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过渡期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贾君慧;解丽君

关键词:过渡期护理干预, 腹膜透析, 出院患者, 自我管理行为, 影响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过渡期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腹膜透析患者114例,随机分为选择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7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择过渡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57例),选用我院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腹膜透析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过渡期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明显,可有效提升患者对腹膜透析的知识掌握情况,增加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推动患者生存质量提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究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选取我科20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有无出血情况将患者分为研究2组(出血)和研究1组(未见出血),每组实验样本为100例,同期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采用全自动血凝仪和全血细胞分析仪对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参数进行检验,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参数.结果:研究2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明显长于研究1组和参照组,参照组的血小板数、血小板平均体积、大血小板压积明显高于研究1组和研究2组,P<0.05;而参照组血小板分布宽度明显低于研究1组和研究2组,P<0.05.结论:具有肝硬化疾病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会出现异常升高和血小板参数会出现异常变化等现象,临床上检验上述指标可对肝硬化疾病发展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参考,值得临床深究.

    作者:牟绍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方法

    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8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了解病因,并且对治疗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188例患者的病因分析,实践证明,病因包括:感染因素、围生因素、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母乳性黄疸、早产儿、其他因素.其比例为25.4% 、21.2% 、20.7%、17%、9.3%、6.4%.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有效人数186例,总有效率为98.9%.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理机制复杂,要对病因进行分析,结合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方案,尽快降低血清胆红素,减少胆红素脑病发生率,让患儿尽快康复,减轻家长医疗负担.

    作者:陆国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应用中的体会

    目的:分析儿童骨科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骨科患儿81例作为观察对象(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41例骨科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治疗依从性、家属的骨科知识知晓率以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时间(5.63±3.57)天少于对照组的(3.12±1.25)天;实验组治疗依从性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2.50%;实验组骨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7.0%,高于对照组的67.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2.5%,组间数据对比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对骨科患儿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较高,能提高骨科知识的知晓度、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减少治疗时间,促进患儿预后.

    作者:蒙汉英;孙莹;蒙焕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联合甲胎蛋白检测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究超声联合甲胎蛋白检测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是否为胎盘植入将这些患者分为植入组和非植入组,每组患者30例,另外随机选取我院怀孕次数在3次及以上、剖宫产次数在1次及以上的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在孕妇34~38时通过超声联合甲胎蛋白检测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结果:植入组的甲胎蛋白检测数值高于非植入组和对照组;通过超声显示中央型前置胎盘的孕妇在进行手术后出现凶险型前置胎盘伴随胎盘植入的几率相对于超声提示部分型前置胎盘和边缘型前置胎盘的孕妇;超声联合甲胎蛋白检对于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有比较高的准确率.结论:对于孕妇的孕晚期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来说,可以通过超声联合甲胎蛋白检测技术,具有比较高的检出率.

    作者:王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妇科肿瘤围手术期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妇科肿瘤围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妇科收治的72例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舒适度、满意度、皮肤颜色、腿部肿胀、血流情况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皮肤颜色改变、腿部肿胀及静脉血流速度减慢的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舒适度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相比对照组都更高,而术后DVT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妇科肿瘤手术患者DVT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舒适度,在妇科肿瘤手术治疗患者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殷谷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慢性咽炎的防治研究进展

    慢性咽炎属于咽部黏膜及淋巴组织慢性炎症,为上呼吸道炎症.急性咽炎的反复发作常常转变为慢性咽炎,导致慢性咽炎发作的因素比较多,粉尘、有害气体、反流性食管炎因素.笔者拟对慢性咽炎的防治开展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作者:许亚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专案改善在提高低年资护士配置化疗药物时职业防护依从性的应用

    目的:通过实施护理专案改善提高血液科移植病房低年资护士配置化疗药物时职业防护依从性.方法: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按照专案改善步骤对血液科移植病房低年资护士配置化疗药物时职业防护依从性进行观察统计,采取可行的干预措施,比较专案改善前后的护士配置化疗药物时职业防护依从性.结果:实施专案改善后呼吸科医护人员的血液科移植病房低年资护士配置化疗药物时职业防护依从性由实施前49.9%提高至96.8%.结论:通过护理专案改善找出临床护理中存在问题的具体原因,制定针对性强的干预措施,从而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魏玲;王红霞;孙德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本文主要就黄体功能不全导致先兆流产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06月本院收治的189例黄体功能不全所导致的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00例,给予地屈孕酮进行治疗;对照组89例,给予黄体酮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激素调节情况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地屈孕酮或者黄体酮的治疗方式来进行黄体功能不全所导致先兆流产患者的治疗,均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地屈孕酮的治疗安全性更高,用药更为方便,并有着很好的患者依从性,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于推广.

    作者:文金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消毒供应室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期间1000件器械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与B组,500件/组.一组实施常规管理(B组),一组采取持续质量改进(A组).比较两组器械送至对应科室所需的时间、器械管理不合格情况.结果:A组器械送至对应科室所需时间为(42.26±4.21)分钟,短于B组,A组清洗不合格率(1.00%)、包装不合格率(0.40%)、发放不合格率(0.80%)、储存不合格率(1.00%)均低于B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避免管理不当事件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桴铖;徐红霞;代淑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论RNA编辑研究进展

    RNA编辑是一种转录后的基因修饰方式,可实现对单个核苷酸的编辑处理来促使经过转录以后的RNA与标准DNA编码顺序不完全相同.伴随着当前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工作的持续深入,部分新型RNA编辑也逐渐被人们所发现,部分编辑类型的研究还表明了RNA编辑具备有记忆能力.本文就从RNA编辑的机制、功能、生物学意义及研究进展展开讨论.

    作者:李香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以及心肌灌注显像在冠状动脉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因疑似冠心痛而来我院接受诊治的患者100例进行分析,以冠状造影(CAG)为金标准,先后对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即MSCTA与MPI),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结果;CAG金标准确诊有80例,MSCTA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与MPI诊断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式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与MSCTA对比显著较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状动脉疾病疑似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方式虽然相比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方式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是若将两种方式联合应用将会产生极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玉环;李颖华;于俊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普外科护理的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普外科是医院重要科室之一,护理工作繁杂且护理难度大.护理风险是患者在日常护理中所可能出现的不安全事件,其在日常护理各个环节中均可能发生.护理风险管理是针对护理风险所采取的一种防范措施和管理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以促进护理效果的提高,保障患者安全,减少医疗纠纷.该研究对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世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社区原发性高血压防控情况调查分析及干预

    目的:调查分析社区原发性高血压防控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纳入管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 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方式进行统计,并给予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观察影响血压的相关因素,以及对血压控制的影响.结果:经统计分析,高血压与吸烟、糖尿病史、高血脂、饮酒等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干预后,血压控制率为80%.结论:针对某社区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后,发现大多数患者存在较多的既往病史,还有大量的吸烟情况,且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较差,在临床上应该给予患者进行高血压知识的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对提高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作者:彭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整体护理在膀胱癌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在膀胱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进行膀胱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纽,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膀胱癌手术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降低并发症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高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DCA循环在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缺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降低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缺陷的效果,为提高标本送检合格率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基于PDCA循环模式开展了以提高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安全为目的的管理活动.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分析既往我院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并组织实施,通过检查和总结进一步提高手术宣病理标本送检管理水平及质量控制,全面降低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缺陷.观察PDCA循环管理模式开展后,我院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缺陷发生数.结果:2016年1月-2016年12月PDCA循环管理实施期间,910个手术宣病理标本无送检缺陷发生,年缺陷发生率0%.结论: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规范性,降低送检缺陷风险,对提高标本质量管理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郑志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全程信息化药房管理在静脉用药集中配制和合理用药中的应用

    目的:对全程信息化药房管理在静脉用药集中配制方面以及用药方面的应用情况进一步了解.方法:对使用全程信息化药房管理的湖北其他医院进行了调查,且对其药房管理使用全程信息化之前以及之后各86份静脉输液单进行分析,对其静脉用药集中配制及合理用药方面的应用进行比对,如药方处理的时间、排药的时间等.结果:发现采取全程信息化药方管理之后在时间和效率上明显缩短,有效的提高了管理效率,在药物合格率方面也有了较大提升,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方管理中实施全程信息化管理有效的提高了静脉用药集中配制和合理用药的效率,实现了全过程的扫描,错误率降到低,这对静脉用药集中配制的效果,以及合理用药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临床中所推广.

    作者:李小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基层医院老年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情况

    目的:调查分析基层医院老年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情况,分析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的影响因素.方法:调查分析2014年至2017年期间的382例有抗血小板药物适应证老年患者的基本资料,并且针对总结相关的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使用的方法为现场问卷形式调查.结果:抗血小板药物适应证老年患者例数为382例,分析抗血小板药物总体使用率、抗血小板药物一级预防使用率、抗血小板药物服用率(>70岁)、抗血小板药物服用率(≤70岁)、冠心病组抗血小板药物服用率、无冠心组抗血小板药物服用率分别为:70.16%、63.83%、79.26%、63.30%、79.75%、63.39%.结论:在基层医院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其实质上跟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以及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指南推荐的都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相关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展开一系列有效的管理.

    作者:何弥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生化检验和放射免疫临床方法与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利用生化检验以及放射免疫法对乙型肝炎纤维化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本院开展治疗的乙型肝炎纤维化患者60例作为实验观察组,之后在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60例作为常规对照组.均对两组人员实施生化检验和放射免疫检查,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在血清肝功能指标中检测C-IV、PC-Ⅲ、HA的水平,实验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P<0.05),而在血清相关指标ALB、CHE和CHO中,实验观察组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生化检验以及放射免疫法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检验,其效果良好,能够帮助医师更加有有效的对病情进行诊断,为后期的治疗提供支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庭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喂养早产儿50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早产儿早期喂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于观察组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进行喂养2周后,改为早产儿配方奶喂养,对照组采用早产儿配方奶喂养.之后对相关数据进行比对.结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能够有效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缩短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及出院时间.

    作者:黄铖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引导下保守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37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髌下脂肪垫损伤患者,在超声检测下注射镇痛消炎药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引导成功率100%.随访1年,治疗效果:优24例(64.9%)良6例(16.2%)一般5例(13.5%)较差2例(5.4%).结论:超声引导下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文磊;刘宏斌;王鹏;崔人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