、饼干、烤饼和炸饼;50~和≥60岁组为饼干和烤饼.结论 被调查居民每天通过食品摄入一定量的丙烯酰胺,其主要食物来源是薯片、饼干、烤饼、炸饼和烤馍片.

    作者:孟娟娟;宁鸿珍;李茂静;齐宝宁;陈振飞;刘英莉;毛立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从研究性学习理论对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技术培训的思考

    本文从研究性学习理论入手,针对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技术培训的特殊性,对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效果为目的的“研究性培训”进行了思考和阐述.

    作者:殷红梅;黄晓霞;王晓芳;王世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效应研究

    目的 运用不同干预方法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护理干预治疗,总结患者精神上的变化规律,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11月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100例,平均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在与对照组进行相同药物治疗的同时对干预组实施三个月的包括知情教育等在内的护理干预,并进行质量评分.结果 对照组生活质量总分在药物治疗前为35.32分,一个月后评分38.34分,两个月后为20.41分,三个月后为11.67分,总体生活质量较差;干预组在护理干预前质量评分为34.98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一个月评分上升到68.23分,两至三个月后评分有所下降,但同期生活质量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三个月后患者的生理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家庭情况、医患状况、情绪状况、功能状况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控制病情和辅助药物治疗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郭玮;付友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女性不孕症患者术后选择来院辅助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女性不孕症患者术后选择辅助治疗方式的影响因素,以便在责任制护理实施过程中,能针对性的实施个体化指导和心理护理.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10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1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调查,对其一般情况和病史、治疗过程、家庭及社会支持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72.73%和52.89%的患者选择居家口服药物及居家藤药腹部外敷;选择来医院进行直流电导入等辅助治疗,受到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户口所在地、月收入、夫妻双方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的影响.结论 患者术后因时间、经济、工作等诸多原因的制约,选择的辅助治疗方法有限,医护人员应提供并指导患者术后选择便捷、适宜的辅助治疗方法,达到尽快怀孕的目的.

    作者:罗煜;陈小翠;罗娇;彭智;欧李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艾滋病的相关羞辱和歧视研究进展

    自1981年世界上报告发现首例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以来,AIDS在全球迅速蔓延,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的社会问题[1,2].截至2009年底,中国现存活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PLWHA,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74万(56万~92万),仍存在数量较大的感染者未被发现[3].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特殊性、感染人群的隐匿性以及他们所遭受的社会歧视是导致目前PLWHA病例报告数和实际感染数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4].其中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生活的一个重大挑战,这种负面态度严重阻碍了艾滋病的预防工作,从而使得HIV新发感染数不断增加[5].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减轻AIDS相关羞辱和歧视是有效控制AIDS的前提.

    作者:成国明;孙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