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琼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接收的疤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54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阴道成功分娩55例,作为观察组,剩余489例均行剖宫产,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预后等.结果:观察组产妇平均产时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为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7%,与对照组14.31%相比明显更低,P<0.05;两组新生儿Apggr评分、体重及湿肺发生情况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严格掌握适应证,可以实现阴道分娩,利于促使产妇产后尽快恢复,降低产后并发症,研究价值较高.
作者:邹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总结骨科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针对Braden分级结果进行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0例骨科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患者,自行设计压疮调查表,排除不同Braden分级对压疮问题发生的具体影响.结果:针对Braden分级轻度患者而言,2h或更频繁的翻身、受限于床应用气垫床、营养护理、护理人员培训、减压产品应用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压疮并发症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den分级中度及以上患者2h翻身、避免骨凸起部位直接接触、书面交接班、书面护理记录可以有效预防压疮并发症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治疗患者采取Braden分级结果进行护理预防,可以降低压疮并发症问题,提高治疗预后.
作者:张亚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中选取200例,随机将她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6.00%);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结论:在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疗法,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病情,而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盆腔炎手段,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陈明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析急性心梗抢救时采取传统护理以及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急性心梗的患者88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传统护理)与干预组(急诊护理路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救治的情况.结果:干预组抢救用时、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P<0.05,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心梗患者抢救时采取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确切,不仅能缩短抢救时间与患者住院时间,还可降低复发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孙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成立品管圈,选定“降低脑出血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的四段十步骤开展活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作为一种临床给药途径,因使用方法、操作简单,减少对患者穿刺次数、减轻护士工作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1],但在临床中常因维护不当,出现药物外渗、静脉炎、堵管等问题,造成非计划性拔管.通过改善此类患者留置针的固定方法、夹子的夹毕方法等内容进行改善,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一对一指导,从而大大降低脑出血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作者:蒋梅;姜笑笑;雷可殷;王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肿瘤102例术后整体性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疼痛程度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4%,对照组为90.2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实施整体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牟艳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生产的154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将其分到两个小组当中,常规护理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的产妇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对其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生产时间、产后出血人数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干预组产妇的生产时间、产后出血人数均少于常规护理组,护理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程度也要远远高于常规护理组.讨论:将护理干预用于产妇的整个生产过程中,能够有效缩短产妇的生产时间,大幅度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概率,产妇的护理满意程度也明显增高,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高爱华;古玉蓉;秦芙蓉;王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使用软性角膜接触镜对治疗丝状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探讨其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反复发作丝状角膜炎患者40例50眼,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26眼,对照组20例24眼.观察组剔除角膜丝状物后配戴软性角膜解除镜,患眼滴用1g/L氟米龙滴眼液和羟糖甘滴眼液,对照组剔除丝状物后患眼滴用1g/L氟米龙滴眼液和羟糖甘滴眼液,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25眼(96%)高于对照组21眼(87%).观察组复发率(4%)低于对照组(25%).结论: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反复发作的丝状角膜炎,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静燕;陈小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患者术后膀胱功能训练护理干预措施,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4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2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1例,给予研究组常规留置尿管护理上加入膀胱功能训练干预,仅给予参照组单一留置尿管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拔尿管时间(16.1±5.5)d明显短于参照组(35.6±11.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79,P<0.05);研究组尿路感染发生率4.76%(1/21)明显低于参照组38.10%(8/2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31,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将膀胱功能训练引入护理干预中,有助于早期改善患者相关功能,减少尿路感染情况的发生,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两种中妊引产方法的研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11月共7个月110例中妊引产作为参照组,2017年1-7月共7个月105例中妊引产作为研究组,参照组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片治疗,研究组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米非司酮口服+导尿管球囊扩张宫颈治疗,评估两组产妇的引产结果、术中疼痛程度、产后24 h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产妇的产后24h出血量更少,术中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引产结果更好,P<0.05.结论: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米非司酮口服+导尿管球囊扩张宫颈对中妊期产妇进行引产,产妇的引产结果较好,术中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产后24 h出血量较少,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肾移植技术和血液透析技术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改善,生命得以延长.但是,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相伴的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了尿毒症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尿毒症引发的诸多并发症之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对患者身体危害大的一种,可能导致患者的钙、磷、骨代谢紊乱,以及破坏患者的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随着尿毒症患者的生命不断延续,患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几率也会越来越高,在临床研究中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次研究旨在分析骨化三醇注射液冲击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具体效果,研究内容如下.
作者:叶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透明服帖在胸、腰脊柱后路手术中预防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凡士林组(A组)37例及透明敷贴组(B组)37例,术前所有患者使用Waterlow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评分,术中分别使用凡士林涂抹及透明敷贴保护,术毕观察即刻、2h、4h、8h、16h、术后1天及术后3天受压皮肤情况,并进行压疮分期评估,比较两组预防术中压疮的效果.结果:A组压疮发生率18.9%,明显高于B组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透明敷贴能够很好地预防胸、腰椎脊柱后路长时间手术术中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董天红;袁其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复方醋酸棉酚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组加复方醋酸棉酚片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 (P<0.05);实验纽LH、E2、FSH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时,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复方醋酸棉酚片治疗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强化康复治疗在急性半卵圆中心梗塞患者中肢体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32例急性梗塞患者,并经MRI证实为半卵圆中心急性梗塞.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16例,两组均行常规临床治疗及常规康复措施.观察组患者施以强化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急性半卵圆中心梗塞患者中,采用强化康复治疗的研究方法,能够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而且对罹患该种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明显.
作者:李洪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镇静护理在应用呼吸机的儿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6例应用呼吸机的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镇静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应用呼吸机的儿科患者进行镇静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能使患者配合检查,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应用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妇产科存在大出血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采用动脉栓塞术,对照组50例采用髂内或者子宫动脉结扎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后阴道流血时间、子宫切除率以及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中出血量、治疗后阴道流血时间、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妇产科难治性大出血采用动脉栓塞术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缩短治疗时与治疗后的阴道流血时间,降低子宫切除的概率,还能极大的保证止血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雪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实施护理专案改善提高血液科移植病房低年资护士配置化疗药物时职业防护依从性.方法: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按照专案改善步骤对血液科移植病房低年资护士配置化疗药物时职业防护依从性进行观察统计,采取可行的干预措施,比较专案改善前后的护士配置化疗药物时职业防护依从性.结果:实施专案改善后呼吸科医护人员的血液科移植病房低年资护士配置化疗药物时职业防护依从性由实施前49.9%提高至96.8%.结论:通过护理专案改善找出临床护理中存在问题的具体原因,制定针对性强的干预措施,从而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魏玲;王红霞;孙德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护理标准化工作流程(SOP)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与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纳入标准组与参照组(n=100).标准组实施护理标准化工作流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工作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参照组,标准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相对较高,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标准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与参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10%对比差异显著,数据资料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护理标准化工作流程(SOP)能够提升护理质量,降低临床护理中各类不良问题发生率,为患者带来全新的临床护理体验.
作者:蔡焕兰;曾凡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及爽性反应的影响.方法:统计2014年2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实施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从中抽取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探讨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全麻,探讨组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激和炎性反应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CAT、TAC、Ne、IL-6、TNF-α和SOD均高于探讨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缓解其应激和炎性反应,可大量临床运用.
作者:马文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脑出血患者中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5年5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中选取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53例观察组和53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而观察组则是运用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程度以及生活质量分数.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的用药知识、不良生活方式、高危致病因素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以及生活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模式运用于脑出血患者中,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提升生活质量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曾昌容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