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颅脑血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陈红梅

关键词:螺旋CT, 低剂量, 扫描技术, 颅脑血肿
摘要:目的:观察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颅脑血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日-2017年3月25日收治的颅脑血肿患者20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10例(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照组-10例(螺旋CT常规剂量);并对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并发症发生率、图像质量分级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辐射剂量45.46mGy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分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颅脑血肿治疗中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帮助临床清晰的观察血肿演变过程,并且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时间护理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与健康知识影响探析

    目的:研究时间护理对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与健康知识的影响.方法:采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根据患者1天的生理变化节律来实施时间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止血时间、输血量、Hb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危险因素、疾病知识等健康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成功后在不同时间段进行饮食指导,降低了饮食对出血的影响,此外还获得相应的营养,有效地加快患者恢复,另外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后记得定时随访,提高患者对出血的预防能力.

    作者:布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颅脑血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颅脑血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日-2017年3月25日收治的颅脑血肿患者20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10例(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照组-10例(螺旋CT常规剂量);并对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并发症发生率、图像质量分级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辐射剂量45.46mGy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分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颅脑血肿治疗中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帮助临床清晰的观察血肿演变过程,并且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山莨菪碱和辛伐他汀联合预防冠心病PCI术后对比剂急性肾损伤及机制初探

    目的:分析和探讨山莨菪碱和辛伐他汀联合预防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及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进行冠心病PCI术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用数字随机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山莨菪碱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山莨菪碱联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经治疗1周后,比较PIC手术前、后肾功能指标和急性肾损伤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肌酐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19,P=0.046;x2=2.778,P=0.006),观察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CIAKI,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中12例,发生率为2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x2=6.171,P=0.013).结论:山莨菪碱和辛伐他汀可以改善心肌灌注水平,对肾具有保护作用,降低对比剂急性肾病的发生.

    作者:吕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案例教学法在中医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是针对近16年间在我国国内发表的案例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事业中的研究文献就行相应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的结果了解案例教学方法在我国中医针灸教学中的使用情况.方法:收集2001年到2016年期间在维普、万方、知网等数据库中所发表的文章,针对其中的与案例教学法在中医针灸学教学中应用相关的文章就行分析研究.结果:案例教学方法在我国中医针灸的教学中使用的比较少,相关的研究也寥寥无几.不能充分的研究案例教学方法在我国中医针灸学教学中的使用与意义.结论:在中医针灸学的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方法据哟很强的实践性,可以广泛的使用,但目前我国在案例的编写、学生的分配、学习效果的评价与考量、老师教学水平有限等不同方面的问题,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规范,综合使用一些比较先进的教学措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中医针灸学的人才.

    作者:刘海洲;鲁光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儿科临床治未病思想探讨

    中医“治未病”思想早源于《黄帝内经》.早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其含义主要有三层:一是未病先防,强调摄生,预防疾病发生;二是已病早治、既病防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瘥后防复,痊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后遗症.“治未病”思想是具有中医特色的理论,从古至今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预防、诊疗、康复等实践中.尤其在儿科的预防保健方面,《小儿药证直诀》《幼科发挥》传承并发扬了《黄帝内经》《伤寒论》的“治未病”思想,对儿科临床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治未病”思想之所以对儿科临床有巨大的指导意义,是与小儿自身的生理病理特点密不可分的.

    作者:刘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CISS分型和A-S-C-O分型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 CISS分型A-S-C-O分型,比较二者分型差异性,探讨不同分型在评估患者病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01月-2016年12月在新疆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住院患者43例,由2名经过培训的神经内科医师依据患者病史、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CISS分型及A-S-C-O分型诊断,比较两者在病因学上差异.结果:CISS分型中,穿支动脉疾病型18例(41.86%);A-S-C-O分型中,病因等级为1的病例,S1所占比例高为27例(62.79%).结论:两种分型法亚型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构成比中有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有利于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因治疗措施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

    作者:赵海燕;白鹤;张媛媛;金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益脾升白汤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益脾升白汤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摇号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形式为口服利血升和鲨肝醇,一天3次;观察组每日1次服用益脾升白汤.两组的疗程各为一个月.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白细胞数量、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有明显的提升,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数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口服益脾升白汤后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为产生不良反应.P>0.05.结论:益脾升白汤治疗对白细胞有明显的改善,提高了白细胞的数量,具有安全性,患者在服用此药后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睢文英;贾文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降低脑出血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

    成立品管圈,选定“降低脑出血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的四段十步骤开展活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作为一种临床给药途径,因使用方法、操作简单,减少对患者穿刺次数、减轻护士工作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1],但在临床中常因维护不当,出现药物外渗、静脉炎、堵管等问题,造成非计划性拔管.通过改善此类患者留置针的固定方法、夹子的夹毕方法等内容进行改善,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一对一指导,从而大大降低脑出血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作者:蒋梅;姜笑笑;雷可殷;王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普外科护理的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普外科是医院重要科室之一,护理工作繁杂且护理难度大.护理风险是患者在日常护理中所可能出现的不安全事件,其在日常护理各个环节中均可能发生.护理风险管理是针对护理风险所采取的一种防范措施和管理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以促进护理效果的提高,保障患者安全,减少医疗纠纷.该研究对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世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研究在血液净化护理的过程中加入心理护理的手段的作用.方法:对照比较观察法,具体就是从医院2015年8月年至2017年8月的进行过血液净化护理治疗患者病例中,抽取70例出来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的35例患者仍然采用常规血液净化护理的方法,而对于观察组35例患者则加上一定的心理疏导,在护理的过程中融入一定的心理护理,之后在护理的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在各方面表现出来的诸如焦虑不安、紧张抑郁等状态进行程度分析并让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结论:观察组在焦虑和抑郁状态的评分都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的差异大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的差异大于0.05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对于观察组在护理的过程中加入一定的心理护理的手段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以及抑郁程度,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道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类型贫血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究血液检测结果在不同贫血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自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贫血患者,以此作为本研究的试验组;同期选取我院的健康体检者,随机抽取64例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关的血液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结果:予以相应的血液检测后,发现急性失血性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三项血液指标与对照组并无显著的差异(P>0.05);其中,地中海及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三项血液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的MCV及MCH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MCHC则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溶血性贫血患者的MCV及MCH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MCH则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临床诊治贫血患者的过程中,应予以患者相应的血液检测,其中MCV、MCH、MCHC表达水平的高低可作为鉴别贫血类型的重要指标,可提升鉴别贫血类型的准确性,应广泛推广.

    作者:罗建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生理性乳涨100例护理

    生理性乳涨主要是由于产后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腺体增生,腺泡潴留,乳管扩张,加上产后3天左右乳房供血增加,乳量明显提升,导致淋巴潴留,静脉充盈及间质水肿,乳腺导管不畅及乳房水肿,整个乳房摸上去像完整的一片有厚度有弹性的囊性肿块,表现为乳房轻微发热,严重时肿胀及腋下手臂无法伸展及垂落.乳房乳晕涨硬导致乳头变平坦,以至于婴儿含接乳头困难,从而导致排出不畅.不正确处理[1]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乳腺炎直接影响母乳喂养和母婴健康.我院从2014年1月到2017年2月共护理100例生理性奶涨的产妇,效果不错,出院后纯母乳喂养率达到97%,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路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膦甲酸钠对带状疱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膦甲酸钠对带状疱疹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阿昔洛韦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膦甲酸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4%,P<0.05;观察组患者总病程、止痛时间、结痂时间与水疱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严雪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时期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优化路径

    本文在对新时期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现状与原因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重点从三方面探讨了其优化路径,以期为广大护理人员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作者:刘秀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100例绝经后卵巢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和分析妇女绝经后卵巢肿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类型.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绝经后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探究卵巢肿瘤与患者年龄、绝经年限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的CA125水平以及患者良、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结果:100例卵巢肿瘤患者中,共有54例(54.0%)良性肿瘤,42例(42.0%)恶性肿瘤,4例(4.0%)交界性肿瘤,其中良性肿瘤发病率高的年龄段为<59岁,发病率为35.0%,恶性肿瘤发病率高的年龄段为60~70岁,发病率为33.0%,患者绝经年限<5,良性卵巢肿瘤发病率为30.0%,绝经年限为5~10年,恶性卵巢肿瘤发病率为30.0%,肿瘤直径<5cm患者多为良性肿瘤,发病率为31.0%,肿瘤直径>10cm患者多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9.0%,年龄段为60~70岁患者的CA125水平明显高于年龄<59岁以及>70岁的患者.结论:绝经后卵巢肿瘤与患者的年龄、绝经年限、肿瘤直径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年龄段为60~70岁、绝经年限为5~10年以及卵巢肿瘤直径>10cm是引发患者出现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且卵巢肿瘤的CA125水平能有效反映出患者的病情程度,因此临床可采用CA125检测协助彩超检查,尽早对卵巢肿瘤患者进行确诊和治疗.

    作者:陈倪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尘肺病的综合预防与控制研究

    尘肺病全称肺尘埃沉着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机体长期在职业活动中吸入生产性粉尘,粉尘长期潴留在肺内,肺组织发生弥漫性纤维化进而引起全身性疾病.该疾病一旦患病后病程进展不可逆,且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属于一种严重的职业病,对人体伤害极大.本文主要分析了尘肺病的特点,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尘肺病患者疾病进展提供依据.

    作者:杨晓云;陈昌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单位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受试者,根据不同的护理策略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5).结论:产科护理中结合人性化护理不仅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在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方面也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杨美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痔疮手术导致术后肛门狭窄的治疗措施

    目的:结合痔疮手术导致术后肛门狭窄患者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对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0例痔疮手术导致术后肛门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15例轻度肛门狭窄患者,采用扩肛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措施,对于15例重度肛门狭窄患者,采用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对本次治疗满意.结论:在对痔疮手术后肛门狭窄患者实施治疗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分度,对不同分度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措施,这样才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儿童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用于儿童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从病例库调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录的80例儿童肺结核药物患者资料.采用分组法讨论,每组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普通CT扫描,观察组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诊断,于6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按照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等4个标准,统计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统计2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儿童肺结核以低热、盗汗、消瘦、乏力、咳嗽、咳痰、咯血、胸闷等为主要表现,本次患者均采用CT诊断治疗.对照组痊愈显效30例,痊愈显效率75%,观察组痊愈显效39例,痊愈显效率97.5%;观察组并发症8例,发生率20%,对照组并发症1例,发生率2.5%;以低热、咳嗽、咳痰、胸闷等为主要并发症.结论:儿童肺结核会引起多种症状,用药后治疗是临床康复重点,针对性治疗可促进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荣嵘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

    目的:探究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卡拉霉素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也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作者:陶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