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疼痛与干预

胡玲;石绍南;游丽;韩晓燕;李实英

关键词:新生儿, 疼痛, 侵袭性操作, 生长发育, 神经系统, 感受, 发育成熟, 足月儿, 早产儿, 镇痛, 行为, 能力
摘要: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不能感受疼痛,而且早期的疼痛不会对其以后的行为和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所以多数新生儿在接受侵袭性操作时得不到相应的镇痛措施而只能忍受疼痛[1].其实不然,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不论是足月儿或早产儿,出生后即具有感受疼痛的能力.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将286例有喘息症状(支气管哮喘除外)的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加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加用糜蛋白酶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呼吸状态恢复正常的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并将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治疗组在呼吸状态恢复正常的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除外哮喘),可缩短病程,疗效确切,给药途径方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玲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008年四个直辖市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直辖市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全面宣传,制定宣传策略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调查了8654人.结果 8654名调查对象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69.0%(68.0%~70.0%),调查的全部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2.7%(2.4%~3.1%),调查对象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与其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有统计学联系.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居民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是1000元以下居民的1.21倍(OR=1.78,95%CI1.04~1.41);文化程度高的居民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平均为文盲居民的1.66~4.82倍;其他职业居民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平均为农民的0.61~0.79倍.结论 本次研究发现直辖市居民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均低于<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的要求,但直辖市居民艾滋病知识来源多样,获取知识途径受到的限制较少,职业、家庭月收入和文化程度对艾滋病知识的影响提示在今后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中,应加强职业教育中艾滋病的内容,尤其对于低收入和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

    作者:王丽艳;杜维婧;郭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结核性胸膜炎多发包裹积液CT引导穿刺抽液注药疗效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穿刺抽液注药对结核性胸膜炎多发包裹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结核性胸膜炎多发包裹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抽液组30例90个病灶,对照组30例87个病灶,抽液组常规抗结核治疗并CI、引导下穿刺抽液后向胸腔内注入尿激酶20万单位/次,容积较小的注入患者能耐受的量,但浓度不变;对照组常规抗结核治疗.结果 治疗组胸水吸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常规抗结核治疗联合CT引导下穿刺抽液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多发包裹积液疗效满意,优于常规抗结核治疗.

    作者:权彩风;卫鸟红;张毅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儿童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及干预进展

    意外伤害已成为当今世界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主要问题,调查数据显示,我国0~14岁儿童死亡顺位第一位的是意外伤害.我国每年有71000名少年儿童死于跌落、家庭中毒窒息、溺水、交通事故、烫伤等意外伤害,意外死亡占小儿总死亡率的26.1%[1].防范儿童意外伤害不仅是当前各国所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医疗卫生水平与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2].

    作者:黄兆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基于Triton X-114的浊点法萃取富集环境水样中的双酚A

    目的 探讨TX-114浊点萃取体系应用于环境水样中萃取双酚A的实验过程,影响萃取的因素(如TX-114的浓度、平衡时间和温度、pH值等).方法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样品的含量.结果 在佳实验条件下,双酚A的检测限达到了0.05μg/L.在0.4-100μg/L浓度范围内,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7,加样回收率为97.96%~100.42%.结论 该法具有高效绿色环保以及成本低等特点,是一种萃取水样中双酚A的好方法.

    作者:陶赛辉;夏文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07年1月-2010年10月实施的所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新鲜周期中行D3 d单胚胎移植的125个周期,其中选择性单胚胎移植39个周期(A组),仅有单个胚胎可移植的86个周期(B组),分析和比较两组单胚胎移植的年龄、不孕时间、基础FSH值、获卵数、胚胎卵裂球数及优胚数,HCG日内膜厚度及E2值、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的差异.结果 A、B两组的年龄、不孕时间、基础FSH值、获卵数、移植胚胎卵裂球数及优胚数、HCG日内膜厚度及E2值、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分别为(28.89±3.223)岁和(34.01±4.809)岁;(4.31±2.776)年和(6.30±5.332)年;(5.5±2.256)IU/L和(10.26±3.757)IU/L;(5.42±2.649)个和(1.75±0.324)个;(10.58±3.46)个和(5.39±2.45)个;(1.42±0.649)个和(1.75±0.724)个;(1.25±2.965)mm和(10.02±1.962)mm;(10132±4303)pmmol/L和(5982±2108)pmmol/L;46.15%(18/39)和27.91%(24/86);22.22%和37.5%.A组的平均年龄、不孕时间、基础FSH值、获卵数明显小于B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HCG日E2值和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B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移植胚胎的卵裂球数目、HCG日内膜厚度、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的流产率(22.22%)低于B组(37.50%).结论 对于年龄小于35岁,卵巢储备功能正常者,选择D3d优质单胚胎移植可达到较高的临床妊娠率而降低多胎率.

    作者:孟琳;邓朝晖;阳翎;唐慧珍;柳朝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危重型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FMD)重型进展为危重型的早期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危重型HFMD66例(观察组),同期住院重型HFMD132例(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的差异,探讨重型HFMD进展为危重型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3岁、精神差、嗜睡、频繁惊跳或抖动、呕吐(>3次/d)、循环不良、白细胞升高(>15×109/L)、血糖高、肺部渗出性改变为主要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OR)值分911为5.617、1.842、1.072、7.916、6.743、10.385、4.952、3.127、2.86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3岁、频繁惊跳或抖动、呕吐(>3次/d)、循环不良、白细胞升高(>15×109/L)为重型手足口病进展为危重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3岁、频繁惊跳或抖动、呕吐(>3次/d)、循环不良、白细胞升高(>15×109/L)与重型手足口病进展为危重型高度相关.

    作者:刘静;罗如平;张先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哮喘患儿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哮喘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支气管哮喘患儿180例,随机分为路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入院后实施常规护理,路径组患儿入院后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对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及生命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路径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出院时调查掌握相关知识和相关技能、遵医嘱行为及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患儿PAQLQ各领域得分均明显高于入院时(P<0.05),且路径组PAQLQ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哮喘患儿护理,可全面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

    作者:邵建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Apelin抑制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凋亡

    目的 观察Apelin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凋亡的作用.方法 ELISA和吖啶橙/溴乙啶(AO/EB)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m blot检测细胞Bcl-2和Bax表达以及cytochromec的分泌,通过荧光素(AFC、AMC)标记的底物来检测活性.结果 Apelin抑制无血清饥饿诱导的MC3T3-E1细胞凋亡;Apelin抑制无血清饥饿诱导的cytochromec的分泌和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活化;Apelin抑制地塞米松或肿瘤坏死因子-a(TNF-a)诱导的MC3T3-E1细胞凋亡.结论 Apelin可抑制成骨细胞凋亡.

    作者:邓春雷;张磊屹;吕国华;唐四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氧化应激水平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搪和氧化应激的改变及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92例T2DM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搪(F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并将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T2DM组空腹和餐后2hSO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和餐后2hMD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中SOD与FPG、2hPG、HbAlc呈显著负相关(r=0.712、0.863、0.631,P=0.000、0.000、0.003),MDA与FPG、2hPG、HbAlc呈显著正相关(r=0.672、0.583、0.471,P=0.000、0.000、0.004).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与氧化应激水平有显著相关性,FPG、2hPG及HbAlc的改变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

    作者:付建芳;姬秋和;张锐;高彬;张南雁;王莉;涂艳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的分离、耐药性和流行分布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各类标本,用美国BD公司BACTEC9120进行血培养.按常规方法分离细菌,在Phoenix100全自动分析系统和配套试剂中,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非天然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细菌276株,其中非发酵菌235株,占85.1%,肠杆菌科细菌41株,占14.9%;主要有鲍曼不动杆菌154株(55.8%)、铜绿假单胞菌81株(29.3%)、大肠埃希菌17株(6.2%).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系统,呼吸道标本(包括痰、咽拭子、肺泡灌洗液等)181株,占65.6%;其次是分泌物65株(23.6%)、血液8株(2.9%)、尿液6株(2.2%).耐亚胺培南菌株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平均耐药率为46%~88%,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平均耐药率高,达88%,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为81%.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32.1%,而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达93.5%.结论 耐亚胺培南菌株大多存在多重耐药性,甚至泛耐性,应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欧阳育琪;史文元;黄红卫;林应标;黄强;熊劲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张家界市2006-2010年孕产妇死亡分析

    目的 降低边远山区孕产妇死亡率,找出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对张家界市近5年孕产妇保健年报资料、孕产妇死亡调查报告、报告卡及病历、孕产妇死亡评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活产数91892例,孕产妇死亡32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34.80/10万.死因顺位前3位为:产后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血栓栓塞性疾病.结论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对剖宫产危害性的认识,降低剖宫产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秦自年;郑俊卿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衡阳市2010年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衡阳市2010年4-12月手足口病(HFMD)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衡阳市HFMD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或调整HFMD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年4-12月衡阳市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及各类医疗机构送检的625例临床诊断为HFMD患者标本,应用实时荧光(Real-time)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人肠道病毒(HEV)、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特异性核酸.结果 625例HFMD患者标本中,EV71阳性率为26.08%(163/625),CVA16阳性率为8.80%(55/625),其它HEV阳性率为19.84%(124/625);95例HFMD重症病例中,EV71阳性率(67.80%,40/95)高,并且男性阳性率(50.85%)略高于女性(27.78%),未检出CVA16型;9例HFMD重症死亡病例中,6例为EV71型,阳性率为66.67%.4-7月为HFMD高发期,3岁以下为高风险年龄组,重症病例及重症死亡病例比其它年龄组高.结论 衡阳市2010年HFMD发病率较高,EV71型是引起重症及重症死亡病例的优势病毒型,应加强监测,特别是3岁以下婴幼儿的监测.

    作者:颜淑妩;李哲婷;楼萍;邓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脊椎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脊椎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8月-2010年8月期间收治的脊椎手术患者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脊椎疾病患者在经确诊并行相关手术治疗的同时均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并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心理状况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发生呼吸抑制、尿路感染、褥疮、下肢静脉血栓的比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干预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评分值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减少脊椎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愈义,值得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邓惠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社区健康促进在预防慢性病中的作用探讨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从机构意义上将临床医疗和公共卫生结合在一起,是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双层网底.健康促进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防治是社区健康中心六大任务中重要的一项,也是受社区居民欢迎的服务项目.人口老龄化、人群饮食结构调整、生活方式变化以及由环境恶化的因素造成的慢性病患病率和死亡率逐年递增,已成为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以社区为依托,动员全社会的参与,综合性医院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及慢性病防治机构的积极努力,开展以慢性病综合防治为目的的健康促进,构筑预防慢性病长城,使社区更健康,成为预防和控制慢性病、解决人口老龄化的为有效的途径.

    作者:林中;林惠玲;曾念彬;潘建清;谢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浆TF、TFPI、D-D测定在AL患者中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D-二聚体(D-D)的含量变化对其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检测44例AL患者初诊时及化疗1个疗程后第7d血浆TF、TFPI及D-D的水平,并检测20例正常体检者和随访期间8例复发的AL患者血浆TF、TFPI及D-D的水平.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0d,观察随访期间病情变化.结果 AL组患者血浆TF、TFPI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缓解组患者血浆TF、TFPI水平均较初诊时明显下降(P<0.01)且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P<0.01);D-D比初诊时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未缓解组患者治疗后与初诊时比较血浆TF、TFP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复发时血浆TF、TFPI和D-D水平均明显升高,与初诊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动态观察白血病患者血浆TF、TFPI、D-D变化对AL患者判断病情、预测复发、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珍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意义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GPI)和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anti-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未经治疗的128例RA患者(RA组)、117例其他风湿病人(非RA组)、74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GPI、抗CCP抗体,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C反应蛋白(CRP)、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IgA、IgG、IgM),采用魏氏法测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结果 (1) GPI、抗CCP抗体诊断RA的特异性(分别为91.09%、94.14%)、敏感性(分别为75.0%、7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特异性与RF(78.53%)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GPI、抗CCP抗体分别与RF联合检测,两个指标均为阳性诊断RA的特异性(分别为94.24%、95.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检测RF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个指标任一阳性诊断RA的敏感性(分别为85.16%、85.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检测GPI或抗CCP抗体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GPI阳性的RA患者关节炎部位数、CRP、ESR水平明显高于GPI阴性RA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I诊断RA具有与抗CCP抗体相似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RF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R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此外,GPI还可作为RA活动性指标.

    作者:田玉梅;张浩;刘立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S100A9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S100A9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从6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和12例非恶性血液病骨髓中,检测S100A9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分析S100A9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和非恶性血液病表达差异及临床关系.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组S100A9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低于非恶性血液病组(P<0.05),并且S100A9在治愈的AML中表达升高(P<0.05).结论 S100A9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表达降低,S100A9表达水平可能是急性髓系白血病进展判断的重要标志物.

    作者:曹晓丽;侯春燕;林应标;郭满荣;颜复生;何准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铅作业人员血铅及肾功能结果比较

    目的 探讨铅致肾损伤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择某蓄电池厂60名铅作业工人(接触组)和33名某机关人员(对照组)的血铅含量、尿总蛋白(UTP)、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肌酐清除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接触组血铅(0.304±0.05)mg/L、尿UTP(56.78±8.96)mg/gCr、尿β2-MG(98.64±2.06)μ/gCr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β2-MG是肾功能早期损害敏感指标之一,将其作为铅接触人群健康监护指标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吴海燕;金文达;曾燃元;孙亚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水平调查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2009年3月-2010年7月岳阳市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水平,并分析亚胺培南耐药株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用常规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若结果判定为耐药和中介,则进一步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及其他9种抗菌药物的MIC.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3.5%,20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对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普遍较高,有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受试的10种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高,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应密切关注本地区细菌耐药性的变迁,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廖文安;龚燕飞;刘湘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