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腹腔镜治疗坏疽性化脓性阑尾炎并根部穿孔的应用体会

黄光祥

关键词: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坏疽性化脓性阑尾炎并根部穿孔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48例坏疽性化脓性阑尾炎并根部穿孔患者在我院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治疗坏疽性化脓性阑尾炎并根部穿孔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40-120min,平均54min,术后住院3-6天,均痊愈出院;术口疼痛轻,无腹腔脓肿、出血、粘连性肠梗阻、肠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坏疽性化脓性阑尾炎并根部穿孔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主要选取2015年6月份至2017年4月份本院收治的老年性哮喘患者116例,随机抽取58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58例作为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感觉舒适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护理中应用,患者感觉舒适度和护理总有效率大大提升,提升了老年性哮喘护理效果.

    作者:陈咏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典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典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做观察.方法:选取我单位2016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配原则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观察组4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方法治疗典型偏头痛,方法为服用西比灵,每次5毫克,一日两次,治疗时间8周;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典型偏头痛,方法为针灸法配合西比灵药物.在进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后,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疗效和血流情况.结果:在进行比较后,对照组患者的血流情况为MCA水平为(119.05±20.13)cm/s,ACA水平为(93.46±22.58)cm/s,PCA水平为(82.08±19.90)cm/s;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流情况为MCA水平为(103.25±18.44)cm/s,ACA水平为(81.12±17.69)cm/s,PCA水平为(70.58±15.03)cm/s.观察组患者在血流情况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基本痊愈的为5例,占总数的11.11%,有效的为22例,占总数的48.89%,效果一般的为18例,占总数的40.00%;观察组患者组患者基本痊愈的为9例,占总数的20.00%,有效的为32例,占总数的71.11%,效果一般的为4例,占总数的8.89%.经过比较,显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典型偏头痛的疗效显著优于西医治疗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典型偏头痛的方法博取两种医学的净化,对典型偏头痛的治疗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金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产前护理及门诊宣传教育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

    目的:分析产前护理及门诊宣传教育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方法:从我院门诊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孕妇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50例.A组实施常规的产前护理,B组在产前护理的基础上积极配合门诊宣传教育,对比两组孕妇的剖宫产率.结果:A组剖宫产率是40.0%,B组剖宫产率是12.0%,B组低于A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产前护理和门诊宣传教育,有利于增加产妇对分娩知识的认知,进而降低剖宫产率,该护理方法具备显著的应用价值,建议积极推广.

    作者:宁雪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信息环境下的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服务行业也逐渐采取网络化管理的方式,通过搭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医院各个部门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医疗相关信息的记录与调用,大大提高医疗工作效率.本文从医院计算机系统建设入手,提出一些建设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议与策略.

    作者:尤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免疫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免疫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在本院住院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220名和HBsAg阴性孕妇180名,分别纳入HBsAg阳性组、HBsAg阴性组,收治时间为2014年11月1日~2016年8月31日,HBs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接种10μg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sAg阴性孕妇所生新生儿接种5μg或10μg乙肝疫苗,对比血清学指标和母婴阻断情况.结果:HBsAg阳性组中接种10μg乙肝疫苗组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和抗-HBs阳性率同接种10μg乙肝疫苗+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组的新生儿相比不存在较大的差距(P>0.05);HBsAg阴性组中接种5μg乙肝疫苗组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和抗-HBs阳性率与接种10μg乙肝疫苗组的新生儿进行对比差异较小(P>0.05);HBsAg阳性组中接种10μg乙肝疫苗+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组的母婴阻断成功率比接种10μg乙肝疫苗组高(P<0.05).结论:针对HBsAg阴性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实施接种5μg或10μg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较好;针对HBsAg阳性孕妇所生的新生儿,采取接种10μg乙肝疫苗和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免疫方案效果良好.

    作者:姜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案例模拟教学竞赛平台在实习护生临床技能培训考核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护生与案例模拟教学相结合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中的应用,研究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在临床实习技能中的应用与评估.方法:结合国内护理教育现状,分析了各个医学院校利用案例模拟教学平台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相结合,使案例模拟教学平台更好地应用在临床教学和实习中,并使其更加合理化.结果:参与平台应用的所有护生均认为提高了运用护理理论及动手能力,提高了安全风险评估及防范能力,提高了临床观察、评估、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结论:案例模拟教学平台是一种客观、有序、有效的考核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生临床综合素质及能力,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作者:张娜;郭慧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分析阿莫西林联合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阿莫西林联合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88例胃溃疡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双盲法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44).实验组患者应用阿莫西林与雷贝拉唑治疗,参照组患者应用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胃镜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81.82%,组间差异比较具有明显区别(P<0.05).实验组患者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同样高于参照组患者的症状治疗总有效率86.36%,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方式,阿莫西林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更加理想,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对较高,建议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石进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盆腔炎住院患者1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进行两组护理效果的对比.结果:观察组具有95.0%护理满意度,对照组具有65.0%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具有100.0%健康知识达标率,对照组具有65.0%健康知识代表率,观察组健康知识达标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针对盆腔炎住院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帮助患者更好掌握健康知识,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刀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112例病人强化降压方式治疗脑出血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在112例脑出血患者中采用强化降压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从我院收集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进行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共112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采用强化降压的方式进行治疗.终,对两组患者的头颅CT检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简称NIHSS评分、Rankin量表,简称MRS评分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血肿量、水肿量、血肿的扩大例数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Barthel指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14天的治疗后,在实验组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24小时的治疗后,实验组中,血肿量为(11.98±6.80)毫升,并且具有6.90%的血肿扩大比例.而对照组中,血肿量为(14.75±7.74)毫升,并且具有37.93%的血肿扩大比例(P<0.05);在接受治疗3个月后,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Rankin量表评分发现,患者中被鉴定为重度残疾的患者为27.59%,而对照组中,被鉴定为重度残疾的患者为58.62%(P<0.05);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5.52%(P<0.05).结论:在112例脑出血患者中采用强化降压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血肿扩大以及减轻脑水肿的发生率,同时,也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改善,具有优秀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丽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西医内科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西医内科治疗方法在治疗糖尿病上的临床效果,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对比研究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接收的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对其生活的相关方面进行具体的要求和改善,对患者的生活习惯进行调整,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以传统常规治疗手段,对照组则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入西医内科治疗方法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在相同疗程下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而分析西医内科治疗方法的治疗优势以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统一治疗周期内,试验组中的患者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各类身体指标的检验情况也更为健康,试验组中的患者在改善肝脏等器官上有着明显的效果.结论:西医内科治疗方法在治疗糖尿病的症状上有着明显的优势,有着较强的临床推广以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启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超声对肝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与分析超声对肝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2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全部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间接门静脉血管造影证实,且均采用超声进行检查.观察分析其声像图特征.结果:20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其均符合间接门静脉血管造影,且符合率为100.0%;二维超声表现:肝门静脉主干及分支部分狭窄或者狭窄,且其内部及周围充满蜂窝状分隔光带,且长短不一,光带间为无回声区,正常门静脉主干结构消失;血流表现:门静脉闭塞段或者边缘处血流信号较少或者未见,蜂窝状无回声区域内存在暗淡血流信号,且呈红蓝相间、杂乱无章;经多点取样频谱多普勒显示为连续性门静脉血流频谱,且呈毛剌状,方向不定,为低速、平坦的血流流速曲线.结论:超声对肝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即诊断准确性高,且能清晰显示肝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图像特征,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荣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目的:针对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探索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对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在2010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所有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当中进行筛选,从符合要求的老年患者中随机挑选110例作为实验对象,据有关资料显示,这些患者的年龄都在60岁以上.都取得了患者以及家属的同意.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A、B两个治疗小组,每组55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为A组,另一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对实验对象术后都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是2~3-年,A组的术后优良率是87.27%.B组术后优良率是63.63%.两个治疗小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月和5月,发现A组的Harris评分前3个月的比前6个月要低,B组也与A组相同.并且A组的评分在3月和6月都要比B组的高.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A组实验对象的手术时间要短于B组.A组术后引流量和出血量也要多于B组(P<0.05).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87.27%,较B组的83.63%而言,差异不显著,统计学意义不明显(P>0.05).讨论:针对老年患者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均有显著疗效,但是各有利弊,要依据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疗,以减轻病痛,降低并发症.

    作者:罗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1月份至2017年1月份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均分法给予分组,常规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中各项营养指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营养肠内营养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崇.

    作者:马亚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教育中行健康教育的效果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教育中行健康教育的方式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某社区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仅接受医院的日常教育,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依从率差异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更好依从治疗和护理,值得推广.

    作者:郭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观察隔姜蒜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以隔姜蒜督灸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两组行治疗,一组行隔姜蒜督灸进行治疗,另一组行隔姜督灸,对治疗结果展开对比.结果:临床疗效,观察组占比96.67%(29/30)远高于对照组66.67%(20/3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出现不良事件.结论:针对强直性脊柱炎行隔姜蒜督灸进行治疗,患者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能较好,临床可考虑选择.

    作者:高希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应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以来医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作为这次的分析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剂量(10mg/d);研究组30例患者给予大剂量(20mg/d),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应用高剂量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胡飞龙;路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和观察对新生儿给予氨溴索不同的给药方式产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12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观察,经过随机分组,共有三组即甲、乙、丙三组;甲组以氨溴索雾化吸入方式进行治疗,乙组则以氨溴索静脉滴注方式治疗,丙组则联合甲与乙的两种给药方式进行治疗,而后观察和对比三组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儿的体温下降时间为2.1±1.1天,喉头有痰响消失时间5.3±1.1天,治疗总有效率为80.0%(32例);乙组患儿的体温下降时间为2.4±1.4天,喉头有痰响消失时间5.5±1.3天,治疗总有效率为70.0%(28例);丙组患儿的体温下降时间为1.6±0.6天,喉头有痰响消失时间4.0±1.5天,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肺炎患儿给予氨溴索的雾化吸入合并静脉滴注方式产生的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可在临床中可尝试采用联合给药方式治疗.

    作者:戴春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试析医院检验科试剂使用和管理方法

    近些年来我国临床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和分子遗传学等取得突出的成就,在后续发展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检验处理工作,保证其合理性.医院检验科的管理工作有很多,以试剂管理作为基础,在落实阶段要按照具体实施要求进行,保证其合理性,为了避免出现管理不当或者其他类型的问题,必须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确定合适管理方式.

    作者:尹兴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GnRH-a联合IVF-ET治疗子宫腺肌病不孕患者的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病不孕患者接受GnRH-a联合IVF-ET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不孕患者,分为A、B两组,子宫腺肌病不孕患者55例作为A组,输卵管因素不孕的患者55例作为B组,两组均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比较其妊娠结局.结果:A组Gn使用量、获卵数、受精数与B组均有差异,A组妊娠率为63.64%,B组妊娠率83.64%;A组不良结局发生率为34.29%,B组11.11%.结论:GnRH-a联合IVF-ET治疗子宫腺肌病不孕患者有一定效果,但其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乔娟;牛丽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南岗区35个社区中随机选取5个社区,将5个社区中超过40岁的中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结果:有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受调查对象的BMI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跑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保护因素,游泳和武术可能是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该区域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不断增加,肥胖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且随着BMI值的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和严重度均不断提高,适量锻炼及日常活动有助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预防.

    作者:韩佳旭;张竞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