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红菊
骨质疏松症和低骨量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病,需要卫生健康促进和社区干预.面向社区内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我们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分析业务管理流程,对面向的数据源进行多维度分析、选用雪花模型,将数据仓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与骨质疏松社区干预相结合,采用基于WEB的远程管理,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网站为互动管理提供良好的平台,构建了完善和高效率的数据仓库.
作者:沈影超;陈晓;周波凯;张永良;王强;顾云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制备的金银花水提液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金银花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水煎法和浸泡法制备金银花水提液,大鼠灌胃2周后,分别检测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及TH1细胞分泌的IL-2、TNF -α、IFN -γ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两种方法制备的金银花水提液均能改善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但只有水煎法制备的提取液能改善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结论 用水煎法制备金银花提取液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功效优于浸泡法.
作者:周秀萍;李争鸣;刘志杰;邱宏;林梅;李秀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掌握农六师一0二团从业人员近五年的HBsAg携带情况,为控制和预防乙型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 - 2010年3 591例从业人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BsAg检测.结果 该团从业人员HBsAg阳性分布以30~39岁段为高,男性HBsAg阳性者(2.06%)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 针对该团从业人员乙肝携带情况,积极做好乙肝的预防和宣教工作,提高人群的自我防护意识,加强从业人员的乙肝监测.
作者:邓宏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CiB)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CHB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比例;实时定量RT - PCR检测CHB患者外周血中诱导Th17细胞分化的核转录因子RORγt以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 17)、IL- 21、IL-23、IL-6的mRNA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IL- 23、IL-6和IL- 17因子分泌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并分析Th17细胞阳性率与AL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CHB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阳性率、RORγt基因表达、相关细胞因子mRNA及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h17细胞比例与血清ALT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增高,其相关因子过表达,并与肝细胞炎性损伤程度及疾病进程相关.
作者:朱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天津市河北区城区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的相关知晓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0 000户家庭,对18岁以上的城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23 505人.结果 城区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为69.66%,男性高于女性(x2=10.167,P=0.001);45岁组人群女性知晓率高为72.79%;文化程度与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有趋势性(P=0.000).结论 天津市河北区城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针对知晓率较低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
作者:高婕;丛革新;孟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近10年来国内334篇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过敏原检测方法文献,评价其合理性和特异性诊断的规范化.方法 回顾近10年来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关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过敏原检测文献,归纳总结并根据各种变应原检测方法的原理和疾病的发病机制分析其合理性.结果 334篇文献中,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过敏原检测方法合理的文献报道构成比约为38%,不合理的为62%.结论 国内部分皮肤科医生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过敏原检测方法的适应症掌握不准确,采取不合理、不必要、不科学的检测方法.
作者:张秋华;范晓宇;朱爱茹;孙月眉;李航;程芳;康尔恂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深圳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的监测和分析,为鼠疫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笼日法;采集全部活鼠体表蚤鉴定后分类;采用鼠疫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查鼠血清F1抗体,脏器压印法分离鼠疫耶尔森氏菌.结果 2005年共捕获鼠形动物472只,捕获率8.25%,隶属于2目2科3属4种,褐家鼠占87.50%;2010年共捕获鼠形动物320只,捕获率7.52%,隶属于2目2科4属5种,褐家鼠占94.06%;两次监测均显示褐家鼠为本市优势鼠种.南山区鼠密度下降趋势明显,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8.7,P<0.001).2005年发现129只鼠形动物寄生565匹印鼠客蚤,染蚤率为27.33%,总蚤指数为1.20;2010年发现35只鼠形动物寄生79匹印鼠客蚤,染蚤率为10.93%,总蚤指数为0.25.染蚤率(x2=31.2,P<0.001)和总蚤指数(x2=1 130.0,P<0.001)呈下降趋势.2005年获鼠血清458份,2010年获鼠血清315份,鼠疫F1抗体检测均为阴性.2005年鼠脏器压印培养407份,2010年鼠脏器压印培养320份,均未分离出鼠疫杆菌.结论 深圳市未发现鼠间鼠疫疫情,鼠疫媒介生物密度呈下降趋势,南山区鼠密度下降趋势明显.
作者:王敬忠;李怀昕;谢旭;梅树江;林一曼;李迎慧;马汉武;程锦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育龄妇女在孕前、孕中及产后微量元素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为育龄妇女营养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连续收集2009年1月- 2011年5月在本院孕前、孕中检查及产后体检的225例育龄妇女血样,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检测Ca、Mg、Fe、Zn、Cu的含量.结果 不同时期妇女全血中Ca、Mg、Fe、Zn、Cu含量呈偏态分布,孕期及产后铁缺乏常见(P<0.05).另外,孕期和产后妇女锌、钙也总体偏低(P<0.05).结论 孕期及产后妇女微量元素营养状况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提示应注意合理营养摄人,根据饮食习惯科学补充必需的微量元素,适当加强锻炼,对体内胎儿发育及自身恢复都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建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湖南省发现的肺结核患者社会经济情况,了解结核病患者的患病情况、社会经济状况及健康教育情况.方法 收集整理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发现的肺结核患者社会经济情况的调查问卷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4:1;65岁及以上占44.4%;初中及以下学历占90.3%;患者以农民为主;城镇患者2009年的人均纯收人为6 776元,农村患者为2 938元;城镇患者家庭人均纯收入为4 586元,农村患者为2 473元,患者人均纯收入均低于湖南省同期人均水平(2009年湖南省年鉴数据:城镇15 084元,农村4 910元);患者中有48.6%未接受过有关结核病宣传教育;有症状患者没有就诊的占43.9%;就诊的患者因病花费的例均总费用为1 238元.结论 湖南省结核病患者经济收入水平较低,经济负担较重;部分患者对结核病防治知识不了解,结核病防治意识相对薄弱.
作者:万燕萍;龚德华;杨华林;唐益;陈有芳;范江静;白丽琼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调脂干预效果.方法 将唐山工人医院分院内科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口服普伐他汀片,对照组口服鱼油,观察冠心病患者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并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血脂水平,组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治疗组冠心病患者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6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1.2%,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作用明显,并且可以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症状及预后,应作为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一线用药.
作者:毕子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1996 -2010年湖南省狂犬病的流行趋势及防治现状.方法 利用疫情报告资料回顾分析狂犬病的流行趋势;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和巢式PCR等方法对监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及病毒基因特征分析;通过抽样调查了解农村居民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和狂犬病暴露后的处置情况.结果 湖南省狂犬病疫情自1996年以来持续上升,于2004年达到高峰,2007年起呈逐步下降的态势;2008-2010年共检测健康犬脑组织标本2437份,其中DFA初筛阳性72份,阳性率为2.95%;72份标本经巢式PCR复核,23份阳性(0.94%);巢式PCR检测疑似狂犬病例唾液、脑脊液、血清及尿液标本104份,11份阳性(10.58%);病毒流行株为基因Ⅰ型;90%以上的农村居民听说过狂犬病,但对于狂犬病的高危行为和暴露后的预防措施的知晓率仅为20.1%和17.3%;89.09%的Ⅲ级暴露者未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结论 随着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湖南省的狂犬病疫情已呈下降趋势,居民对狂犬病缺乏科学认识、经济条件有限是导致狂犬病暴露后处置不合规范要求的主要原因.
作者:彭琦;张斯钰;高立冬;蔡亮;王世清;张红;刘富强;胡世雄;曾舸;刘运芝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镇江市2009 - 2010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镇江市2009 2010年报告儿童手足口病全年散发,发病主要有两个高峰期,一个主要的高峰期集中在4-6月份,另一个较小的高峰期出现在11 - 12月.镇江市发病人群以1~3周岁儿童为主,且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乡村地区发病率高于城镇.结论 镇江市手足口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地区、季节和人群特征,在流行季节应针对乡村地区的婴幼儿采取重点防控措施.
作者:茅凌翔;袁兆虎;杨静;徐岚;吴霄;许金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作为肝癌标志物对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本文共收集147例血清,其中肝癌患者73例,良性肝病患者41例,健康人33例.应用ELISA定量检测血清GP73水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结果 GP73诊断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达到82.2%和90.5%,与本文患者AFP的敏感性、特异性(63.0%、77.3%)相比,前者均有显著增高.结论 血清GP73可能是诊断肝癌又一个新的血清标志物,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延;陈晓燕;蒋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糖尿病患病的人数也呈现飞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将超过5 000万,并成为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糖尿病大国.本文概述了糖尿病和降血糖药物的有关信息,结合糖尿病患者降血糖药物的治疗现状及新研究动态,浅谈近年来已上市和正在试验及研发阶段的新型降糖药物的新进展,并对降血糖药物的联合应用进行综述.各类降糖药特点各异,对于不同糖尿病患者,应采取个体化给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升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沈春莲;陆少锋;曾伟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暴露于手机辐射下的孕鼠子代的细胞因子含量,探讨电磁辐射对胚胎期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孕妇科学、合理使用移动通信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30只孕鼠随机分为工、Ⅱ、Ⅲ、Ⅳ、V组,每组6只,对应为空白对照组、待机组、10 min低强度组、30 min中强度组和60 min高强度组.ELISA检测脾细胞上清中IFN -7和IL-4的含量;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实验Ⅱ、Ⅲ和Ⅳ各组新生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 -γ和IL-4含量以及淋巴细胞SI与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组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V组与Ⅲ组比较IFN -γ和IL-4含量以及淋巴细胞SI,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强度的手机辐射能影响胚胎期小鼠的免疫功能.
作者:李乐;唐双阳;熊玲;余敏君;卿慕清;李锐锋;肖遥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放射工作人员血象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湖南省从事放射工作人员732名为实验组,另选择不接触射线的医务人员120名为对照组,采用基本情况调查、实验室血常规检查.结果 实验组血象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工种医学类人员白细胞(WBC)均低于其他放射工作人员(P<0.05).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长期小剂量接触电离辐射的过程中,血象受到一定的影响,随着放射工龄的延长,血象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可能是机体的适应性反应.
作者:谭雄;杨芬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郴州市健康体检人群血脂水平现状及该地区血脂参考范围.方法 应用西门子1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郴州市8 502例成人空腹血脂水平.血脂指标包括TG、CHOL、HDL和LDL,并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血脂水平差别.结果 55岁以下男、女组间比较,CHOL、HDL、TG、L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5岁以上男、女组间比较,CHOL、HDL、L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55岁以上组与55岁以下组比较分析,CHOL、TG、HDL、L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体检者55岁以上组与55岁以下组比较分析,CHOL、TG、HDL、L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参考范围分别为:1)男性55岁以下组血脂四项水平为:CHOL 3.44~7.12 mmol/L,TG0.66~5.60 mmol/L,HDL0.86~ 1.95 mmol/L,LDL1.31 ~4.21 mmol/L.2)男性55岁以上组血脂四项水平为:CHOL3.38~7.34 mmol/L,TG0.67~5.08 mmol/L,HDLO.88~2.09 mmol/L,LDL1.29~4.47mmol/L.3)女性55岁以下组血脂四项水平为:CHOL 3.26~6.91 mmol/L,TG0.51~3.72 mmol/L,HDL0.96~2.32mmol/L,LDL1.19~4.06 mmol/L.4)女性55岁以上组血脂四项水平为:CHOL3.69~7.88 mmol/L,TG 0.67~4.26mmol/L,HDL0.93~2.31 mmol/L,LDL1.37~4.74 mmol/L.结论 血脂水平与性别、年龄相关,郴州市成人血脂水平部分指标参考范围与全国合适水平有差异,可为该地区血脂异常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黄常洪;黄苹;李光清;代国知;廖晓梅;陈虹亮;张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0~14岁儿童的死亡原因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儿童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福建省2004 - 2009年死因监测资料,对0~ 14岁儿童总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和死亡率的时间趋势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4 - 2009年福建省0~14岁儿童年均死亡率为57.21/10万,呈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速度为6.8%.男童死亡率高于女童,农村的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高于城市.婴儿死亡占0~14岁儿童死亡的60.4%,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5.5%.围生期疾病、先天异常和损伤中毒为014岁儿童的前3位死因.婴儿的粗死亡率为770.77/10万,主要死因为围生期疾病和先天异常,1~14岁儿童的主要死因为损伤和中毒,其中淹死是首位原因.结论 福建省0~14岁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现阶段仍应积极做好围生期疾病、先天异常和损伤中毒的干预工作.
作者:黄少芬;李晓庆;林熙;钟文玲;林曙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对高危险因素人群肝损害的特点.方法 选取2009年1月- 2010年12月结核病防治科抗结核治疗128例存在高危因素人群患者,依据治疗过程中是否采用护肝治疗措施分为未干预组63例,干预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时间及临床症状的差异,对比两组间肝损害发生率、肝损情况、引起肝损的原因.结果 未干预组肝损害发生率及肝功能受损害程度较干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起药物性肝损的原因中以利福平为主,出现药物性肝损的时间高峰为服药4周以内、而引起肝损的三种药物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人、长期饮酒者、乙肝病毒感染者、营养不良等高危险因素人群抗结核治疗时给予干预方案,可以减少肝损发生.
作者:吴先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孕晚期孕妇血脂水平与新生儿体重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7月-2011年1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孕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纳入本研究.根据新生儿体重分为三组不同体重组,检测孕妇血脂水平,分析孕妇血脂与新生儿体重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2 658±123)g、(3 386±203)g和(4 335±317)g,三组新生儿体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孕母在TC、TG、HDL -C和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ApoA和ApoB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新生儿体重与孕晚期孕妇血清TC和TG正相关(P<0.05),与HDL-C和LDL-C负相关(P<0.05),与ApoA和ApoB无关(P>0.05).结论 孕妇孕晚期血脂水平可显著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
作者:赵海珍;肖梅;何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