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恩慧
目的:口腔科门诊患者多,流动性大,牙钻高速涡轮机在使用时可形成血性及唾液性气溶胶等使诊室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含量增多,对医护人员构成交叉感染的潜在危险.因此加强对口腔科医务人员感染知识培训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以减少口腔科感染的发生,防止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作者:周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放化疗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使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措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5.6%,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来说,通过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的措施相对于单纯使用放化疗治疗来说,具有更高的治疗有效率,并且能够有效抗恶病质,增加患者的体重,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提高和生存时间的延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户海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总结骨科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针对Braden分级结果进行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0例骨科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患者,自行设计压疮调查表,排除不同Braden分级对压疮问题发生的具体影响.结果:针对Braden分级轻度患者而言,2h或更频繁的翻身、受限于床应用气垫床、营养护理、护理人员培训、减压产品应用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压疮并发症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den分级中度及以上患者2h翻身、避免骨凸起部位直接接触、书面交接班、书面护理记录可以有效预防压疮并发症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治疗患者采取Braden分级结果进行护理预防,可以降低压疮并发症问题,提高治疗预后.
作者:张亚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强化康复治疗在急性半卵圆中心梗塞患者中肢体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32例急性梗塞患者,并经MRI证实为半卵圆中心急性梗塞.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16例,两组均行常规临床治疗及常规康复措施.观察组患者施以强化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急性半卵圆中心梗塞患者中,采用强化康复治疗的研究方法,能够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而且对罹患该种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明显.
作者:李洪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外伤手术患者中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单位收治的60例急性脑外伤手术患者作为本研究受试者,根据不同护理措施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综合性护理策略.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1).患者主要出现了肢体麻木、眼睑水肿等手术并发症,观察组共1例,对照组8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率以及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的应用能显著减少急性脑外伤患者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且利于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死亡率.
作者:黄玉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龄肺癌和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此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诊治的肺癌和食管癌老年患者共4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各项研究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肺癌和食管癌患者术后予以系统化护理防治肺部并发症,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胜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进入21世纪,医疗的不断发展促使细菌尤其是耐药性细菌不断滋生,传统的抗生素已经难以有效治疗细菌感染.此时,噬菌体作为一类细菌依赖性病毒应运而生,鉴于其能够对细菌病毒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因而被广泛应用到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去.本文即结合噬菌体的分布及分类,就其在治疗细菌感染中的进展及其发展前景加以探讨.
作者:冯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孕期营养指导对妊娠结局的意义.方法:选取我单位2013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4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71例患者,观察组71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仍然采取传统孕期检查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孕期营养指导.在采取不同方式后,对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观察指标为产妇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新生儿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在传统孕期检查并分娩后,自然分娩产妇为26例,占总数的36.62%,剖腹产产妇为45例,占总数的63.38%,出现各种并发症的产妇为57例,占总数的80.28%,存在新生儿低体重、巨大、窒息的为15例,占总数的21.13%;观察组产妇在传统孕期检查并分娩后,自然分娩产妇为47例,占总数的66.20%,剖腹产产妇为24例,占总数的33.80%,出现各种并发症的产妇为31例,占总数的43.66%,存在新生儿低体重、巨大、窒息的为7例,占总数的9.86%.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产妇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新生儿情况等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纽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孕期营养指导对于产妇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影响,其作用较常规孕检分娩更大,值得广泛推广和继续研究.
作者:赵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提高院内猝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分析抢救成功要素,追踪失败因素,谈院内救援队成立的必要性.
作者:严晓娟;周三连;任玉琴;朱保锋;龚翔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利用生化检验以及放射免疫法对乙型肝炎纤维化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本院开展治疗的乙型肝炎纤维化患者60例作为实验观察组,之后在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60例作为常规对照组.均对两组人员实施生化检验和放射免疫检查,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在血清肝功能指标中检测C-IV、PC-Ⅲ、HA的水平,实验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P<0.05),而在血清相关指标ALB、CHE和CHO中,实验观察组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生化检验以及放射免疫法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检验,其效果良好,能够帮助医师更加有有效的对病情进行诊断,为后期的治疗提供支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庭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预防职业性损伤的效果.方法:该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分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各项工作照常规进行,第二阶段则针对工作中的职业性损伤情况进行改进管理,分析预防的效果.结果:第二阶段工作人员的防护知识认知率为100.00%,明显优于第一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阶段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落实情况除了锐器处理率为88.88%外,其他均为100.00%,明显优于第一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该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存在的容易发生感染的因素改进管理,建立相关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与能力,实现有效预防职业性损伤.
作者:王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佳护理方法,分析路径化中医护理方案对行胆囊炎切除术后患者肠胃功能的护理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年0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开展分析研究,随机选择其中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展开常规围术期护理;选择另3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路径化中医护理方案,在完成治疗后对两组的肠胃功能改善效果进行比对.结果:研究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为(22.54±2.14)h,首次排便时间为(23.48±3.45)h,;对照组为(28.84±3.54)h,首次排便时间为(29.48±4.21)h,两组对比P<0.05.结论:路径化中医护理方案,在改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肠胃功能方面表现优异,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有价值.
作者:徐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献血者心理健康状况对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站2016年4月~2016年8月采集的300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献血前后献血者各项生理指标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心率增快值≥10次/min占0.67%、血糖升高值≥20mg/dl占1.00%、血压上升值≥10mmHg占0.33%、冒汗占0.33%、脸色苍白占1.00%.结论:这说明大多数献血者在献血后身体的各项生理指标皆正常,只有3.33%的献血人员在献血后身体会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上升、血糖升高、脸色苍白、冒汗等不同程度的生理指标变化.
作者:张海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验证治疗滴虫性阴道炎采用蛇床子散加减熏洗联合小剂量甲硝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到2017年1月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的患者60例,将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蛇床子散加减熏洗联合小剂量甲硝唑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效果显著,存在明显差异,使统计学更有价值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采用蛇床子散加减熏洗联合小剂量甲硝唑方式进行治疗,能有效缓病情,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医学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忠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儿童骨科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骨科患儿81例作为观察对象(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41例骨科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治疗依从性、家属的骨科知识知晓率以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时间(5.63±3.57)天少于对照组的(3.12±1.25)天;实验组治疗依从性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2.50%;实验组骨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7.0%,高于对照组的67.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2.5%,组间数据对比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对骨科患儿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较高,能提高骨科知识的知晓度、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减少治疗时间,促进患儿预后.
作者:蒙汉英;孙莹;蒙焕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比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以及心肌灌注显像在冠状动脉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因疑似冠心痛而来我院接受诊治的患者100例进行分析,以冠状造影(CAG)为金标准,先后对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即MSCTA与MPI),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结果;CAG金标准确诊有80例,MSCTA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与MPI诊断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式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与MSCTA对比显著较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状动脉疾病疑似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方式虽然相比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方式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是若将两种方式联合应用将会产生极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玉环;李颖华;于俊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进一步探索失眠的有效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74例失眠患者给予火针并配合宁心安神丸内服等方法治疗;记录用药后的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并随访治疗效果.结果:用药后显效40例,好转23例,无效21例,有效率为85.1%.结论:火针配合宁心安神丸治疗失眠疗效明显,无毒副作用,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黄再军;罗朝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传统X线静脉肾孟造影各个环节进行改进,利用DR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进行改良法静脉肾孟造影,以达到提高造影成功率及影像质量的目的,进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检查依据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结石病住院患者300例进行改良法静脉肾孟造影.结果:能及时观察尿路全程显影情况,缩短检查时间,明显提高图像质量及检查阳性率,大大减轻病人因压迫而引起的痛苦.结论:通过采用数字化X线机对每一例患者造影后,体现出了改良法静脉肾孟造影,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泌尿系统疾病更好的显示并且为患者减少了痛苦,易接受检查还节约了医疗费用与检查时间.
作者:周泓宇;李剑曦;李红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单位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受试者,根据不同的护理策略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5).结论:产科护理中结合人性化护理不仅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在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方面也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杨美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母婴同室1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安全管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溢奶误吸、意外伤、捂被窒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明显提升,投诉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做好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管理及防范工作,可减少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确保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杨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