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力衰竭的老年病人肺部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

杨旭;曾珠

关键词:心力衰竭, 老年病人, 肺部感染, 耐药性
摘要:目的:通过对本院心力衰竭老年病人肺部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包括细菌鉴定以及药敏实验,总结出导致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以及其耐药性,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心力衰竭兼肺部感染老年病人123例的痰液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统计其分类以及耐药性.结果:(1)从123例患者的痰液标本中共检出15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73.68%(112例),革兰氏阳性菌23.69%(38例),真菌1.32%(2例).(2)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亚胺培南较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高度敏感.结论:心力衰竭老年病人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宜的抗生素.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症状 、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究分析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IPSS评分及生活质量QO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17.5%)远远低于对照组(35.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安全性较高,且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高志;黄献宏;林盛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小儿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小儿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在临床症状上表现多样,常见的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感染、慢性活动性EB感染等,且具有进展快、发病急的特点.与此同时,对患者会造成血液系统、肝功能及多器官的损伤,具有预后差,患者死亡率高的弊端,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重视.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在新的研究中发现更多疾病均与EB病毒感染相关,因此,做好预防,加强防治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善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2017年3月呼吸内科收治的5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患者,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显效为11例,有效为9例,无效为7例,总有效率是74.07%;观察组显效为15例,有效为11例,无效为1例,总有效率是96.3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显著(X2=5.185,P=0.023<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与糖皮质激素治疗联合,疗效显著.

    作者:杨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妊娠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饮食控制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饮食控制对妊娠糖尿病治疗价值.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本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治疗妊娠糖尿病160例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及饮食控制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明显较低(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接受饮食控制治疗,明显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情况.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对比分析,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50例)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DS(20.21±3.94)分等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总依从率90.00% 更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化疗中,可取得显著地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翟华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胃溃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胃溃疡患者护理效果的提升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8例胃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患者,研究组在护理工作中穿插健康教育护理,对照则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依从性差异.结果:研究组总有效96.29%,对照组83.33%,研究组满意度、依从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患者多应用药物治疗,在修复胃黏膜的同时,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药物治疗时间长,患者依从性较差,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樊蓉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五倍子黄芩提取液对根尖封闭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16% 五倍子黄芩提取液与其他四种根管冲洗液对根尖封闭性的能力.方法:选取60颗离体牙,随机分为五组,采用冠向下法进行根管预备,用不同根管冲洗液冲洗:A组16% 五倍子黄芩提取液;B组0.5% 次氯酸钠溶液;C组17%ED T A;D组3% 双氧水;E组0.9% 生理盐水.然后通过葡萄糖定量法测定葡萄糖浓度,测量根尖微渗漏.结果:五种不同根管冲洗剂冲洗离体牙根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根管微渗漏,应用16% 五倍子黄芩提取液作为根管冲洗剂有良好的根尖封闭性能,其根管充填后产生的微渗漏与0.5% 次氯酸钠溶液及17%ED T A溶液产生的微渗漏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明显低于3% 双氧水溶液和0.9% 生理盐水溶液产生的微渗漏.结论: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应用16% 五倍子黄芩提取液作为根管冲洗液,有良好的根尖封闭性.

    作者:郝新宇;熊世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氯胺酮在高龄股骨颈股骨折患者非扩髓髓内钉技术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氯胺酮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非扩髓髓内钉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每组均有30例患者,分别为氯胺酮组、右美托咪定组、瑞芬太尼组以及对照组,以上患者均采用全麻进行手术,对比不同麻醉剂的效果,记录患者的术后发病率.结果:氯胺酮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三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氯胺酮组的术后发病情况也明显优于其他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胺酮在高龄股骨颈骨骨折患者非扩髓髓内钉技术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的提升综合治疗效果以及优化术后发病情况,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我们可以对这一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张金圈;刘森;卜少卿;张凤岩;郑亚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接诊的慢性咽炎患者中选取84例,84例患者明确诊断且符合本研究纳入条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2),对照组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一般护理,研究组则给予全面护理,干预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护理干预结束后对84例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记录随访期间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护理效果满意率和6月内复发率分别为(90.48% 和100%)、(80.95% 和95.24%)和(21.43% 和4.76%),组间差异比较(P均<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用于慢性咽炎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护理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宋文玉;叶忻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三位一体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三位一体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来我科门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10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推拿、按摩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108例患者中,治愈42例,显效35例,好转28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2%.结论:三位一体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张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双盲法纳入康复组与常规组(n=35).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康复组实施全面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2.86%,康复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14%,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常规组患者发生5例不良反应,康复组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较高,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且能够预防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护理干预价值较高.

    作者:周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不同类型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采用不同类型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01月-2017年01月)收治52例ITP均分四组每组13例.其中使用环孢素设为HB组,使用环磷酰胺设为HL组,使用达那唑为DN组,使用CD20单抗治疗为CD组.分析上述四组近期、远期疗效.结果:四组患者近期疗效由高至低为HB组、CD组、HL组、DN组,其中HB组与DN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远期疗效由高至低为CD组、HB组、HL组、DN组,其中DN组与C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TP患者的治疗上本组研究中几种免疫抑制剂治疗在近期、长期疗效中,效果得到了一定的肯定.CD20单抗近期、远期疗效优于其他药物,且安全性较高,在此类患者的治疗药物选择中可优先选择.其中环孢素治疗效果与CD20单抗接近,但不良反应较多,机体损伤较大.而环磷酰胺、达那唑近、远期疗效较差,可考虑联用其他药物.

    作者:王宗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姑息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姑息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法分组,均为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给予患者姑息护理联合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情绪和自尊水平的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4.56±5.61)分、(39.45±4.59)分,对照组为(41.34±4.46)分、(46.53±4.46)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自尊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自尊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结论:姑息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在晚期癌症患者中,可有效改善负性情绪,提高自尊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任敬;胡冬梅;陈学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应用于梅毒螺旋体检测中的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TP-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RP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应用于TP(梅毒螺旋体)检测中的价值.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住院患者1566例,撷取时间是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采用RPR法、TP-ELISA法筛查TP,并分析筛查结果.结果:1566例样本中,检测RPR阳性的14例,占8.9%;ELISA阳性的21例,占1.3%.血清阳性TPPA法确认:21例ELISA阳性中确认阳性20例,符合率是95.2%;14例RPR阳性的确认12例,符合率为85.7%.ELISA法的诊断符合率远比RPR的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PR法、TP-ELISA法可有效提高TP的筛查结果,但是TP-ELISA法的检测效果更佳,同时方便保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借鉴.

    作者:米文慧;刘红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掌侧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和研究掌侧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5例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患者,均采取掌侧接骨板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根据X线片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骨折都已愈合,关节面平整.没有发现腕部出现明显畸形以及肌腱断裂、正中刺激等相关并发症.结论:采用掌侧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患者,能够有效固定骨折块,促进愈合,同时相关并发症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林依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参芍口服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IL-1β、IL-23及血脂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芍口服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IL-1β、IL-23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170-200g清洁级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参芍口服液低剂量组、参芍口服液中剂量组、参芍口服液高剂量组、辛伐他汀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正常饲养,其余组别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喂食+维生素D3腹腔注射制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SD)模型,饲养12周后进行实验,空白对照组大鼠继续给予正常饲养,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饮食+4ml/d蒸馏水灌胃,参芍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4ml/d,6ml/d,8m1/d灌胃给药,辛伐他汀组给予5mg/kg/d灌胃,给药4周后取血后处死,分析不同组别大鼠血清IL-1β、IL-23的差别.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IL-23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采用参芍口服液给药的大鼠血清IL-1β、IL-23水平随着给药剂量增加而降低;而参芍口服液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IL-23水平与辛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芍口服液可有效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因子表达量.

    作者:吴群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中重度COPD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中重度COPD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中重度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实验组在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治疗.治疗3月后,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前后肺功能、血气、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FEV1为(1.67±0.43)L显著高于对照组为(1.29±0.30)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经过治疗后,氧分压为(70.09±6.33)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氧分压为(66.33±4.76)mmHg,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58.33±4.33)mmHg显著高于实验组为(50.30±2.67)mmHg,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中,21例有效,16例显效.对照组中,无效患者为8例,12例患者显效,有效患者为19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87% 与79.4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中重度COPD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患者相关功能,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魏清雯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采用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腹胀(3.18±1.06d)、腹痛消失时间(3.16±1.2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经综合护理干预后SF-36量表总分与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范文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新生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新生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并提出先关防范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进行实验研究,选取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发生的患儿护理不良事件,通过分析患儿不良事件的类型和具体情况,探讨患儿不良事件产生的原因.结果:不能严格遵循医嘱和输液措施的不规范是产生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其次还有护理不规范、服药不规范、制度落实不严格、责任心差、输液外渗、用药错误、意外事故等原因.结论:加强对患儿的护理程度和细心程度、护理人员与家属的沟通、专业人员的素质、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可以减少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儿的身心健康.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酮替芬应用于哮喘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酮替芬应用于哮喘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取100例本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进行分组,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酮替芬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通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5%>70%,P<0.05,组间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酮替芬应用于哮喘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