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道残端固定术在子宫脱垂手术中的应用

龚世雄;李力

关键词:子宫脱垂, 阴道残端固定术, 阴道穹隆脱垂
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残端同定术在子宫脱垂手术后预防阴道穹窿脱垂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2002-2005年间60例子宫脱垂病人子宫切除术时运用子宫圆韧带悬吊和子宫骶韧带固定行阴道残端固定术.结果 6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前壁或/和后壁修补术、尿道修补术,并行阴道残端固定术.平均手术时间(45±20)min,平均失血(50±20)ml,随诊6~24个月,47例治愈,8例有效.结论 子宫圆韧带悬吊和子宫骶韧带固定阴道残端固定术在治疗子宫脱垂手术中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4年5月-2006年5月间收治的184例股骨颈骨折行空心钉内固定手术且资料完整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年龄、性别、骨折类型(Garden分型)、骨折侧别、骨折移位情况、受伤至手术间隔、复位质量、完全负重时间、内固定是否取出、术前是否行牵引10个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84例患者获平均26.7个月随访,术后出现股骨头坏死率为13.59%.影响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次为年龄(OR=0.19,P=0.023)、Garden分型(OR=1.43,P=0.010)、复位质量(OR=11.49,P=0.003)、内固定是否取出(OR=3.184,P=0.017).结论 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年龄、复位质量和内固定是否取出是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刘永平;曾海滨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001-2009年广西玉林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及行为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玉林市吸毒人群HIV流行趋势及其行为变化,为制定艾滋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1-2009年玉林市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9年玉林市共调查吸毒人员5 032名.HIV年均感染率为2.98%,HIV感染率从2001年的7.19%下降到2009年的1.81%.吸毒人群中注射吸毒比例波动在74.69%~86.04%之间,共用注射器的比例从2001年的82.85%下降到2009年的34.16%,性乱的比例由2001年的68.13%下降到2009年的37.77%,从未使用安全套人数的比例从2001年的76.15%下降到2009年的43.91%.结论 玉林市吸毒人群HIV感染宰低且呈下降趋势,说明我们过去采取的干预措施有效,但是玉林市吸毒人群中注射吸毒现象仍然严重,共用注射器、性乱等不良现象依然存在,安全套使用率还很低,控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还是我们今后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作者:唐梦瑾;李文;邹志刚;钟福华;刘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狂犬暴露人群接种和未接种狂苗血清IgG抗体检测结果

    目的 探讨狂犬暴露人群接种和未接种狂苗血清IgG抗体产生效果,为预防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4年7月-2009年12月来我门诊就诊的狂犬暴露人群接种疫苗者为试验组,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进行血清IgG检测.结果 试验组阳性率为96.55%.对照组阳性率为3.63%,两组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80,P<0.01);试验组人群3针后,抗体阳性122例,阳性率84.14%;5针后,抗体阳性者140例,阳性率96.5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5,P<0.01);暴露部位为头面部阳性率95.12%;暴露部位为四肢及躯干阳性率97.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8,P>0.05);<16岁组阳性率95.92%;≥16岁组阳性率96.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5,P>0.05).结论 及时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对暴露人群将会产生有效的保护性抗体,这种保护性抗体与全程是有关,与暴露人群的年龄及暴露部位无关.

    作者:周前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湖南省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艾滋病病毒感染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湖南省活动件肺结核患者中HIV感染现状,分析TB/HIV双重感染的病例,为今后开展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在湖南省随机抽取10个区县作为监测点,对各监测点结防机构于2007年9月1日-12月31 日期间新登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免费HIV抗体检测并进行免疫印迹试验(WB).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947例,其中自愿采血接受HIV机体检测者1877例,受检率为96.4%.检出TB/HIV双重感染者2例(1.01‰),检出的2例TB/HIV双重感染者均有垃HIV高危行为.结论 湖南省结核患中中HIV感染率较低,对具有HIV高危行为的人群进行HIV抗体检测有利于发现更多的HIV感染者和病人.

    作者:张锡兴;白丽琼;杨华林;包昌林;唐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甘肃省22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Spoligotyping分型研究

    目的 利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方法对甘肃省结核分枝杆菌流行株进行分型研究,了解目前甘肃省结核分枝杆菌流行株基因型的基本情况,为甘肃省结核病防控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采用Spoligoty-ping对甘肃省228株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使用Bionumerics-5.01软件统计、分析,并与SpolDB4数据库进行比对,得出菌株分型结果.结果 228株结核分枝杆菌被分为北京家族(Beijng family)和非北京家族(Non-Beijing family)2大基因群,其中北京家族基因群占88.6%(202/228).非北京家族基因群为11.4%(26/228),228株结核分枝杆菌构成23个基因簇,其中独立基因型 12个.结论 北京家族基因群菌株在甘肃省结核分枝杆菌流行株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对该基因群菌株引发的结核病应给予密切关注并应加强对北京家族基因型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同重湘;刘志广;马建军;赵秀琴;曹文静;杨永红;吕冰;姜元;万康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噬菌体裂解法在肺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噬菌体裂解法在基层结核病防治机构实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噬菌体裂解法、改良罗氏培养法及直接涂片法同时检测250份临床上确诊为肺结核初诊患者的痰标本.结果 ①250份痰标本用噬菌体裂解法、改良罗氏培养法及直接涂片法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50.1%、43.2%、27.6%.②噬菌体裂解法的阳性检出率远高于涂片法的阳性检出率,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23,P<0.01);噬菌体裂解法的阳性检出率高于改良罗氏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但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0,P>0.05).结论 噬菌体裂解法能快速、简便地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且检出率较高,可作为结核病诊断的重要方法,且无需特殊设备,在普通微生物实验室中就能开展,适合在基层结核病防治机构实验室中推广应用.

    作者:林惠玲;崔健伟;蒋英;张胜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湖南省O139霍乱流行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研究报告

    目的 了解湖南省O139群霍乱的流行因素,探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生态学研究分析湖南省O139霍乱高发区的流行因素;评估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指导和管理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 1997年以来湖南省共发生48起O139霍乱疫情中28起疫情与农村集体聚餐有关,就餐和使用就餐剩菜者O139霍乱弧菌检出率较高.农村聚餐中使用甲鱼和食品制作生熟不分的比率、人均甲鱼消耗量、甲鱼中O139霍乱弧菌检出率高发区均高于低发区,病人和带菌者分离到的O139霍乱弧菌和甲鱼中菌株的PFGE图谱相同,具有回源性.采取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指导和管理措施后,高发区未发现疫情,农村厨师和就餐人群的卫生习惯改善.结论 湖南省O139霍乱疫情的发生与农村集体聚餐中使用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产品特别是甲鱼有关;农村集体聚餐中制作食品生熟不分和带剩菜回家食用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加强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指导和管理足预防O139霍乱疫情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胡世雄;邓志红;高立冬;湛志飞;龙智钢;曾亚雄;龙正林;张红;徐巧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152例艾滋病患者的两种护理方法比较

    目的 通过对两种艾滋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比较,探讨相对完善的护理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152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5例,对照组67例,并予以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和统计学的方法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已接受一般护理干预的患者与未接受一般护理干预的患者对其舒适满意度影响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已接受系统心理干预方案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应对困难挫折方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临床中应用一整套相对完善的护理方法对艾滋病患者实施积极护理,使其能尽早地恢复正常的生活.

    作者:周小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肿瘤患者艾滋病感染现状与分析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及特点,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治疗的肿瘤患者进行抗-HIV检测,筛选出合并感染HIV的肿瘤病人,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检测住院肿瘤患者51090例,确诊HIV感染33例,阳性率0.65‰;HIV感染呈逐年增多趋势;年龄以40~49岁例数多,占48.5%;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3.6%,明显高于其他职业;所患肿瘤病种以宫颈癌例数多,占27.3%.结论 提高医护人员对AIDS合并肿瘤的处理、治疗能力能使一些HIV感染患者获得长期生存可能;同时加强AIDS的防控措施,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宏燕;刘波;江源;吴白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不孕不育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对不孕不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培养的方法对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的不孕不育患者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检测,同时进行男性精液常规检查,女性白带检查.结果 不孕不育组的支原体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主要影响精液常规中a+b级精子的活率(P<0.05),女性主要表现炎症感染.结论 不孕不育与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有密切的关系,应加强检查和进行及时的治疗.

    作者:张玲;王厚照;尚碧莲;许珣;周友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007年长春市0~6岁儿童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长春市0~6岁儿童营养状况.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样本量,测量儿童身高、体重,用2006年WHO推荐的生长发育标准进行评价.卡方检验分析方法.结果 长春市0~6岁儿童体重低下率为2.1%,发育迟缓率为5.86%,肥胖率为9.32%.不同年龄儿童的发育迟缓率、体重低下率和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组儿童发育迟缓率高,为9.86%;4岁组儿童体重低下率高,为5.50%;0岁组儿童肥胖率高,为14.20%.不同性别儿童的发育迟缓率、体重低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的发育迟缓率、体重低下率高于女童;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和农村儿童的发育迟缓率、体重低下率、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儿童的发育迟缓率、体重低下率高于城市,城市儿童的肥胖率高于农村.结论 长春市儿童的营养状况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营养不良处于低度水平.营养问题的霞点是应遏制肥胖的进一步流行.应加强对家长进行幼儿阶段的科学喂养知识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宜过早的在婴儿期添加辅食,以免婴儿超重;改善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儿童的保健水平.

    作者:于昕平;郭敏哲;孙平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分析及研究

    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存在卫生资源不足、全科医生匮乏、社区卫生资源使用效率低、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对我国医疗事业改革也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作者:睢党臣;郭敏;曹文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永州市零陵区2000-200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探讨和研究永州市零陵区法定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永州市零陵区2000-200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09年永州市零陵区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共计11 303例,年均发病率195.23/10万,死亡94例,年均死亡率1.62/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报告14种,发病居前五位的传染病分别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麻疹、伤寒;丙类传染病报告6种,发病多的为手足口病,其次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死亡人数居第一位的传染病为狂犬病,占死亡总数的71.27%.结论 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是零陵区流行广泛的传染病;近年来狂犬病发病率也持续上升;2009年新发的甲型H1N1流感极易在学校集体单位暴发,急需采取有效防制措施.

    作者:陈小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郴州市城区12~14岁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郴州市城区12~14岁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用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于2007年4月对郴州市城区3所学校2 042名12~14岁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结果 学生焦虑均分为(44.13±9.07)分、抑郁均分为(50.79±8.95)分;男生焦虑和抑郁得分低于女生(P<0.05);不同年龄学生焦虑和抑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有较高的焦虑和抑郁得分(P<0.05);独生子女学生焦虑和抑郁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学生(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焦虑得分与母亲文化程度呈负相关,与学生青春期发育呈正相关;抑郁得分与父亲文化程度呈负相关,与学生是否是独生子女和性别呈正相关.结论 青少年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张勇平;胡志艳;周少平;刘庆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思考

    本文介绍了CME的概念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讨论了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三阶段的特点,详细论述了我国CME制度建设情况和CME实施现状,分析了我国CME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我国CME的发展前景和展望.本文还重点就我国CME发展中的问题提出: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发展CME的根本.②发展CME是我国医学进步与人才建设和国际接轨的需要.③加强领导、规范体制是发展CME的保证.④强化管理是发展CME的关键.⑤纠正不正之风是提高CME质量的重要措施.⑥经费保证是发展CME的重要支撑.

    作者:张锐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长期家庭氧疗疗效的观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长期家庭氧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55例COPD患者出院3月后的家庭氧疗疗效进行追踪随访,分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氧疗指导;健康教育组在此基础上,(1)告知患者及家属自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和目前病情程度;(2)告知患者及家属LTOT的重要性和意义;(3)患者和家属共同进行培训,家属每日在家中进行督导.结果 健康教育组氧疗3月后与氧疗前(基础值)比较,PaO2、SaO2、FVC、FEV-明显提高(P<0.01),对照组氧疗前后FEV1、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增强CDPD患者LTOT依从性,促使LTOT疗效提高,值得在全国推广.

    作者:庞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母体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关系调查

    目的 调查湘中地区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生率关系.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对550例丈夫为非O型血的孕妇在25~28周时检测其IgG抗体效价,对抗体效价≥1:64的孕妇每隔2~3周重复测1次效价,并对其分娩的320例A型或B型新生儿进行追踪调查.结果 随着孕妇IgG抗体效价的升高,发生新生儿溶血的几率增高,并且IgG抗体动态升高2个或2个以上滴度时,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可达73%.结论 孕妇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成正相关,对O型血孕妇产前进行IgG抗体效价检测,并对高效价孕妇进行产前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胡雄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7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对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我院2007年1-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初治),另随机选出同期单纯肺结核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初治),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症状、痰菌涂阳率、胸部X线表现及抗结核疗效.结果 观察组发热和咯血发生率以及痰菌涂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部X线下肺野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变类型以实变为主,空洞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2个月抗结核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痰菌阴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及胸部X线偏离典型单纯肺结核的表现,2型糖尿病对抗结核疗效有不利的影响.

    作者:徐胜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医学生吸烟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武汉市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吸烟现状,分析该人群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寻找有效的控烟策略以预防和矫正大学生的吸烟行为.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对同济医学院和武汉大学医学院共582名05-07级在校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同济医学院现吸烟率为3.9%;武汉大学医学院现吸烟率为6.5%.现吸烟率男、女生分别为10.0%和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级、出生地、每月生活花费与是含吸烟无关.吸烟的主要原因是郁闷、提神.而男性、朋友吸烟等因素是大学生现吸烟的危险因素.结论 大学生对吸烟的态度和信念较好,但是吸烟者与末吸烟者有差别.正确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有利于控制大学生吸烟.

    作者:徐佩;朱文浩;王俊文;王增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昆明市852名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目的 对昆明市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医学生与非医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差异程度,为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大学生食品安全KAP调查问卷,随机抽取两所高校852名大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得分较低,平均得分(1.97±1.23);医学生与非医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8,P<0.05),医学生的得分高于非医学生.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校和年级对食品安全知识得分有影响,医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好于非医学生;四五年级比二三年级了解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电视广播是大学生获取食品安全信息和知识的主要途径.大多数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态度较好,愿意获得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但是在食品购买场所和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方面存在一些不良行为.结论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

    作者:殷建忠;冉旭;王琦;吴少雄;蒋尚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