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英
目的:探究小儿腺样体摘除术后麻醉复苏的护理体会.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选取所在科室78例行小儿腺样体摘除术患儿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的患儿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6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以及并发症症状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更高,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更短,并发症症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行小儿腺样体摘除术患儿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较高,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较短,并发症症状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马艳平;吴宗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脊柱后路手术中对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脊柱手术患者60例,按入院数据表分为对照纽和实验组,每纽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与体位摆放方式;实验纽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压疮风险评估值及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压疮风险的评估值为(19.00±0.85)分,实验组为(20.00±0.57)分,实验组患者术后压疮风险的评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26.7%,实验组为10.0%,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压疮的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加强围术期管理,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压疮风险评估值及压疮发生率,减少压疮的发生.
作者:郭妮;曾秋敏;黄诗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析加强产房风险管理对于降低产房风险的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2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实行传统的产房管理,观察组开展风险管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产妇的风险发生率及对产房管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在风险管理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产房风险管理能够降低产房风险,同时可以减少护理纠纷和意外事件的发生,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喻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分析导致标本溶血的原因,以探寻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0名健康人员,所有受检者均进行常规生化指标检验,所采集的血液标本均分为正常标本(正常组)与溶血标本(溶血组),比较两组各项生化指标检验水平.结果:溶血组DBIL、TBIL、ALB、TP、CK、AST、ALT、Ca与U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溶血组GLU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BUN与Cr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标本溶血套影响较多的生化指标检验结果,临床检验工作者应时其给予重视,根据导致溶血的相关原因,采取对策.
作者:蒋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乙肝疫苗免疫儿童表面抗体衰减小年龄,为科学化免疫策略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此次研究开展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区域内年龄≤7岁常规体检儿童100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受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E)检测体内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分析不同年龄段肝疫苗免疫儿童的实际年龄与表面抗体阳性的关系,探究表面抗体衰减的小年龄.结果:①在此次研究中,不同性别儿童免疫应答结果显示,1000名未感染乙肝病毒的受检者中,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占70%(700/1000),其中男性儿童占到54.28%(380/700),女童占45.72%(320/700),男女性别在儿童乙肝表面免疫应答中无统计学意义.②对比不同年龄段乙肝疫苗免疫儿童的免疫应答情况,在1000名未感染乙肝病毒儿童中,4.0岁~年龄的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低,0.5岁~年龄的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高,经分析拟合,计算出3.99岁是乙肝疫苗免疫儿童表面抗体衰减小年龄.讨论:乙肝疫苗免疫后产生抗体的儿童,抗体产生会随着接种时间延长而衰减,通过进行不同方式乙肝疫苗接种管理、监测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保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危险因素,了解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情况,以便早诊断、早干预,降低听力残疾发生率.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2862例于本院分娩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对出生后3~5天新生儿进行初筛,单耳不通过即为不通过,不通过者均经两次以上重复测试,在筛查的同时,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新生儿的性别、母亲妊娠史、产式、胎龄、新生儿体重、母亲年龄及产妇民族等因素进行调查,以了解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2862例新生儿出生后均于3~5天内完成TEOAE筛查,其中首次筛查通过2408例,占比84.14%,未通过454例,占比15.86%;头胎、小于37周不足月新生儿、体重低于2500克新生儿及产妇大于35周岁均是导致婴幼儿未通过听力筛查的高危因素.结论:高危新生儿是听力障碍的高发人群,因此,应加强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尽早发现听力障碍,尽早进行医学干预,并做好定期随访.
作者:郭亚青;王晨滨;吴春芳;郭亚欣;高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产科分娩的12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传统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对照组63例)与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观察组63例),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技能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产妇较为认可我院母婴床旁护理工作,组间数据相比(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产妇展开产后护理时,可采取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技能与健康知识的有效掌握,并提高护理满意度,符合于优质化护理服务的要求.
作者:徐丽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健康教育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90例,对其随机性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方法.记录并分析两组护理效果并调查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健康知识得分以及并发症的出现率分别为(13.7±1.02)d、(62.32±4.87)分、7例(15.6%);而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则分别为(8.05±1.04)d、(89.43±5.23)分、2例(4.4%);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43例(95.6%),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2侧(71.1%).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对于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来说,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移植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有效围术期护理工作.结果:患者术后并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情况,效果良好.结论:对于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来说,在围手术期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工作,能够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
作者:邢秀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替硝唑和甲硝唑在口腔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20例口腔炎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分别给予左氧氟沙星、替硝唑和甲硝唑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三组的治疗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乙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和丙组,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对甲组、乙组和丙组的不良反应率对比,实践证明,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甲组和丙组,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时口腔疾病患者给予替硝唑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作用明显,安全性比较高,能让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咏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辖区社区婴儿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社区婴儿母乳喂养情况,指导社区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妇幼保健护理工作.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开展调查分析,对辖区社区妇幼保健护理工作中开展母乳喂养宣教情况进行统计,研究在社区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开展母乳喂养的可行性.结果:2015-2016年共有511名妇女接受了调查,资料齐全,调查成功的有488名,其中母乳喂养的妇女有397名,接受社区母乳喂养宣教及干预的有411名,母乳喂养率81.35%,明显高于辖区年报母乳喂养率72.13%的结果.结论:随着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及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群众对社区妇幼保健服务需求越来越高,而社区母乳喂养宣教策略的实施,对提高母乳喂养率,保障母婴健康,提升社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雪梅;温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心电图是医学检查中为基础的检查,因其操作简便,无创,价格便宜等优点,并且一份心电图的诊断直接影响了临床的治疗,关乎着患者的生命,其在心血管病的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商不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心电图服务,95%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没心电图诊断能力、大部分基层医院即使有设备心电图诊断能力比较薄弱,大量高、精、尖端专家集中在大医院.我们不能强迫技术好的医生去基础医疗单位工作,也不能只靠给基础医疗单位配置好的设备就能解决问题,毕竟人才与设备的匹配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如何使患者在区域内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享受同质化的心电检查与治疗,是目前医改的重点之一.[1]因此,心电检查迫切需要信息化、数字化,从而将宝贵的心电信息数字化存储,并以网络方式发布,实现心电数据的远程会诊和数据共享.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互联网将银川市基层医疗机构的心电图检查与诊断实施同质化的管理,在远程基层心电图会诊中心的建设和长效应用中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余新艳;代勤;甄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和延伸护理的措施与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出院的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0侧.B组患者不进行护理措施干预,给A组采用健康教育结合延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B组,相比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支气管哮喘属于长期疾病,而在患者出院时以及出院后,都应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和延伸护理,保证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疾病知晓率,对患者后续治疗与康复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红娟;蒋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析急性心梗抢救时采取传统护理以及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急性心梗的患者88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传统护理)与干预组(急诊护理路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救治的情况.结果:干预组抢救用时、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P<0.05,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心梗患者抢救时采取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确切,不仅能缩短抢救时间与患者住院时间,还可降低复发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孙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使用优质护理来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来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普通护理来进行护理.后通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的健康调查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来判断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同时健康调查量表显示患者的活力、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以及情感职能均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可比性.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护理的有效率以及更有利于患者的诊治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束嘉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总结并阐述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特选取我院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美托洛尔治疗路径;实验组在应用比索洛尔治疗路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76.2%,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心率、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的比较上,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均可以有效安全地优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然而比索洛尔的心率、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均优于美托洛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余旻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宫腔镜下手术切除孕囊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时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采用好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减少剖宫产,支持顺产,降低对子宫宫腔的损坏,控制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发生率.
作者:石岩;梅松原;曹黎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和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6年6月门诊和住院54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资料,并与同期中青年消化性溃疡进行比较.结果:54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病以黑便或呕血为首发症状者24例(54.8%),胃溃疡30例(53.6%),高于青年组(P<0.05),高位溃疡和巨大溃疡发生率高.结论:老年性消化性溃疡在临床表现和病变部位等方面有其一定的特点.
作者:杜宏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人文关怀护理是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增加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的内容,尊重患者,满足患者精神需求.人文关怀护理可以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减少负面情绪,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介绍了人文护理的基本内涵以及国内外发展状况,并总结了多种学科疾病中人文关怀护理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借此希望能为我国人文关怀的继续发展提供理论资料.
作者:王小玲;唐湘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7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分配,先入院的54例患者归入到观察组,后入院的53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开展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经过一段时闻的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足部功能评分等指标上,有明显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疗效更好,拥有较短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在足部功能评分中,相比常规手术的治疗方法,评分更高,所以具有较高的临场价值,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马明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