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英
目的:探讨采用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的疗效及护理观察.方法:选取已确诊MG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局部眼液治疗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睑板腺按摩并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个月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依从性及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睑板腺按摩治疗MGD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阳;陈欣;郑春霞;邓尧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贫血诊断与鉴别中应用血液检验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探究血液检验的价值,希望能为贫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06月01 日-2017年06月01日进行血液检验的缺铁性贫血56例病患(第三组)和地中海贫血51例(第二组)病忠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选取同时间段进行检查的50例健康人群在纳入研究(第一组),所有参与者均进行血液检验,对RBC/MVCV、RDW、RBC、MCH、Hb、MCV等指标展开相应的分析.结果:在血液检验中,第三组病患的MCV、RDW、MCH三项指标均高于第一组,而RBC、RBC/MVCV、Hb三项指标低于第一组,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数据进行梳理对比,相关数据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贫血的诊断之中,对于血液检验中的多项指标可作为诊断贫血的重要依据,不仅仅检验过程十分便捷,还能够提升临床的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髌下脂肪垫损伤患者,在超声检测下注射镇痛消炎药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引导成功率100%.随访1年,治疗效果:优24例(64.9%)良6例(16.2%)一般5例(13.5%)较差2例(5.4%).结论:超声引导下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文磊;刘宏斌;王鹏;崔人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结直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治疗及护理对策分析.方法:选取我院84例结直肠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西药疗法,观察组通过四磨汤口服液进行治疗,两组均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磨汤口服液结合舒适护理能有效促进结直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患者满意度较高,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丽娟;胡梦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通过效果观察和分析探讨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实施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自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进行剖宫产的产妇13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采用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剖宫产方式进行治疗,将所要采集的信息进行详细记录.结果:实验组即采取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的产妇在平均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上低于对照组;另外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实验组在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知识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能够明显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殷雪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妇女绝经后卵巢肿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类型.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绝经后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探究卵巢肿瘤与患者年龄、绝经年限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的CA125水平以及患者良、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结果:100例卵巢肿瘤患者中,共有54例(54.0%)良性肿瘤,42例(42.0%)恶性肿瘤,4例(4.0%)交界性肿瘤,其中良性肿瘤发病率高的年龄段为<59岁,发病率为35.0%,恶性肿瘤发病率高的年龄段为60~70岁,发病率为33.0%,患者绝经年限<5,良性卵巢肿瘤发病率为30.0%,绝经年限为5~10年,恶性卵巢肿瘤发病率为30.0%,肿瘤直径<5cm患者多为良性肿瘤,发病率为31.0%,肿瘤直径>10cm患者多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9.0%,年龄段为60~70岁患者的CA125水平明显高于年龄<59岁以及>70岁的患者.结论:绝经后卵巢肿瘤与患者的年龄、绝经年限、肿瘤直径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年龄段为60~70岁、绝经年限为5~10年以及卵巢肿瘤直径>10cm是引发患者出现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且卵巢肿瘤的CA125水平能有效反映出患者的病情程度,因此临床可采用CA125检测协助彩超检查,尽早对卵巢肿瘤患者进行确诊和治疗.
作者:陈倪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时间护理对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与健康知识的影响.方法:采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根据患者1天的生理变化节律来实施时间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止血时间、输血量、Hb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危险因素、疾病知识等健康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成功后在不同时间段进行饮食指导,降低了饮食对出血的影响,此外还获得相应的营养,有效地加快患者恢复,另外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后记得定时随访,提高患者对出血的预防能力.
作者:布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选取我科20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有无出血情况将患者分为研究2组(出血)和研究1组(未见出血),每组实验样本为100例,同期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采用全自动血凝仪和全血细胞分析仪对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参数进行检验,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参数.结果:研究2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明显长于研究1组和参照组,参照组的血小板数、血小板平均体积、大血小板压积明显高于研究1组和研究2组,P<0.05;而参照组血小板分布宽度明显低于研究1组和研究2组,P<0.05.结论:具有肝硬化疾病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会出现异常升高和血小板参数会出现异常变化等现象,临床上检验上述指标可对肝硬化疾病发展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参考,值得临床深究.
作者:牟绍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析在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中采用二甲双胍与格列砒嗪联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本社区卫生站接收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38例对照组与40例实验组.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予以格列砒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内血糖(F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BG、FBG2h以及HbA1c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BG、FBG2h以及HbA1c指标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二甲双胍相比,格列砒嗪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血糖浓度,在临床医学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冬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输液护理对老年腹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门诊治疗的3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0例选择常规护理;研究组150例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服务态度、语言交流、技术水平、健康教育等方面.观察2组护理效果,采用调查护理满意度统计、投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增高、投诉情况降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在门诊老年输液中有较大优势,能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陆凤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本次针对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对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有患者六十八例,根据不一样的检验方法的结果,将其分为尿沉渣镜检方法和尿液分析仅方法,对这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进行了比较.结果:①尿液沉渣镜检阳性率为85.3%,阴性率为17.7%;尿液分析仪阳性率为69.1%,阴性率为30.9%②对两组进行了对比,尿液沉渣镜检尿液隐血检验指标阳性率明显高于尿液分析仪;③通过使用尿液沉渣镜检,对肾结石、肾肿瘤等疾病进行了诊断,其诊断准确率比尿液分析仪高.结论:对于泌尿系统疾病而言,尿液沉渣隐血检验临床诊断效果较为理想,有着极高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杨红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分析社区原发性高血压防控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纳入管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 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方式进行统计,并给予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观察影响血压的相关因素,以及对血压控制的影响.结果:经统计分析,高血压与吸烟、糖尿病史、高血脂、饮酒等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干预后,血压控制率为80%.结论:针对某社区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后,发现大多数患者存在较多的既往病史,还有大量的吸烟情况,且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较差,在临床上应该给予患者进行高血压知识的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对提高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作者:彭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肾移植技术和血液透析技术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改善,生命得以延长.但是,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相伴的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了尿毒症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尿毒症引发的诸多并发症之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对患者身体危害大的一种,可能导致患者的钙、磷、骨代谢紊乱,以及破坏患者的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随着尿毒症患者的生命不断延续,患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几率也会越来越高,在临床研究中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次研究旨在分析骨化三醇注射液冲击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具体效果,研究内容如下.
作者:叶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并将同期接收的另外34例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介入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实施超声消融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良好疗效,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鲜佩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研究和分析无保护接生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方法.方法:从2014年12月至2017年03月入院的初产妇中随机抽取4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0例.观察组初产妇在无保护会阴状态下分娩,在宫口开全胎头着冠后,对产道进行润滑,在助产士的指导下孕妇哈气,以完成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护会阴的接生方法进行接产,结合两组初产妇的情况,对会阴侧切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为22.92%,低于对照组47.9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对初产妇后期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陶义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TUPKRP)联合经皮膀胱通道钬激光碎石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与可行性.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78例高龄高危BPH患者,均行TUPKRP联合经皮膀胱通道钬激光碎石治疗,评估手术效果.结果:7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碎石时间(25.48±3.10)min,前列腺电切时间(74.29±16.40)min,无结石残留或膀胱穿孔发生,术后3~5d拔除导尿管,术后住院时间(7.07±2.45)d,随访12个月无结石复发病例.结论:TUPKRP联合经皮膀胱通道钬激光碎石治疗高龄高危BPH效果值得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世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不同进口厂家微晶纤维素112吸温情况,提供湿敏感药物选择依据.方法:采用粉末吸湿法测定德国JRS、美国FMC以及台湾明台化工的低水分微晶纤维素112的吸湿曲线、平衡湿度率等,以及在聚乙烯袋包装条件下吸湿性,考察不同厂家微晶纤维素的吸湿速率.结果:台湾明台的微晶纤维素112吸湿曲线以及平衡吸湿率低,在RH57.7%和RH75.3%条件下是德国JRS和美国FMC的一半.聚乙烯袋包装下三个厂家吸湿增重均较慢.结论:台湾明台微晶纤维素112吸湿速率慢,适合湿敏感药物.
作者:吴小涛;周静;张慧;李战;何红艳;余秋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遭受严重创伤的患者进行急诊和急救应该采取的护理方法和措施.方法:从在我院接受过急救治疗的重创病人中选取80位,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对这些病人的护理过程中,效果比较好的一些护理措施和方法.结果:80位病人中76位通过救治有了好转,只有4位抢救无效.结论:在对重创病人实施救治时,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急诊的效果,增加抢救成功的几率.
作者:丁东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针对HPV感染患者以保妇康栓联合干扰素栓治疗之后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HPV感染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以干扰素栓进行治疗,观察组以保妇康栓联合干扰素栓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并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33%(59/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占比75.00%(45/6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展开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显著.结论:在对感染HPV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将干扰素与保妇康栓两种药物进行搭配治疗,能够对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的临床表现与有效治疗的概率有显著的提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顾燕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普外科是医院重要科室之一,护理工作繁杂且护理难度大.护理风险是患者在日常护理中所可能出现的不安全事件,其在日常护理各个环节中均可能发生.护理风险管理是针对护理风险所采取的一种防范措施和管理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以促进护理效果的提高,保障患者安全,减少医疗纠纷.该研究对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世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