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张珂

关键词:血液检验, 鉴别, MCV, 贫血, RDW
摘要:目的:研究贫血诊断与鉴别中应用血液检验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探究血液检验的价值,希望能为贫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06月01 日-2017年06月01日进行血液检验的缺铁性贫血56例病患(第三组)和地中海贫血51例(第二组)病忠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选取同时间段进行检查的50例健康人群在纳入研究(第一组),所有参与者均进行血液检验,对RBC/MVCV、RDW、RBC、MCH、Hb、MCV等指标展开相应的分析.结果:在血液检验中,第三组病患的MCV、RDW、MCH三项指标均高于第一组,而RBC、RBC/MVCV、Hb三项指标低于第一组,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数据进行梳理对比,相关数据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贫血的诊断之中,对于血液检验中的多项指标可作为诊断贫血的重要依据,不仅仅检验过程十分便捷,还能够提升临床的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膦甲酸钠对带状疱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膦甲酸钠对带状疱疹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阿昔洛韦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膦甲酸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4%,P<0.05;观察组患者总病程、止痛时间、结痂时间与水疱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严雪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骨质疏松防护新进展

    骨质疏松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骨密度及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且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属于常见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极易导数骨折发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对骨质疏松的防护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

    作者:李佳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016年乌当区8~10岁儿童盐碘尿碘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2016年乌当区8~10岁儿童进行尿碘和碘盐检测,掌握人群盐碘、尿碘水平,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乌当区辖区范围内,随机选取202名8~10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儿童尿碘和碘盐进行检测.尿碘检测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测定.盐碘检测采用氧化还原法测定.结果:乌当区8~10岁儿童尿碘检测结果尿碘中位数为191μg/L,100μg/L以下的比率20.3%,100μ g/L及以上的比率为79.7%.8岁儿童尿碘合格率为76.5%,9岁儿童尿碘合格率为80.9%,10岁儿童尿碘合格率为81.8%.2016年共检测儿童家中食用盐202份,碘含量<5mg/kg的食盐样品份数6份,5~20mg/kg之间180份,20~50mg/kg之间196份.合格碘盐食用率97.1%.结论:根据2016年乌当区8~10岁儿童碘缺乏病监测结果,现如今,乌当区合格碘盐食用率较高,并且儿童尿碘合格率达到79.7%.由此可见,乌当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成绩显著,但是,依然还应该继续巩固和加强,各个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不断改进工作,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和业务培训,增强宣传力度,使得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明确意识到碘缺乏病防治的重要性.

    作者:白奇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改良低位、微创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甲状腺良性疾病治疗方面的疗效观察与分析

    目的:探究改良低位、微创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甲状腺良性疾病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45例,按照其术式的不同分为采用改良低位、微创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观察组(n=23)和采用传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对照组(n=22),通过收集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疗效及并发率等相关实验数据,从而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及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率方面的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低位、微创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具有恢复快、效果好、并发率低、瘢痕小等优点,值得在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治疗领域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强;徐雷;杨旭;邵国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40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对于重症哮喘,同时伴随呼吸衰竭病人,在展开急诊抢救时的临床效果.方法:从近几年的病例中随机选取40名相同病情的病例作为对照组,从2016年6月到2017年5月在我院实施急诊抢救的哮喘病人中同时伴随呼吸衰竭的病人中随机选取40名病人组成实验组,对全 体病人以传统手段作为基础实现辅助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大,同时对于哮喘的缓解效果也更高,后对于病人的血气恢 复也具有更大的价值.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实现辅助治疗,可以使病人的治疗效果大大提升,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应该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袁飞晔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骨科压疮的发生因素及相关预防措施分析

    目的:总结骨科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针对Braden分级结果进行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0例骨科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患者,自行设计压疮调查表,排除不同Braden分级对压疮问题发生的具体影响.结果:针对Braden分级轻度患者而言,2h或更频繁的翻身、受限于床应用气垫床、营养护理、护理人员培训、减压产品应用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压疮并发症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den分级中度及以上患者2h翻身、避免骨凸起部位直接接触、书面交接班、书面护理记录可以有效预防压疮并发症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治疗患者采取Braden分级结果进行护理预防,可以降低压疮并发症问题,提高治疗预后.

    作者:张亚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观察支架取栓术与动脉溶栓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疗效

    目的:分析支架取栓术与动脉溶栓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视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排列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实施动脉溶栓术进行治疗,予以实验组患者实施支架取栓术进行治疗,并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5天后TICI血管再通情况、治疗前后10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预后良好程度以及颅内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指标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治疗5天后TICI血管再通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实验组的NIHSS评分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实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预后良好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实施支架取栓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作用效果显著,且其颅内出血出血量小于实施动脉溶栓术,且安全性能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龙;吴升祥;张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析加强产房风险管理对于降低产房风险的意义

    目的:探析加强产房风险管理对于降低产房风险的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2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实行传统的产房管理,观察组开展风险管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产妇的风险发生率及对产房管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在风险管理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产房风险管理能够降低产房风险,同时可以减少护理纠纷和意外事件的发生,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喻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熏眼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中药熏眼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0例干眼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人工泪液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人工泪液联合中药熏眼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干眼症联合中药熏眼与人工泪液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何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消毒供应室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期间1000件器械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与B组,500件/组.一组实施常规管理(B组),一组采取持续质量改进(A组).比较两组器械送至对应科室所需的时间、器械管理不合格情况.结果:A组器械送至对应科室所需时间为(42.26±4.21)分钟,短于B组,A组清洗不合格率(1.00%)、包装不合格率(0.40%)、发放不合格率(0.80%)、储存不合格率(1.00%)均低于B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避免管理不当事件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桴铖;徐红霞;代淑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实施在老年慢性咳嗽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实施在老年慢性咳嗽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本次选择的5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咳嗽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25例采用常规护理,为常规组,另外25例采用舒适护理干预,为舒适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睡眠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舒适组的SF-36评分明显高优于常规组,P<0.05,舒适组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舒适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措施应用于老年慢性咳嗽护理工作中,可以提升患者的健康指数、情感指数以及生活满意度,可以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助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任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3-2017/3收治的5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的微波介入治疗,观察以及分析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显效22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腹痛、低热、转氨酶高、肝包膜下小血肿等,症状轻微,对症处理后均消失.结论:超声引导下的微波介入疗法在肝癌治疗当中有着显著效果,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优点,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何芸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策应用于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对其心理状态、并发症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干预一类的措施运用到PICC置管型肿瘤患者内的成效.方法:抽取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PICC置管型肿瘤患者44例并分为两组,试验组22例予以人性化护理干预一类的措施,对照组22例予以常规一类的护理,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前后的SCL-90量表评分状况、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比较表明了,试验组经过护理以后的SCL-90量表评分状况、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好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一类的措施运用到PICC置管型肿瘤患者内具备十分明显的成效,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作者:张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接收的疤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54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阴道成功分娩55例,作为观察组,剩余489例均行剖宫产,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预后等.结果:观察组产妇平均产时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为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7%,与对照组14.31%相比明显更低,P<0.05;两组新生儿Apggr评分、体重及湿肺发生情况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严格掌握适应证,可以实现阴道分娩,利于促使产妇产后尽快恢复,降低产后并发症,研究价值较高.

    作者:邹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3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循证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满意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并改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严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时,采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针对3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分组,分组后对照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此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55%,两组比较明显为观察组较高,且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发现,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因此值得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时推广使用.

    作者:戴丰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及临床治疗进展

    肱骨近端骨折是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是创伤骨科治疗的难点.目前肱骨近端骨折通过X线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其治疗方案很多,但至今尚无统一的标准,治疗方式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分型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吴光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单位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受试者,根据不同的护理策略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5).结论:产科护理中结合人性化护理不仅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在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方面也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杨美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逍遥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躯体化症状临床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逍遥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躯体化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伴躯体化症状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仅用恩替卡韦治疗,治疗8周,观察治疗后患者SCL-90总分及躯体化因子评分、肝功能、内分泌激素水平、细胞免疫水平变化的情况;SCL-90总分差值及躯体化因子差值与神经内分泌免疫指标、肝功能、HBV-DNA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SCL-90总分及躯体化因子评分、肝功能、HBV DNA、神经内分泌免疫指标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逍遥散治疗慢乙肝伴躯体化症状临床疗效确切,并且躯体化症状的改善有利于抗病毒治疗慢乙肝,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改善慢乙肝患者的躯体化症状,进而调节了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细胞免疫功能,从而促进了慢乙肝患者的应答.

    作者:孙新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探究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通过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通过西药单独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67.39%,P<0.05.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经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治疗安全、可靠.

    作者:张清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