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贵兵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 ,对医院危急重症护理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医护人员存在思维判断、技术水平 ,业务能力和临床经验等方面的差异 ,因而在护理中会出现一定失误.加之患者和家属因病情危重精神紧张 ,情绪焦虑、恐惧 ,对治疗缺乏信心 ,容易冲动 ,从而引发护理纠纷.文章在分析护理纠纷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娄淑清;娄淑玲;董雪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产后大出血患者50例 ,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救护理 ,实验组患者则制定护理应急预案 ,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产妇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救治中 ,应用护理应急预案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 ,能让止血成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治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5年7月间接收的46例瘢痕妊娠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整理和分析.结果:使用栓塞加清宫治疗20例 ,有 18例成功 ,成功率为90% ,使用药物加清宫 26例 ,有 24例成功 ,成功率为92.3% ;治疗后 ,对所有患者进行60到100天的随访 ,手术恢复情况较好.结论:在临床的诊治过程中 ,一旦发现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 ,要及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尽量减小治疗给患者带来的创伤 ,为患者的二次妊娠创造条件 ,保证患者的健康生活.
作者:刘长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根据临汾市卫生局《关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的通知》要求 ,我们于2015年1月对全市2014年妇幼保健服务项目工作进行了现场考核 ,发现存在许多问题 ,亟需采取相应对策.1 从管理层面来看卫生行政部门是妇幼保健服务项目的组织管理者 ,负责妇幼保健服务项目的统筹规划、职能分工、部门协调、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建立并运行、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日常监督管理、人员培训、项目宣传推广、绩效考核组织实施及问题整改落实的监督.
作者:柏国文;郝春桂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螺旋CE对肝癌介入医治后疗效评估价值和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至 2014年肝癌实行介入医治的患者43例 ,复查CT平扫和增加图像 ,并且和血管造影实行对比和分析 ,对栓塞后瘤体组织和供血变化进行了解.结果:螺旋CT和 DSA 在显示的病灶数目、大小、形态以及瘤体组织的血供情况上没有明显差异(P> 0.05);而对于门静脉癌栓形成的情况显示上 ,螺旋CT要比 DSA 要精准一些(P<0.05);但是在动、静脉漏方面 ,DSA 要比螺旋CT精准(P<0.05).结论:对于肝癌介入医治过后复查选取主要的影像学方法就是螺旋CT,其优点为简单、方便、无创 ,并且增强表现和平扫可以对栓塞后的瘤体组织学以及供血变化进行反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周君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肺部CT检查过程中 ,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的对比应用情况 ,为肺部CT准确检查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 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肺部CT检查的患者120例 ,随机均匀分成两组 ,对照组患者60例 ,主要进行常规剂量肺部CT检查 ,观察组患者60例 ,主要进行低剂量肺部CT检查 ,观察研究两组患者临床诊断情况.结果:经过两组患者临床诊断和肺部CT检查 ,在患者呼吸时相优良情况上 ,两组不存在明显差异 ,在患者阳性符合情况上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在患者CT诊断不良问题产生率上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患者肺部 CT检查过程中 ,选择低剂量诊断检查方法比较好 ,不仅可以明显提升患者CT扫描诊断结果准确率 ,在节约诊断成本的基础上获得全面的影像学图像 ,诊断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大范围内应用和推广.
作者:何镒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在脑卒中家庭护理中的应用和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到2012年3月之间收治的5例患者在传统健康宣教基础之上进行护理延伸服务(实验组),与以往只采用传统健康宣教的5例普通对照组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康复治疗满意度 ,患者血压和日常生活能力、患侧上肢运动能力进行评定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宣教知识掌握情况、总满意度、血压及各项指数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家庭式护理延伸服务能够很好的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与治疗、护理满意程度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文玉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在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刺络拔罐的治疗方法 ,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到2015年9月期间收治入院的6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 ,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刺络拔罐治疗(观察组)以及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 ,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相关指标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 ,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施红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把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 ,并对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 ,两组SAS 和SDS 评分均呈下降趋势 ,且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 ,观察组 SF -36 的各项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 ,更好控制患者血压 ,并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
作者:马应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苏州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以保健医生根据《苏州市社区脑卒中管理工作方案》来对辖区脑卒中进行管理 ,存在失访和拒访率高的现象 ,而另一方面患者及家属迫切需要专业的管理团队来解决实际问题.本中心在2013年至2014年成立卒中管理小组 ,由全科医生为骨干、康复师和中医师共同参与 ,社区护士为具体操作的新型模式来管理辖区脑卒中的病人 ,使失访和拒访率下降了近20% ,患者康复率有了明显提高 ,患者和家属的配合率及知识知晓率也得到了提高.
作者:何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素尿激酶混合液在血液透析半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封管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血液透析半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按照数字法分为甲组(n= 35 ,采用肝素尿激酶混合液封管)和乙组(n= 35 ,采用纯肝素封管),2组均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 ,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甲组留置导管时间、血流量、导管堵塞发生率与乙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半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封管中应用肝素尿激酶混合液 ,可显著延长导管使用时间 ,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值得临床选择和积极推广.
作者:鲍江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分析单相抑郁同双相抑郁障碍其不同的临床特征以及在现象学上存在的差异性.方法: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 ,选取我院治疗的单相抑郁共45例以及双相抑郁共35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 ,分别对其基础性资料和临床特征给予对比性评价 ,选择基线以及治疗满6w 时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总体分值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单相抑郁的患者治疗满6w 时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2.13% ,双相抑郁的患者治疗满6w 时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是56.38% ,两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相抑郁同双相抑郁障碍呈现出的临床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化 ,且单相抑郁获得的临床效果更佳.
作者:杨树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应用中医进行治疗 ,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科近年来诊治的4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 ,一组患儿给予常规西药治疗 ,设置为对照组 ,另一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翘散治疗 ,设置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相关指标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儿 ,P< 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应用中医进行治疗 ,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天秀;禄林;杨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病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总结病案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制定病案管理改进措施 ,比较实施前后的病案管理质量.结果:实施改进措施后 ,病案填写的规范性评分、准确性评分明显增加 ,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 ,和实施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案管理是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体现 ,提高病案管理质量对于医院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能够促进医院持续发展.
作者:蒋红梅;杨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管理中风险理念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接收的新生儿输液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各21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 ,实验组应用风险护理管理 ,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在输液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新生患儿护理后家长满意度为95.23%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95% ,组间比较 ,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05 );实验组新生患儿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14.29 ,% ,对照组新生患儿为52.39%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新生儿输液患儿应用风险理念管理 ,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机率 ,提高新生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表现的巨细胞动脉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过程 ,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2月住院的4例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表现的巨细胞动脉炎患者的症状、体征、炎性标志物及治疗、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均行颅脑及脑动脉 Willis环的影像学检查排除肿瘤和脑动脉炎 ,均行颞浅动脉活检确诊为巨细胞性动脉炎.结论:巨细胞性动脉炎可致急性痛性动眼神经麻痹 ,起病与小血管病变相似.患者血液中炎性标志物增高 ,经给予类固醇治疗 ,动眼神经麻痹可迅速好转 ,行颞浅动脉活检确诊.
作者:郭莞莹;舒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冠心病监护病房(Coronary Care Unit CCU )是心内科相对独立的治疗单元 ,有特殊的要求、治疗护理和人文关怀规范.CCU 收治所有心血管病的急危重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需循环支持的患者 ,这意味着较多的患者要持续静脉输液治疗.由于我科年轻护士较多 ,患者病情重 ,输液持续时间长 ,而如何有效的进行静脉输液管理 ,避免不良状况 ,提高 CCU 住院患者的静脉输液满意度是目前临床上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
作者:王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潜在性不适当用药情况.方法:以Beers标准(2012 版)作为调查的主要依据 ,结合药学专业知识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门诊消化内科治疗的3258例老年患者进行潜在性不适当用药情况分析.结果:依据Beers标准 ,入选调查的患者中 ,214例甲氧氯普胺使用不当 ,108例口服矿物油使用不当 ,37例雷尼替丁使用不当 ;137例抗生素药物使用时间过长 ,86例服用吗丁啉和易蒙停 ,56例患者奥美拉唑等剂量过大.结论:基于Beers标准和药学专业知识调查发现医院门诊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治疗中存在严重的潜在性不适当用药情况 ,在以后的治疗中应引以为戒.
作者:周水艳;廖国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分析102例心内科老年患者基本情况及疾病情况 ,找出住院期间导致安全隐患的原因:跌倒、治疗延误中断、护理干预滞后、患者外出检查时计划不周全、护士依赖仪器与陪伴、药物对老年人造成伤害.提出了减少及消除安全隐患的对策:正确评估患者状况、做好药物护理、关注患者出科检查及活动、严格操作流程、采用适合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等.
作者:彭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部队官兵无偿献血的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分析 ,讨论降低血液报废的对策 ,从而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方法:对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本血站部队官兵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分析.结果:血液报废原因有血袋破损、血液脂血乳糜血 、析出、溶血、谷丙转氨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梅毒螺旋体抗体(TP)、艾滋病病毒抗体(HIV)等.结论:为降低血液报废率 ,血站应加强质量管理 ,规范采供血行为 ,同时加强部队官兵对献血前注意事项的认识 ,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浪费.
作者:秦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