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信息化药房管理在静脉用药集中配制和合理用药中的应用

李小妹

关键词:药房管理, 全程信息化, 静脉用药,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对全程信息化药房管理在静脉用药集中配制方面以及用药方面的应用情况进一步了解.方法:对使用全程信息化药房管理的湖北其他医院进行了调查,且对其药房管理使用全程信息化之前以及之后各86份静脉输液单进行分析,对其静脉用药集中配制及合理用药方面的应用进行比对,如药方处理的时间、排药的时间等.结果:发现采取全程信息化药方管理之后在时间和效率上明显缩短,有效的提高了管理效率,在药物合格率方面也有了较大提升,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方管理中实施全程信息化管理有效的提高了静脉用药集中配制和合理用药的效率,实现了全过程的扫描,错误率降到低,这对静脉用药集中配制的效果,以及合理用药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临床中所推广.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机器人辅助下肾部分切除术后快速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应用于机器人辅助下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24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21例肾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机器人辅助下行肾部分切除术,研究组运用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置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在机器人辅助肾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黄平;黄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分析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总结并阐述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特选取我院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美托洛尔治疗路径;实验组在应用比索洛尔治疗路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76.2%,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心率、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的比较上,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均可以有效安全地优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然而比索洛尔的心率、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均优于美托洛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余旻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应用中的体会

    目的:分析儿童骨科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骨科患儿81例作为观察对象(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41例骨科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治疗依从性、家属的骨科知识知晓率以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时间(5.63±3.57)天少于对照组的(3.12±1.25)天;实验组治疗依从性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2.50%;实验组骨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7.0%,高于对照组的67.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2.5%,组间数据对比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对骨科患儿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较高,能提高骨科知识的知晓度、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减少治疗时间,促进患儿预后.

    作者:蒙汉英;孙莹;蒙焕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奇偶数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中成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慢性盆腔炎疾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康;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噬菌体治疗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探究

    进入21世纪,医疗的不断发展促使细菌尤其是耐药性细菌不断滋生,传统的抗生素已经难以有效治疗细菌感染.此时,噬菌体作为一类细菌依赖性病毒应运而生,鉴于其能够对细菌病毒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因而被广泛应用到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去.本文即结合噬菌体的分布及分类,就其在治疗细菌感染中的进展及其发展前景加以探讨.

    作者:冯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诊断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5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纳入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时期收治的52例单纯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纳入对照组研究对象,均对其进行产前超声诊断,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以手术结果为依据,其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检出率与漏诊率均与单纯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多次宫腔操作例数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在临床治疗结果指标及随访情况方面,观察组均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进行产前超声诊断,能够对患者进行较为显著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林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熏眼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中药熏眼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0例干眼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人工泪液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人工泪液联合中药熏眼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干眼症联合中药熏眼与人工泪液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何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左氧氟沙星、替硝唑和甲硝唑在口腔治疗的应用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替硝唑和甲硝唑在口腔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20例口腔炎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分别给予左氧氟沙星、替硝唑和甲硝唑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三组的治疗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乙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和丙组,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对甲组、乙组和丙组的不良反应率对比,实践证明,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甲组和丙组,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时口腔疾病患者给予替硝唑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作用明显,安全性比较高,能让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咏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DCA循环在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缺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降低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缺陷的效果,为提高标本送检合格率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基于PDCA循环模式开展了以提高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安全为目的的管理活动.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分析既往我院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并组织实施,通过检查和总结进一步提高手术宣病理标本送检管理水平及质量控制,全面降低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缺陷.观察PDCA循环管理模式开展后,我院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缺陷发生数.结果:2016年1月-2016年12月PDCA循环管理实施期间,910个手术宣病理标本无送检缺陷发生,年缺陷发生率0%.结论: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规范性,降低送检缺陷风险,对提高标本质量管理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郑志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头皮针贴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头皮针贴固定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以便于为今后儿科的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小儿患者10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医用透气胶带固定,观察组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使用头皮针贴固定静脉留置针,观察两种方法对留置针穿刺部位的反应及留置时间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使用头皮针贴固定静脉留置针后,只有2例小儿患者因自行拔针需要重新穿刺;采用常规的医用透气胶带固定,则有20例胶布滑脱、有9例自行拔针需要重新穿刺.结论:对于小儿患者,穿刺成功后用3M透明敷贴加头皮针贴固定留置针法有保护留置针导管,不但可以有效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降低重新穿刺次数,而且还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从而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等优点,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比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58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47%,高于对照组的65.82%,,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抗感染时间、功能恢复时间与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总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0%,低于对照组的22.78%,P<0.05;相对于手术前,两组患者手术后社会功能、活力、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促使患者更好更快恢复,值得对其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张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筋膜室压力监测结合临床表现在急性骨筋膜综合症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筋膜室压力监测结合临床表现在急性骨筋膜综合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此次依不同诊断方式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急性骨筋膜综合症患者4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临床表现诊断,观察组用筋膜室压力监测+临床表现诊断;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各项研究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筋膜室压力监测+临床表现(观察组)诊断急性骨筋膜综合症符合率高于单纯临床表现(对照组)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膜室压力监测+临床表现可有效诊断急性骨筋膜综合症患者,诊断符合率高,可有效避免患者病情误诊,值得临床上广泛用来诊断急性骨筋膜综合症患者.

    作者:梁维平;张治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究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治疗中胺碘酮结合RAS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在于探讨胺碘酮结合RAS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预期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112例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分组,再对实验组56例患者采用胺碘酮结合RAS抑制剂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与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总疗程、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血压恢复正常时间都缩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总有效率可通过胺碘酮结合RAS抑制剂治疗显著提高,临床指标能够得到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吴晓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东兴区预防接种单位采用不同工作模式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效果对比

    目的:为了研究东兴区预防接种单位采用不同工作模式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东兴区29个预防接种单位中的6个接种单位,以及在管辖区内的15家幼儿园和小学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的全部疫苗接种数据,分析比较不同工作模式下壹验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及疫苗补种的效果.结果:经过研究,学校流动儿童比例低于百分之三十时,它的学校新生疫苗漏种率为13.92%,比学校流动儿童高于百分之三十的学校低;6月份招生通知时开始查验的新生首针补种率为72.66%,9月份报名时开始查验的新生首针补种率为62.68%,6月份开始查验的补种率高于9月份开始查验的补种率;9月份报名开始查验的结果显示,流动儿童比例大的学校的全程接种率比流动儿童比例小的学校低.结论:预防接种单位采用不同工作模式查验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肿证的疫苗补种效果有其各自的优势,不能一概而论地觉得哪个模式是万能的,各个预防接种单位应该根据自己区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出合适的工作模式.

    作者:赵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产后尿潴留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产后尿潴留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产后尿潴留产妇80例,分为每组例数均为40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给予干预性护理措,然后比较分析2组产妇的顺利排尿情况及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结果:经干预性护理后的观察组产妇顺利排尿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50%和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85.00%和87.50%,具有显著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尿潴留产妇进行干预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同时提高了患者(产妇)的顺利排尿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杨文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清因子NO、IL-17和HS-CRP水平在牙髓炎诊断及根管治疗疗效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因子NO、IL-17和HS-CRP水平在牙髓炎诊断及根管治疗疗效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来我院就诊的104例牙髓炎患者为患者组,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同期收集104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健康组.研究组患者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分次性根管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因子NO、IL-17和HS-CRP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组较健康组人群的血清因子NO、IL-17和HS-CRP水平显著增高,经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和血清因子NO、IL-17和HS-CRP水平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因子NO、IL-17和HS-CRP在牙髓炎患者辅助诊断及根管治疗疗效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少英;杨立静;王丽娜;王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016年乌当区8~10岁儿童盐碘尿碘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2016年乌当区8~10岁儿童进行尿碘和碘盐检测,掌握人群盐碘、尿碘水平,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乌当区辖区范围内,随机选取202名8~10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儿童尿碘和碘盐进行检测.尿碘检测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测定.盐碘检测采用氧化还原法测定.结果:乌当区8~10岁儿童尿碘检测结果尿碘中位数为191μg/L,100μg/L以下的比率20.3%,100μ g/L及以上的比率为79.7%.8岁儿童尿碘合格率为76.5%,9岁儿童尿碘合格率为80.9%,10岁儿童尿碘合格率为81.8%.2016年共检测儿童家中食用盐202份,碘含量<5mg/kg的食盐样品份数6份,5~20mg/kg之间180份,20~50mg/kg之间196份.合格碘盐食用率97.1%.结论:根据2016年乌当区8~10岁儿童碘缺乏病监测结果,现如今,乌当区合格碘盐食用率较高,并且儿童尿碘合格率达到79.7%.由此可见,乌当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成绩显著,但是,依然还应该继续巩固和加强,各个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不断改进工作,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和业务培训,增强宣传力度,使得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明确意识到碘缺乏病防治的重要性.

    作者:白奇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甲状腺肿瘤102例术后整体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甲状腺肿瘤102例术后整体性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疼痛程度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4%,对照组为90.2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实施整体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牟艳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Ⅱ期膜性肾病脾虚湿盛型临床观察

    目的: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脾虚温盛型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肾穿刺活检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确诊的、临床资料完整的膜性肾病患者且符合中医脾虚湿盛证44例受试者,所有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用药前后(2个月)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并对症状及体征进行量化评分,做出疗效评价.结果:中医症候结果示:对照组有效率77.3%,试验组有效率95.5%,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Ⅱ期特发性膜性肾病脾肾气虚证临床疗效比较可靠.

    作者:鲁小庆;赵凯;程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现阶段医院设备管理中的重难点及改进方法探究

    目的:医疗设备管理属于系统性工程、复杂工程,需针对医疗设备的型号论证、设备购置、组织工作、安装验收、成本管理、使用计划、维护管理、故障控制等不断完善,尽可能提升医院竞争力以及整体实力.但根据现阶段部分医院在设备管理中的表现情况而言,仍存在明显问题,影响了设备的正常使用以及医院的稳定运行.本文首先分析了医院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研究了影响医院设备管理的常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改进方法提出几点建议.

    作者:王延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