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涵;许淑媛
目的 分析益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05-2008年益阳市各区、县(市)网络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 结果 2005-2008年益阳市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3起,发病1 365例,死亡4例;事件类型为传染病暴发和食物中毒,以3、6、9、11、12月份为相对高峰;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中小学校,发病人群主要以学生为主. 结论 农村卫生工作,特别是农村地区学校卫生工作是以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谢立芝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本院门诊四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的感染情况及流行情况,为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收集STD感染患者标本420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420例STD患者农原体(CT)、淋球菌(GC)、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人乳头瘤病毒(HPV)四种病原体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四种病原体阳性率分别为CT:21.90%、GC:15.71%、HSV-Ⅱ:8.57%、HPV:11.67%;女性宫颈分泌物GC阳性率(23.19%)高于男性(12.06%);两种病原体感染阳性率为12.38%,两种以上混合感染阳性率1.43%. 结论 四种常见STD中CT阳性检出率居第一位;男女阳性检出率比较GC病原体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混合感染以两种病原体同时感染为主.
作者:杨岚;伍斌;谢红付;陈明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新生血管生成和炎症浸润是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重要特点,其产生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缺氧诱导因子-1是一个能在缺氧状态下发挥活性的转录因子.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缺氧诱导因子-1通过α活性亚单位调控多种靶基因表达而促进新生血管生成、促进炎症反应和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导致病变进展.
作者:伍明;范学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环境资源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受到污染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人们对饮水的安全及饮水与健康的关系十分关注.本文对近年来模糊数学在饮水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以及饮水的健康风险评估等内容作一概述.
作者:张建江;马永红;张华;王黎;董路宁;吴静怡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异常的影响. 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52例给予常规治疗,他汀组5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1次顿服;分别在发病24 h内及14 d后抽血检测血清hs-CRP及血脂水平,比较两组间差异. 结果 入院初两组患者血清hs-CRP、TC、LDL-C、HDL-C和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他汀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P<0.001);而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托伐他汀短期即可发挥抗炎作用,且此作用不依赖于调脂作用.
作者:李凤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攸县在娱乐场所开展100%安全套推广使用项目效果. 方法 项目实施前后从业人员问卷调查和生物学检测. 结果 项目实施1年后娱乐场所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上升313%,安全套使用升高112%,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人员性病感染患病率下降了11.37%. 结论 在娱乐场所开展100%安全套推广使用项目效果明显,需要大范围的推广,同时需要进一步关注小型的休闲场所.
作者:符三乃;李建平;董新豪;邓永成;唐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农村中学生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为更好地开展农村中学生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式调查问卷方法,对随机选择的1 235名农村中学生进行有关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 结果 电视、网络、报纸杂志、黑板报、宣传栏等为农村中学生获得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期望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中.医生讲课和学校卫生课成为主要途径之一;90%以上的中学生对健康教育持积极态度;农村中学生关心营养与健康(70%)、生长发育的生理(60%)和心理卫生(60%)等健康知识;高中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卫生行为形成率均高于初中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中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
作者:王政;罗家有;杨瑞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株洲市城区妇女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病种、顺位、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 方法 对株洲市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2008年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检查了4 006名妇女,妇女妇科病患病率较高,为80.55%;妇女常见病前四位:宫颈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阴道炎;疾病高发人群:宫颈炎30~40岁,乳腺增生30~50岁,子宫肌瘤40~50岁,阴道炎40~50岁. 结论 妇女生殖健康状态不容乐观,在积极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的同时,应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妇女增强自我保健防范疾病意识,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妇女病患病率,做好妇女保健工作.
作者:方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利用ELISA方法检测51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和45例糖耐量正常(NGT)孕妇的血清hs-CRP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葡萄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结果 (1)GDM组FPG[(6.09±0.79)mmol/L]、FIns[(17.03±7.58)mIU/L]、HOMA-IR(3.88±2.01)、hs-CRP[(11.07±3.69)mg/L]分别高于NGT组[(4.30±0.50)mmol/L、(13.39±3.17)mIU/L、(2.56±0.69)和(6.08±2.54)mg/L](P<0.01);(2)血清hs-CRP水平与HOMA-IR(r=0.288,P<0.01)、FIns(r=0.301,P<0.01)、BMI(r=0.196,P<0.01)相关. 结论 慢性炎症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hs-CRP升高是GDM的发病的一个预测因子.
作者:赖丽萍;陆泽元;邵豪;李翠吟;庄荀芳;张国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Granulosa Cell Tumor, GCT)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 VEGF)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 COX-2)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GCT中VEGF和COX-2的表达. 结果 GCT中VEGF和COX-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8%和55.3%;其中,VEGF在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理组织分型和5年内复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在肿瘤大小和病理组织分型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临床分期和5年内复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T中VEGF和COX-2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卵巢正常组织. 结论 VEGF和COX-2可能参与了卵巢颗粒细胞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其表达提示GCT预后不良.
作者:沈晓涵;许淑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2007年全国报告的水源性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全国水源性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 结果 2007年全国报告水源性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3起,占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量的2.56%,多发生在4-9月份,75.3%事件发生地在农村地区.93.2%由生活饮用水污染引起,未经消毒处理和供水系统管网破损是引起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结论 加强农村地区(包括乡村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管理和监测,提高居民防病意识,是有效预防控制水源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
作者:王利波;王子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10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肝癌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肝癌组),以同期住院非肿癌患者3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同期同法检测10种肿瘤标志物,将两组阳性率及检测值进行对比. 结果 AFP、CA-199、Ferr、CA-125、CEA在肝癌组阳性率分别为52.9%、25.7%、21.4%、12.9%及7.1%;对照组则分别为22.9%、10.0%、7.1%、8.6%及10.0%.两组比较检测值AFP、CA-199及Ferr显示肝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CA-199、AFP+Ferr、AFP+CA-125联合阳性率肝癌组可达55.7%;AFP+CA-199+CA-125、AFP+CA-199+CEA、AFP+Ferr+CA-125肝癌组阳性率可达57.1%. 结论 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肝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联合检测可适度提高诊断阳性率.
作者:禹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对医学生环境素质的影响,探索适宜高等医学院校环境教育的方式. 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医学生进行问卷调壹. 结果 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后学生对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高于未接受环境教育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课后80.8%的大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较未开课的49.6%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课后9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大学生中进行环境教育.72.4%的学生愿意主动参加环境保护相关活动. 结论 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的环境素质提高产生较大影响.
作者:翟敏;张振中;岳喜同;李海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对4例疑似手足口病患儿的肛拭子标本进行EV71的分离与鉴定. 方法 采集患儿不同病程肛拭子17份接种Hela细胞,盲传3代,观察细胞病变;提取RNA,逆转录,设计三对肠道病毒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细胞培养物上清中的EV71,分离鉴定. 结果 具体样本均能引起Hela细胞产生CPE;细胞培养前肛拭子EV71的RT-PCR阳性检出率为52.9%(9/17),培养后细胞上清的阳性检出率为88.2%(15/17);4例患儿全部诊断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 结论 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的联合应用能为肠道病毒EV71的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通过病毒分离能提高EV71的核酸检测的阳性率.
作者:符蓉;谭黎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全面了解掌握黑河市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及态度,及时制定和调整艾滋病宣传和行为干预策略.方法 以随机抽样方式抽取黑河市金兰社区和温馨社区的680名15~49岁居民. 结果 艾滋病综合知识知晓率为80%,艾滋病三种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分别为98.8%、98.2%、64.2%,在对待同事、家人、同学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上,同意留在单位、家中、学校并给予照顾的分别为71.4%、74.7%、89.1%,在获取艾滋病知识信息主要来源中90.1%为电视,其次为报刊56.5%、广播46.8%、书籍41.8%、宣传广告栏27.9%. 结论 黑河市社区居民艾滋病的整体认知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较强,大多数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持理解和接纳的态度,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应继续加大多种宣传渠道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相关技能.
作者:李冰;李健;吴学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三年围产儿死亡情况,探讨影响密云县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干预措施的提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5-2007年所有围产儿病例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三年来围产儿死亡率,死胎占第一位,早期新生儿死亡占第二位,死产占第三位.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畸形、早产. 结论 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加强孕期保健知识宣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加强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提高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水平,杜绝严重缺陷儿出生;此外,定期产检,高危妊娠监测,预防早产,产、儿科配合,提高窒息复苏成功率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有效措施.
作者:季凤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髓过氧化物酶是一种主要由中性粒细胞分泌的白细胞酶,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包括发病初期、发展及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复合病变期,MPO及其介导的炎症途径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MPO可以作为心肌损伤、治疗和预后的标志物.
作者:王天菊;卿之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碱熔-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氟的方法. 方法 用氢氧化钠碱熔固定茶叶中的氟,去离子水溶解,用离子色谱仪进行测定. 结果 用碱熔-离子色谱法检测茶叶中氟,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精确度好. 结论 碱熔-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氟获得满意结果.
作者:周方求;黄学仲;张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永州市零陵区农村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探讨与高血压形成的相关因素及了解知晓率,为防止高血压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永州市零陵区石岩头镇随机抽查12个行政村,长期居住在本地的40岁以上的村民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体格检查、血压测量、相关危险行为及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等情况的调查. 结果 在5 412名调查对象中,正常血压者2 038人,占37.6%;正常高值者1 246人,占23.0%;高血压患者2 128人,占39.3%,其中1级高血压患者1 483人,占患者人数的69.7%,2级高血压患者401人,占18.8%,3级高血压患者244人,占11.50%.在各年龄组中,以≥70岁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高,为60.0%,65岁年龄组次之,为55.0%,以40岁年龄组低,为28.0%,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9,P<0.01).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42.6%,显著高于女性的35.4%(χ2=29.1,P<0.0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患病率高,为63.4%(49/77).危险因素暴露率前3位依次为高钠摄入、饮酒和超重,分别为64.8%、60.4%、32.6%;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前3位依次为发病与肥胖有关、发病与生活紧张有关和发病与饮酒有关,分别为33.0%、28.9%、27.2%. 结论 高血压病已成为影响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进行干预,遏止高血压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发病增高的趋势,因此,进行早期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作者:唐跃军;黄四新;孙秀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对母儿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在我所建卡跟踪随访的364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大三阳、小三阳)患者为观察组,364例同期怀孕无妊期乙肝病毒感染的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就其妊期贫血、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及孕期干预和子代联合免疫后子代感染率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妊期贫血、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剖宫产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与早产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大三阳孕期干预者子代乙肝感染率较未干预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孕妇乙肝感染可造成不良妊娠结局,乙肝大三阳者孕期干预和子代联合免疫有利于降低子代感染率.
作者:易娟;伍尚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