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刍议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实施效果

曾善玉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 人员, 岗位管理, 绩效考核, 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实施效果.方法:2014年01月开始实施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岗位管理和绩效考核,分析实施前后的工作量及供应室人员前后人数对比,并比较实施前后临床各个科室医务工作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之后消毒灭菌锅次及一次性物品发放工作量大幅增加,人员与实施之前相比,人数降低,实施之后临床各个科室医务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与实施之前相对比,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实施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效果较好.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探究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中选取200例,随机将她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6.00%);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结论:在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疗法,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病情,而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盆腔炎手段,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陈明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动力髋螺钉加子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A2型骨折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在老年股骨转子间A2型骨折治疗时,应用动力髋螺钉加子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疗效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骨科收治的15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A2型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接受动力髋螺钉加子钉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讨论:相较于动力髋螺钉加子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老年股骨转子间A2型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安全性高.

    作者:郭建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分析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总结并阐述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特选取我院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美托洛尔治疗路径;实验组在应用比索洛尔治疗路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76.2%,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心率、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的比较上,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均可以有效安全地优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然而比索洛尔的心率、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均优于美托洛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余旻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在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中采用二甲双胍与格列砒嗪联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本社区卫生站接收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38例对照组与40例实验组.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予以格列砒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内血糖(F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BG、FBG2h以及HbA1c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BG、FBG2h以及HbA1c指标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二甲双胍相比,格列砒嗪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血糖浓度,在临床医学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冬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措施对脊柱手术中压疮的预防效果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脊柱后路手术中对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脊柱手术患者60例,按入院数据表分为对照纽和实验组,每纽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与体位摆放方式;实验纽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压疮风险评估值及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压疮风险的评估值为(19.00±0.85)分,实验组为(20.00±0.57)分,实验组患者术后压疮风险的评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26.7%,实验组为10.0%,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压疮的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加强围术期管理,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压疮风险评估值及压疮发生率,减少压疮的发生.

    作者:郭妮;曾秋敏;黄诗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减轻腹部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效果探究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分析患者在接受腹部外科手术之后使用护理干预措施对减轻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所接收的100例接受腹部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这100例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每组人数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外科手术术后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术后疼痛的改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在术后患者刚清醒阶段,两组患者的疼痛感并无明显差异,即P>0.05.在术后24h,研究组患者的疼痛感明显要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接受腹部外科患者而言,有效的使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是具有一定临床意义的,值得我们推广使用.

    作者:段春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并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4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编号,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患者的生活质量、住院的时间及护理的满意程度等.结果:在采取了预见性护理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发现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各个医疗机构推广.

    作者:文先敔;梁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通水治疗输卵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输卵管堵塞疾病的患者在接受通水再通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输卵管堵塞疾病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常规妇科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接受通水再通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通水再通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输卵管堵塞通水再通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输卵管堵塞疾病的患者在接受通水再通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谢梦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腺样体摘除术后麻醉复苏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小儿腺样体摘除术后麻醉复苏的护理体会.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选取所在科室78例行小儿腺样体摘除术患儿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的患儿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6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以及并发症症状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更高,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更短,并发症症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行小儿腺样体摘除术患儿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较高,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较短,并发症症状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马艳平;吴宗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产科抢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产科抢救教学中的应用,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校2014级护理专业的11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6例,给予参照组学生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则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教学效果.结果:通过时两组学生教学后各数据统计显示,研究组学生理论知识、操作考核等达标人数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实习的带教老师对学生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此外研究组学生对模拟情境教学方法评价度较高.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产科抢救教学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有助于护理专业学生理论知识、操作能力、综合能力提高,增加带教老师与学生间的满意度,并且为临床护理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姚新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慢性咽炎的防治研究进展

    慢性咽炎属于咽部黏膜及淋巴组织慢性炎症,为上呼吸道炎症.急性咽炎的反复发作常常转变为慢性咽炎,导致慢性咽炎发作的因素比较多,粉尘、有害气体、反流性食管炎因素.笔者拟对慢性咽炎的防治开展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作者:许亚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健康体检中开展健康促进工作的思路与实践探讨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开展健康促进工作的效果与措施.方法:以我中心2015年7月~2016年6月进行健康体检的200例人员为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人员均100例.其中,对照组人员进行常规体检,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对体检人员进行医疗评估、诊断与辅助检查,观察与比较分析两组人员自身群面健康了解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与自身健康全面了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健康体检人员而言,开展健康促进工作,不仅可以使患者掌握自身的情况,还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对健康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单位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受试者,根据不同的护理策略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5).结论:产科护理中结合人性化护理不仅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在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方面也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杨美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山莨菪碱和辛伐他汀联合预防冠心病PCI术后对比剂急性肾损伤及机制初探

    目的:分析和探讨山莨菪碱和辛伐他汀联合预防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及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进行冠心病PCI术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用数字随机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山莨菪碱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山莨菪碱联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经治疗1周后,比较PIC手术前、后肾功能指标和急性肾损伤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肌酐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19,P=0.046;x2=2.778,P=0.006),观察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CIAKI,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中12例,发生率为2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x2=6.171,P=0.013).结论:山莨菪碱和辛伐他汀可以改善心肌灌注水平,对肾具有保护作用,降低对比剂急性肾病的发生.

    作者:吕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放化疗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使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措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5.6%,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来说,通过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的措施相对于单纯使用放化疗治疗来说,具有更高的治疗有效率,并且能够有效抗恶病质,增加患者的体重,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提高和生存时间的延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户海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干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产后出血的影响观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收治于我院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40例患者治疗时间均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为进行对比研究,将4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0例患者未给予护理干预的作为对照组,给予护理干预的另外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护理后血压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阴道分娩方式多于对照组,剖腹产以及产后出血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临床护理可以有效帮助患者降低产后出血率,患者住院时间更短,子痫发生率更低,值得推广.

    作者:陈世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诊断及干预效果浅析

    目的:浅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诊断及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桂林市叠彩区、秀峰区、七星区抽取15个居委会(2012年调查叠彩区,2013年调查秀峰区,2014年调查七星区),根据知情同意的原则,从15个居委会抽取查2263户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诊断居民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将患有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干预,对对照组患者仅进行药物治疗的指导,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在2263户常住居民中,有300例居民患有2型糖尿病,经干预的实验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结论:社区诊断能发现并确定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危险因素,能对患者的2型糖尿病进行诊断,并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干预,使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王静;李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泼尼松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的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肾病综合征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高凝状态,临床疗效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袁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头皮针贴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头皮针贴固定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以便于为今后儿科的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小儿患者10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医用透气胶带固定,观察组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使用头皮针贴固定静脉留置针,观察两种方法对留置针穿刺部位的反应及留置时间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使用头皮针贴固定静脉留置针后,只有2例小儿患者因自行拔针需要重新穿刺;采用常规的医用透气胶带固定,则有20例胶布滑脱、有9例自行拔针需要重新穿刺.结论:对于小儿患者,穿刺成功后用3M透明敷贴加头皮针贴固定留置针法有保护留置针导管,不但可以有效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降低重新穿刺次数,而且还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从而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等优点,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联合甲胎蛋白检测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究超声联合甲胎蛋白检测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是否为胎盘植入将这些患者分为植入组和非植入组,每组患者30例,另外随机选取我院怀孕次数在3次及以上、剖宫产次数在1次及以上的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在孕妇34~38时通过超声联合甲胎蛋白检测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结果:植入组的甲胎蛋白检测数值高于非植入组和对照组;通过超声显示中央型前置胎盘的孕妇在进行手术后出现凶险型前置胎盘伴随胎盘植入的几率相对于超声提示部分型前置胎盘和边缘型前置胎盘的孕妇;超声联合甲胎蛋白检对于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有比较高的准确率.结论:对于孕妇的孕晚期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来说,可以通过超声联合甲胎蛋白检测技术,具有比较高的检出率.

    作者:王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