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婴幼儿心脏手术后心电图变化的观察

杨哲;陈文娟;胡南;罗元芝;刘勇;周文武;高纪平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 婴幼儿, 心电图, 心律失常
摘要:目的 动态观察肢体缺血预处理(RIPC)对婴幼儿心脏手术后心电图(ECG)变化、心律失常情况,从心电图角度评价肢体RIPC的心肌保护效果. 方法 选取60例体重7 kg以下室间隔缺损婴幼儿,随机分为预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预处理组在心脏手术前予以上肢RIPC两次;于RIPC实施时、术后1 h及24 h描记12导联ECG,术后持续ECG监测记录24 h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结果 RIPC实施过程中,ECG无ST-T改变,无心律失常;手术后2组患儿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h,对照组ST-T改变发生率高于处理组(7/30,4/30,P=0.01),术后24 h内对照组出现心律失常事件22例,高于处理组16次(22/30,16/30,P=0.04). 结论 从ECG及术后心律失常方面,可反映出RIPC对婴幼儿心脏手术相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组织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从教、学和考三个角度阐述组织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探讨改革思路.

    作者:文礼湘;吴长虹;张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攸县艾滋病流行及防制情况分析

    目的 为了解攸县高危人群中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为决策部门评估攸县艾滋病防治工作效果及制定防治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个案调查进行分析. 结果 性接触传播是目前攸县HIV感染的主要流行传播模式.经过4年的时间,攸县HIV感染的流行从个例到局部广泛流行. 结论 对于目前攸县日趋严重的HIV感染流行状况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缓流行速度.

    作者:阙定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多次血浆置换治疗63例(160次)重型乙型肝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多次血浆置换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63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反复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比较置换前后患者症状、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变化和有效好转率. 结果 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TBIL、PTA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前后TBIL分别为(429.56±143.65)μmol/L和(268.93±92.86)μmol/L,治疗前后PTA分别为(31.94±12.02)%和(52.36±12.15)%.63例患者中28例好转,35例无效(包括肝移植或死亡),好转组TBIL、PTA在治疗结束第3 d TBIL反弹幅度均较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好转组患者在结束治疗第3 d TBIL反弹至原来水平的(0.78±0.23),而无效组反弹至原来水平的(0.98±0.19),治疗好转组患者在结束治疗第3 d PTA能保持在血浆置换后(0.81±0.23),而无效组为(0.58±0.19).同时在多次血浆置换中治疗好转组TBIL平均数值呈现逐步下降趋势,而无效组显示无明显下降. 结论 人工肝血浆置换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监测TBIL及PTA的变化有助于决定是否多次行血浆置换治疗.

    作者:刘鸿凌;游绍莉;荣义辉;赵军;王岩;貌盼勇;辛绍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舒洛地特联合氯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舒洛地特联合氯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 方法 将65例DN患者随机分为3组;舒洛地特组给予常规降精治疗的同时肌注舒洛地特600 LSU,1次/d,治疗4周后改为口服250 LSU,2次/d,疗程4周;氯沙坦钾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同时每日晨口服氯沙坦钾50 mg治疗8周;联合治疗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舒洛地特(600 LSU,肌注,1次/d,4周后改为口服250 LSU,2次/d,疗程4周)和氯沙坦钾(50 mg,口服,1次/d,疗程8周).比较治疗前后各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肌酐(SCr)、尿素氮(BUN)以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三组UAER均有下降:舒洛地特组UAER下降28.53%,氯沙坦钾组下降26.67%,联合治疗组UAER下降43.72%.其中,舒洛地特组与氯沙坦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联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3组PAI-1在治疗后有一定程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Cr与BUN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舒洛地特联合氯沙坦钾能够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效果优于单一用药,能更好的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作者:邹进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宝安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前瞻性监测及相关研究

    目的 通过为期一年的前瞻性监测及时准确地了解宅安地区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状况,为适时监控,预防与控制MRSA医院感染的传播与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本地区三家医院同时进行MRSA感染的监测,筛选MRSA菌株并进行敏感性试验,及时获得MRSA感染者的临床数据. 结果 MRSA感染55例次,MRS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检出率34.81%,医院感染占90.91%,社区感染占9.09%,经X2检验(P<0.05),感染主要分布在烧伤科、外科系统及呼吸内科,年龄以31~45岁为高发病阶段.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烧伤、皮肤创面感染是感染MRSA的主要危险因素.药敏试验显示:对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丁100%敏感,复方SMZ/利奈唑烷97%敏感. 结论 前瞻性监测能及时了解掌握MRSA感染的动态.重点科室的监控,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预防与控制外科尤其是烧伤创面感染至关重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正确的洗手是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

    作者:魏全珍;罗立民;肖丽华;刘丽华;张惠珍;钟定;钟馥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乳腺癌组织中肺癌肿瘤抑制物1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肺癌肿瘤抑制物1(TSLC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乳腺癌标本中TSLC1蛋白表达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TSLC1蛋白的表达情况,观察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 TSLC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0%(20/50),而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2%(46/50),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SLC1蛋白在乳腺癌(非浸润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4%(5/7),而在乳腺癌(浸润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4.9%(15/43),阳性表达率随乳腺癌侵袭范围的扩大而降低,但癌组织两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淋巴结有癌转移组中TSLC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0%(11/22),而淋巴结无癌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9%(25/28),淋巴结有癌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淋巴结无癌转移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表达与肿瘤大小、年龄及临床分期无关. 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有明显的TSLC1蛋白的表达缺失,TSLC1蛋白阳性表达率随乳腺癌侵袭范围(非浸润性癌-浸润性癌)的扩大而降低,提示TSLC1蛋白表达缺失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丁勇;李小荣;杨开焰;胡桂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72例卵巢囊性肿瘤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超对卵巢囊性肿瘤诊断的图像特点及手术对照体会分析,分析其误诊原因,以进一步提高对此病的诊断率. 方法 通过72例85个卵巢囊性肿瘤进行经阴道与经腹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测,并对比各种卵巢囊性肿瘤的图像特点,并与手术病理诊断对照. 结果 72例85个卵巢囊性肿瘤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83.5%(71/85),其中,良性肿瘤69例,恶性肿瘤3例. 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卵巢囊性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肿瘤周边及内部血流的显示,特别是恶性卵巢肿瘤内部血流的显示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织中血流RI值显著低于良性卵巢肿瘤.

    作者:王梅香;余红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空气中微量过氧乙酸残留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目的 研究空气中微量过氧乙酸残留量检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室内空气先用过氧乙酸喷洒消毒,空气微量过氧乙酸用吸收法进行采样并进行浓度测定. 结果 该方法检测下限为3.8 mg/L,采样10 min,流量为1 L/min和采样20 min,流量为1 L/min的低检测浓度分别为3.8和1.9 mg/m3.平行样变异系数为1.21%~4.53%.回收率为94.15%~104.18%.采样吸收效率>90%. 结论 该改良方法适用于室内空气消毒中微量过氧乙酸测定;因过氧乙酸极不稳定,测定空气过氧乙酸须现场进行.

    作者:刘建高;刘晓革;伍英;彭琦;张兆强;赖天兵;丘丰;黄跃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PCR快速检测奇异变形杆菌的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快速且特异的PCR方法. 方法 针对编码奇异变形杆菌脲酶调节子(ureR)的基因序列设计2条PCR引物,扩增片段长度为225 bp;通过对2株奇异变形杆菌和14株非奇异变形杆菌进行PCR检测、利用该PCR方法和传统分离培养法同时对60份食物中毒送检标本进行检测来评价其特异性;将奇异变形杆菌菌液做一系列10倍稀释后进行PCR检测来对其进行敏感性分析. 结果 2株奇异变形杆菌出现PCR扩增反应,扩增产物经测序鉴定正确,14株非奇异变形杆菌没有出现PCR扩增反应,且PCR检测奇异变形杆菌的结果与传统培养方法一致,PCR方法相比传统培养方法更快速,在4 h内即可完成扩增反应;PCR方法敏感性为30 cfu/ml.结论 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检测奇异变形杆菌的PCR方法,适合奇异变形杆菌日常监测和快速诊断的需要.

    作者:林红乐;文岚;张如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新宁县2005-2008年狂犬病Ⅲ级暴露人群免疫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狂犬病Ⅲ级暴露人群应急免疫效果,为制定狂犬病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05-2008年新宁县动物咬伤门诊处置登记资料、疫情报告资料及狂犬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用χ2检验做统计学处理. 结果 共接诊狂犬病Ⅲ级暴露者2 101例,其中,男性1 487例,占70.78%;女性614例,占29.22%,男性多于女性(χ2=179.76,P<0.01).儿童(<14周岁)820例,占39.03%,狂犬病发病10例,占83.33%,死亡10例.成人1 281例,占60.97%,狂犬病发病2例,占16.67%,死亡2例.儿童发病构成显著高于成人(χ2=7.66,P<0.01).头面部暴露发病9例,占75.00%,其他部位暴露发病3例,占25.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8.95,P<0.01).在县疾控中心处理的1 780例中,有2例发病,发病率为0.11%;在乡镇卫生院处理的321例中,有10例发病,发病率为3.1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6.97,P<0.01).按要求注射过狂免+狂苗者1 477例,发病4例,发病率为0.27%;单纯注射狂苗拒注狂免者624例,发病8例,发病率为1.28%,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0.86,P<0.01).首次注射狂苗者1 785例,发病12例,再次接种者316例,无发病病例. 结论 狂犬病Ⅲ级暴露人群应急免疫效果与暴露部位,接种处理单位,年龄大小,首次免疫和再次免疫以及接种狂免+狂苗和单纯接种狂苗相关.在狂犬病防治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

    作者:周前富;田祖健;邓顺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飞行学员抑郁状态调查及艾森克个性问卷分析

    目的 了解飞行学员抑郁状况及个性特征. 方法 将我校飞行学院178名大学二年级男性飞行学员划入飞行学员组,从本校同龄男性理工科学生中随机抽取201名学生人对照组,在同一时间段对两组人员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试并进行比较. 结果 飞行学员组抑郁检出率为11.80%(19/178),低于对照组的抑郁检出率18.67%(35/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PQ测验中,与对照组比较,飞行学员EPQ-E分高,EPQ-N和:EPQ-P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人格分型上飞行学生组外倾型(E分>56.7)、情绪稳定型(N分<43.3)所占比例高,神经质(N分>56.7)比例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员精神病质(P分>56.7)和内倾型(E分<43.3)所占比例均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飞行学员按SDS得分划分为抑郁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人员人格组成,抑郁组的神经质和内倾型比例高,外倾型所占比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飞行学员SDS分值与EPQ-N分呈正相关,与EPQ-E分呈负相关,与EPQ-L、EPQ-P分无明显相关. 结论 我校飞行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良好,适应飞行职业需求.

    作者:张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院员工信息素养培育的探讨

    从信息素养的概念入手,论述了培养医院员工信息素养的必要性,探讨了培养医院员工信息素养的具体内容和途径,并正确认识信息道德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和处理好信息道德与信息法律的关系.

    作者:李爱勤;陈敏莲;胡珊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HIF-1α在新西兰兔脑组织局灶性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新西兰兔脑组织局灶性缺血后再灌注实验动物模型的制作,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新西兰兔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制备兔局灶性脑缺血3 h再灌注6 h、12 h、1 d、2 d、3 d、4 d及对照组动物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HIF-1α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新西兰兔在缺血后再灌注6 h开始,缺血侧脑组织梗死灶周边HIF-1α蛋白开始呈阳性表达,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阳性表达进一步增强,一直持续到第3 d,第4 d开始下降;RT-PCR检测HIF-1α在6 h后已有表达,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HIF-1α的表达呈上升的趋势,在第3 d达高峰,第4 d显著下降. 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诱导HIF-1α表达增强,提示HIF-1α对缺血性脑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毛新发;吴志国;蔡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模糊数学与饮水安全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估

    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环境资源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受到污染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人们对饮水的安全及饮水与健康的关系十分关注.本文对近年来模糊数学在饮水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以及饮水的健康风险评估等内容作一概述.

    作者:张建江;马永红;张华;王黎;董路宁;吴静怡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Glypican-3蛋白的表达及与AFP联合检测意义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中Glypican-3(GPC3)蛋白的表达和意义,及其与AFP联合检测在HCC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35例HCC患者,24例肝良性病变患者以及6例正常对照术前血清标本,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血清中GPC3蛋白,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AFP. 结果 35例HCC患者、24例肝良性病变患者以及6例正常对照GPC3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51%、0%、0%,AFP的阳性率分别为60%、38%、0%.单独用GPC3蛋白或AFP对HCC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51%、60%(P>0.05).特异度分别为100%、70%(P<0.05),Youden指数分别为0.51、0.30(P<0.05);而用GPC3蛋白+AFP联合检测诊断HCC的灵敏度、特异度和Youden指数分别为91%、70%和0.61. 结论 GPC3蛋白在HCC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表达,可作为HCC早期诊断的标志物,GPC3蛋白+AFP联合检测可提高HCC的确诊率.

    作者:刘湘林;龚燕飞;方谷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银染法鉴定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

    目的 银染法观察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生长变化的可靠性. 方法 建立细菌生物被膜,分别用银染法和扫描电镜进行观察生物被膜的变化. 结果 银染后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对生物被膜变化的观察结果完全相符. 结论 用银染法观察细菌生物被膜的变化可靠、便捷.

    作者:王燕;佟金平;范琳;王婷婷;李丽;王惠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补充微量营养素对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感染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补充微量营养素对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感染的影响. 方法 将196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再以HbAlc 6.5%为界分为两个亚组,分别补充微量营养素制剂和安慰剂,持续服用6个月.研究开始时记录饮食、运动和感染情况;研究期间每月随访一次,每隔两周记录饮食运动和感染情况. 结果 结束时共有14人退出研究,失访率为7.1%,获得有效数据者182例.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叶酸水平显著升高,不饱和铁结合力显著下降,且干预组CD4+、CD8+、CD4+/CD8+比例的变化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发热时体温和发热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中HbAlc≥6.5%亚组在研究期间感冒、发热、皮肤脓肿与破溃的平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HbAlc<6.5%亚组在研究期间阴道炎或泌尿道感染以及口腔溃疡的平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结论 适量补充微量营养素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内微量营养素储备情况,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可降低HbAlc≥6.5%的2型糖尿病患者呼吸道和皮肤感染的发生率,而对HbAlc<6.5%的2型糖尿病患者降低其泌尿生殖系统和口腔感染发生率.

    作者:徐庆;孟丽丽;刘英华;于晓明;张永;郑子新;王觐;薛长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一例儿童咽拭子中分离的淋病奈瑟菌的实验室分析

    目的 了解从某例儿童患者咽喉部分离出的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耐药情况. 方法 头孢硝噻吩以及tetM基因的PCR分别检测PPNG和TRNG株;K-B法检测淋病奈瑟菌对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结果 该菌为质粒介导的同时对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的PPNG/TRNG株,在测定的6种抗菌药物中,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均耐药;对头胞曲松、壮观霉素、头胞吡肟均敏感. 结论 淋病奈瑟菌有可能通过间接传播造成儿童淋菌性咽炎,耐药情况较严重,须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刘兴;陈立华;李宁沙;沈辉;龙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安仁县322例居民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

    目的 了解湖南省安仁县居民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现状. 方法 现况研究方法,对安仁县322例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安仁县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5.71%;人群总吸烟率为24.84%,男性吸烟率为56.43%;被动吸烟率为57.14%;主动吸烟、被动吸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知晓率分别为18.63%和21.12%;酗酒率为12.11%;男女主被动吸烟率、酗酒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莺牢为22.36%,肥胖率4.04%;89.13%的调查对象缺乏体育运动. 结论 安仁县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暴露率较高,居民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心血管疾病防制措施和策略呕待加强.

    作者:李成华;黄民主;吴心音;凡琴;明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p27KIP1和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p27KIP1和Ki-67抗原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6例乳腺癌中p27KIP1和Ki-67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 p27KIP1的高表达率为41.1%(23/56),低表达率为58.9%(33/56),Ki-67的高表达率为66.1%(37/56),低表达率为33.9%(19/56),p27KIP1蛋白与Ki-67的表达间存在着负性相关(P<0.05). 结论 p27KIP1、Ki-67的异常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癌细胞增殖活性的改变直接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作者:陈湘;许淑媛;梁青春;罗鑫;张立群;李美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