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戴春才

关键词:氨溴索, 雾化吸入, 静脉滴注, 新生儿肺炎, 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和观察对新生儿给予氨溴索不同的给药方式产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12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观察,经过随机分组,共有三组即甲、乙、丙三组;甲组以氨溴索雾化吸入方式进行治疗,乙组则以氨溴索静脉滴注方式治疗,丙组则联合甲与乙的两种给药方式进行治疗,而后观察和对比三组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儿的体温下降时间为2.1±1.1天,喉头有痰响消失时间5.3±1.1天,治疗总有效率为80.0%(32例);乙组患儿的体温下降时间为2.4±1.4天,喉头有痰响消失时间5.5±1.3天,治疗总有效率为70.0%(28例);丙组患儿的体温下降时间为1.6±0.6天,喉头有痰响消失时间4.0±1.5天,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肺炎患儿给予氨溴索的雾化吸入合并静脉滴注方式产生的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可在临床中可尝试采用联合给药方式治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真菌性鼻窦炎治疗中鼻内镜手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真菌性鼻窦炎(FRS)治疗中鼻内镜手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NIFRS)患者,按照所行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柯陆氏径路手术,观察组行鼻内镜手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比较两组术后半年及1年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半年观察组、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9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RS治疗中鼻内镜手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的应用价值较高,疗效确切.

    作者:陈永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问题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究问题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可行性.方法:对我校在2015年到2016年接收的两届学生按班级进行随机抽选分组.对照组247人接受传统的教学讲解授课;实验组263人接受问题教学法授课.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成果.结果:对照组考试成绩均值75.3±12.5,授课满意度为47.7%;实验组考试成绩均值87.7±8.1,授课满意度为83.8%.结论:问题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具有教学推广价值.

    作者:方芳;杨晓宇;于勇;阎振林;黄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研究心理护理对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子宫肌瘤手术的62位术后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抽取,设为两组,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1例.在进行统一手术和用药的基础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分别比较患者治疗效果、术后抑郁状态(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住院时间.结果:经过统计,观察组的治疗效果(96.77%)明显好于对照组(80.65%),P<0.05.术后观察组的抑郁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并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大大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加强人文关怀,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以及抑郁症病情的缓解,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应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金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肝胆手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原因与防治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肝胆手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原因和临床护理防治.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行肝胆手术后并发胸腔积液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胸腔积液发病的原因和特点,采取正确的防治手段,对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86例行肝胆手术后并发胸腔积液患者,影响肝胆手术后并发胸腔积液因素包括术前患者肝功能,术中患者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腹水量等,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治愈后出院.结论:肝胆手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诱发因素很多,为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需要加强手术期的预防工作,找准胸腔积液的原因,针对患者的临床情况,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喻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康复科介入高龄患者结直肠手术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和分析康复科介入高龄患者结直肠术后常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浙江省某三甲医院肛肠外科在2017年1月-2017年9月间行结直肠手术的370例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遵照患者入院顺序分成实验组(260例)以及对照组(11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康复科介入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12.32±1.72)d、首次排气时间(2.83±0.42)d、首次进食时间(2.42±0.51)d、住院费用(51352.12±4321.05)元、不良反应发生率(11.54%)都优于对照组[(19.68±2.53)d、(3.82±0.57)d、(3.35±0.64)d、(55315.35±6925.41)元、(2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术高龄患者的术后给予康复外科护理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应推广使用.

    作者:江弘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诊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急诊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24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胺碘酮和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统计,两组患者的转复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转复率与用普罗帕酮无明显差异,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胺碘酮,可以广泛用于急诊转复阵发性房颤治疗.

    作者:卢大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皮肤科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着重于评估皮肤科门诊患者运用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皮肤科门诊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纠纷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5%,护理纠纷率为0,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不惟可降低皮肤科门诊患者的护理纠纷率,也可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高艺;张敏;倪娜;卢凤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喀什地区基于分级诊疗的远程医疗会诊应用研究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医疗技术进步的同时,人们对高质量、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益明显,而当前,多数医院的医疗水平仍然无法达到具有需求,在进行远程会诊单额过程,其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广泛,不断成为社会发展中关注和重视的内容.远程会诊主要是运用远程通讯技术和信息传递技术等实施的远距离医疗服务的内容,对一些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以及偏远地区级医院无法进行有效解决的医疗中的问题,进行与上级医院的远程综合会诊医疗加以合作,对这些难题加以有效解决,同时有效对基层医院诊疗水平加以提升.

    作者:孙宝山;王建全;王志芳;谢开华;曾艳萍;邹小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谈外伤性脑脓肿的法医学鉴定尝试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脓肿的法医学鉴定.方法:选取我院2016.03-2017.03诊断为外伤性脑脓肿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法医学鉴定,包括脑脓肿的形成机理、病理改变、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标准以及鉴别.结果:经过治疗后,外伤性脑脓肿的法医学鉴定可以清楚诊断患者的病变症状,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作者:许海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多潘立酮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使用多潘立酮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浅表性胃炎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了2012年3月~2015年5月本院接诊的65例浅表性胃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多潘立酮片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3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观察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局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0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37%,两种治疗方法的用药安全性都较高,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多潘立酮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鱼月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肾积水伴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讨论妊娠合并肾积水伴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采用随机选取的方式将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入院治疗的54例妊娠合并肾积水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研究,分为讨论组27例采用临床综合护理模式,对照组27例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模式,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讨论组不良症状总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3%,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肾积水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肾积水感染、孕期抑郁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增强了患者的治病信心,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蔡春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针对急救技能培训在门诊护士急救技能中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对门诊护士进行急救技能训练时,采用针对急救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5月起,将我院门诊护士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开展培训前,对200例门诊护士进行急救知识以及急救技能考试,根据考试结果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对我院200名护士进行两个月急救知识以及急救技能培训,对比开展急救培训前后200名门诊护士的合格率以及急救知识评分.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进行针对性急救技能培训后,所有护士的平均分均有所提高,并且优秀率有明显增高.培训前考试合格人数为121(60.47%)人,培训后考试合格人数为184(91.86%)人;开展急救培训前后考试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将针对急救技能培训应用于门诊护士急救技能中,能够有效提高门诊护士的急救技能,丰富门诊护士的急救知识,改善医院门诊的急救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急救培训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运用针灸推拿治疗的效果探讨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中采用针灸推拿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2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当中,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疼痛评分作为对比依据.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患者57.1%(P<0.05)、②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分析,观察组患者优异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中采用针灸推拿,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式推广.

    作者:严加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前馈控制对使用糖皮质激素眼科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析对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眼科患者应用前馈控制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眼科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前组在护理中实施前馈控制,后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跌倒及眼部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视力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眼科患者,在护理中实施前馈控制可以保证治疗效果,可推广.

    作者:罗美丽;李国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儿童意外伤害现状及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目前的儿童意外伤害情况并且探讨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区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120名儿童,按照年份将其分为两组,针对其意外伤害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制定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分析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60名儿童,观察意外伤害情况,并且针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分析,儿童的意外伤害情况主要分为误服各种药物毒物及中毒、外伤、溺水、烫伤等,其中以4岁以下小孩人数居多,与5岁以上的小孩人数差别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给予干预后,儿童出现意外伤害的几率降低,干预前后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儿童的意外伤害情况,然后给予一定的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儿童意外发生率,有利于保障儿童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2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rtPA)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对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进行动脉溶栓治疗.采用阿替普酶经微导管注入闭塞动脉栓子近端及栓子中,溶栓后常规应用抗血小板、清除自由基、改善侧支循环等治疗.结果:22例动脉溶栓患者,17例再通良好,再通率77.27%.其中有14例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或明显好转.术后2天内死亡患者1例(4.5%),死因为基底动脉闭塞未能再通;3个月随访21例,未发生再梗死.结论:阿替普酶动脉溶栓可使闭塞的颅内及颅外动脉再通,恢复灌注,保护缺血半暗带,改善患者预后,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利民;张蕊;朱瑾;邓长林;郝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和对比.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进行开颅手术)和B组(进行微创引流术),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明显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7.50%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的效果非常突出,通过微创引流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同时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效珏;杨加应;魏秀川;赵尔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重度妊高症剖宫产麻醉分析

    目的: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对重度妊高症剖宫产的效果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重度妊高症剖宫产患者42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1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21例采用硬膜外麻醉,然后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比较,两组间的患者在年龄,剖宫产时间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两组间具有可比性(P>0.05).结果:观察组在布比卡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运动阻滞评分、血流动力学波动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此次研究结果可知对于重度妊高症患者剖宫产时的麻醉方式选择而言,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要明显优于硬外膜麻醉,具有用量小、更安全的特点,值得重度妊高症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时推广使用.

    作者:向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13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的顺序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接受中医骨伤手法联合布洛芬胶囊实施治疗,实验组予以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实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达到91.2%,优于对照组的70.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实施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胡君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我院呼吸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来我院呼吸内科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风险发生率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下血肿、液体渗漏、针头回血、静脉炎等事件风险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效果优异,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游小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