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实施的效果观察

殷雪容

关键词:计划性剖宫产, 临床路径,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通过效果观察和分析探讨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实施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自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进行剖宫产的产妇13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采用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剖宫产方式进行治疗,将所要采集的信息进行详细记录.结果:实验组即采取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的产妇在平均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上低于对照组;另外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实验组在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知识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能够明显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7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分配,先入院的54例患者归入到观察组,后入院的53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开展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经过一段时闻的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足部功能评分等指标上,有明显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疗效更好,拥有较短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在足部功能评分中,相比常规手术的治疗方法,评分更高,所以具有较高的临场价值,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马明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究舒适护理对晚期血液肿瘤患者的作用

    目的:摸索晚期血液肿瘤患者实行舒适护理的方法以及能产生的效果,完善现有护理措施,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指导.方法:抽选在2016年1月至12月我院确诊36例晚期血液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其中18例,采用常规方式护理,为对照组,另18例采用舒适护理,为观察组.对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均存在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对晚期血液肿瘤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方案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明云;叶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疗效影响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于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患者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2015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给予规范治疗,中药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观察时问为14天.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变指标:血浆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浓度变化.采用中医症候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踝肱指数(ABI)、经皮氧分压(TcPO2)水平改善.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浓度减低,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药组患者改善幅度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患者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水平升高,临床疗效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可以降低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患者血浆粘度,改善血浆凝血功能指标,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刘明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CISS分型和A-S-C-O分型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 CISS分型A-S-C-O分型,比较二者分型差异性,探讨不同分型在评估患者病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01月-2016年12月在新疆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住院患者43例,由2名经过培训的神经内科医师依据患者病史、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CISS分型及A-S-C-O分型诊断,比较两者在病因学上差异.结果:CISS分型中,穿支动脉疾病型18例(41.86%);A-S-C-O分型中,病因等级为1的病例,S1所占比例高为27例(62.79%).结论:两种分型法亚型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构成比中有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有利于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因治疗措施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

    作者:赵海燕;白鹤;张媛媛;金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应用彩色多普勒和超声造影诊断肝癌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和超声造影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70例肝实质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和超声造影进行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在肝癌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超声造影诊断原发性肝癌准确率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显著要高(P<0.05),两种诊断方式在肝血管瘤、肝转移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肝孤立性坏死结节诊断中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超声造影诊断肝脏病灶直径10~30mm与<10mm检出率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显著要高(P<0.05).两种诊断方式在病灶直径>30mmm诊断中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相较于彩色多普勒而言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并在小病灶诊断中具有优势.

    作者:劳诚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基层医院老年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情况

    目的:调查分析基层医院老年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情况,分析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的影响因素.方法:调查分析2014年至2017年期间的382例有抗血小板药物适应证老年患者的基本资料,并且针对总结相关的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使用的方法为现场问卷形式调查.结果:抗血小板药物适应证老年患者例数为382例,分析抗血小板药物总体使用率、抗血小板药物一级预防使用率、抗血小板药物服用率(>70岁)、抗血小板药物服用率(≤70岁)、冠心病组抗血小板药物服用率、无冠心组抗血小板药物服用率分别为:70.16%、63.83%、79.26%、63.30%、79.75%、63.39%.结论:在基层医院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其实质上跟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以及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指南推荐的都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相关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展开一系列有效的管理.

    作者:何弥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行囊肿剥除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妇科共计接诊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86例,临床予以所有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笔者取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余下43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术后进行为期12~36个月随访.将两组手术一般情况与治疗有效率及随访期复发情况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7%近似于对照组88.4%(X2=0.142,P<0.05).随访期内观察组复发10例(23.3%),对照组复发11例(25.6%),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2,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大大减少,(t= 5.107,t=6.021,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能达到与开腹手术近似的治疗效果,但腹腔镜手术占据安全、微创等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徐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镇静护理在应用呼吸机的儿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镇静护理在应用呼吸机的儿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6例应用呼吸机的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镇静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应用呼吸机的儿科患者进行镇静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能使患者配合检查,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颅脑血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颅脑血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日-2017年3月25日收治的颅脑血肿患者20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10例(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照组-10例(螺旋CT常规剂量);并对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并发症发生率、图像质量分级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辐射剂量45.46mGy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分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颅脑血肿治疗中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帮助临床清晰的观察血肿演变过程,并且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延续护理对出院后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出院后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我院接受肾移植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给予常规出院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时的生活质量以及肺部感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和的生活质量评分,各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对出院后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价值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在出院之后的治疗主动性,并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彩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体检中心现状及规范化管理对策

    在我国综合经济迅猛增长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加之自身健康意识不断地增强,对于各类疾病的预防理念也越来越凸显.在此背景下医院接受的健康体检者逐年增多,尤其是我国推出新医疗改革政策之后健康体检已经成为广大医疗服务中心的的一项服务内容,且其所具备的内涵也已经逐步延伸至各个医疗市场中,使其发展更加广阔.在这类体检中心,强化规范化的管理有利不断优化体检中心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还能使其实现信息化管理的目标,为健康体检中心的持久发展奠定牢固基础.

    作者:周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在治疗小儿肺炎中的临床效果,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接治的小儿肺炎患儿中随机抽取120例,将其啊啊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常规治疗的基本上采用穴位敷贴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在咳嗽、咯痰、发热等症状以及总体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在发热、略痰方面的症状消失率为100%,参照组患儿在发热、咯痰方面的症状消失率分别为91.7%、95%;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参照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1.7%;研究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7.84±2.5)天,参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问为(10.89±2.7)天;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咳嗽等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祁浩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阴道镜配合病理活检对宫颈病变筛查的结果研究

    目的:分析并探讨电子阴道镜配合病理活检在宫颈病变筛查的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将电子阴道镜与病理活检联合起来,筛查宫颈病变的情况,根据病理组织学诊断的要求,分析得到的结果.结果:电子阴道镜检查一共1834例,其中在阴道镜下活检有587例.病理结果显示:患有宫颈癌的有11例(1.87%);患有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有33例(5.62%)中,患有CINI级的有26例(4.43%),患有CINII的有5例(0.85%),患有CINIII级的有2例(0.34%);患有慢性宫颈炎症的有540例(92%);其它的有3例,占0.51%.结论:电子阴道镜检查与病理活检联合起来用于临床检查,能够更加快速和及时的筛查出患有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患者,提高宫颈病变筛查的准确率,有利于宫颈病变患者的后期治疗.

    作者:王慧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及临床治疗进展

    肱骨近端骨折是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是创伤骨科治疗的难点.目前肱骨近端骨折通过X线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其治疗方案很多,但至今尚无统一的标准,治疗方式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分型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吴光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调脾养胃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湿热壅滞型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调脾养胃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湿热壅滞型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湿热壅滞型反流性胃炎患者(86例),并将反流性胃炎患者分为两组,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20日-2017年2月10日,并将湿热壅滞型反流性胃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实施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实施调脾养胃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结果:观察组湿热壅滞型反流性胃炎患者治疗后的反流次数(45.68±1.27)次/d、反流总时间(10.12±1.29) min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湿热壅滞型反流性胃炎患者中,显效患者有40例、有效患者有1例、无效患者有2例、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湿热壅滞型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调脾养胃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柴胡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症侯积分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且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毛誉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诊断及干预效果浅析

    目的:浅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诊断及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桂林市叠彩区、秀峰区、七星区抽取15个居委会(2012年调查叠彩区,2013年调查秀峰区,2014年调查七星区),根据知情同意的原则,从15个居委会抽取查2263户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诊断居民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将患有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干预,对对照组患者仅进行药物治疗的指导,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在2263户常住居民中,有300例居民患有2型糖尿病,经干预的实验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结论:社区诊断能发现并确定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危险因素,能对患者的2型糖尿病进行诊断,并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干预,使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王静;李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择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于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完全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P<0.05.结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方法利于加快骨折愈合,进一步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申霞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刍议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实施效果

    目的:观察与探究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实施效果.方法:2014年01月开始实施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岗位管理和绩效考核,分析实施前后的工作量及供应室人员前后人数对比,并比较实施前后临床各个科室医务工作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之后消毒灭菌锅次及一次性物品发放工作量大幅增加,人员与实施之前相比,人数降低,实施之后临床各个科室医务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与实施之前相对比,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实施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效果较好.

    作者:曾善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眉上提结合眼袋整形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眉上提结合眼袋整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实施眼部整形的60例患者,临床分成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眉上提治疗,观察组实施眉上提结合眼袋整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良好率以及手术满意度明显偏高,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眼部整形中,眉上提结合眼袋整形术治疗有助于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良好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刘占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