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涛;周静;张慧;李战;何红艳;余秋阳
目的:结合痔疮手术导致术后肛门狭窄患者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对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0例痔疮手术导致术后肛门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15例轻度肛门狭窄患者,采用扩肛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措施,对于15例重度肛门狭窄患者,采用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对本次治疗满意.结论:在对痔疮手术后肛门狭窄患者实施治疗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分度,对不同分度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措施,这样才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实施护理专案改善提高血液科移植病房低年资护士配置化疗药物时职业防护依从性.方法: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按照专案改善步骤对血液科移植病房低年资护士配置化疗药物时职业防护依从性进行观察统计,采取可行的干预措施,比较专案改善前后的护士配置化疗药物时职业防护依从性.结果:实施专案改善后呼吸科医护人员的血液科移植病房低年资护士配置化疗药物时职业防护依从性由实施前49.9%提高至96.8%.结论:通过护理专案改善找出临床护理中存在问题的具体原因,制定针对性强的干预措施,从而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魏玲;王红霞;孙德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艾灸关元穴对中风后排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贴敷组(对照组)和隔姜艾灸组(治疗组),对照组患者46例只接受穴位贴敷于神阙穴治疗,治疗组50例患者先于关元穴隔姜艾灸后,再于神阙穴行穴位贴敷.7d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两组对患者排尿障碍的改善均有明显效果,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贴敷配合隔姜艾灸关元穴治疗可以提高中风后排尿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穴位贴敷组,具有补肾气、理三焦、通尿闭之功效,疗效较满意.
作者:彭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替硝唑和甲硝唑在口腔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20例口腔炎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分别给予左氧氟沙星、替硝唑和甲硝唑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三组的治疗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乙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和丙组,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对甲组、乙组和丙组的不良反应率对比,实践证明,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甲组和丙组,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时口腔疾病患者给予替硝唑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作用明显,安全性比较高,能让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咏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血清检验指标血糖、蛋白、血脂诊断初发脑梗死病残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4例初发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将其设为研究组,并取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54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血清检验,比较两组血清检验指标水平以及不同病残程度血清检验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TC、GLO、FBG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初发脑梗死患者TC、GLO、FBG水平较正常人群高,且其水平随病残程度加重而升高,临床需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进行重点控制.
作者:李晓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逍遥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躯体化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伴躯体化症状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仅用恩替卡韦治疗,治疗8周,观察治疗后患者SCL-90总分及躯体化因子评分、肝功能、内分泌激素水平、细胞免疫水平变化的情况;SCL-90总分差值及躯体化因子差值与神经内分泌免疫指标、肝功能、HBV-DNA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SCL-90总分及躯体化因子评分、肝功能、HBV DNA、神经内分泌免疫指标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逍遥散治疗慢乙肝伴躯体化症状临床疗效确切,并且躯体化症状的改善有利于抗病毒治疗慢乙肝,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改善慢乙肝患者的躯体化症状,进而调节了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细胞免疫功能,从而促进了慢乙肝患者的应答.
作者:孙新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不同进口厂家微晶纤维素112吸温情况,提供湿敏感药物选择依据.方法:采用粉末吸湿法测定德国JRS、美国FMC以及台湾明台化工的低水分微晶纤维素112的吸湿曲线、平衡湿度率等,以及在聚乙烯袋包装条件下吸湿性,考察不同厂家微晶纤维素的吸湿速率.结果:台湾明台的微晶纤维素112吸湿曲线以及平衡吸湿率低,在RH57.7%和RH75.3%条件下是德国JRS和美国FMC的一半.聚乙烯袋包装下三个厂家吸湿增重均较慢.结论:台湾明台微晶纤维素112吸湿速率慢,适合湿敏感药物.
作者:吴小涛;周静;张慧;李战;何红艳;余秋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眉上提结合眼袋整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实施眼部整形的60例患者,临床分成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眉上提治疗,观察组实施眉上提结合眼袋整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良好率以及手术满意度明显偏高,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眼部整形中,眉上提结合眼袋整形术治疗有助于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良好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刘占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风险分析及其护理安全对策.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观察对象,给予急诊护理.结果:发生护理风险的次数为13次,护理风险发生几率为16.25%.结论: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风险发生的主要因素为护理人员年龄较小、综合素质不足、人力资源不足、护理制度不完善、法律意识淡薄、护患沟通不足、系统支持不足、护理记录不规范、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等.
作者:缪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及爽性反应的影响.方法:统计2014年2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实施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从中抽取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探讨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全麻,探讨组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激和炎性反应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CAT、TAC、Ne、IL-6、TNF-α和SOD均高于探讨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缓解其应激和炎性反应,可大量临床运用.
作者:马文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并将同期接收的另外34例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介入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实施超声消融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良好疗效,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鲜佩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受到环境和饮食习惯的影响,泌尿系统疾病发病率逐渐提高,不仅影响人们生活质量,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实践证明: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和临床治疗的效果成正比,对于患者的康复时间的长短也有很大的影响,泌尿外科日常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将风险管理应用在精神科护理中,对精神科护理护理安全提升起到的作用进行探讨,为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我院中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7月的精神病患者共200例,运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对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在观察组中,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用风险管理指导护理.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结果:将观察组的护理记录书写、夜间查房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和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之间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的过程中运用风险管理,明显了精神科护理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应用并推广.
作者:宋立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在血液净化护理的过程中加入心理护理的手段的作用.方法:对照比较观察法,具体就是从医院2015年8月年至2017年8月的进行过血液净化护理治疗患者病例中,抽取70例出来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的35例患者仍然采用常规血液净化护理的方法,而对于观察组35例患者则加上一定的心理疏导,在护理的过程中融入一定的心理护理,之后在护理的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在各方面表现出来的诸如焦虑不安、紧张抑郁等状态进行程度分析并让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结论:观察组在焦虑和抑郁状态的评分都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的差异大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的差异大于0.05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对于观察组在护理的过程中加入一定的心理护理的手段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以及抑郁程度,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道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急诊护理全员定位抢救培训在急诊抢救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见习护士中随机抽取92例作为观察对象,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6例,甲组护士采用常规带教模式,乙组则采用急诊护理全员定位抢救培训模式进行带教.结果:甲组护士的综合能力合格率(82.61%)以及抢救成功率(95.35%)都明显低于乙组(97.83%,100.00%),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护理全员定位抢救培训对急诊抢救工作有较大帮助,值得推广.
作者:陈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在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选取所在科室20例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进行CT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同时对患者开展有效的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病理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检查治疗后,1年、3年以及5年内的生存率为60%、50%以及65%.结论: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低,缺乏特异性临床特点,确诊该病主要依靠影像学手术联合病理学检查,该病的预后和组织学分级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短期复发以及远处转移均可发生,相对于其他类型肺癌,该病的恶性程度在临床上仍然未做明确的阐述.
作者:潘权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筋膜室压力监测结合临床表现在急性骨筋膜综合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此次依不同诊断方式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急性骨筋膜综合症患者4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临床表现诊断,观察组用筋膜室压力监测+临床表现诊断;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各项研究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筋膜室压力监测+临床表现(观察组)诊断急性骨筋膜综合症符合率高于单纯临床表现(对照组)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膜室压力监测+临床表现可有效诊断急性骨筋膜综合症患者,诊断符合率高,可有效避免患者病情误诊,值得临床上广泛用来诊断急性骨筋膜综合症患者.
作者:梁维平;张治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门诊护士是医院早期接受病人,进行诊断治疗护理服务的第一站,其言谈举止、行为规范、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本文从门诊护理工作实际需要出发,对如何发挥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进行总结和探讨.
作者:张跃峰;张宝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支架取栓术与动脉溶栓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视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排列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实施动脉溶栓术进行治疗,予以实验组患者实施支架取栓术进行治疗,并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5天后TICI血管再通情况、治疗前后10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预后良好程度以及颅内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指标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治疗5天后TICI血管再通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实验组的NIHSS评分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实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预后良好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实施支架取栓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作用效果显著,且其颅内出血出血量小于实施动脉溶栓术,且安全性能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龙;吴升祥;张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术中对腹腔进行探查并将脓液、渗出液完全吸净,提拉阑尾并将系膜显露,应用可吸收结扎钉夹夹闭系膜后电凝钳将断并对阑尾根部夹闭剪刀离断后电凝残端处理,必要时留置引流管.结果:42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留置引流管时间分别为(62.07±1.5)min、(17.11±5.6)ml、(19.96±7.3)h、(5.38±1.9)d、(2.24±0.8)d;经治疗后,42例患者中出现1例切口感染,无一例出现腹腔出血、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残株炎.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阑尾炎,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术中视野好、创伤度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但术后腹腔镜下对阑尾显露时,需要医师具备熟练的缝合结扎操作技术,腹腔镜手术技术可作为急性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杨光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