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忠
目的:探究急诊护理全员定位抢救培训在急诊抢救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见习护士中随机抽取92例作为观察对象,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6例,甲组护士采用常规带教模式,乙组则采用急诊护理全员定位抢救培训模式进行带教.结果:甲组护士的综合能力合格率(82.61%)以及抢救成功率(95.35%)都明显低于乙组(97.83%,100.00%),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护理全员定位抢救培训对急诊抢救工作有较大帮助,值得推广.
作者:陈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通过研究获得一种可以保证密闭煎药机出液量稳定的加水方法.方法:对药物煎煮前后的重量变化进行分析,求平均值测定药渣的平均吸水率.煎药机按照常规运行测定空机运行水损耗量,然后按照总加水量=药渣的吸水量+所需药量+机器的空机运行损耗量,对出液量进行分析.每袋包装量设定的合格区间为180毫升至250毫升,90%符合评定为优,80%符合评定为良,其他为差.结果:每袋药液包装量有94%在确定的合格区间内,优.结论:可以通过本实验方法分别测定密闭煎药机煎煮后的药渣平均吸水率、机器空机运行水的损耗量,并按照总加水量=药渣的吸水量+所需药量+机器的损耗量进行加米,可以保证煎药机有符合要求的煎出量.
作者:史丁一;杜山鹏;从黎;王玉丽;牟云霞;席佳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分析基层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相关对策.方法:参照国内相关文献报道以及笔者的工作经验,对基层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基层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中普及率较低,依从性差,在临床检验技术操作方面缺乏规范化,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人员数量有限.结论:针对基层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全面落实生产责任,不断提高职业检查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作者:王威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微创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抽取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微创组30例,传统开胸纽30例.微创组患者采用微创外科手术治疗,传统开胸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微创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传统开胸组,而微创组书中出血量显著少于传统开胸组.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开胸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微创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传统开胸组.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胸部各部位淋巴结清扫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外科手术在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中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具有术中失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疼痛减轻等优点.微创外科手术的淋巴清扫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差异不显著.因此,只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运用合理的手术方法,微创外科手术治疗在早期肺癌患者治疗中具有安全、彻底、效果确切的临床效果.
作者:涂晓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妇科肿瘤围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妇科收治的72例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舒适度、满意度、皮肤颜色、腿部肿胀、血流情况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皮肤颜色改变、腿部肿胀及静脉血流速度减慢的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舒适度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相比对照组都更高,而术后DVT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妇科肿瘤手术患者DVT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舒适度,在妇科肿瘤手术治疗患者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殷谷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颅脑血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日-2017年3月25日收治的颅脑血肿患者20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10例(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照组-10例(螺旋CT常规剂量);并对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并发症发生率、图像质量分级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辐射剂量45.46mGy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分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颅脑血肿治疗中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帮助临床清晰的观察血肿演变过程,并且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开展健康促进工作的效果与措施.方法:以我中心2015年7月~2016年6月进行健康体检的200例人员为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人员均100例.其中,对照组人员进行常规体检,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对体检人员进行医疗评估、诊断与辅助检查,观察与比较分析两组人员自身群面健康了解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与自身健康全面了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健康体检人员而言,开展健康促进工作,不仅可以使患者掌握自身的情况,还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对健康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降低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缺陷的效果,为提高标本送检合格率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基于PDCA循环模式开展了以提高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安全为目的的管理活动.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分析既往我院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并组织实施,通过检查和总结进一步提高手术宣病理标本送检管理水平及质量控制,全面降低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缺陷.观察PDCA循环管理模式开展后,我院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缺陷发生数.结果:2016年1月-2016年12月PDCA循环管理实施期间,910个手术宣病理标本无送检缺陷发生,年缺陷发生率0%.结论: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规范性,降低送检缺陷风险,对提高标本质量管理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郑志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移植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有效围术期护理工作.结果:患者术后并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情况,效果良好.结论:对于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来说,在围手术期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工作,能够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
作者:邢秀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4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编号,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患者的生活质量、住院的时间及护理的满意程度等.结果:在采取了预见性护理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发现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各个医疗机构推广.
作者:文先敔;梁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孕前健康体检对优生优育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镇的待孕妇300例,按照孕前是否接受健康体检分为两组,180例待孕妇接受孕前健康体检,作为观察组,120例待孕妇未接受孕前健康体检,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待孕妇对优生优育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新生儿健康情况.结果:观察组待孕妇对优生优育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待孕妇,P<0.05;观察组待孕妇新生儿的健康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待孕妇,P<0.05.结论:孕前健康体检可有效提高待孕妇对优生优育知识的了解情况,对于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情况,推动我国优生优育政策的广泛实施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开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记录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实验把我院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参照随机方法设置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人数均为6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奥曲肽治疗.待治疗结束后,将两组的临床疗效、平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进行比较.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疾病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平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随访时段内,观察组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数据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使用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具有很好的临床症状,缩短平均止血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和输血量,降低疾病复发率,是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案.
作者:罗翔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和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6年6月门诊和住院54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资料,并与同期中青年消化性溃疡进行比较.结果:54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病以黑便或呕血为首发症状者24例(54.8%),胃溃疡30例(53.6%),高于青年组(P<0.05),高位溃疡和巨大溃疡发生率高.结论:老年性消化性溃疡在临床表现和病变部位等方面有其一定的特点.
作者:杜宏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利用回顾分析方法,对我院普外科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98例老年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的方法.结果:98例老年急腹症患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95例,2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之后施行手术治疗,死亡1例.结论:老年急腹症发病比较急,症状不典型,病情凶险,需要及时进行正确的诊断,然后及时施行外科手术,这样才能提高治疗的效果,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出院.
作者:杨成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尘肺病全称肺尘埃沉着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机体长期在职业活动中吸入生产性粉尘,粉尘长期潴留在肺内,肺组织发生弥漫性纤维化进而引起全身性疾病.该疾病一旦患病后病程进展不可逆,且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属于一种严重的职业病,对人体伤害极大.本文主要分析了尘肺病的特点,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尘肺病患者疾病进展提供依据.
作者:杨晓云;陈昌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式对预防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对比.方法:168例外周静脉应用胺碘酮注射液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5.4%,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69.8%,P<0.0001.结论:对静点胺碘酮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作者:姜天香;张雪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护理人员是医院当中数量多、所需要承担任务量大且工作内容还比较复杂的工作者,他们是患者进行住院治疗期间接触为频繁的人群.因而不论是从患者需求还是护理人员的职责来看,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质量都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恢复情况.而且对于胸外科护理而言,其工作内容和任务既复杂又细致,在这种情况之下就更加需要对于护理工作当中的风险有明确的认识,这样不仅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海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皮下留置负压引流管能否促进妇产科手术切口愈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中抽选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1例,术中常规缝合切口,不留置引流管;观察组51例,术中缝合腹壁切口之后,皮下留置负压引流管,术后进行持续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更高,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更低,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皮下留置引流管能够有效促进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愈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杜怀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急救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特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数字分成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抢救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而言,将临床护理路径于其急救过程中应用,可有效的缩短患者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也可以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可于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作者:李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骨质疏松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骨密度及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且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属于常见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极易导数骨折发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对骨质疏松的防护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
作者:李佳祺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