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爱华;古玉蓉;秦芙蓉;王蓉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58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47%,高于对照组的65.82%,,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抗感染时间、功能恢复时间与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总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0%,低于对照组的22.78%,P<0.05;相对于手术前,两组患者手术后社会功能、活力、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促使患者更好更快恢复,值得对其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张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中妇产科护理干预措施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应用抗生素治疗患者128例进行研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纽,每组包括6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对两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具有21.9%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具有7.8%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妇产科开展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降低,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应用于治疗成人幕上深部脑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成人幕上深部脑血肿患者280例,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乙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乙组患者的有效治疗高达94.3%(132例),明显高于甲组患者的79.3%(111例),P<0.05.结论:对成人幕上深部脑血肿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死亡率较低,且患者的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赵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纳洛酮应用于一氧化碳中毒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氧化碳中毒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急救的基础上配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清醒时间长短.结果:观察组清醒时间为13.55±3.55h,对照组则为5.58±1.95h,同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对照组仅为83.33%(50/60),结果显而易见,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而对照组昏迷时间明显比观察组更久,比较差异明显.结论:一氧化碳中毒急诊抢救中应用纳洛酮治疗效果理想,能有效提高患者清醒时间,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王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为了能详细的对食管癌患者使用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016年12月15日至2017年6月15日期间,在本院接受临床治疗的72例食管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应用X线钡餐造影以及CT影像进行诊断,且对终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食管癌患者使用这两种方式之后进行比时,发现使用X线钡餐造影的患者相比较使用CT影像的患者在阳性率上诊断较高,且两组患者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食管癌患者实行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作为诊断方式,在效果上较为明显.而不同应用手段所具有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如采取CT影像进行诊断,在手术方案等方面能提供可靠依据.因此,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对食管癌患病症的诊断具有明显效果,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高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弓根钉技术对脊柱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患者.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前后2周的VAS评分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后受伤椎体高度恢复比率、复位成功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2周VAS评分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椎弓根钉技术治疗腰椎骨折和腰椎滑脱症,不仅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而且能有效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的身体恢复状况,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和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将心理护理应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我院中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72例,运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对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在观察组中,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用心理护理.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的方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护理前相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有所下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干预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而且可以改善抑郁症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大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胡美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探讨胃肠道息肉患者行内窥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于我院接受诊治的33例胃肠道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内窥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的治疗疗效.绪果:在接受内窥镜治疗后,本次所选的33例患者的胃肠道息肉均一次彻底切除,总计37枚.在术后随访一个月,全部患者的息肉切除部位均完全愈合,且没有出现复发情况.结论:针对胃肠道息肉治疗,可以采用内窥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来进行治疗,不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疗效,降低息肉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手术创伤小.
作者:吕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分析过渡期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腹膜透析患者114例,随机分为选择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7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择过渡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57例),选用我院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腹膜透析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过渡期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明显,可有效提升患者对腹膜透析的知识掌握情况,增加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推动患者生存质量提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贾君慧;解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优化急性有机磷中毒急救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组与B组,每组均有31例,给予A组患者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治疗,给予B组患者优化急救护理流程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总满意率三个指标均优于A组,且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与患者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刘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不同进口厂家微晶纤维素112吸温情况,提供湿敏感药物选择依据.方法:采用粉末吸湿法测定德国JRS、美国FMC以及台湾明台化工的低水分微晶纤维素112的吸湿曲线、平衡湿度率等,以及在聚乙烯袋包装条件下吸湿性,考察不同厂家微晶纤维素的吸湿速率.结果:台湾明台的微晶纤维素112吸湿曲线以及平衡吸湿率低,在RH57.7%和RH75.3%条件下是德国JRS和美国FMC的一半.聚乙烯袋包装下三个厂家吸湿增重均较慢.结论:台湾明台微晶纤维素112吸湿速率慢,适合湿敏感药物.
作者:吴小涛;周静;张慧;李战;何红艳;余秋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在老年股骨转子间A2型骨折治疗时,应用动力髋螺钉加子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疗效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骨科收治的15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A2型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接受动力髋螺钉加子钉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讨论:相较于动力髋螺钉加子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老年股骨转子间A2型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安全性高.
作者:郭建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儿童骨科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骨科患儿81例作为观察对象(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41例骨科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治疗依从性、家属的骨科知识知晓率以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时间(5.63±3.57)天少于对照组的(3.12±1.25)天;实验组治疗依从性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2.50%;实验组骨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7.0%,高于对照组的67.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2.5%,组间数据对比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对骨科患儿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较高,能提高骨科知识的知晓度、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减少治疗时间,促进患儿预后.
作者:蒙汉英;孙莹;蒙焕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臭氧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阴道炎患者,且将其按照入院编号随机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37),参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联合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用常规联合药物加臭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疾病复发率.结果: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78%,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3%,组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患者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患者疾病复发1例,参照组患者疾病复发5例,数据资料对比具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臭氧治疗阴道炎的疗效比较理想,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对较高,患者症状改善效果理想,且疾病复发率较低,建议在阴道炎患者治疗期间推广应用.
作者:郭文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乙肝疫苗免疫儿童表面抗体衰减小年龄,为科学化免疫策略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此次研究开展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区域内年龄≤7岁常规体检儿童100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受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E)检测体内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分析不同年龄段肝疫苗免疫儿童的实际年龄与表面抗体阳性的关系,探究表面抗体衰减的小年龄.结果:①在此次研究中,不同性别儿童免疫应答结果显示,1000名未感染乙肝病毒的受检者中,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占70%(700/1000),其中男性儿童占到54.28%(380/700),女童占45.72%(320/700),男女性别在儿童乙肝表面免疫应答中无统计学意义.②对比不同年龄段乙肝疫苗免疫儿童的免疫应答情况,在1000名未感染乙肝病毒儿童中,4.0岁~年龄的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低,0.5岁~年龄的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高,经分析拟合,计算出3.99岁是乙肝疫苗免疫儿童表面抗体衰减小年龄.讨论:乙肝疫苗免疫后产生抗体的儿童,抗体产生会随着接种时间延长而衰减,通过进行不同方式乙肝疫苗接种管理、监测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保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方法:对30例行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26例溶栓成功,再通率86.67%,4例发生血尿、牙龈出血,经治疗均好转.结论:通过对急性ST段抬高急性心梗患者静脉应用瑞替普酶溶栓前后严密观察护理、进行健康指导、采取合理护理措施,可提高急性心梗患者溶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雪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前房穿刺治疗在青光眼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45例青光眼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或术后进行前房穿刺治疗,比较患者穿刺前后眼压.结果:术前眼压为(27.3±2.5)mmHg,术后眼压为(15.2±1.8)mmHg明显高于术后,术前视为0.15±0.07,术后为0.84±0.26,术前明显差于术后,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45例患者术后均无感染、无出血、无虹膜损伤、无晶状体损伤表现,患者术后预后良好.结论:前房穿刺能够降低患者眼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光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舒适护理服务在老年康复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220例老年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110例作为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余下110例病患作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的观察组,对两组病患焦虑抑郁情况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另外接受舒适护理的观察组病患抑郁焦虑水平明显低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病患,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病患的康复护理工作中加以舒适护理可以显著提升病患心理健康水平,提升老年病患的生命质量,得到较为良好的治疗恢复效果,具有临床广泛推广价值.
作者:李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应的优化方法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接收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结果: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体现在护理人员、手术环境以及日常管理方面.结论: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有很多种,对此,需要对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整改策略,严格执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这样才能够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事故,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王佳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在膀胱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进行膀胱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纽,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膀胱癌手术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降低并发症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高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