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肠埃希菌临床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肖利君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 抗菌药物, 抗药性, 微生物
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各种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及差异,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09年12月从305位患者中分离自中段尿.呼吸道及分泌物等标本的大肠埃希菌,采用天地人微生物分析系统及相配套的药敏试验卡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测定,并统计比较各种不同标本所检出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共检出大肠埃希菌305株.其中中段尿检出121株,呼吸道88株,分泌物等96株.中段尿与呼吸道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85.12%,70.45%)、庆大霉素(67.77%,50.00%)、阿莫西林/克拉维酸(33.88%,60.23%)的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段尿与分泌物及其它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85.12%,69.79%)、头孢他啶(37.19%,9.38%)、妥布霉素(42.15%,8.33%)、阿莫西林/克拉维酸(33.88%,15.62%)的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呼吸道与分泌物及其它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43.18%,9.38%)、环丙沙星(73.86%,88.54%)、阿莫西林/克拉维酸(60.23%,15.62%)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同一抗菌药物耐药率不同,治疗不同部位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要考虑由于感染部位不同而产生的耐药性以及药物有效浓度的差异,临床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状况,分析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居民共1 524人,采取面对面直接询问方式及相关的体格检查,对个体对象的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总结出本地区高血压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人群中,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8.1%,标化患病率24.5%.其发生与性别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文化水平、饮酒、肥胖、运动、高盐饮食、吸烟情况及家族史相关(P<0.05).结论 临床上应注意改善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降低高血压患病率,制定有效措施提高居民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作者:乔淑媛;宋玉英;余辉;赵素荣;宋清娟;范庆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男男性行为者自杀行为与社会心理因素关系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自杀行为及社会心理因素关系.方法 采用自编调查表,用应答者趋动招募抽样法(RDS)对MSM人群进行招募和自填式匿名调查.结果 共调查201人,近6个月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报告率分别为9.0%(18/201)、4.5%(9/201)、3.5%(7/201).和MSM朋友是否去过MSM活动公园、浏览过MSM网站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到过迪斯科/夜总会、参加家庭MSM聚会自杀计划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参加过MSM家庭聚会自杀未遂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性取向伤害了家庭、被家人训斥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性性取向被家人训斥、被怀疑精神有问题、因别人指点穿着打扮烦恼、失去住处的自杀计划、自杀未遂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状检出与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报告率相关(P<0.05),到过相应社会活动场所、经历相应社会歧视和有抑郁症状者自杀行为报告率较高.结论 MSM人群自杀行为报告率较高,与社会心理因素相关,应针对性开展自杀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

    作者:王毅;张洪波;徐杰;张光贵;杨宏武;樊静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内镜辅助下利用自制器械治疗颌面部良性肿物的技术探讨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下利用自行研制的手术器械治疗颌面部良性肿物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自2007年 1 月-2010年1月间来我科就诊的颌面部良性肿物并自愿要求接受内镜手术的患者 208 例实施内镜手术,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利用常规内镜进行手术为对照组,另一组利用自制器械进行手术为观察组.结果 对照组中有 1 例改为开放性手术,其余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平均出血量为(10±0.7)ml,观察组平均出血量(4±0.3)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72.3±6.1)min;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25.6±2.8)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总满意率为 56.73%,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9.04%.结论 利用自行研制的内镜器械,可以在满足患者美观和治疗颌面部良性肿物的同时,降低手术难度.

    作者:李敬东;李云霞;李培光;么文博;李晓晨;梁锐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H9N2禽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世界范嗣内广泛存在,它是当前禽流感流行的主要型别之一,呈地方性流行、持续存在等特征,严重危害我国养禽业的发展,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998年我国曾发生的H9N2亚型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禽流感病毒的相关分类、病原学特征以及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特点、疫苗制备和实验室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鲁健;田科雄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金银花对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从分子水平探讨金银花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金银花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大鼠用金银花水煎剂灌胃2周后,分别检测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MTT法检测淋巴细胞转化能力,RT-PCR检测TH1细胞分泌的IL-2、TNF-α、IFN-γ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服用金银花后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当金银花用量达到2.5 g/kg体重时,能增强机体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增强Th1细胞分泌IL-2、IFN-γ、TNF-α.结论 金银花水煎剂可明显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作者:周秀萍;李争鸣;刘志杰;阳大庆;邱宏;林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在社区儿童保健中的推广应用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发展在社区儿童保健中的推广应用意义.方法 把400个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200名和实验组200名,对实验组进行早期教育、营养监测、睡眠指导、疾病预防等,在1岁时进行发育商和营养的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发育商和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在基层儿童保健中通过早期教育、营养干预,能促进小儿智能的发育及降低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早期综合发展可以作为适宜技术向社区推广应用.同时开展健康教育使家长在儿童睡眠、疾病预防、营养等方面掌握科学的育儿技术,间接促进儿童综合发展.

    作者:王桂荣;宋媛;黄敏;邱克;朱庆庆;陆艳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囊内结扎甲状腺动脉分支在甲状腺手术后的功能保全的作用

    目的 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甲状腺动脉分支结扎对减少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医院 1983-2009 年 487 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患者.其中 352 例囊内结扎甲状腺动脉分支,135 例行甲状腺动脉主干结扎,采用 X2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者术后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囊内甲状腺动脉分支结扎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 1.42%(5/352),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0.56%(2/352);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2.27%(8/352).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0.56%(2/352);甲状腺动脉主干结扎术后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6.67%(9/135),永久性损伤4.44%(6/135),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8.14%(11/135),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 2.22%(3/135).甲状腺动脉分支结扎与主干结扎的喉返神经损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甲状旁腺损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行囊内分离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分支结扎术可减少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功能损伤几率.

    作者:朱士兴;姚怀龙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重症感染患者外周血白细胞GCR水平的检测及意义初探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并发重症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73例 SLE 患者分为重症感染组和非重症感染组,分别检测 GCR 水平,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 1.各组 SLE 活动指数及生化指标比较,重症感染组与非重症感染组、正常对照组比较,CRP 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LB、HGB 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重症感染组与非重症感染组比较,SLE 活动指数明显增高(P<0.01).非重症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RP 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B、HGB 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重症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正常对照组三组外周血白细胞 GCR 水平:重症感染组与非重症感染组、正常对照组比较,白细胞 GCR 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非重症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白细胞 GCR 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重症感染时血白细胞GCR 水平明显减低,可进一步加重病情活动及治疗难度,测定 SLE 患者周围血白细胞 GCR 水平,有助于预测患者的病情、预后.

    作者:孙彩霞;郭雅卿;许鸣华;陈骅;刘秋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一起刚果(金)维和分队霍乱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总结霍乱暴发疫情的处置经验,为今后非洲维和部队制定防治霍乱等肠道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病例个案调查相结合,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该起疫情显示累计发病70例,罹患率为53.85%.所有病例均有在士兵食堂就餐史,未能采集到可疑食物.本起疫情经采取隔离治疗患者、疫点消毒、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及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病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该起疫情为食物污染引起的.加强维和分队饮食饮水卫生监督和维和医疗机构腹泻症状的监测工作是预防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作者:马永红;范相成;徐英;张民;畅明;余元伦;刘爱中;刘跃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随州市高血压及行为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随州市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行为和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培训医务人员逐户调查、检查、复查确诊后登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行为因素和健康知识知晓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随州市35岁以上人群10 449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4.66%;女性多于男性(P<0.0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随着年龄的高移构成比重加大,至60岁组达高峰后渐降.高血压病人以1级多,占43.67%;2级次之,占32.57%;3级少,占23.76%.超重占27.49%;肥胖占4.65%;吸烟占8.87%;饮酒占8.77%,超重、饮酒、吸烟均为男性高于女性(P<0.01=,肥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因素知晓率为30.54%~80.79%;健康知识知晓率为25.62%~86.70%.结论 健康知识知晓和行为及主要危险因素是影响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原因,也是健康教育的重点;提高发现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改变民众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是降低高血压发病的关键.

    作者:沈春安;周沛林;舒传波;杨树旺;罗宏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及脑钠肽水平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及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2009 年12月-2010 年5月收治的68例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在控制饮食的同时采用阿托伐他汀 40 mg 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脂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及 BNP 水平,其中血脂水平以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观察指标,血管内皮功能以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一氧化氮(NO)为观察指标.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 TC、TG、LDL-C、BNP 水平均明显下降,FMD、NO 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及 BNP 水平,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杨环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 C(Cystatin C)在糖尿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TPNIA)测定 50 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胱抑素 C,同时测定其血肌酐(Scr),β2- 微球蛋白(β2-MG)及肌酐估算清除率,比较 Cystatin C,Scr 及β2- MG 与 Ccr估计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评价 Cystatin C的诊断效能.结果 血清 Cystatin C、Scr、β2-MG 与 Ccr与糖尿病肾病均成显著相关,其中尤以 Cystatin C 与 Ccr 的相关程度为密切.Cystatin C、Scr和β2-MG 的 AUCROC 分别为 0.984、0.922、0.947.结论 Cystatin C水平升高,能协助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傅锦芳;高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COPD对患者肺功能和气道炎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对患者肺功能和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9 年11月-2010 年 4 月馆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118 例 COPD 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的 60 例作为观察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的5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肺功能和气道炎症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内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一秒率(FEV10%)、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 COPD 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气道炎症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东兴;景德莲;王桂云;柳艳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三种HBsAg检测方法检测377份血清样本结果比较

    目的 对检测HBsAg的三种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i式验法(GIC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221份乙肝患者血清作试验组及156份非乙肝患者血清作对照组,分别用以上三种方法检测HBsAg,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ELIsA和GIC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低于CMI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LISA、GICA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灵敏度亦不低,适宜基层单位普及;CMIA虽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但试剂成本高且仪器昂贵,可用作对可疑标本必要时行复查.

    作者:刘培香;杨雅蓓;刘大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自身免疫型肝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型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泼尼松加环磷酰胺治疗的效果.方法 检测AIH组(16例)、其他慢性肝炎组(54例)、抗核抗体(ANA)阳性对照组(68例)和ANA阴性对照组(101例)血清中ANA、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OL)、高/低密度脂蛋白(HDL/LDL)、总蛋白(TP)、球蛋白(GLB)、白蛋白(ALB)、乙型肝炎五项指标、丙型肝炎抗体、狼疮六项指标,并对16例AIH患者使用泼尼松加环磷酰胺的治疗效果进行跟踪,检测其TP、ALB、GLB、TG、TCFtO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碱酯酶(CHE)和前白蛋白(PA)的变化.结果 四组人群血清TP、ALB、GLB、TCHOL、HDL和LD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的AIH患者血清各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IH患者有其显著的临床诊断特点,可与其他慢性肝炎患者相鉴别,采用泼尼松加环磷酰胺的治疗有效.

    作者:刘适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致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纯化的甲型流感病毒体外感染人血管内皮细胞后,用RT-PCR法检测病毒整合细胞并复制状况,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流式细胞术及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琼脂精电泳结果显示,H1N1病毒能感染血管内皮细胞且能复制.MTT结果显示,尽管H1N1病毒不能完全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但能使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组的Annein V染色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病毒感染24、32 h后,细胞出现断裂的PRAP蛋白条带.结论 甲型流感病毒能感染人血管内皮细胞及增殖,并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作者:倪念亲;石文松;陈进;王娟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小卵泡排卵致不孕症69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小卵泡排卵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69 例小卵泡排卵患者 B 超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并对其进行周期性促排卵治疗.结果 69例患者均进行了2个周期以上的监测,重复出现小卵泡排卵的 56 例,重复出现率81.16%(56/69).经促排卵药物治疗后临床妊娠率 46.03%(29/63),周期妊娠率为 23.02%(29/126).结论 小卵泡排卵是造成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B超监测卵泡发育情况是诊断小卵泡排卵的主要方法,促排卵是治疗小卵泡排卵所致不孕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雷金梅;韩宝生;巩丽梅;刘东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某铅冶炼厂职业人群血铅和锌原卟啉调查

    目的 了解某铅冶炼厂作业工人体内血铅、锌原卟啉水平.方法 采集859名铅接触工人血样,分别按照<血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光谱法>WS/T20-1996[1]、GBZ37-2002<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2]、<血中锌原卟啉的血液荧光计测定方法>WS/T92-1996[3]等方法进行检测和结果判定.结果 该厂有498人血铅水平超出<标准>[2]上限;650人锌原卟啉水平超出<标准>[2]上限.190人(22.12%)达到轻度铅中毒.结论 该厂铅危害较严重,应加强职业触铅工人健康教育.改善生产条件和生产工艺等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张朝晖;谭滇湘;吴紫玲;吴端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深圳蛇口地区产ESBLs菌株的检测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蛇口地区2007-2009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有效控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MicroScan autoSCAN 4微生物分析仪及NC31细菌鉴定及药敏板,对蛇口人民医院2007-2009年从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鉴定以及测定其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情况,同时用K-B纸片药敏法作ESBLs确诊试验,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这三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平均是25.3%和28.7%,三年间变化不明显(P>0.05),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由5.8%上升到10.7%,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由6.0%上升到14.3%,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由46.1%上升到54.8%,对头孢西丁耐药率由6.5%上升到16.7%,对头孢吡肟耐药率由16.2%上升到28.6%,对头孢唑啉耐药率由26.6%上升到36.9%,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由5.2%上升到14.9%,耐药率高是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耐药率在70%以上,其他抗生素如环丙沙星等三年来变化不大(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由58.3%、2.1%上升到70.0%、8.8%;对阿米卡星等10种抗生素耐药性都下降,尤其是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左旋氧氟沙星,耐药性分别由43.8%、23.8%下降到25.0%、11.2%,耐药性高是氨苄西林93.8%,其他几种抗生素敏感率变化不大(P>0.05).结论 本地区ESBLs菌株检出率近3年中呈平稳趋势,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提高,并具有多重耐药特性,应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合理用药.

    作者:孙延生;贺松;吴才铭;陈志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短暂性抽动障碍与血铅水平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儿童短暂性抽动障碍与血铅水平的关系.方法 测定 180 例短暂性抽动症患儿及 160 例正常儿童的血铅浓度;将 180 例短暂性抽动症患儿中58例铅中毒的抽动症患儿按1:1的比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先用鹿珠合剂进行驱铅治疗,同期 B 组用(谷维素+肌苷片)治疗,经一个月的治疗期后,A、B两组再交换药物治疗一个月,B 组使用鹿珠合剂驱铅治疗,A组再同期使用(谷维素+肌苷片)治疗.在每个治疗期末观察两组患者的抽动类型、抽动频率、抽动强度以及对生活的影响,采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GTSS)在治疗期前后对两组进行临床症状评分,并且测定各治疗期患者的血铅浓度.结果 对180例短暂性抽动症患儿及160例正常儿童的血铅测定中发现,抽动症患儿平均血铅浓度为 84.73 μg/L,正常儿童的平均血铅浓度为49.1 μg/L,抽动症患儿的血铅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5).58例铅中毒的抽动症患儿在不同顺序治疗的治疗期末,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但血铅水平仅在鹿珠合剂驱铅治疗后有明显下降.在对血铅中毒的短暂性抽动症患儿进行鹿珠合剂驱铅治疗的过程中,血铅水平下降的同时,抽动症状也得到相应的控制.结论 有短暂性抽动障碍的孩子血铅水平高于正常儿童,且血铅中毒的短暂性抽动症患儿在驱铅治疗的同时抽动症状得到相应的改善,因此儿童抽动障碍与血铅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游诚;钟燕;丁大为;蒋耀辉;刘康香;康如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