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嘉美
成立品管圈,选定“降低脑出血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的四段十步骤开展活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作为一种临床给药途径,因使用方法、操作简单,减少对患者穿刺次数、减轻护士工作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1],但在临床中常因维护不当,出现药物外渗、静脉炎、堵管等问题,造成非计划性拔管.通过改善此类患者留置针的固定方法、夹子的夹毕方法等内容进行改善,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一对一指导,从而大大降低脑出血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作者:蒋梅;姜笑笑;雷可殷;王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比较靶控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气管插管前后对麻醉深度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全身麻醉的患者60例,按靶控舒芬太尼输注效应室浓度0.lng/ml(Sl组,n=15),0.2ng/ml(S2组,n=15),0.3ng/ml(S3组,n=15),0.4ng/ml(S4组,n=15)随机分4组,所有患者免术前用药,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后实施麻醉,麻醉诱导按各组剂量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在舒芬太尼达到目标剂量后靶控丙泊酚,以0.5ug/ml递增直至CSI值在45-50之间,给予肌松剂行气管插管,记录各组气管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和CSI值.结果:各组血压波动范围(插管后平均血压减插管前平均血压)S1组与S3和S4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率波动范围S4组与S1组、S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CSI波动范围(插管后CSI值减插管前CSI值)S4组与S1组、S2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靶控舒芬太尼0.3ng/ml以上时可明显减轻全麻下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可以减弱伤害性刺激在大脑皮层的反应.
作者:王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2016年乌当区8~10岁儿童进行尿碘和碘盐检测,掌握人群盐碘、尿碘水平,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乌当区辖区范围内,随机选取202名8~10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儿童尿碘和碘盐进行检测.尿碘检测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测定.盐碘检测采用氧化还原法测定.结果:乌当区8~10岁儿童尿碘检测结果尿碘中位数为191μg/L,100μg/L以下的比率20.3%,100μ g/L及以上的比率为79.7%.8岁儿童尿碘合格率为76.5%,9岁儿童尿碘合格率为80.9%,10岁儿童尿碘合格率为81.8%.2016年共检测儿童家中食用盐202份,碘含量<5mg/kg的食盐样品份数6份,5~20mg/kg之间180份,20~50mg/kg之间196份.合格碘盐食用率97.1%.结论:根据2016年乌当区8~10岁儿童碘缺乏病监测结果,现如今,乌当区合格碘盐食用率较高,并且儿童尿碘合格率达到79.7%.由此可见,乌当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成绩显著,但是,依然还应该继续巩固和加强,各个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不断改进工作,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和业务培训,增强宣传力度,使得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明确意识到碘缺乏病防治的重要性.
作者:白奇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在鼻咽癌(NPC)治疗过程中临床效果的分析,探讨治疗鼻咽癌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鼻咽癌患者设为实验组,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将40例鼻咽癌患者设为对照组,行常规放射治疗(CRT),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及急性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放射治疗,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是95%,进行三个月随访后,治疗有效率是76.66%,两项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发生口干急性反应情况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调强适形放射疗法应用于鼻咽癌治疗,能够在有效保护患者鼻咽周围的正常器官及组织的同时控制肿瘤发展,急性反应小,疗效好,值得在提倡推广.
作者:李锦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放化疗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使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措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5.6%,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来说,通过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的措施相对于单纯使用放化疗治疗来说,具有更高的治疗有效率,并且能够有效抗恶病质,增加患者的体重,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提高和生存时间的延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户海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在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选取所在科室20例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进行CT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同时对患者开展有效的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病理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检查治疗后,1年、3年以及5年内的生存率为60%、50%以及65%.结论: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低,缺乏特异性临床特点,确诊该病主要依靠影像学手术联合病理学检查,该病的预后和组织学分级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短期复发以及远处转移均可发生,相对于其他类型肺癌,该病的恶性程度在临床上仍然未做明确的阐述.
作者:潘权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头孢类菌素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情况,为头孢菌素抗生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有效建议.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抽选的方法,对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出具的头孢类菌素抗菌药物处方中抽选500份展开分析,并总结这类抗生素药物在本院临床中的应用情况.结果:500份药物处方中,口服型药物应用所占比例为72.0%,针剂型药物应用所占比例为28.0%;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以及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的临床应用率分别为24.0%、48.0%、22.0%、6.0%,可见口服型药剂应用率要比针剂型应用率高,第二代药物的应用率高于其他三代,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是本院临床中常用的类型,其中以第二代药物的应用率高,总体基本属于合理范围,但是这类药物的用药起点依旧存在较高的现象,因此还需加强临床中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管理.
作者:詹家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于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患者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2015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给予规范治疗,中药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观察时问为14天.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变指标:血浆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浓度变化.采用中医症候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踝肱指数(ABI)、经皮氧分压(TcPO2)水平改善.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浓度减低,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药组患者改善幅度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患者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水平升高,临床疗效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可以降低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患者血浆粘度,改善血浆凝血功能指标,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刘明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10小儿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3.6%,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8.2%,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对比,对照组患儿在体温降至正常体温、出院时间、大便正常时闻方面显著长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倪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辖区社区婴儿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社区婴儿母乳喂养情况,指导社区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妇幼保健护理工作.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开展调查分析,对辖区社区妇幼保健护理工作中开展母乳喂养宣教情况进行统计,研究在社区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开展母乳喂养的可行性.结果:2015-2016年共有511名妇女接受了调查,资料齐全,调查成功的有488名,其中母乳喂养的妇女有397名,接受社区母乳喂养宣教及干预的有411名,母乳喂养率81.35%,明显高于辖区年报母乳喂养率72.13%的结果.结论:随着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及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群众对社区妇幼保健服务需求越来越高,而社区母乳喂养宣教策略的实施,对提高母乳喂养率,保障母婴健康,提升社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雪梅;温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肺段隔离疾病患者应用放射CT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肺段隔离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8例研究对象先行X线平片诊断,再应用放射CT诊断,分析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CT组临床诊断准确率达97.92%,X线组临床诊断准确率达89.58%,CT组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组,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CT检查征象有不同征象表现,但是,可以清晰表现出肿块、肺组织异常边缘等.结论:肺段隔离疾病患者应用放射CT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而且可以显示出肺组织病变,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深入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并研究如何有针对性地对其作出防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内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然后,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正常治疗,对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护理过程中的出错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规避和防范,统计患者的护理出错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出错率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其病情控制效果更好,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更高,护理质量也大幅度提升,P<0.05,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神经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所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此作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大大降低护理差错率,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患者病情的好转有着积极的正面影响,护理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面积地推广.
作者:曾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结直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治疗及护理对策分析.方法:选取我院84例结直肠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西药疗法,观察组通过四磨汤口服液进行治疗,两组均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磨汤口服液结合舒适护理能有效促进结直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患者满意度较高,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丽娟;胡梦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骨科护理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级护理系78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且随机纳入体验组与常规组(n=39).常规组应用一般教学方式,体验组应用体验式教学法,在开展为期1个学期的骨科护理教学后,比较两组学生会的理论知识测评得分、实践技能测评得分以及学生的骨科护理知识学习满意率.结果:体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测评得分与实践技能测评得分均相时较高,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验组学生骨科护理教学满意率为97.44%,与常规组学生骨科护理教学满意率84.62%比较差异显著,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体验式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理论知识掌握能力与实践技能掌握能力,提升学生的骨科护理教学满意率,为学生未来的工作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王玉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隐睾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6例隐睾患儿,行手术治疗.结果:隐睾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小儿隐睾治疗,重点强调早期手术.做好术前、术后护理.
作者:石樱娜;叶素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传染病预防工作融进了更多的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内容,但其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导致许多医院传染病预防工作欠缺.故探讨传染病预防中公共卫生管理定位与预防,并提出适应性处理措施,对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的持续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柳志强;宋新;付德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本文就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我院急诊科在2015年7月-12月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在此期间随机抽取24例患者设为参照组;急诊科在2016年1月-7月期间实施风险护理管理模式,在此期间随机抽取24例患者设为实验组;较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参照组更高,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均P<0.05.结论:在急诊科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减少风险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宋秀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为了对手术室护理当中的细节护理进行研究探讨出一套更佳的应用模式.方法:随机抽取某医院手术室在2015.03和2016.03各收治的80位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全部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之外又增加了手术室细节护理.之后,对比两组实验患者对不同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程度和根据焦虑评分表(SAS)得出的评分.结果:经过试验得出,观察组患者对于接受的手术室细节护理的满意程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接受的常规护理,同时,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表评分要比观察组高,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当中运用合适的细节护理能有效地缓和手术室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前的焦虑、紧张的情绪,提升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王桂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究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通过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通过西药单独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67.39%,P<0.05.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经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治疗安全、可靠.
作者:张清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恢复期的护理方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02例骨科术后恢复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康复护理,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加以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术后恢复期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促进恢复.
作者:杨恩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