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瑾瑜;贺健梅;邹潇白;张国强;陈曦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在危重病患儿缺血性心肌损伤中的早期诊断作用.方法 对2009年3-8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ICU住院的78名危重病患儿检测IMA、心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标志物,根据cTnI结果将其分为心肌损伤组及无心肌损伤组,另选同期来院体检健康儿童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比较三组患者五种标志物变化规律、三组患者IMA的阳性率,心肌损伤组各标志物阳性率.结果 心肌损伤发生率为38.5%(30/78);与无心肌损伤组及对照组相比,心肌损伤组患者的IMA[61.20(16.47)]较低,Mb[86.60(64.63)]显著升高,心肌损伤组IMA阳性率(63.3%)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心肌损伤组各指标阳性率亦以IMA高.结论 IMA是一种诊断危重病患儿心肌缺血的敏感标志物,联合检测IMA及cTnI对缺血性心肌损伤有早期诊断作用.
作者:张林;莫丽亚;胡彬;黄彩芝;尤灿;赵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长沙市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的现患率,了解男男性接触者的人口学基本特征.为对该目标人群实施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控制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常规检测信息为基础寻找种子,采用分类滚雪球方法招募521名研究对象.通过统一格式的问卷调查被访者人口学、行为学信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初筛阳性样本采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检测.采用ELISA检测丙型肝炎抗体.采用ELISA(IgG)、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螺旋体.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招募521名男男性接触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问卷和采集的样本均完整和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507名,平均年龄(25.84±5.4)岁.共检出HIV抗体阳性(22/507)例,确证(22/507)例,感染率4.33%;梅毒血清学阳性(127/507)例,感染率25.05%;HCV抗体阳性(3/507)例(其中2例为吸毒者,1例为非吸毒者),感染率0.59%.结论 男男性接触者性行为特征导致梅毒、HIV感染风险较高,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加以控制.HCV感染率相对较低,但其有与HIV相似的传播方式,所以对HCV的综合防治不容忽视.
作者:刘业英;田斌;宋文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湘中地区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生率关系.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对550例丈夫为非O型血的孕妇在25~28周时检测其IgG抗体效价,对抗体效价≥1:64的孕妇每隔2~3周重复测1次效价,并对其分娩的320例A型或B型新生儿进行追踪调查.结果 随着孕妇IgG抗体效价的升高,发生新生儿溶血的几率增高,并且IgG抗体动态升高2个或2个以上滴度时,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可达73%.结论 孕妇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成正相关,对O型血孕妇产前进行IgG抗体效价检测,并对高效价孕妇进行产前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胡雄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本文对日前现有有关国内鼻咽癌发病和死亡的研究、报道和资料进行了综述,发现虽然三次全国死因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全国抽样点鼻咽癌总的和绝大多数抽样点死亡率持续明显下降,但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1987-2000年期间中国鼻咽癌死亡率相对稳定,而广东中山与四会公布的资料也显示其鼻咽癌发病和死亡分别呈上升和稳定趋势,与全国死因抽样调查的结果不一致,其原因可能与不同来源资料的质量不同所致,其确切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魏矿荣;余元龙;杨有业;季明芳;余炳辉;梁智恒;任小青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省属医院消毒与灭菌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和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对14所省属医院的消毒灭菌质量进行连续三年的动态监测.结果 2006-2008年共采样1402份,总合格率为95.15%.各年度总合格率依次为93.82%、96.75%和94.98%,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湖南省省属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基本符合要求,部分项目须进一步提高,必须加强对医院消毒技术的指导,加大监督监测的力度.
作者:伍英;彭琦;张兆强;刘春萍;周丽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对不孕不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培养的方法对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的不孕不育患者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检测,同时进行男性精液常规检查,女性白带检查.结果 不孕不育组的支原体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主要影响精液常规中a+b级精子的活率(P<0.05),女性主要表现炎症感染.结论 不孕不育与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有密切的关系,应加强检查和进行及时的治疗.
作者:张玲;王厚照;尚碧莲;许珣;周友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及特点,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治疗的肿瘤患者进行抗-HIV检测,筛选出合并感染HIV的肿瘤病人,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检测住院肿瘤患者51090例,确诊HIV感染33例,阳性率0.65‰;HIV感染呈逐年增多趋势;年龄以40~49岁例数多,占48.5%;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3.6%,明显高于其他职业;所患肿瘤病种以宫颈癌例数多,占27.3%.结论 提高医护人员对AIDS合并肿瘤的处理、治疗能力能使一些HIV感染患者获得长期生存可能;同时加强AIDS的防控措施,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宏燕;刘波;江源;吴白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存在卫生资源不足、全科医生匮乏、社区卫生资源使用效率低、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对我国医疗事业改革也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作者:睢党臣;郭敏;曹文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狂犬暴露人群接种和未接种狂苗血清IgG抗体产生效果,为预防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4年7月-2009年12月来我门诊就诊的狂犬暴露人群接种疫苗者为试验组,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进行血清IgG检测.结果 试验组阳性率为96.55%.对照组阳性率为3.63%,两组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80,P<0.01);试验组人群3针后,抗体阳性122例,阳性率84.14%;5针后,抗体阳性者140例,阳性率96.5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5,P<0.01);暴露部位为头面部阳性率95.12%;暴露部位为四肢及躯干阳性率97.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8,P>0.05);<16岁组阳性率95.92%;≥16岁组阳性率96.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5,P>0.05).结论 及时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对暴露人群将会产生有效的保护性抗体,这种保护性抗体与全程是有关,与暴露人群的年龄及暴露部位无关.
作者:周前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永州市零陵区法定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永州市零陵区2000-200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09年永州市零陵区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共计11 303例,年均发病率195.23/10万,死亡94例,年均死亡率1.62/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报告14种,发病居前五位的传染病分别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麻疹、伤寒;丙类传染病报告6种,发病多的为手足口病,其次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死亡人数居第一位的传染病为狂犬病,占死亡总数的71.27%.结论 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是零陵区流行广泛的传染病;近年来狂犬病发病率也持续上升;2009年新发的甲型H1N1流感极易在学校集体单位暴发,急需采取有效防制措施.
作者:陈小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性别、季节、采血时间、免疫程序等因素对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间接ELISA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1月期间华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采集到的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的1 268份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接种疫苗后,抗体的阳性率为93.7%,除季节、性别因素外,年龄、免疫程序采血时间均为血清抗体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人被动物致伤后接种狂犬病疫苗,可获得有效的保护,免疫后检测血清抗体水平十分重要,对暂未产生抗体者要及时加强免疫提高抗体阳转率,严重咬伤者注射抗狂犬血清后,再进行全程免疫可获得满意的免疫效果,同时要注意采血时间对抗体检测结果也会产生影响.
作者:熊新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不同配比头孢他啶/三唑巴坦(CAZ/TAZ)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不同配比CAZ/TAZ对692株临床分离致病菌的MIC.结果 不同配比CAZ/TAZ(1:1、2:1、4:1、8:1)对692株临床分离菌均有广谱抗菌作用,CAZ/TAZ 1:1、2:1、4:1的抗菌活性相近,稍强于CAZ/TAZ 8:1.不同配比CAZ/TAZ对产β-内酰胺酶的金葡菌、表葡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粘质沙雷菌.以及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比CAZ强2~8倍,但对产酶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与CAZ相近.CAZ/TAZ对不产β-内酰胺酶的金衙菌、表葡菌、铜绿假单胞菌、化脓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的抗菌活性与CAZ相近.CAZ/TAZ对MRSA、MRSE、粪肠球菌的抗菌活性差.结论 不同配比CAZ/TAZ均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CAZ/TAZ 1:1、2:1、4:1的抗菌活性相近,稍优于CAZ/TAZ 8:1,TAZ增强了CAZ抗产β-内酰胺酶细菌的活性.
作者:胡雪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O139群霍乱的流行因素,探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生态学研究分析湖南省O139霍乱高发区的流行因素;评估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指导和管理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 1997年以来湖南省共发生48起O139霍乱疫情中28起疫情与农村集体聚餐有关,就餐和使用就餐剩菜者O139霍乱弧菌检出率较高.农村聚餐中使用甲鱼和食品制作生熟不分的比率、人均甲鱼消耗量、甲鱼中O139霍乱弧菌检出率高发区均高于低发区,病人和带菌者分离到的O139霍乱弧菌和甲鱼中菌株的PFGE图谱相同,具有回源性.采取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指导和管理措施后,高发区未发现疫情,农村厨师和就餐人群的卫生习惯改善.结论 湖南省O139霍乱疫情的发生与农村集体聚餐中使用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产品特别是甲鱼有关;农村集体聚餐中制作食品生熟不分和带剩菜回家食用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加强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指导和管理足预防O139霍乱疫情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胡世雄;邓志红;高立冬;湛志飞;龙智钢;曾亚雄;龙正林;张红;徐巧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方法(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统计5 288例行TCT检查的患者细胞学结果,并对210例细胞学阳性者与组织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288例细胞学结果,满意率为99.0%,其中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4 565例,鳞状细胞及腺细胞异常660例,重新采样53例.210例细胞学阳性中,鳞状细胞异常者组织学阳性率为62.25%(127/204)高于腺细胞33.33%(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SIL、HSIL、SCC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3.91%(17/23)、80.95%(34/42)、100%(1/1).细胞学为ASC-H者组织学结果伴有CIN或HPV感染的百分率明显高于ASC-US(P<0.01).结论 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官颈鳞状细胞病变的筛查优于腺细胞,临床医生应提高对不满意涂片、ASC-US、AGC及ASC-H的重视.
作者:宋光耀;邹娜;王亚萍;李广慧;王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有机磷农药对肝胆脾的影响在超声影像上的表现.方法 应用超声动态观察肝胆脾的情况.结果 职业性有机磷农药接触者脂肪肝发病率较高.结论 超声检查较适合于接毒接害人员的大批量检查及中毒病人的复查.
作者:张卫平;杨永清;李梦轩;周虎;赵文;王树森;李燕霞;刘文秀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噬菌体裂解法在基层结核病防治机构实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噬菌体裂解法、改良罗氏培养法及直接涂片法同时检测250份临床上确诊为肺结核初诊患者的痰标本.结果 ①250份痰标本用噬菌体裂解法、改良罗氏培养法及直接涂片法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50.1%、43.2%、27.6%.②噬菌体裂解法的阳性检出率远高于涂片法的阳性检出率,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23,P<0.01);噬菌体裂解法的阳性检出率高于改良罗氏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但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0,P>0.05).结论 噬菌体裂解法能快速、简便地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且检出率较高,可作为结核病诊断的重要方法,且无需特殊设备,在普通微生物实验室中就能开展,适合在基层结核病防治机构实验室中推广应用.
作者:林惠玲;崔健伟;蒋英;张胜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活动件肺结核患者中HIV感染现状,分析TB/HIV双重感染的病例,为今后开展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在湖南省随机抽取10个区县作为监测点,对各监测点结防机构于2007年9月1日-12月31 日期间新登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免费HIV抗体检测并进行免疫印迹试验(WB).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947例,其中自愿采血接受HIV机体检测者1877例,受检率为96.4%.检出TB/HIV双重感染者2例(1.01‰),检出的2例TB/HIV双重感染者均有垃HIV高危行为.结论 湖南省结核患中中HIV感染率较低,对具有HIV高危行为的人群进行HIV抗体检测有利于发现更多的HIV感染者和病人.
作者:张锡兴;白丽琼;杨华林;包昌林;唐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护理人员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患者安全构建预警机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于2009年7-10月对我院160名护士进行便利抽样调查,对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低年资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基础知识了解较少、担心受处罚或失去工作、担心引起诉讼、担心影响同事之间关系、缺乏报告的积极性、没有必要报告是影响护理人员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结论 现行的管理模式需要改进,报告制度有待完善,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畅通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作者:安晓蕾;张文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下内镜和传统直肠癌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45~76岁拟行直肠癌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内镜直肠癌切除术(ESRRC)组和传统直肠癌切除术(ORRC)组,各组各15例.于术前、术后24 h、术后72 h采集外周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IL-6、TNF-α浓度;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4、CD8表达,计算CD4/CD8;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CRP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4 h血清IL-6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72 h后基本回到术前水平.两组患者围术期各时点PBL亚群均无明显改变,组间各对应时点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血清IgG均有下降(P<0.01),但ORRC组下降较段泯RC组明显(P<0.05),且持续72 h以上.术后48 h内,CRP组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且两组比较ORRC组明显高于ESRRC组(P<0.01).结论 与ORRC相比,ESRRC对机体细胞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不利影响较小,有利于病人恢复.
作者:李荣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通过数据库资料分析和实地调查,了解我国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项目的 总体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该项目的 政策建议.
作者:周明坚;孙振球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